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纵隔胸腺囊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我院纵隔胸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共25例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平均46.1岁.全组患者术前均行胸部正侧位片检查,其中20例患者行胸部CT检查,6例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均获得完整切除.其中常规手术17例,微创手术8例,微创手术患者较常规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所有手术标本均经病理证实为胸腺囊肿.共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2例,随访2个月至7年,均朱见复发.结论:胸腺囊肿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CT和MRI能明确肿块的囊性特征,大多数胸腺囊肿根据其囊性特征,术前即可作出正确诊断.纵隔胸腺囊肿一经诊断应该首选手术治疗,手术应根据肿物特点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胸腔镜等微创技术适合于纵隔胸腺囊肿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刘琳  韩英  袁有法  张宝性  赵金彩 《生物磁学》2011,(12):2350-235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高分辨薄层重组对体检中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以及MSCT薄层重组与常规CT扫描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对照。方法:搜集做64排常规CT扫描同时行薄层重组的2473例体检病例中筛选的9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例患者在常规CT扫描中有80例可以显示病变,而在MSCT薄层重组中97例均有阳性发现;其中双肺弥漫性病变79例(两肺间质纤维化78例,肺内多发转移瘤1例),肺结核3例,肺内孤立结节12例,早期中央型肺癌1例,先天性支气管闭锁1例以及纵隔肿瘤1例;MSCT薄层重组图像可清晰显示肺内小叶间隔线增厚、弥漫分布的囊性病变、肺内结节的细微征象。结论:MSCT薄层重组在胸部体检中的诊断阳性率、细节分辨率、图像质量及确诊率均优于常规CT,可作为肺内病变尤其是早期肺癌筛查方法之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高分辨薄层重组对体检中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以及MSCT薄层重组与常规CT扫描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对照。方法:搜集做64排常规CT扫描同时行薄层重组的2473例体检病例中筛选的9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例患者在常规CT扫描中有80例可以显示病变,而在MSCT薄层重组中97例均有阳性发现;其中双肺弥漫性病变79例(两肺间质纤维化78例,肺内多发转移瘤1例),肺结核3例,肺内孤立结节12例,早期中央型肺癌1例,先天性支气管闭锁1例以及纵隔肿瘤1例;MSCT薄层重组图像可清晰显示肺内小叶间隔线增厚、弥漫分布的囊性病变、肺内结节的细微征象。结论:MSCT薄层重组在胸部体检中的诊断阳性率、细节分辨率、图像质量及确诊率均优于常规CT,可作为肺内病变尤其是早期肺癌筛查方法之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技术在肺结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利用CT技术提供的影像学特征,及时准确的诊断肺结节疾病,从而更具体更全面的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2年确诊的符合相应临床诊治标准的肺结节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通过CT扫描分析其具体的特征表现。结果:在所选的48例中,纵隔淋巴结增大45例,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44例,胸部淋巴结增大患者48例。肺部病变者33例,其中单发结节患者2例,多发结节患者25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者14例,磨玻璃样影案例者9例,实变案例5例。胸膜病发患者13例。结论:我们通过分析发现,胸部有典型影像学表现形式的肺结节病例诊断较容易,无典型影像学表现的患者诊断较为困难。因此我们认为利用CT技术诊断肺结节疾病具有特异性意义,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5.
美国Genentech公司开发的囊肿性肺纤维瘤药-粘液溶解性重组DNase,已在美国国立心肺及血液研究所和华盛顿大学进行临床试验.重组DNase使用的安全性正在审议中.试验的对象是住院的囊肿性肺纤维瘤患者.在肺部病原菌感染的部位,参与活体防御的炎症细胞释效的胞外DNA是提高囊肿性肺纤维患者粘性多糖类分泌物的粘性的一个原因.这种分泌物粘性高,是闭塞支气管,诱发感染症的原因.因此,为了去除这种分泌  相似文献   

6.
肺曲霉感染分为侵袭性曲霉病、半侵袭性曲霉病(包括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和过敏性肺炎)、过敏性曲霉病和曲霉球等4型[1]。肺曲霉球是寄生型的肺曲霉感染,大多寄生在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囊肿、慢性肺脓肿、肺癌等的空洞或空腔内。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患者20余年前因全身关节疼痛就诊,外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服用激素治疗,最多时服用泼尼松40mg。此后患者逐渐出现双手手指、左肘关节、双膝关节肿胀畸形,又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类风湿关节炎”,予泼尼松 硫唑嘌呤 氯喹治疗。本次又因“双手关节疼痛伴恶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腺癌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肺腺癌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从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进行归纳及总结性研究。结果:52例肺腺癌患者主要症状为咳嗽、咯血、胸闷和其他转移病灶表现,转移多见于脑、肝、骨骼、肾上腺等,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下降;47例患者行普通X线胸片检查,6例未见明显异常病灶,13例为中心型肺癌,25例为周围型肺癌,3例为细支气管-肺泡癌;52例患者均行CT扫描检查,各叶均可发生,病灶呈圆形、椭圆形、分叶状,病灶大多边缘有切迹、细小毛刺或棘状突起者。结论:结合临床表现,CT能够较准确的对肺癌做出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为肺腺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RSV感染兔呼吸系统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病理学指数评估方法。方法将RSV 100μL(108 TCID50/mL)鼻腔接种新西兰兔,分别于3和5 d时处死动物,取鼻黏膜、气管、肺门支气管、肺组织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根据病变程度、参考相关文献,制定鼻黏膜、气管/支气管、肺组织的病理学指数评分标准并进行评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接种病毒动物可见鼻黏膜增厚甚至可见坏死脱落灶、单个核细胞浸润以及淋巴样组织增生;气管、支气管黏膜增厚、粗糙、排列紊乱,有坏死脱落,支气管内可见渗出物;肺组织以肺门部位病变显著,可见以围绕支气管或血管组织为主的炎细胞浸润灶,肺泡内、各级细支气管内存在炎性分泌物;接种RSV5 d组病理学指数评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SV鼻腔接种新西兰兔可致其鼻黏膜、气管、支气管及肺组织发生炎性损伤。我们制定的鼻黏膜、气管/支气管、肺组织的病理学指数评分标准适用于动物呼吸系统炎性损伤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在适宜的宿主体内主要寄生于肺,并形成囊肿而穴居。搞清肺吸虫(囊肿)在肺内的分布有助于临床X线检查及鉴别诊断。为此,我们在用家犬进行抗肺吸虫药物筛选的同时,对囊肿在肺部的分布作了观察统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类癌的CT影像表现,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类癌的CT表现,其中3例行胸部CT平扫检查,4例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7例患者中有6例为典型类癌,1例为非典型类癌。6例典型类癌中:1例为微瘤型类癌,表现为右侧肺门旁支气管扩张、结石及条片状影;1例为硬化性血管瘤合并类癌,表现为右侧肺门旁肿块,边缘较光整,伴晕征;2例为右侧肺门旁肿块,边缘光整,明显强化,伴有邻近支气管扩张或支气管粘液嵌塞、远端伴阻塞性肺不张或肺炎改变;2例表现为肺内孤立小结节,边缘光整,无强化。1例非典型类癌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的右肺门旁肿块,伴右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结论:肺类癌的CT影像表现多样,典型病例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1.
人的生命离不开气体交换。身体内营养物通过氧化作用才能产生机体所需要的能量和热量,因此需要通过呼吸器官不断从外界摄取O_2与排出CO_2,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肺。肺分左肺和右肺,两肺都呈圆锥形,左肺有叶间裂,分成上、下两叶,右肺有叶间裂和水平裂,分成上、中、下三叶。气管分成左、右支气管,属一级支气管。左支气管分为上、下两支,分布于肺的上、下叶;右支气管分为上、中、下三支,分布于肺上、中、下叶。肺叶支气管为:二级支气管,它再分成三级肺段支气管,通常每侧分成10个  相似文献   

12.
猪肺丝虫病是因肺丝虫寄生于猪的支气管内而引起。侵害大猪和小猪。严重的病猪因虫体阻塞支气管,发生支气管性肺炎、肺气肿而死亡。过去一般常用稀碘液注入气管以达到杀虫目的。但这种方法不仅操作麻烦,效果也不确实,往往由于处理不当,引起异物性肺炎而死亡。1973年,我们曾用西德制的西塔林溶液  相似文献   

13.
答:初中《动物学》课本中讲:“鸟类在吸气和呼气时肺里都能够进行气体交换的现象,叫做‘双重呼吸’。其他的陆生脊椎动物,只是在吸气时,肺内进行气体交换”。鸟在飞翔时两翼上提,体内气囊扩张,气囊内气压下降,在大气压作用下,外界大量新鲜空气进入鼻孔、气管后,大部分通过中支气管,直接进入后气囊,少部分通过平行支气管,进行了气体交换;两翼下降时气囊受压缩小,气囊内气压增大,后气囊里的新鲜空气返回肺内平行支气管,同样能够进行旺盛的气体交换,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肺曲霉菌病(CPA)临床特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临床诊断CPA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在诊断为CPA55例患者中,34例诊断为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15例亚急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4例单纯性肺曲霉菌球,2例曲霉菌结节。在CPA患者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9例(52.7%),恶性肿瘤6例(10.9%)、肺结核5例(9.1%)、哮喘4例(7.3%)、支气管扩张4例(7.3%)、间质性肺疾病1例(1.8%)。CPA患者最常见症状是咳嗽(94.5%)、咳痰(81.8%)、咯血(54.5%)和发热(36.4%)。最常见胸部CT扫描异常是空腔(96.4%)、结节(63.6%)、渗出或实变(7.3%)和胸膜增厚(5.5%)。结论 CPA患者多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是CPA患者最常见的类型。积极寻找病原学和影像学证据,必要时行肺穿刺及肺切除手术,尽早开始抗真菌治疗,改善CPA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刘振义 《生物学通报》2002,37(10):47-47
肺是中空性的实质性器官 ,结构复杂 ,包含有肺的导气部与呼吸部 ;肺、动静脉 ;支气管动、静脉等管道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交织 ,关系密切 ,组织结构也随管道的分支而发生规律的变化。组织切片是客观表达上述结构的重要载体。由于肺组织密度小 ,弹性大 ,在取材时发生严重回缩 ,使正常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故制片时对技术提出特殊的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充盈固定法等技术方法 ,取得理想效果 ,介绍如下 :1 取材 用于教学的肺组织 ,可以选择其他动物如兔、狗等进行取材。取材时可以取整叶 ,也可以段为单位规范切取 ,以保持肺内结构体系的相对…  相似文献   

16.
李圣凤 《蛇志》2009,21(4):320-321
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没有创伤或人为的因素下,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及脏层胸膜自发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泡、细微气肿泡自发破裂,肺及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所致的气胸。  相似文献   

17.
睾丸生理     
(一)睾丸的结构睾丸位于阴囊内,其表面包有一层坚韧的纤维膜即白膜。由白膜向内伸出许多不完整的纤维隔,即睾丸小隔,这些睾丸小隔把睾丸分成许多间隔,称睾丸小叶,每个小叶内含有2—4条曲细精管,小叶内的曲细精管向纵隔集中,并互相结合成直细精管,随后在睾丸纵隔内吻合而形成小管网,即睾丸网。睾丸网再发出8—15条输出小管进入附睾。精子就是在曲细精管中源源不断发生。 (二)精子发生整个精子发生过程都在睾丸的曲细精管内进行。曲细精管内有两类细胞,即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曲细精管间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睾丸  相似文献   

18.
白鱀豚气管和肺的解剖和组织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鱀豚的肺分左右2叶,不分小叶,肺门位置高。气管分叉成左右主支气管和气管支气管,气管支气管分叉点的位置较高,情形与拉河豚相近。3条主支气管进入肺以后便成为肺内支气管树的主干,其分支的分布区可暗示假定肺叶的存在(共5叶,左2右3)。从气管起一直到呼吸性支气管都存在软骨组织。气管的粘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夹有杯状细胞。主支气管为单层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又变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少。细支气管以下逐步改变为单层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各级支气管均未见腺体存在。从呼吸性细支气管到肺泡管的通道口,有括约肌存在。各级支气管一直到肺泡壁均有平滑肌存在,从断续出现到连续的环层。弹性纤维在整个气管均很丰富。  相似文献   

19.
白鱀豚的肺分左右2叶,不分小叶,肺门位置高。气管分叉成左右主支气管和气管支气管,气管支气管分叉点的位置较高,情形与拉河豚相近。3条主支气管进入肺以后便成为肺内支气管树的主干,其分支的分布区可暗示假定肺叶的存在(共5叶,左2右3)。从气管起一直到呼吸性支气管都存在软骨组织。气管的粘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夹有杯状细胞。主支气管为单层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又变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少。细支气管以下逐步改变为单层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各级支气管均未见腺体存在。从呼吸性细支气管到肺泡管的通道口,有括约肌存在。各级支气管一直到肺泡壁均有平滑肌存在,从断续出现到连续的环层。弹性纤维在整个气管均很丰富。    相似文献   

20.
用组织化学方法对豚鼠肺内一氧化氮合酶(NOS)进行定位研究.并观察正常对照组和支气管哮喘组豚鼠肺内NOS分布及活性变化。结果显示;(1)正常豚鼠各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上皮细胞均成NOS阳性反应,气道上皮下平滑肌细胞呈NOS阴性反应。(2)哮喘豚鼠各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上皮细胞呈NOS强阳性反应,气道上皮下平滑肌细胞里NOS阳性反应。(3)两组肺泡上皮细胞均呈NOS阴性反应。(4)两组肺内动,静脉血管内膜均呈NOS阳性反应。结果提示一氧化氮不仅对肺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而且可能参与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