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用焦锑酸钾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低温胁迫下龙眼幼叶细胞内Ca^2+水平的变化。未经低温处理的幼叶,细胞壁,细胞间隙,质膜和液泡存在大量的Ca^2+沉淀颗粒,叶绿体,细胞质和细胞核中也有一些Ca^2+沉淀颗粒分布,表明液泡和细胞间隙是植物细胞的钙库。  相似文献   

2.
低温胁迫下水稻幼叶细胞内Ca^2^+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用焦锑酸钙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低温胁迫下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细胞内Ca2+ 定位分布的变化。水稻幼苗在适宜温度下生长时,显示Ca2+ 定位分布的焦锑酸钙沉淀颗粒大量出现在液泡及细胞间隙中,此外,质体和线粒体以及细胞质和细胞核中也有一些Ca2+ 沉淀分布。说明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游离Ca2+ 水平是较低的;液泡是植物细胞的主要Ca2+ 库;细胞外的细胞间隙中有大量的Ca2+ 存在。当水稻幼苗经24 小时1℃低温处理后,在质膜内侧几乎形成一圈整齐排列的Ca2+ 沉淀颗粒,同时,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Ca2+ 水平增加;当1℃低温持续到48 小时,不仅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出现大量的Ca2+ 分布,同时在液泡膜和质体被膜上产生大量的Ca2+ 沉淀。而此时的细胞超微结构尚保持较正常的状态,看不出明显的改变。作者认为,低温胁迫中细胞质和细胞核内Ca2+ 水平的提高可能与尔后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的改变有联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进的焦锑酸钙沉淀的细胞化学方法,探讨了Ca^2+在黄瓜幼苗细胞中超微结构定位分布及在低温逆境条件下Ca^2+水平的动态。结果表明:在适宜温度下生长的黄瓜幼苗,其细胞中Ca^2+主要定位于液泡及细胞间隙内,说明液泡是植物细胞内的主要钙库,并显示质外体中存在大量的Ca^2+分布。当黄瓜幼苗在1℃下冷胁迫28h后,质膜内侧钙沉淀颗粒明显增加,同时观察到液泡内Ca^2+分布变得比较集中,并趋向于液泡  相似文献   

4.
低温,高pH胁迫对水稻幼苗根系质膜,液泡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耐冷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为材料,比较研究了幼苗根系质膜、液泡膜ATP酶对低温(8℃)及高pH(8.0)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水稻根细胞质膜和液泡膜上均存在Ca^2+-ATP酶,但活性远低于H^+-ATP酶。耐冷品种武育粳3号经低温(8℃)处理2d,根系质膜和液泡膜H^2+-ATP酶、Ca^2+-ATP酶海性均明显升高,至冷处理12d,H^+-ATP酶、Ca^2+-ATP酶活性有所下降,但仍与对照  相似文献   

5.
用焦锑酸钾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 ,研究了低温胁迫下枇杷幼叶细胞内 Ca2 水平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枇杷幼叶细胞未经低温处理时 ,Ca2 定位分布的沉淀颗粒大量出现在细胞壁、细胞间隙、质膜和液泡 ;叶绿体、细胞质和细胞核中也有一些 Ca2 沉淀颗粒分布。枇杷幼叶经 44h、4℃低温处理后 ,在质膜和液泡膜上 Ca2 的沉淀增多 ,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Ca2 水平增加。不抗寒品种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可见核孔开口较大 ,有时可观察到核内容物外漏。抗寒品种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核孔未见明显开口 ,叶绿体中类囊体不形成基粒 ,少数片层结合重叠后伸展在整个叶绿体中。而不抗寒品种类囊体则堆积形成明显的颗粒状基粒 ,类囊体片层数量较多。在 2个叶绿体之间还常可见到线粒体紧夹其间 ,但线粒体的内膜模糊不清。不抗寒品种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也较多见 ,内膜系统比较发达 ,但低温胁迫条件下膜系统易受破坏 ,膜结构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6.
电镜细胞化学观察揭示,不抗寒的玉米(Zea mays L.ev. Black Mexican Sweel)和抗寒的小偃麦(Triticurn seet.Trititrigia mackey)细胞在26℃悬浮培养时,标志Ca^2+定位的锑酸钙沉淀物主要分布在液泡内,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很少见到Ca^2+沉淀;标志Ca^2+-ATPase活性的反应的磷权沉淀物丰富地分布在质膜上,显示这两种植物物质膜Ca^  相似文献   

7.
经6%-12%Dextran T70密度梯度离心,获得了纯度较高的7d龄花生幼苗下胚轴质膜和液泡膜制剂。150mmol/L NaCl或10℃低温处理花生幼苗24h,其下胚轴质膜上的Mg^2+激活的ATPase活性分别提高了37.6%和17.2%;Ca^2+-ATPase活性分别提高45.8%和33.6%。上述盐或低温处理也提高了液泡膜上Mg^2+激活的ATPase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41.2%和1  相似文献   

8.
抗寒锻炼对冬小麦幼苗质膜Ca^2+—ATPase的稳定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红  卢存福 《Acta Botanica Sinica》1998,40(12):1098-1101
通过氯化铈(CeCl3)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抗寒锻炼对冬小麦(TriticumaestivumL.)幼苗质膜Ca2+ATPase的稳定作用,主要结果是:(1)正常温度(20℃)下生长的冬小麦幼苗(未经抗寒锻炼),其质膜上有很强的Ca2+ATPase活性反应;当经过-9℃3h的低温处理后,质膜的Ca2+ATPase活性明显降低;在处理12h后,质膜的Ca2+ATPase活性进一步降低;当处理时间延长到24h,质膜的Ca2+ATPase完全失活,同时细胞的超微结构受到破坏。(2)冬小麦幼苗在2℃低温下锻炼15d后,其质膜的Ca2+ATPase活性高于未经抗寒锻炼的小麦幼苗。抗寒锻炼后的小麦幼苗在-9℃处理3h后,质膜的Ca2+ATPase活性与低温处理前相比无明显降低;经低温处理12h,质膜仍保持较高的Ca2+ATPase活性,较同样低温处理(-9℃,12h)但未经抗寒锻炼的幼苗高;当-9℃低温处理24h后,质膜上仍可观察到Ca2+ATPase的活性反应,而且细胞的超微结构也未受到破坏。结果表明,抗寒锻炼可提高冬小麦幼苗质膜Ca2+ATPase在低温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及复水过程中小麦幼苗叶片内Ca^2+的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展现了冬小麦幼苗在干旱胁迫及干旱后复水过程中叶肉细胞内Ca^2+的动态分布:在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小麦幼苗,其细胞中的Ca^2+主要位于液泡内,同时,细胞间隙中有大量的Ca^2+分布。在水分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加长,液泡和细胞间隙的Ca^2+逐渐进入细胞质,导致细胞质中自由Ca^2+浓度过高,并对细胞造成伤害。复水后,细胞质中高浓度Ca^2+迅速排入液泡和细胞间隙,细胞质中Ca^2+浓度又基本恢  相似文献   

10.
微重力对石刁柏根尖组织和细胞中钙水平及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继  阎田  赵琦 《生物物理学报》1999,15(2):381-386
用焦锑酸钾沉淀法进行了组织和细胞中游离钙的化学定位。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石刁柏幼苗在太空飞行后Ca2+沉淀颗粒在根尖组织和细胞内的分布。结果表明,太空飞行15天后,Ca2+在各组织内的分布情况与地面对照无明显差异,但Ca2+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Ca2+在细胞内不同区域的分布在飞行和对照样品中差异十分明显,对照细胞中Ca2+集中在液泡内,其它细胞器中很少见到。飞行幼苗的根尖细胞,液泡中Ca2+很少,并向液泡膜集结,液泡膜内侧和细胞质中的Ca2+明显增多。细胞壁中的Ca2+较对照有明显增加,高尔基体中也有少量钙存在。本文着重讨论了飞行幼苗根尖中Ca2+在细胞内重新分布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对鲎腹神经感光器光适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袁维佳 Stie.  H 《动物学研究》1998,19(5):367-373
用细胞内记录的方法研究了由微弱持续光刺激(6×10^6 ̄9×10^6光子/cm^2,10s引起鲎(Limlus polyphemus)腹神经光器膜电流的变化--光碰击。结果表明,在生理盐水(10mmol/LCa^2+)中光碰击的平均面积为(39.5±1.76)pC,微弱光适应(记录前2.5s加1次光闪,9×10^9光子/cm^2)使得光碰击的面积下降至(10.5±2.29)pC(n=4)。在低钙溶  相似文献   

12.
钙对香蕉采后果实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对香蕉成熟过程中水溶性钙的变化及CaCl_2溶液真空浸渗处理对香蕉果实呼吸作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蕉成熟期间,水溶性钙含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果实呼吸跃变上升前期,水溶性钙的增加尤为明显,果皮和果肉中水溶性钙含量与采后成熟天数呈正相关。以0.05mol/l和0.1mol/l CaCl_2溶液真空浸渗,可使香蕉果实呼吸跃变高峰延迟,但没有明显降低跃变峰值。  相似文献   

13.
钙对花生叶片糖代谢有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mmol/Lca2抑制花生叶片果糖-1,6-二磷酸酯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酯酶、丙酮酸激酶和NADP-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活性。以含0、5、15mmol/LCa2 的Hoagland营养液培养花生幼苗,在5mmol/LCa2 条件下,果糖-1,6二磷酸酯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最高,0、15mmol/LCa2 均使酶活性降低,光合速率亦呈现相同变化趋势。丙酮酸激酶活性在缺Ca2 时最高,与呼吸速率变化相同。15mmol/LCa2 提高了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4.
钙和钙调素在梨花芽分化中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芽分化是果树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而有关钙离子(Ca2+)和钙调素(CaM)的研究是当今生理学研究的热点。许多的研究表明,Ca2+在植物生理代谢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它的这些作用是通过CaM来实现的。当细胞受到内外因素的刺激之后,细胞的Ca2+浓度会增加,然后与CaM结合,使得一系列酶系统活化,将刺激的信息转化为具体的生理生化反应,从而左右着代谢的方向〔1~3〕。已有一些报道表明,Ca2+和CaM可能参与了一些植物的花芽分化过程〔4~7〕,但目前直接将Ca与CaM结合起来研究植物…  相似文献   

15.
16.
钙对萝卜幼苗抗寒性及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结果表明钙能够提高萝卜幼苗的抗寒性, 同时与抗寒性有关某些生理指标也受到影响。在低温胁迫后及恢复生长后处理组的萝卜幼苗的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都比对照组高;在低温胁迫后处理组的脯氨酸及抗坏血酸的含量均比对照组高, 但处理组萝卜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却比对照组低。表明钙对萝卜幼苗抗寒性的影响可能与其防止膜脂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维拉帕米对缺血后大鼠视网膜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用 β- NADPH脱氢酶组织化学染色研究维拉帕米对缺血后大鼠视网膜 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使视网膜缺血 ,3小时后松结复流。分别于缺血前 15分钟和再灌流前 1分钟腹腔注射维拉帕米 (5 m g/kg/次 ) ,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动物存活 3天后取视网膜进行 β- NADPH组化反应。结果表明 :视网膜缺血后 NOS阳性神经元减少 ,并出现 i NOS阳性细胞。在缺血前后应用维拉帕米可使视网膜内 NOS神经元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P<0 .0 1) ,NOS神经元形态良好。说明维拉帕米减少大鼠视网膜缺血后 NOS阳性神经元 ,其相应 NO量减少 ,推测维拉帕米对大鼠缺血后视网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莴苣助细胞发育过程中钙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焦锑酸盐沉淀法对莴苣助细胞中的钙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开花前3天刚形成的助细胞中的钙颗粒很少:开花前2天助细胞壁中的钙颗粒增加;开花前1天助细胞珠孔端细胞壁加厚,其中积累了许多钙颗粒:开花当天助细胞珠孔端的丝状器中聚集了大量的钙颗粒。授粉后1h时两个助细胞的结构和钙分布发生差异,一个呈退化状,其中的钙颗粒明显增多,另一宿存助细胞中的钙分布与授粉前相似。去雄不授粉1天后两个助细胞均保持完好,且两助细胞中的钙分布没有明显差异,表明由花粉管引起一个助细胞中钙含量增加进而导致了助细胞退化。退化助细胞在卵细胞与中央细胞之间形成一薄层。助细胞退化后不同部位的钙颗粒呈现出与受精作用密切有关的变化:授粉后1h时,钙主要聚集在近合点端部位;授粉后2.5h卵细胞即将受精,这时许多细小的钙颗粒主要聚集在卵细胞与中央细胞之间的薄层中;授粉后4h精、卵细胞已融合,这时退化助细胞合点端的钙颗粒明显减少,而在其珠孔端又聚集了较多的钙。上述助细胞中的钙含量变化与吸引花粉管进入胚囊和促使精卵细胞融合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