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LGT(lost goodwill target)蛋白质组阳性表达患者CD3^+、CD4^+、CD8^+、CD4^+/CD8^+、T细胞和NK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对30例LGT蛋白质组阳性表达的肿瘤患者分别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流式细胞检测仪及提供的相应单克隆抗体检测患者空腹血清CD3^+、CD4^+、CD8^+、CD4^+/CD8^+、T细胞和NK细胞并用美国赛费吉(Ciphergen)公司制造的蛋白质指纹仪及该公司提供的弱阳离子交换芯片(WCX2)按其操作方法(SELDI检测技术)配对检测肿瘤患者空腹血清中的蛋白质指纹,对有病情加重的患者均检查两次以上.以指纹图上质荷比(M/Z)为11100+H~11900+H之间出现一峰簇样(cluster)的指纹标志为LGT阳性诊断标准,并按蛋白质指纹LGT检测阳性次数分成二组.对二组内CD3^+、CD4^+、CD8^+、CD4^+/CD8^+、T细胞和NK细胞与正常参考值之间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结果:CD3^+T细胞值在LGT蛋白质组持续阳性表达组是增高的,在另一组是无变化,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CD8^+T细胞在二组内同时增高,CD4^+T细胞和NK细胞二组同时低下,无显著性差别.结论:本研究提示肿瘤晚期可能存在有酪氨酸蛋白激酶修饰的细胞内信号传导,使之病情加重,而肿瘤早期则不明显.这是一种新的看法,应加强这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石蜡切片和酶联免疫法(ELISA)对罗汉果雄性、雌性、两性花芽分化过程的形态和激素水平变化进行观测,为罗汉果开花调控和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罗汉果雄性、雌性、两性花的花芽分化过程均可分为花芽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花序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和雌蕊原基分化期7个阶段。雄蕊原基分化期前,3种花芽分化过程无明显差异,各时期形态特征均依次为:茎端呈圆锥状(花芽未分化期)→茎端经半球形变成扁平状(花芽分化初期)→距茎端5~7节位处分化出穗状花序(花序分化期)→小花原基周围形成5个萼片原基(萼片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内侧形成5个花瓣原基(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和雌蕊原基分化期,3种花芽分化过程存在明显差异,雄蕊原基内侧出现雌蕊原基后,雄花芽雄蕊原基继续发育成雄蕊,雌蕊原基停滞生长,退为一个小突起;雌花芽雌蕊原基继续发育成雌蕊,雄蕊原基生长缓慢,退化为小花丝;两性花芽雌蕊和雄蕊原基均继续发育,形成外观正常的雌蕊和雄蕊。(2)内源激素脱落酸(ABA)、赤霉素(GAs)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在3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变化规律相似,即ABA含量在花芽生理分化期降低,花芽形态分化期升高,而GAs和ZR含量则基本保持不变;吲哚乙酸(IAA)含量在3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变化存在明显差异,雌花芽IAA含量在花芽生理分化期升高,花芽形态分化期逐渐降低,而雄性和两性花芽的IAA含量则基本保持不变。ABA/GAs、ABA/IAA、ZR/IAA和ZR/GAs激素含量比值在3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变化规律相似,ABA/GAs在花芽生理分化期降低,花芽形态分化期升高,而BA/IAA、ZR/IAA和ZR/GAs则基本保持不变。研究认为,罗汉果花芽分化过程经历一个"两性期",高ABA含量和ABA/GAs比值有利于罗汉果花芽分化,IAA可能对罗汉果花性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光照强度对金果榄植株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方法:设置光照强度为自然光强的100%、52.7%、33.2%和15.8%四种处理,测定其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叶绿素、生物产量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1.低光照强度处理的光合速率均高于100%自然光照处理,33.2%处理最高,显著地高于52.7%处理和15.8...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1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中对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的现场进行了调查、评估并对麻疹监测系统和传染病报告系统的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化免疫接种儿童1100315人,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均>95%;接种后麻疹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发病率仅为0.66/10万,较强化免疫前发病率9.15/10万下降了82.51%,约有1/3不良反应者确诊为风疹;2006年7月—2007年6月麻疹监测系统数据显示,目前88%的麻疹病例发生在8月龄~14岁,约有32%病例为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高质量MV强化免疫能迅速降低麻疹发病,因此强化免疫接种人群的确定必须结合当地流行病学监测资料并尽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开展,以形成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来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保证>95%接种率是该次强化免疫活动的前提,同时须作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可能发生预防接种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建议在提高常规免疫服务质量的情况下,每3~4年仍需开展后续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5.
用SELDI技术预测吉非替尼治疗肺癌疗效的前瞻性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SELDL-TOF-MS技术预测吉非替尼治疗肺癌疗效观察,探索新的用药指征.方法:应用CM10弱阳离子芯片结合表面增强飞行时间质谱(SELDL-TOF-MS)技术检测9例晚期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前血清样本的蛋白质谱,口服吉非替尼1个月后,根据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分为服药有效组(CR PR)(4例)和无效组(SD PD)(5例),利用BiomarkerWizard软件比较各组间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结果: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有4个蛋白质峰有显著差异性,M/Z分别为4889,1576,1762和8693,与无效组相比.有效组上调的峰为2个,其M/Z为1576和1762,下调的峰为2个,其M/Z为4889和8693.结论:SELDI-TOF-MS技术可筛选出预测吉非替尼治疗疗效的相关蛋白质组指纹,此方法捕获的蛋白质组指纹,可作为一种选择用药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6.
以来源于重庆、广西、湖南、广东、江苏、陕西等省区的72分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产地与类型及采收方法对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影响,为良种的选育和药材的采收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1)早熟型与中、晚熟型青蒿素含量的差异显著,其顺序为:中熟型>晚熟型>早熟型;(2)在同一管理条件下不同茎秆颜色的青蒿素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其顺序为:白杆型>黄绿秆型>紫秆型>绿秆型;(3)不同产地的黄花蒿青蒿素含量动态变化规律一致,青蒿素含量最高时期为孕蕾期,是最佳采收期;(4)不同部位之间青蒿素含量差异显著,以叶片的青蒿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用ICP-OES法测定罗汉果中受花粉直感效应影响明显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授粉处理的罗汉果样品中Zn、Fe、Cr、Al四种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受花粉直感作用的影响较大,尤其是Zn元素;罗汉果样品铅含量超过罗汉果行标NY/T 694-2003的限量标准,但符合药用植物绿色行标WM/T 2-2004,研究认为,罗汉果行标Pb标准不太严格,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高甜苷Ⅴ授粉组合("青皮3号"×"红毛1号")果实中B元素含量较高,为硼微肥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而低甜苷Ⅴ组合("青皮3号"×"红毛2号")果实中8种微量元素含量偏高,其中锰与提高呼吸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对蔓性千斤拔种子萌发和生理指标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模拟水分胁迫条件,测定蔓性千斤拔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速度、苗长等萌发特性及渗透调节物质、保护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显示,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苗长受到明显抑制,发芽率影响不大,降低了平均发芽速度,在4%浓度范围内提高了发芽指数;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些结果表明,在一定的PEG胁迫浓度范围内,蔓性千斤拔种子萌发有较高的膜保护酶系统及渗透调节能力,并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其萌发的整齐度。  相似文献   
9.
对青海省1~14岁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进行了调查,抽样分析并评价其预防接种质量.在全省六州一地一市各选择1个县,对1~14岁健康儿童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麻疹疫苗抗体阳性(≥1∶200)率为89.90%,保护率(≥1∶800)为81.91%,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551.76.不同性别、民族及年龄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麻疹疫苗抗体阳性率除化隆县为79.41%外,其它各地均在85%以上,不同地区麻疹抗体阳性率仍有差别,保护率距消灭麻疹尚有较大差距,还应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微囊微环境中渗透压对微囊内不同渗透压敏感性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 分别以渗透压敏感型酿酒酵母Y02724与耐高渗酵母Hansel为细胞模型, 考察了有氧条件下这两种细胞在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Alginate-chitosan-alginate, ACA)微胶囊中的生长、代谢状态。主要检测了细胞比生长速率、最大产物生成量以及代谢物乙醇、甘油分泌量等的变化。实验结果分析表明, 渗透压胁迫可能是导致不同渗透压敏感性细胞在微囊微环境中生长代谢特征变化的因素之一, 即微囊微环境内可能存在渗透压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