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桥生物技术公司最近开发的蛋白质构象矩阵ELISA技术(PCA-ELISA)能从分子水平上系统、灵敏并且快速的分析蛋白质药物的三维构象。最近美国的《医疗保健法》需确认为仿制药的审批和商业化指明了道路,届时将引起目前已上市的主要的生物药间的激烈竞争。如何保持生物仿制药与原创药的高度相似是目前生物制药产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而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仿制药与原创  相似文献   

2.
正药明康德集团企业药明生物与赛多利斯中国近日在上海启动了"联合实验室",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生物新药研发的地位,实现更多生物药更快进入中试及生产阶段,提高中国生物药的研发能力和质量。赛多利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Joerg Lindenblatt博士表示,赛多利斯将从加速进入临床、提高蛋白质表达水平、质量源于设计和稳健生产等四个方面,支持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赛多利斯与药明生物强强联手,将为双  相似文献   

3.
生物试卷分析的科学化胡正一,方荣生(安徽省蚌埠教育学院,233050)科学的生物试卷分析方法是借鉴标准化考试的理论,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互相补充。在分析考生解答中的具体问题时,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之以定量分析;在分析试卷和试题质量时,则以定量分...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药物口服给药系统因其给药方便、顺应性好,逐渐成为一种最有前景的给药方式.从提高蛋白质药物生物利用度入手,综述采用结构修饰、吸收促进剂、酶抑制剂、结肠定位释药、脉冲式药物给药系统和受体介导靶向载体系统等方式,均可大大提高蛋白质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高效毛细管电泳在蛋白质分析上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之后的又一新型分析及分离技术。本文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基因工程干扰素、疫苗、动物脏器提取物等蛋白质产品进行了分离分析和纯度鉴定,并与凝胶电泳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HPCE可以用于生物产品分离、生物遗传研究和医学临床等领域的蛋白质定量分析、组分测定和纯度鉴定,是一种很有应用前途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之后的又一新型分析及分离技术,本文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基因工程干扰素、疫苗、动物脏器提取物等蛋白质产品进行了分离分析和纯度鉴定,并与凝胶电泳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HPCE可以用于生物产品分离、生物遗传研究和医学临床等领域的蛋白质定量分析、组分测定和纯度鉴定,是一种很有应用前途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生命科学》2005,17(3):204-204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新型蛋白质分析技术,具有集成、并行、快速和自动化分析的优势。多元光学蛋白质芯片传感器,仅需微量生理或生物采样,即可以同时检测、识别和纯化不同的生物分子和研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无需标记,可以直接测量像血浆、细胞裂解液等生理样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发核糖核酸酶保护分析(RPA)试剂盒,用于组织和细胞mRNA定量分析。方法:参考国外RPA实验方法和试剂盒配方配制RPA试剂盒;以国外同类产品为标准,采用同位素标记探针检测该试剂盒的质量。结果:采用自行研制的核糖核酸酶保护实验试剂盒,检测β-肌动蛋白和亲环蛋白mRNA在小鼠肝脏的表达,其灵敏度与美国Ambion公司的RPAⅢ试剂盒相似。结论:研制的RPA试剂盒可用于组织和细胞mRNA的定量分析,其质量能够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其他的给药途径,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口服、经鼻、肺部给药途径更具可行性和商业价值。利用制剂学方法可提高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生物利用度。通过蛋白多肽类给药系统的评价,对近年来国内外此类药物在剂型、体内外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检测与定量分析在生物化学分析中非常重要,基于戊二醛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后在近红外光谱区域产生非特异性荧光的性质,且荧光信号强度与蛋白质含量存在线性关系,建立一种凝胶中蛋白质检测与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下凝胶染色需要1 h,但凝胶经过微波炉加热处理,整个染色过程可在3~5 min内完成,且无需脱色,操作简便,所检测的蛋白质含量低至7.8 ng,不失为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蛋白质电泳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生物药(bio-therapeutics)是指采用生物技术制备的、临床上用于疾病治疗的大分子生物制品,具有结构复杂、异质性高等特点,科学严谨的生物药通用名命名,是区分生物药物质基础的主要依据,也是药品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基础。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协调建立的国际非专利名称(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INN)是全球药物命名的标准化体系。从INN的起源,以及生物药INN的类别、发生与发展为主线,以较为详实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呈现了全球生物药的衍化进程,从不同的角度纵览生物药技术发展历程,对生物药的研发设计、技术标准及监管策略的考量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多数需要采用注射剂型给药以确保其生物利用度。开发易于给药、病人顺应性高以及治疗费用更低的非注射剂型是非常有意义的。然而,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直接进行非注射给药的生物利用度通常非常低,需要制备具有设计功能的载药系统,例如加入不同比例的酶抑制剂、吸收促进剂等以提高生物利用度。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由于其能与客体分子形成包合物的特性,以及对粘膜的促渗透作用等,在多肽/蛋白质药物的非注射给药系统中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多肽/蛋白质类药物非注射给药体系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利用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CST)公司开发的针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基序(motif)抗体,在肽段水平上免疫亲和富集带有不同PTM的肽段,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进行定量分析,能够快速、准确、高通量地分析多种疾病相关信号通路关键节点蛋白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和泛素化修饰的变化,满足创新性研究、生物标志物鉴定、药物靶点筛选和评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生物条形码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诊断工具,已逐渐应用于蛋白质、核酸和小分子物质的检测。生物条形码技术通过构建"纳米金颗粒-目标物-磁纳米颗粒"三明治结构,利用磁场作用,将结合在纳米金颗粒表面的大量相同序列的寡聚核苷酸洗脱下来,并进一步放大信号,实现对目标物的间接或直接检测。本文介绍了生物条形码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综述了生物条形码与生物芯片银染技术、酶标纳米金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微孔板银染技术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等高灵敏放大信号技术的联合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探索其最佳反应条件、优化操作步骤和多种物质的残留检测,开发标准化、商业化的生物条形码检测技术免疫试剂盒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粒给药载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粒用于给药载体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粒给药载体领域的最新进展 :包括纳米粒表面修饰特性、药物释放、载多肽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药物传输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6.
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磷酸化是一个重要事件。真核细胞利用可逆的蛋白磷酸化来控制许多细胞过程包括信号转换、基因表达、细胞周期等。磷蛋白组的研究涉及磷蛋白的分离和鉴定,磷酸化残基定位和定量分析。由于蛋白质磷酸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细胞中磷蛋白含量低,磷酸化位点可变,且磷酸肽的质谱信号常常会受到抑制,所以磷蛋白的分析存在更多的困难。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在磷酸蛋白的分离鉴定及定量分析方面的研究技术以及进展情况。目前,质谱仍然是核心的鉴定技术,寻找更好富集方法是最大的挑战。定量蛋白组学是对蛋白质的差异表达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目前还不存在一种独立的方法可以完成磷蛋白的分离、鉴定,以及磷酸位点的定位和定量分析。随着样品分离技术和相关仪器的发展,磷酸蛋白快速、准确、全面分析鉴定将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7.
磷蛋白组的研究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磷酸化是一个重要事件。真核细胞利用可逆的蛋白磷酸化来控制许多细胞过程包括信号转换、基因表达、细胞周期等。磷蛋白组的研究涉及磷蛋白的分离和鉴定 ,磷酸化残基定位和定量分析。由于蛋白质磷酸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在细胞中磷蛋白含量低 ,磷酸化位点可变 ,且磷酸肽的质谱信号常常会受到抑制 ,所以磷蛋白的分析存在更多的困难。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在磷酸蛋白的分离鉴定及定量分析方面的研究技术以及进展情况。目前 ,质谱仍然是核心的鉴定技术 ,寻找更好富集方法是最大的挑战。定量蛋白组学是对蛋白质的差异表达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目前还不存在一种独立的方法可以完成磷蛋白的分离、鉴定 ,以及磷酸位点的定位和定量分析。随着样品分离技术和相关仪器的发展 ,磷酸蛋白快速、准确、全面分析鉴定将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物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积累了海量的生物数据。生物数据资源作为生物分析研究及应用的核心和源头,为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可用性和安全性,对生物数据资源进行标准化的管理非常重要和迫切。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数据标准化研制进展,目前国内外对生物数据缺少一个总体的规划,生物数据语义存在大量的不兼容性,数据格式多种多样,在生物数据收集、处理、存储和共享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国内外生物数据标准化处于起步阶段,但各国生物专家都在努力进行标准研制工作。文章最后从生物数据术语、生物数据资源收集、处理和交换、存储、生物数据库建设和生物数据伦理规范等方面出发,对标准研制工作进行一一探讨,期望能为生物数据标准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和多肽药物长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分子生物学和重组技术的发展,蛋白质和多肽已经成为一类重要的药物,但是其稳定性差,生物利用率低,半衰期短等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一些新的给药途径和给药系统,例如鼻腔、颊等给药途径以及黏膜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缓控释技术等给药系统的进展。综述了对于蛋白质和多肽药物进行定点突变和化学修饰,以达到增加其长效性的一些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生物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进展冯德荣(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250014)一、生物传感器的特点和原理在生物技术领域迫切需要建立的各种快速分析和优化控制方法中,生物传感器是目前最受到人们注意的一种。生物传感器能对许多过去难于测定的生化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已经在实践中开始应用的生物传感器都是固定化酶酶电极,包括葡萄糖、谷氨酸、乳酸、乙醇等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