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慢性持续性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体外表达的HPV主要衣壳蛋白(L1)可自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 VLP),免疫后可诱导产生型别特异性中和抗体,有效保护机体免受同型病毒的感染,因此可望预防病毒感染及感染相关的宫颈癌等病变.HPV 58是诱发我国妇女宫颈癌的主要高危型病毒之一,目前尚无针对HPV 58的疫苗问世.本研究联合采用多种策略对HPV 58 L1野生型基因进行改造,获得HPV 58 L1改造基因,命名为HPV 58mL1,用杆状病毒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进行HPV 58 mL1的表达,CsCl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获得HPV 58 mL1重组蛋白,电镜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形成直径约55 nm的VLP.皮下免疫新西兰兔和豚鼠,ELISA检测显示,免疫动物产生高滴度针对HPV 58 mL1 VLP的抗血清,免疫斑点印迹检测显示,抗血清是针对VLP表面表位的.本研究表达了均一性好的HPV 58 mL1 VLP,并获得两个种属的HPV 58 mL1 VLP抗血清,为进一步研究有效预防HPV 58感染的疫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全球最常见的性传播感染之一。根据致癌潜力,该病毒被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种。HPV16和18是最常见的高危型,也是引起宫颈癌(uterus cervical carcinoma, UCC)的病原体。近来报道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包括鼻咽癌、口咽癌、喉癌,尤其是口咽部的扁桃体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也与高危型HPV有一定的关联。由HPV引起的癌症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青春期男、女孩可接种HPV疫苗以预防相关的肿瘤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广东韶关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病毒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对54 597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54 597例女性中共检出HPV阳性13 824例,阳性率为25.32%。全部标本中高危型感染占19.91%(10870/54597),主要包含HPV52 (2187/54597)、HPV16 (1852/54597)、HPV58 (1226/54597)、HPV53(801/54597)和HPV68 (729/54597)。低危型感染占5.41%(2954/54597),主要包含HPV43 (896/54597)和HPV81 (833/54597)。感染类型中单一感染占79.22%(8545/10787),二重感染占15.62%(1685/10787),三重及以上感染占5.16%(557/10787)。结论韶关地区女性HPV感染率较高,且以高危型和单一型感染为主。病毒主要基因型为HPV52、HPV16和HPV58。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对宫颈癌的防治和疫苗研发接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根据青海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结果,分析宫颈高危HPV(HR-HPV)感染分布特点,为指导HPV疫苗接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ybriuax技术检测21种高危型HPV亚型,对2014年1月-2020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46273例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结果:46273例妇女中,高危HPV阳性率10.23%,高危HPV阳性率和年龄之间存在线性趋势,随年龄的增大感染比例上升。单一高危亚型HPV感染前三位的HPV亚型为16、58和39,合计占到45.64%。HPV亚型感染以单高危阳性为主,占总HPV阳性数的88.26%,占全部筛查人数的9.03%。HPV16、58、31、68亚型阳性率和年龄段之间存在线性趋势,随年龄的增大感染比例上升。HPV感染亚型检出构成比各年龄段均以HPV16感染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除61-70岁为双高危外,均为HPV58为主。结论:青海地区女性HPV感染率较高,以单一高危型感染为主,HPV16、58、39、52是主要的感染亚型,所以应针对青海地区HPV感染状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预防HPV感染亚型的疫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广州市花都区789例疑似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的妇女进行调查,研究HPV感染状况和基因亚型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对789例疑似HPV感染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21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的检测.结果 (1)789例标本中,HPV阳性占48.42%(382/789),共检出10种基因型,其中检出单一低危型(HPV6、11、43和44型)279例,占感染者73.04%;单一高危型( HPV16、18、33、52、53、58)68例,占感染者17.80%;多重感染35例,占感染者9.16%.低危型以HPV6、11为主,高危型以HPV16、18为主.HPV6为主要致病基因型,检出率为34.0% (P <0.01);(2)各年龄段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花都区HPV感染率较高,且多为单一轻危型感染,以HPV6为主要感染亚型,HPV基因型分布有助于确定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及筛查高危人群,对本地区HPV疫苗开发、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于淼  孙峥嵘 《病毒学报》2021,37(4):983-989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已被证实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必要因素,但不同型别的流行特征存在广泛的区域差异性,且即使是同一型别,其基因组同样存在基因多态性.这些基因多态性可能导致蛋白质功能的差异,进而造成病毒生存能力,致病能力以及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差异.现已有大量研究表明HPV16和HPV18型基因多态性在病毒的生物学功能和导致临床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更多的相关研究围绕着HPV高危型中不同型别的基因多态性相继开展,本文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HPV18,HPV58,HPV52,HPV31和HPV33型的基因多态性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人乳头瘤病毒与食管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明了,有研究认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该介绍HPV的生物学特性、HPV致食管癌机制、HPV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方法及其评估、HPV疫苗治疗食管癌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ms,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子。利用Arraydesigner2.0和BLAST等生物学软件对10种型别的人乳头瘤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设计高特异性、熔解温度(Tm)和GC含量相近的60mer HPV型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用于HPV检测芯片的制备,并对其中四型最常见HPV病毒(HPV6,11,16,18)探针的有效性进行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所得的探针型特异性好,可以应用于HPV的检测与分型。  相似文献   

9.
《遗传》2017,(9)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病毒DNA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被认为是导致宫颈癌最重要的病因。高危型HPV DNA整合往往导致其E1和E2区大部分缺失或中断,E6和E7致癌基因过表达,宿主致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目前研究表明高危型HPV整合可作为优质宫颈病变筛查的预测生物标志物,且其检测的有效方法大都基于荧光原位杂交、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杂交捕获技术结合Sanger测序法等。本文重点阐述了高危型HPV整合导致宫颈癌的主要机制,描述了宫颈病变筛查标志物以及预防性HPV疫苗研发和推广的研究进展,并综述了高危型HPV DNA整合状态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宫颈病变是指在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癌前病变、肿瘤等,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引起多种宫颈病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更是宫颈病变的重要病因,目前高危型HPV病毒的检测已成为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重要手段。现将近年来HPV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理想的预防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应该具备以下特性,即能够提供广泛的保护性和持久的免疫应答,能够应对所有高危人乳头瘤病毒类型,单一剂量注射后即产生免疫效果,在无需制冷的条件下能够长期保存。基于以上要求,作者已经研制出由噬菌体病毒样颗粒(VLPs)组成的HPV候选疫苗,该噬菌体病毒样颗粒具有广泛的HPV16次要衣壳蛋白L2来源的中和表位。免疫接种16L2 VLPs  相似文献   

12.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主要衣壳蛋白L1病毒样颗粒(VLP)主要诱发型别特异性中和抗体,增加L1VLP型别虽可扩大保护范围,但疫苗生产成本显著增加。HPV16,HPV52及HPV58是我国的主要高危型别。本文将HPV58次要衣壳蛋白L2aa.16~37多肽(与HPV52L2aa.16~37序列相同)插入HPV16L1的h4-βJ coil区,利用昆虫表达体系构建获得16L1h4-58dEVLP,协同人用佐剂氢氧化铝和单磷酰脂质A(Alum-MPL)免疫小鼠。活性检测结果显示16L1h4-58dE VLP免疫血清可中和17种HPV假病毒中的16种,其中针对HPV16的平均中和抗体滴度最高(滴度,76 800),与HPV16L1VLP对照组的相当(P0.05);重要的是,针对HPV58及HPV52的平均中和抗体滴度均大于10~3(分别为4 050和1 725);另外,还可中等滴度中和HPV45(550),HPV18(506),HPV33(500),HPV39(463),HPV68(431),HPV6(300),HPV57(150),HPV11(125)及较低滴度的中和HPV2/HPV27(40),HPV35(38),HPV5(25),HPV31(13),但对HPV59没有中和活性。因此,以本研究构建16L1h4-58dE VLP进行广谱HPV疫苗的研究,可望降低疫苗成本,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诱发宫颈癌,肛门癌,外阴癌及部分头颈癌等多种肿瘤的主要原因。在病毒生命周期过程中,HPV E2蛋白通过与病毒自身及宿主基因组DNA及蛋白相作用,在病毒基因转录调控、病毒DNA的复制和维持中起到关键作用,其还对宿主细胞转录、RNA加工、凋亡、泛素化及胞内转运等多种活动产生影响,为病毒增殖创造有利的宿主细胞环境,并在HPV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E2蛋白的各种功能及其与病毒和宿主DNA和蛋白作用情况、HPV病毒生活史、HPV病毒致病和致癌机制的研究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细致描述E2蛋白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寻找病毒相关疾病治疗的新方法。本文以HPV16为重点,对高危型HPV E2蛋白结构、功能和活性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子。利用Arraydesigner2·0和BLAST等生物学软件对10种型别的人乳头瘤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设计高特异性、熔解温度?和GC含量相近的60merHPV型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用于HPV检测芯片的制备,并对其中四型最常见HPV病毒(HPV6,11,16,18探针的有效性进行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所得的探针型特异性好,可以应用于HPV的检测与分型。  相似文献   

15.
采用PCR定点突变方法,对HPV581L1基因中痘苗病毒早期基因转录终止信号TTTTTNT结构进行修饰,并保留氨基酸不变.选用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为载体,将修饰的L1基因1.5kb和L2基因1.4kb分别插入痘苗病毒表达载体pJSD的7.5k和H6早期启动子之后,使之与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在TK区重组.经单斑筛选纯化,获得共表达HPV58L1、L2晚期蛋白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实验株.该病毒在CEF细胞上连续传至第15代,经斑点杂交分析,重组痘苗病毒基因组中有L1和L2基因插入;经Western blot检测,重组病毒能稳定表达HPV581L1及L2蛋白.此结果为HPV58型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疫苗人用株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与宫颈癌筛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技术(HC-Ⅱ)对7068例21-58岁妇女官颈细胞进行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的检测。该人群中13种高危型HPVDNA的总检出率为23.45%。在检出的1440例HPV阳性者中,宫颈癌、官颈上皮内高度病变(CINⅡ/Ⅲ)及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CINⅠ)的高危型HPVDNA检出率分别为100%、100%、65.06%。女性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及CIN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言颈癌的防治应重点预防HPV感染,而对HPV感染的筛查和密切监测应是已感染高危型HPV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预防性HPV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高度相关已得到公认。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开发HPV疫苗是目前预防宫颈癌唯一有效的方法。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在基因工程HPV疫苗研制中广泛应用的载体表达系统及其特点、依据密码子偏爱原则优化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显著提高外壳蛋白产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为进一步研制与优化HPV疫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松  何银  薛丽萍  羊柳  季宇霞 《生物磁学》2011,(12):2342-2344
目的:研究靖江地区各组宫颈病变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其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检测334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高危型HPV及其基因型。结果:高危型HPV在宫颈炎组、湿疣组、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LSIL)组、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HSIL)组中的感染率分别为24.2%、58.2%、49.3%、69.5%;HPV 16、18、33、58型在宫颈病变中是最常见的HPV型别,其中,HPV16型在宫颈炎组、湿疣组、LSIL组、HSIL组中所占比例逐渐增高,分别为17.9%、18.9%、30.8%、41.9%。结论:高危型HPV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HPV16型是高危型HPV感染中的主要亚型,HPV18、33、52、58也较常见,其余型别很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靖江地区各组宫颈病变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其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检测334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高危型HPV及其基因型。结果:高危型HPV在宫颈炎组、湿疣组、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LSIL)组、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HSIL)组中的感染率分别为24.2%、58.2%、49.3%、69.5%;HPV 16、18、33、58型在宫颈病变中是最常见的HPV型别,其中,HPV16型在宫颈炎组、湿疣组、LSIL组、HSIL组中所占比例逐渐增高,分别为17.9%、18.9%、30.8%、41.9%。结论:高危型HPV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HPV16型是高危型HPV感染中的主要亚型,HPV18、33、52、58也较常见,其余型别很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女性生殖道常见病原菌以及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732例妇女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行HPV检测、生殖道病原菌检测,判定宫颈病变程度,统计高危型HPV感染及亚型分布特征,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女性生殖道常见病原菌和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732例妇女HPV感染率为44.95%,高危型HPV占85.11%,HPV-16在高危型HPV中占比最高。生殖道常见病原菌中感染率最高的是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18.99%,存在女性生殖道常见病原菌感染者高危型HPV的检出率高于未感染者(P0.05),而低危型HPV检出率在女性生殖道常见病原菌感染者和未感染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危型HPV检出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女性常见生殖道病原菌感染和宫颈病变程度有关,高危型HPV感染率越高,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