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4 毫秒
1.
肝癌组织中线粒体DNA D-Loop区碱基变异与ROS水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学文  赵琪  陈道桢  张丽珊 《遗传》2005,27(1):14-20
为了探讨ROS水平与突变的关系,对原发性肝癌线粒体DNA区的突变情况进行研究,同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组织细胞内ROS进行测定。选择2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及其邻近的癌旁组织,用PCR方法将线粒体DNA D-Loop扩增后测序。组织内ROS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结果表明在20对原发性肝癌组织中存在8对mtDNA突变,突变率为40%,共发现突变位点53个,包括2个插入,11个缺失,40个点突变,其中T-C,C-T的转换占75%,4个属于微卫星结构。癌组织突变一般伴有癌旁组织突变,癌组织突变位点高于癌旁组织。发现一例标本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有大片段丢失。原发性肝癌组织内ROS水平明显高于癌旁对照( P<0.01),同时我们发现在区发生突变的患者的组织中ROS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突变的肝癌组织标本(P<0.01),发生突变的癌旁组织内ROS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突变的癌旁组织(P<0.01)。结论 (1)线粒体DNA D-Loop区是一个高度多态性和突变性的区域,在原发性肝癌中突变率较高。(2)肝癌患者组织细胞内ROS异常,提示肝癌的线粒体DNA发生的点突变及肝癌的发生可能与ROS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部分黄牛品种mtDNA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53,自引:4,他引:49  
对我国8个黄牛品种22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910bp全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个黄牛品种D-loop区序列中,A T平均含量为61.65%;经比对,共检测到66个核苷酸多态位点,约占核苷酸总数的7.25%;D-loop全序列突变类型有5种,即转换、颠换、插入、缺失及转换与颠换共存,它们分别占核苷酸多态位点的81.82%、6.06%、7.57%、3.03%及1.52%。以欧洲牛mtDNA D-loop全序列为标准,8个黄牛群体D-loop的平均核苷酸变异率分3个层次:西镇牛、蒙古牛、黑白花牛及秦川牛的核苷酸变异率最低,分别为0.37%、0.44%、0.52%和0.66%;南阳牛与郏县红牛的核苷酸变异率居中,分别为1.91%和2.02%;晋南牛与岳阳牛的核苷酸变异率最高,分别为4.47%和4.73%。中国黄牛品种内D-loop区序列歧异度为0.55%~5.39%,品种间序列歧异度为1.21%~6.59%。在所测黄牛个体中,mtDNA D-loop序列由19种单倍型组成,单倍型比例为86.36%,说明中国黄牛mtDNA遗传多态性很丰富。由此构建了中国8个黄牛品种的NJ分子系统树,聚类分析表明:所测黄牛的mtDNA D-loop序列表现为3个单倍型组,从而揭示中国黄牛可能有3个母系起源,以普通牛起源和瘤牛起源为主。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研究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集的75例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进行研究,同期选取6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laudin-1、MMP-9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claudin-1、MMP-9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Spearman相关性分析癌组织claudin-1与MMP-9的相关性。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分析claudin-1、MMP-9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claudin-1、MMP-9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5)。claudin-1、MMP-9阳性表达与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1阳性表达与MMP-9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 0.463,P<0.05)。术后随访5年,2例失访,73例患者获得随访。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laudin-1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5.71%,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的66.67%(P<0.05),MMP-9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4.85%,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的57.14%(P<0.05)。结论: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1、MMP-9阳性表达升高,其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不良有关,两者呈正相关,可能发挥协同作用促进肿瘤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口腔鳞癌中D2-40表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淋巴管分布、密度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口腔癌D2-40的表达情况,计数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口腔鳞癌中的淋巴管形态及分布在不同区域具有异质性。与肿瘤中心(肿瘤实质)及癌旁正常组织比较,肿瘤边缘区(肿瘤间质)的淋巴管LVD为(11.09±2.958),显著高于肿瘤中心(5.81±1.334)及癌旁正常组织(4.96±1.716),且形态多呈扩张状态。结论口腔鳞癌中的淋巴管主要位于肿瘤边缘区,肿瘤边缘区LVD与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检测口腔癌边缘区的LVD对预测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是一类极易发生局部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CD9蛋白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CD9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诊断明确的口腔鳞癌肿瘤患者石蜡标本合计80例,通过免疫组化手段对CD9蛋白表达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CD9蛋白的表达水平分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CD9蛋白的关系。结果:CD9在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正常表达,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率低,其表达水平和口腔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最终分期有相关性(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CD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CD9蛋白水平的低表达或不表达可能预测着肿瘤具有更明显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并可能成为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及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提取用2 μmol/L As2O3对NB4细胞株和APL体外干预及用0.16 mg·kg-1·天-1 As2O3静脉输注治疗干预前后的白血病细胞线粒体基因, PCR扩增后直接测序, 干预前后的序列对比分析, 同时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凋亡率测定. 分析了As2O3在体内和体外作用对原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APL)和NB4细胞株的线粒体基因(mtDNA)非编码区D-loop的基因突变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研究发现, As2O3处理后mtDNA的D-loop区基因突变位点数目较处理前显著增多, mtDNA的D-loop区基因突变率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rNB4-As2O3=0.973818,rAPL-As2O3 =0.934703. 突变类型包括转换、颠换、插入和缺失. 本实验仅是初步研究, 尚未发现As2O3对mtDNA的D-loop区稳定的突变位点和突变规律. 结果显示, As2O3体内外干预均能加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mtDNA的D-loop区基因突变, 并与其促凋亡作用呈正相关, mtDNA的D-loop区可能是砷剂治疗白血病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ILK在肺鳞状细胞癌和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理分型、肿瘤分化、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鳞状细胞癌和肺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肺组织中整合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kinase,ILK)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K在53/76(70%)的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其中鳞状细胞癌阳性率75%(33/44),腺癌阳性率62.5%(20/32),其表达与肺鳞状细胞癌的分化呈负相关(P〈0.01),与临床分期(P〈0.01)、淋巴结转移(P〈0.01)呈正相关;与肺腺癌的临床分期(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1)正相关,与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同时,其表达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1),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组织类型等因素无关。Western Blot法进一步证实ILK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其表达与肺癌的分化(P〈0.01)显著负相关。结论肺鳞状细胞癌和肺腺癌中,ILK与肺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ILK可作为判断肺鳞状细胞癌和肺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s78,GRP78)在同一食管癌患者食管的鳞状细胞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研究GRP78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取9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变组织,其病理切片中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鳞状细胞癌组织均存在,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GRP78在3种不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分析G史P78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GRP78在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85.6%、47.8%,GRP78在正常食管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食管鳞癌组织3组中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RP78表达阴性者,年龄较阳性者大;GRP78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有明显相关性。结论:GRP78在食管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检测GRP78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防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微环境(TME)中活性氧(ROS)介导免疫球蛋白G(IgG)表达对膀胱癌EJ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临床收集的18例膀胱癌患者样本,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膀胱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IgG表达量。利用免疫荧光染色(IF)技术分别对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ROS和IgG分子进行共定位和相对定量分析。将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加入膀胱癌细胞EJ中,实验分为3组:空白组(EJ细胞)、阴性对照组(EJ+PBS)、实验组(EJ+PBS+NAC),10 mM NAC药物处理48小时后,运用DHE-ROS荧光探针技术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药物NAC对ROS和IgG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克隆集落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去除ROS后对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人体膀胱癌组织中ROS和IgG分子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荧光显微镜显示膀胱肿瘤组织中正常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组织被肿瘤细胞严重破坏,结构紊乱不规则,IgG和ROS表达水平均升高,而癌旁组织膀胱尿路上皮组织的结构均匀规则;NAC药物处理EJ细胞后,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ROS和IgG表达显著降低,同时实验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1)。结论:ROS和IgG在临床膀胱癌组织和体外膀胱癌细胞株EJ中均显著高表达,在肿瘤微环境中ROS通过调控IgG表达,从而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ROS和IgG可能成为膀胱癌早期诊断和生物治疗的临床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动物mtDNA控制区及保守与异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苏瑛 《四川动物》2005,24(4):669-672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对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进行了阐述.从线粒体控制区(control region)基因组的研究出发,重点介绍了动物线粒体控制区基因组结构特点.主要结论:由于碱基替换、插入和缺失以及重复序列数目的变异致使D-loop成为mtDNA中变异最多的区域,但突变和结构重排并不是发生在整个D-loop区域,而是在高变区;大多研究集中在mtDNA D-loop保守区和异质方面:对D-loop序列分析,能较好地阐明动物的起源,在动物亲缘关系鉴定、系统进化和物种形成方式的研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CXXC指蛋白4(CXXC finger protein 4,CXXC4)与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的表达、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OSCC的早期诊断、治疗、判断预后及预防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XXC4蛋白及EZH2蛋白在6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及20例非肿瘤患者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XXC4蛋白的表达率为35.0%(21/60),明显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60.0%(12/20)(P0.05);口腔鳞状细胞癌中EZH2蛋白的表达率为70.0%(42/60),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25%(5/20)(P0.05)。CXXC4蛋白与EZH2蛋白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肿瘤直径大小等无关。CXXC4蛋白与EZH2蛋白在OSCC中表达呈负相关(r=-0.511,P0.001)。结论:CXXC4蛋白的表达下调或缺失以及EZH2蛋白的表达上调或过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可能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研究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B(lysosome associated protein transmembrane 4 beta,LAPTM4B)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为进一步揭示LAPTM4B在不同肿瘤中表达高低机理提供参考.采用半定量RT-PCR法,确定42对食管癌中LAPTM4B mRNA表达.采用5对肝癌中LAPTM4B mRNA表达做内对照(利用灰度值比较),分析该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强度.选取其中3对食管癌组织样品(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亚硫酸氢钠修饰法,联合基因测序法分析LAPTM4B启动子区是否有甲基化修饰位点存在.结果发现,在42对食管癌组织中,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LAPTM4B mRNA表达存在差异:癌组织中LAPTM4B mRNA表达阳性为37/42(88.1%),癌旁正常组织中LAPTM4B mRNA表达阳性为26/42(61.9%).经基因测序法分析3对食管癌组织经通用引物PCR扩增的片段,发现1例癌旁正常组织样品中有3个CpG位点.以上结果表明,LAPTM4B基因与肝癌比较在食管癌中低表达,其启动子区1例癌旁正常组织在靠近转录起始点上游-418、-416和-398位置,存在3个CpG位点,而其他2例癌旁正常组织和3例癌组织中,没有发现CpG位点.这提示,LAPTM4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其表达调节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四份中国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血清中包膜蛋白E1/E2基因的准种特征。本研究对从4份中国HCV阳性血清(1b亚型:274、366、383;2a亚型:283)中提取的HCV核酸,采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扩增编码全长E1/E2蛋白(191~764aa)的基因片段,随机挑取多个克隆测序。根据E1/E2基因核苷酸的序列与其他相关序列(来自于GenBank)构建亲缘性关系进化树,进行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并对重要的基因位点进行分析。共获得阳性克隆序列43个(274株10个,283株12个,366株13个,383株8个),发现高变区HVR1、HVR2的基因异质性高,而其他抗体中和表位及跨膜区I、II及N末端糖基化位点相对保守。并首次发现在HCV 2a亚型(283血清)中多个准种序列存在1279nt(E1区,313aa)处单碱基插入优势基因突变,导致HCV包膜蛋白编码突变与中断(E2区,398aa)。本研究对中国HCV代表株包膜蛋白E1/E2编码基因的准种多样性及一种新型插入突变进行了描述,可为进一步研究HCV免疫逃避与慢性化机制提供重要信息。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序列分析;准种;插入突变  相似文献   

14.
胃癌神经内分泌细胞免疫细胞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6例胃癌应用铬粒素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法发现38例(39.6%)肿瘤含有神经内分泌细胞(NE细胞);呈激素阳性者:血清素5例,生长抑素5例,胰多肽5例,胰高血糖素5例,胃泌素3例,ACTH6例。结果显示:NE细胞发现率及细胞数量在低分化癌中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癌;异位激素──ACTH阳性细胞数量在低分化癌也明显多于高、中分化癌;本位激素阳性细胞在NE细胞中的比例在非肿瘤性粘膜中明显高于癌组织,在原发肿瘤明显高于转移灶,在正常粘膜又明显高于癌旁粘膜。根据上述结果,对NE细胞的发现率、方法学及其激素产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王良  蔡小攀  何金  王国栋  吴洋 《生物磁学》2011,(9):1711-1713
目的:研究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car cinoma,OSCC)术后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55例手术治疗的原发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与预后相关的因素:年龄、性别、发病部位、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等。结果:平均发病年龄为57.35±12.02岁,牙龈鳞癌的复发转移率最高(45.5%),舌部第二(44%),颊部第三(37.5%),唇癌预后最好(0.0%)。术前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与预后有关。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与术前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术前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合并中低分化与预后差相关。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预后与发病部位无显著相关性。肿瘤中低分化及术前有淋巴结转移者易出现术后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6.
人mtDNA比核DNA更易受到自由基的氧化损伤,这些损伤可以被线粒体内的DNA修复机制所修复,损伤与修复是决定突变是否产生的两个重要因素.为了确定氧化损伤与损伤后修复对mtDNA突变的具体影响,采用四氧嘧啶处理LO2细胞,这种试剂进入细胞后,经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自由基与线粒体自身代谢产生的自由基类似,然后观察自由基对细胞mtDNA的氧化损伤与损伤后DNA修复的动力学变化.由于线粒体的正常功能为修复机制所必需,采用MTT细胞活力实验检测不同浓度四氧嘧啶处理下线粒体酶活力,发现9 mmol/L四氧嘧啶培养细胞1h后,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功能在撤去药物后0,2,8和24 h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提取各组细胞的mtDNA,用EndoⅢ和Fgp两种酶切除受氧化损伤的核苷酸,然后用碱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大小不等的mtDNA,进行DNA印迹实验,地高辛-抗体-碱性磷酸酶系统显色,检测完整与断裂的mtDNA量,利用Poisson公式(s=-lnP0/P,P0为未断裂链光密度值,P为所有链光密度值总和)计算一个mtDNA分子的平均损伤频率,结果显示,9 mmol/L四氧嘧啶处理细胞1 h,链平均损伤频率由对照的0.11个/分子增加至5.60个/分子,明显增加了mtDNA上核苷酸的氧化损伤,除去药物后8 h,绝大部分损伤可被修复,损伤频率减至0.40个/分子,除去药物后24 h核苷酸的氧化损伤恢复至正常水平.采用接头介导PCR(LM-PCR)检测MTTL1基因区域内单个核苷酸的损伤与修复动力学.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各组mtDNA上MTTL1基因75 bp区域内单个核苷酸损伤的部位及频率.结果显示,人MTTL1基因存在20个易受氧化损伤的核苷酸热点,经与相应区域内文献报道的16个突变热点比较,有12个热点部位重合,而修复未显示热点部位或区域.结果提示,自由基对核苷酸的选择性氧化损伤是决定mtDNA点突变发生及发生部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贵州黄牛mtDNA D-loop 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对贵州4个地方黄牛品种共计82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910 bp进行分析,检测到31种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态位点65个,约占所测核苷酸总长的7.14%,其中有62个转换,2个颠换,1个转换/颠换共存。贵州4个黄牛品种mtDNA D-loop区核苷酸多样度(π值)为2.16%~2.61%,单倍型多样度(H)为0.695~0.909,表明贵州黄牛mtDNA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根据单倍型构建了贵州4个黄牛品种的NJ分子系统树。聚类表明,贵州黄牛有普通牛和瘤牛2大母系起源,其影响较为均一。并探讨了用核苷酸多样度π值的大小来衡量黄牛群体遗传分化程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细胞角蛋白基因13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缺失和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贺光  富伟能  邱广斌  赵震  徐振明  孙兴和  孙开来 《遗传学报》2002,29(5):390-395,T001
为了探讨细胞角蛋白基因13(Cytokeratin13,CK13)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在CK13基因内部及附近选择5个微卫星引物进行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分析,于DNA水平间接检测72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该基因的缺失,应用Northern Blot检测16例喉鳞癌患者的配对肿瘤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K13基因的表达差异;同时应用CK13蛋白单克隆抗体对不同分化程度的喉鳞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5个STR位点均存在LOH,其中D17S1964E、D17S2092、D17S791、D17S1665及D17S808位点的LOH频率分别为18.03%、28.13%、27.42%、39.68%和34.85%,其中D17S1665位点的LOH频率最高,至少一个位点出现LOH的病例高达77.78%(56/72),杂合性丢失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但与肿瘤分化程度高低相关(P<0.05)。Northern blot结果表明:16例喉鳞癌患者C13基因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比肿瘤组织显著增强,免疫组化结果也显示CK13蛋白在正常组织或高分化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者,且存在显著差异(P<0.01)。证实CK13基因可能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是一个新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9.
口腔黏膜白斑病(oral leukoplakia,OLK)是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的癌前病变.OLK恶性转化率高达43%,因此加强其风险调查和监测对于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美国SuperArray公司的肿瘤基因芯片(OHS-802)检测口腔正常组织、OLK组织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组织的肿瘤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旨在筛查与口腔黏膜白斑病发生和癌变相关的表达阳性基因,为探究OLK的发生及癌变机制奠定基础.将“正常组织→OLK组织→OSCC组织”连续递增2倍以上或递减2倍以上的基因确定为OLK组织癌变的标志性基因.SuperArray基因芯片、RT-PCR法和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仅有3个基因(ACP-2、BCL-2、SOCS-3)表达水平连续下调2倍以上,有6个基因(CLK-3、CTNNB-1、FKBP-8、GDF-15、NF-1、XRCC-1)表达连续上调2倍以上.进一步经RT-PCR和实时定量PCR验证,其结果与SuperArray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提示,ACP-2等9个基因可能是口腔正常黏膜组织经OLK转变为癌组织的驱动基因,可作为OLK组织、OSCC组织和口腔正常黏膜组织诊断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RECK基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CSCC组织、17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4例正常皮肤组织中RECK及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①RECK在CSCC、癌旁不典型增生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率依次增高(30.0%、47.1%、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MMP-9蛋白在CSCC、癌旁不典型增生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率依次降低(82.5%、76.4%、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②RECK及MMP-9与CSCC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lt;0.05);与CSCC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均&gt;0.05)③RECK及MMP-9在CSC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75p&lt;0.01)。结论:RECK和MMP-9与CSCC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RECK在CSCC中表达减少或缺失可能是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从而促进CSCC的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