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牛乳、山羊乳、水牛乳、骆驼乳四种生鲜乳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集牛乳、山羊乳、骆驼乳、水牛乳各50份,按照国家标准测定四种生鲜乳中蛋白质、脂肪、18种氨基酸和10种脂肪酸含量,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不同哺乳动物来源生鲜乳的营养成分差异显著,具有各自的指纹特征,其判别分析的交叉检验正确判别率为995%。结论:上述营养成分含量可作为鉴别牛乳、山羊乳、骆驼乳、水牛乳的指纹信息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市售婴儿配方乳粉的油脂配料使用情况及脂肪酸提供情况,为提升婴儿配方乳粉的营养水平及制定产品相关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多渠道收集婴儿配方乳粉标签信息,统计分析油脂配料的种类、组合、最高添加量构成比及标识含量,比较全脂乳产品与脱脂乳产品、牛乳基产品与羊乳基产品、高必需脂肪酸产品与全部产品间的差异。均数和率的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共纳入269个婴儿配方乳粉。配料表分析显示,85%的产品使用了4种及以上的油脂配料,葵花籽油和椰子油在全部产品中的添加率最高,分别为88%、76%。牛、羊乳基配方粉的油脂配料使用情况存在差异,牛乳基配方粉中脂肪、亚油酸及α-亚麻酸的标识含量略高于羊乳基配方粉(P<0.05)。脱脂乳配方粉中,棕榈油添加率为32%,显著高于全脂乳产品 (P<0.05)。44例使用了棕榈油的产品中仅有4例强化了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结论:牛、羊乳基配方粉中的必需脂肪酸标识含量基本一致。现市售婴儿配方乳粉以多种油脂组合使用的方式,以尽可能模拟母乳脂肪酸模式,但有些油脂类原料使用的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属乳杆菌科、乳杆菌属,为一类革兰氏阳性杆菌,菌体大小为1.5~6×0.6~0.9um,单个或成对排列,新鲜培养物中有时可见长丝状,无动力,苯胺染料着色容易.在含糖培养基或脱脂牛乳中充分发育,可使牛乳发酵凝固,并产生乳酸。能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蔗糖,不发酵甘露醇  相似文献   

4.
益生乳杆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禹慧明  林勇   《微生物学通报》2002,29(1):53-56
根据对优良益生菌的要求,从健康乳猪肠道中分离筛选到13株乳杆菌,其中嗜酸乳杆菌3株、干酪乳杆菌1株、链状乳杆菌1株、发酵乳杆菌8株。所选菌株能耐受1.0%的牛胆盐,对 pH3.0的酸度有较强的抵抗力,并能抑制常见致病菌,对小白鼠安全无毒,是制备益生素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5.
【背景】乳杆菌属是发酵食品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与食品的品质和安全密切相关,定量检测乳杆菌活菌数、解析乳杆菌群落组成对发酵乃至肠道微生物等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建立一种在种水平上定量检测5种乳杆菌活菌数的叠氮溴化丙锭-荧光定量PCR (propidium monoazide-quantitative PCR,PMA-qPCR)检测方法并探讨其适用性。【方法】以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短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等发酵食品中常见的5种乳杆菌为目标菌株,查找并筛选特异性引物用于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优化叠氮溴化丙锭(PMA)处理条件,测定PMA-qPCR检测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可靠性。最后利用PMA-qPCR法检测黄酒酿造过程中5种乳杆菌的活菌数。【结果】PMA最佳处理条件为:浓度20 μmol/L下暗处理15 min后曝光15 min,此时可抑制样品中99.89%的死菌DNA扩增。该方法特异性高,能够准确识别5种乳杆菌;线性关系强,R2>0.98;灵敏度高,检测限为101.8?103.2 CFU/mL;重复性好,Cq值变异系数小于1%;与平板计数相比差异不显著(统计学上),p>0.05。利用该方法检测黄酒中5种乳杆菌的活菌数,发现发酵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短乳杆菌是主要的乳杆菌(总计占比59%?89%),与已知黄酒酿造中乳杆菌群落组成相符。【结论】建立的PMA-qPCR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5种乳杆菌的活菌数,为解析样品中乳杆菌的实时组成及检测具有活性但不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的乳杆菌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藏黄牛、牦牛、中国荷斯坦牛β-乳球蛋白(β-Lg)遗传变异体在乳中表达差异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定乳中β-Lg遗传变异体及其相对表达量,然后利用PCR方法扩增β-Lg启动子部分序列(375bp)并直接测序。结果:在杂合型β-Lg个体中,中国荷斯坦牛乳中β-Lg A的相对表达量(63.7±2.9%)均一致性地高于β-Lg B,而藏黄牛乳中二者比例十分接近,但个体差异差异较大。16个测序样品中共检测到13处碱基突变,其中有5处为牦牛特异的。另外,在牦牛β-Lg启动子-452与-453之间,还存在一个插入碱基。结论:β-Lg启动子-430碱基在中国荷斯坦牛中表现为等位基因特异的,而在藏黄牛中无等位基因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实验大鼠冠状病毒和仙台病毒的双重PCR方法。方法根据大鼠冠状病毒N基因、仙台病毒L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经过双重PCR优化,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检测,建立双重PCR体系。应用该PCR体系检测人工感染仙台病毒组织DNA样本和实验动物组织样本,并与ELISA方法比对。结果双重PCR扩增出大鼠冠状病毒(168 bp)和仙台病毒(262 bp)目的条带,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利用核酸BLAST功能进行同源序列对比,仙台病毒和大鼠冠状病毒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9%。仙台病毒和大鼠冠状病毒的检测下限为1.56×10~2 copies/μL。特异性检测对小鼠肝炎病毒扩增,产生片段大小近似大鼠冠状病毒产物。应用建立的双重PCR体系检测人工感染仙台病毒组织DNA样本,30份DNA标本均被检出;检测94份实验动物肺组织样本,结果均阴性。结论建立的双重PCR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够实现对实验动物仙台病毒和大鼠冠状病毒病原体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乳粉中氨基酸分析的水解方法进行研究,比较牛乳基奶粉和羊乳基奶粉中氨基酸的含量。方法:样品用含巯基乙酸的盐酸溶液水解提取,经定容、过滤、真空浓缩、复溶、过膜后,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应用含0.05%巯基乙酸的盐酸水解液对奶粉样品进行水解的同时有效防止了蛋氨酸的氧化,相对氧化水解方法节省前处理时间,方法的回收率为94%~9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通过对牛乳基和羊乳基奶粉样品中的16种氨基酸分析,牛乳基奶粉中赖氨酸含量略高于羊乳基奶粉,其他相应氨基酸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奶粉中氨基酸含量分析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马、牛、猪、鸭肉四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应体系,为牛肉掺假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马、牛、猪、鸭肉阳性样本,根据线粒体基因组中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同时对马、牛、猪、鸭肉进行PCR及电泳检测,建立四重PCR反应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市场40份牛肉制品进行检测。结果:引物比例为马:牛:猪:鸭=1:1:2:1时,46℃退火温度下反应35个循环,四重PCR效果较好;建立四重PCR反应体系,四重PCR条带清晰且亮度较为一致,几乎没有二聚体产生,扩增灵敏度高。根据样品检测结果,烤牛肉串、牛肉丸的掺假率较高,分别为36.4%、75%,牛排未检出除牛肉外的三种动物源成分,但不排除有其他动物源成分的掺入。结论:四重PCR反应体系可用于牛肉掺假检测。  相似文献   

10.
旨在建立一种定量检测动物产品中牛源性成分含量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以牛卫星IV DNA为检测靶基因,以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作为内对照合成引物探针,采用基于TaqMan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技术对已知牛肉添加比例的冻干混合肉粉标准品进行检测并建立线性模型,并应用模拟样品和送检样品进行了验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检出牛源成分含量为0.1%的冻干肉粉,不与其他种动物组织发生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方法的扩增效率为93.6%。该方法适用于肉品中牛源性成分的定量检测,可用于测定市场上动物产品中的牛源性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
Viili乳制品中干酪乳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引进Viili乳制品中筛选、鉴定出3种优良乳酸菌。采用平板分离法从Viili乳制品中分离3株乳酸菌,通过表型1、6S rRNA的PCR扩增、克隆、测序鉴定。3株乳酸菌的表型鉴定结果符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中乳杆菌属的干酪乳杆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3株分离菌与干酪乳杆菌的同源性分别为99.93%、100.00%9、9.78%,从Viili乳制品分离到3株干酪乳杆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乳扇是云南大理白族的一种传统乳制品,明确大理乳扇制品中乳杆菌的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分布,为科学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表型鉴定及16S r RNA鉴定方法,对10个家庭作坊的大理乳扇制品中的乳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到50株乳杆菌,通过表型鉴定为8个种,包括植物乳杆菌10株、德氏乳杆菌7株、发酵乳杆菌6株、干酪乳杆菌6株、棒状乳杆菌4株、鼠乳杆菌2株、弯曲乳杆菌3株和食果糖乳杆菌2株;06422和06430两株表型鉴定未能定种,进一步通过16S r RNA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和马酒乳杆菌,06422株与植物乳杆菌L.arizonensin、L.pentosus和L.plantarum P158的同源性分别是100%、100%和99.9%,与乳杆菌属其它种的同源性为83.4%(L.gallinarum)至93.5%(L.brevis),06430株与L.kefiranofaciens.subsp.Kefirgranum的16S r RNA同源性是99.9%,与乳杆菌属其它种的同源性为83.7%(L.plantarum P158)至96.3%(L.acidophilus)。结论大理乳扇制品中有9种乳杆菌,其优势种群为植物乳杆菌、德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等四种。  相似文献   

13.
分别选用功率为18 k W的YQ2G-03型实验室专用微波杀菌设备,功率为18 k W的YQ18S-03型隧道式生产用微波杀菌设备针对辣椒粉和五香粉开展杀菌试验,建立了粉碎辛香料微波杀菌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加入5%水的辣椒粉在78℃杀菌4~6 min细菌杀菌率为93%以上;加入10%水的辣椒粉在78℃杀菌4~6 min细菌杀菌率为99%以上;加入5%~10%水的五香粉在78℃分别杀菌4~8 min细菌杀菌率均为99%以上。选用微波杀菌工艺加工后细菌总数≤10 000 cfu/g,未检出大肠杆菌。加水10%杀菌6 min的辣椒粉和五香粉样品,常温下置柜中存放10年,其感官性状和组织状态未有明显变化,菌落总数较低,达到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4.
华北地区牛源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华北地区牛源无乳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在2012到2015年间从内蒙古自治区、河北、北京等地隐性乳房炎557份奶牛乳样中分离、收集无乳链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PCR的方法对这些菌株分别进行耐药谱测定、荚膜分子分型、表面蛋白基因及毒力因子的检测。【结果】无乳链球菌的分离率为5.03%,其药物敏感性与其他地区无明显差别。分离到的28株无乳链球菌均属于荚膜Ia型,且毒力基因基本相同并且其表面蛋白均属于未定型。【结论】华北不同地区的无乳链球菌有相似的药物敏感性和毒力基因。为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疫苗的研制及药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母乳(初乳/牛乳)成分在新生儿的免疫成熟、肠道的内环境稳定和对肠道病原体与口服疫苗的免疫应答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观察了新生的无菌猪模型中,微生态制剂鼠李糖乳杆菌GG(LGG)和乳酸乳杆菌Bb12(Bb12)的定居用/不用初乳/牛乳(模拟母乳/配方乳喂养婴儿)对减毒(Att)人轮状病毒(HRV)W株疫苗B淋巴细胞应答的影响。初乳/牛乳不影响微生态制剂在Att HRV接种猪中  相似文献   

16.
健康仔猪肠道乳杆菌黑龙江地方株的鉴定与种属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从健康仔猪肠道中分离筛选用于研制微生态制剂的乳酸杆菌菌株,选择黑龙江省大庆、哈尔滨及宝泉岭地区部分猪场,采集12-60日龄健康仔猪肠道粪样64份。选用MRS乳酸杆菌专用培养基分离培养乳酸杆菌,通过分离株的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筛选出革兰阳性,厌氧,无芽胞杆菌48株。再通过生化试验鉴定和PCR种属分析,确定18株为乳酸杆菌。其中,罗伊乳杆菌7株,嗜酸乳杆菌5株,约氏乳杆菌2株,短乳杆菌1株,干酪乳杆菌假植物亚种1株,植物乳杆菌1株,詹氏乳杆菌1株。  相似文献   

17.
牛凝乳酶原基因在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乳酸乳球菌nisin诱导基因表达系统(the NIsin Controlled gene Expression system,NICE)表达牛凝乳酶原。【方法】从克隆载体pS19-PPC中获得牛凝乳酶原基因,将该基因与表达载体pNZ8148连接并电转化乳酸乳球菌NZ9000,转化子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后,用nisin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纯化后检测凝乳活性。【结果】重组牛凝乳酶原与天然牛凝乳酶原比较,其分子量大小、免疫性质、生物活性和抑制剂敏感性没有发现显著差异,其凝乳活性可达2×103IMCU/mL。【结论】在乳酸乳球菌中表达了具有凝乳活性的牛凝乳酶原,同时乳酸乳球菌作为发酵剂和凝乳酶产生菌双重角色的实现,为奶酪加工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种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志贺毒素stx1和stx2基因的方法。方法根据不同细菌来源的stx1和stx2序列,设计PCR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评价,并对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含志贺毒素基因重组质粒的最低检测下限为102 copies/mL;该法对12种常见肠道病原菌均无特异性扩增,对不同浓度的标准质粒检测重复性高,Ct值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急性腹泻粪便标本的检测阳性率高于细菌分离培养。结论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可作为不同细菌来源的志贺毒素基因的快速鉴定方法,亦可用于人感染性腹泻标本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构建重组干酪乳杆菌pLA-Newcastlediseasevirus (NDV)-F/Lactobacillus casei,获得表达产物,并探讨其免疫效果。利用PCR扩增携带部分主要抗原表位的NDV F基因,与穿梭质粒pLA连接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 (DE3)中,筛选阳性重组质粒,将其电转化至干酪乳杆菌中,构建重组干酪乳杆菌pLA-NDV-F/L. casei,应用PCR鉴定阳性菌株,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菌反应原性,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检测蛋白表达情况。试验选用14日龄雏鸡,各组免疫方式为口服+滴鼻。设立pLA-NDV-F/L. casei两次免疫组和三次免疫组、弱毒疫苗组、 pLA/L.casei、未攻毒PBS组和攻毒PBS组。间接ELISA方法检测雏鸡血清IgG、肠道、鼻腔、肺脏中sIgA抗体效价,评价试验组雏鸡攻毒保护率。结果表明,有94.10%的重组菌表达了F蛋白,且高效表达在干酪乳杆菌细胞表面,蛋白大小为62kDa,并能与抗ND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各免疫组anti-F IgG和s Ig 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LA-NDV-F/L. casei三次免疫组抗体持续时间比两次免疫组延长28 d,抗体峰值没有显著差异。免疫pLA-NDV-F/L. casei三次、两次、弱毒疫苗、pLA/L. casei和PBS的攻击保护率分别为80%、80%、90%、0%和0%。因此,利用干酪乳杆菌表达体系成功表达了携带部分抗原表位的NDVF基因,具备良好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可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三河牛β-乳球蛋白(β-Lg)的基因型,并探索其启动子序列与乳中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乳中β-Lg遗传变异体及其相对表达量,并通过PCR扩增,比对不同遗传变异体启动子的序列差异。[结果]三河牛(n=62)乳清中β-Lg有AA、AB和BB共3种基因型,频率依次为0.290、0.403和0.307,A和B两种等位基因频率接近;对37个纯合型β-Lg启动子的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636 bp)和测序,并与普通牛β-Lg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U31361.1)比对,共检测到6个突变位点,其中-430、-362、-216和-204位点基本上是等位基因特异的,且有3个突变点在3种转录因子结合基序中;建立了三河牛乳中β-Lg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发现β-Lg含量在AA型中极显著高于AB型(P<0.01),但AA、AB型与BB型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三河牛β-Lg A和B两种等位基因频率接近,其启动子-430、-362、-216和-204位点具有等位基因特异性,并可能影响等位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