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秦川母牛群体遗传特性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从DNA分子水平揭示秦川牛群体遗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寻找可用于秦川牛的微卫星标记,本研究选择了12个普通牛(Bos taurus)微卫星标记检测了90头秦川母牛各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变异及多态性。结果表明,在秦川母牛群体中,12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了247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13(INRA005)~33个(HEL13)之间,平均每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个;总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平均每个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分为142.6229和11.8852。各位点平均基因频率取样方差(V(pij))为2.6036×10^-4。12个微卫星位点平均观察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在0.7842(INRA005)~0.9775(BM315)和0.7952(BM315)~0.9446(HEL13)之间。12个位点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7653(INRA005)~0.9420(HEL13)之间,平均为0.8965.12个微卫星位点均属于高度多态位点,这表明秦川母牛群体中所检测各微卫星位点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具备较大的选择潜力。12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固定指数(F)为-0.0076,即各位点杂合子的缺陷度不高,即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的程度不大。  相似文献   
2.
CSN1S2、CSN3和β-Lg基因对西农萨能奶山羊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PCRRFLP技术对69只西农萨能奶山羊群体的CSN1S2基因、CSN3基因和βlg基因多态性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SN1S2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与产奶性能间存在相关性:FF基因型个体前4胎平均产奶量显著低于NN基因型个体(P<0.05),FF基因型个体第2胎产奶量比NN基因型个体低90kg以上(P<0.01),提示CSN1S2基因座F等位基因可能与低产奶量有关。在CSN3HindⅢ基因座中,DE和EE基因型个体在第1、2、3、4胎产奶量和平均产奶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在CSN3TaqⅠ基因座中,TT、TC和CC3种基因型个体在第1、2、3、4胎产奶量和平均产奶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CSN3基因经HaeⅢ酶切没有发现多态性。对βlg基因5′侧翼区的分析发现,AA基因型个体各胎次产奶量均比AB型高,其中在第2、3胎产奶量和平均产奶量3项指标上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提示βlg基因的A等位基因可能与高产奶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部分黄牛品种mtDNA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53,自引:4,他引:49  
对我国8个黄牛品种22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910bp全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个黄牛品种D-loop区序列中,A T平均含量为61.65%;经比对,共检测到66个核苷酸多态位点,约占核苷酸总数的7.25%;D-loop全序列突变类型有5种,即转换、颠换、插入、缺失及转换与颠换共存,它们分别占核苷酸多态位点的81.82%、6.06%、7.57%、3.03%及1.52%。以欧洲牛mtDNA D-loop全序列为标准,8个黄牛群体D-loop的平均核苷酸变异率分3个层次:西镇牛、蒙古牛、黑白花牛及秦川牛的核苷酸变异率最低,分别为0.37%、0.44%、0.52%和0.66%;南阳牛与郏县红牛的核苷酸变异率居中,分别为1.91%和2.02%;晋南牛与岳阳牛的核苷酸变异率最高,分别为4.47%和4.73%。中国黄牛品种内D-loop区序列歧异度为0.55%~5.39%,品种间序列歧异度为1.21%~6.59%。在所测黄牛个体中,mtDNA D-loop序列由19种单倍型组成,单倍型比例为86.36%,说明中国黄牛mtDNA遗传多态性很丰富。由此构建了中国8个黄牛品种的NJ分子系统树,聚类分析表明:所测黄牛的mtDNA D-loop序列表现为3个单倍型组,从而揭示中国黄牛可能有3个母系起源,以普通牛起源和瘤牛起源为主。  相似文献   
4.
牛FSHR基因第10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双胎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秦川牛和荷斯坦奶牛的双胎母牛和单胎母牛为实验材料 ,以牛的FSHR基因的第 10个外显子作为标记牛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 ,用SNP法进行了多态检测 .结果发现 ,在秦川牛的双胎母牛中突变率 6 0 % (6 10 ) ,而在单胎母牛中突变率为 2 0 % (2 10 ) ;在荷斯坦奶牛中 ,双胎母牛突变率为31 2 5 % (5 16 ) ,单胎母牛突变率为 6 6 7% (1 15 ) ;由此可见双胎牛和单胎牛二者之间FSHR基因的第 10个外显子的突变率差异明显 .这表明 ,选择FSHR基因的第 10个外显子有可能作为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 .序列分析发现 ,在FSHR基因的第 15 0 6位碱基发生了突变 (T→C) ,但氨基酸没有发生变化 .  相似文献   
5.
朱鹮随机微卫星扩增多态DNA(RMAPD)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次利用RMAPD标记对43只洋县人工饲养朱鹮群体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MAPD技术的稳定性与多态性比RAPD高。12对引物共扩增出2147条带纹,93条具有多态性。朱鹮的条带共享率为0.718,遗传多样性指数为3.664,反映群体内个体间相似程度较高,遗传多态性较低,需要加强对朱鹮的遗传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6.
以IGFBP3基因作为秦川牛(Bos taurus)部分屠宰指标的侯选基因,在对60头秦川牛的IGFBP3基因进行PCR-RFLP和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对秦川牛群体中IGFBP3基因座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及其与秦川牛部分屠宰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秦川牛群体中,651 bp的PCR 产物经过限制性内切酶HaeIII消化后,表现出3种基因型,其中等位基因A、B及3种基因型AA、AB、BB的频率分别为0.84、0.16和070、0.28、0.02。经序列分析发现,第299位的C→A颠换(GGCC变成了GGAC)导致了1个HaeIII限制性酶切位点的丢失而产生了该基因座多态性。在所研究的群体中,该多态基因座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对13头24月龄秦川牛进行屠宰分析,发现不同基因型对秦川牛部分屠宰指标有一定影响,AA、AB及BB型个体的屠宰率、净肉率及西冷、牛柳、眼肉和嫩肩肉的产率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AA型个体的眼肌面积大于BB型个体(P<0.05),AB型和BB型个体胴体脂肪含量高于AA型个体(P<0.01)。 Abstract:DNA samples from 60 Qinchuan cattle (Bos taurus) were analyzed with PCR-RFLPs and sequencing for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 (IGFBP3) gene.Fragments of 651 bp were amplified with two primers and the products of PCR were digested with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HaeIII.The produced fragments showed three genotypes,namely AA,AB and BB after electrophoresis.Frequencies of the genotype AA,AB,BB and allele A,B were 0.7,0.28,0.02,and 0.84,0.16,respectively.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a transversion of C→A at 299 nt resulted in loss of the cleaved site of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HaeIII and produced this polymorphism.This polymorphic locus of IGFBP3 gene was at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P>0.05).The genotypes of AA,AB,BB slightly affected several slaughter and carcass traits of Qinchuan cattle.Dressing percentage,net meat percentage,striplion percentage,tenderloin percentage,ribeye percentage and tender shoulder percentage were decreased with the genotypes of AA,AB and BB in Qinchuan cattle,but it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Average ribeye area in individuals of AA genotyp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individuals of BB genotype (P<0.05),and beef fat content in individuals of genotype AB and B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individuals of AA genotype (P<0.01).  相似文献   
7.
CSN1S2、CSN3和β-Ig基因对西农萨能奶山羊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RFLP技术对69只西农萨能奶山羊群体的CSN1S2基因、CSN3基因和β-Ig基因多态性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SMS2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与产奶性能间存在相关性:FF基因型个体前4胎平均产奶量显著低于NN基因型个体(P〈0.05),FF基因型个体第2胎产奶量比NN基因型个体低90kg以上(P〈0.01),提示CSMS2基因座F等位基因可能与低产奶量有关。在CSN3-HindⅢ基因座中,DE和EE基因型个体在第1、2、3、4胎产奶量和平均产奶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在CSN3-TaqI基因座中,TT、TC和CC3种基因型个体在第1、2、3、4胎产奶量和平均产奶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CSN3基因经HaeⅢ酶切没有发现多态性。对β-Ig基因5’侧翼区的分析发现,AA基因型个体各胎次产奶量均比AB型高,其中在第2、3胎产奶量和平均产奶量3项指标上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提示β-Ig基因的A等位基因可能与高产奶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方法-随机微卫星扩增多态DNA (RMAPD)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机微卫星扩增多态DNA(RMAPD)是利用随机引物和微卫星的上游或下游引物一起作为该扩增的引物,在Taq DNA聚合酶、MgCl2、dNTPs和模板DNA等共同作用下进行PCR扩增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方法。其核心是RMAPD引物的有效性问题。通过对西农萨能奶山羊群体RMAPD电泳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及验证实验等证明RMAPD的引物是有效的。通过与微卫星和RAPD标记比较,发现RMAPD标记在扩增引物、扩增程序和重复性等方面区别于微卫星和RAPD标记;它是RAPD标记的一种广义的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RAPD标记。因此,确定RMAPD是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方法。该方法也具有DNA标记的特点,在群体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分析以及标记辅助选择等遗传育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驴种线粒体DNA D-loop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利用Clustal W软件对我国5个家驴品种26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399bp序列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23个,只有转换1种类型,约占所测核苷酸的5.76%。以欧洲驴D—loop作对照,我国5个家驴品种D—loop区序列的平均核苷酸变异率为1.80%,其中凉州驴的平均核苷酸变异率为0.35%.云南驴为1.25%,关中驴为2.30%,新疆驴为2.91%,佳米驴为2.20%。家驴品种内与品种间mtDNA D—loop区序列歧异度分别为0.25%-5.01%和4.51%-5.51%,说明家驴品种间D—loop区序列多态性比较丰富。在所测家驴个体中,mtD NAD—loop序列由11种单倍型组成,单倍型比例为42.31%,表明我国家驴mtDNA遗传多态性正逐步丧失,需要加强其种质资源保护。引用GenBank中亚洲野驴和欧洲家驴的序列,构建了我国5个家驴品种的NJ分子系统树,首次从分子水平证实中国家驴可能起源于非洲野驴,而与亚洲野驴无关。  相似文献   
10.
初级三体是非整倍休的变异类型之一,它是指植物细胞核内多了1条额外的同源染色体,即2n+1。对大麦来说,2n+1=15,意味着某一个同源组的染色体有3条。自1915年 Blakeslee3)第一次在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发现三体以来,在自然界陆续发现了约10种植物的三体。同时通过射线或快速中子处理,或从人工三倍体中分离得到三体。在大麦方面, Smith"和Kattermann[5]最初报道了自然发生的三体,Kerberidl和Tsuchiya[10]报道了人工获得的初级三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