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松  蔡志明 《生命科学》2011,(1):135-138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遗传物质受损导致特定细胞失去对正常生长调控,引起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恶性赘生物。随着单细胞分离技术及单细胞测序技术日益成熟,单个肿瘤细胞全基因组测序已成为肿瘤研究的一个崭新的领域。该文就对单个肿瘤细胞的获取及单个肿瘤细胞测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肾细胞癌(简称肾癌)是肾肿瘤的最主要类型,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泌尿系肿瘤之一。对于晚期肾癌患者来说,治疗方法非常局限。要想找到针对肾癌的特异性治疗方案,需要对肾癌的生物学基础有着深入的理解。旨在回顾多年来肾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从组学方面分析、解释肾癌的生物学基础,找到治疗靶点,实现针对肾癌患者的特异性治疗,从而推动科学研究向临床实践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leukocyteantigen.G,HLA—G)属于非经典的HLAI类分子,是机体内一个重要的免疫耐受分子。HLA—G分子可通过与受体结合直接抑制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或通过诱导产生免疫调节细胞间接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研究显示,HLA-G基因多态性及分子表达在母胎免疫、器官移植、肿瘤的发生发展、感染和自身免疫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DNA甲基化/去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最重要的内容并可以控制基因的表达和印迹,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DNA甲基化异常与不育男性精子发生异常、特定肿瘤的发生、神经系统疾病、Rett综合征等有关。文章通过总结近来的相关研究资料来阐述精子发生过程中的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探讨精子DNA的甲基化异常与男性不育之间的联系,旨在为男性不育的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5.
光周期和温度是植物开花的2个关键的调控因素,植物成花转变决定于植物对光周期和温度变化的精确测量.作为短日照植物,水稻在长日低温条件下抽穗期推迟,为了阐明温度和光周期对水稻开花时间的调控效应,本文利用1个光周期不敏感的突变体及其野生型,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温度和光周期处理条件下,调控水稻开花时间几个关键基因(Hd3a,RFT1,Ehd1,Ghd7,RID1/Ehd2/OsId1,Se5)的表达调控模式,结果表明Ehd1-Hd3a/RFT1通路在光周期和温度调控水稻开花途径中保守.Ehd1,Hd3a和RFT1的表达在低温(23℃)条件下急剧下降,表明Ehd1,Hd3a和RFT1表达阻抑是低温条件下水稻开花推迟的主要原因.另外,在长日照条件下,低温(23℃)处理促进了水稻开花抑制子Ghd7的表达,表明低温条件和长日照条件对Ghd7的表达具有协同作用.此外,本文还分析了Hd1与光周期开花调控途径中几个关键基因的调控关系,发现Hd1在长日照条件下负向调控Ehd1的表达而正向调控Ghd7的表达,表明在长日照条件下,Hd1-Ghd7-Ehd1-RFT1通路也是水稻抽穗期调控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7.
人体免疫系统是抵御病原菌侵犯、防止肿瘤发生最重要的保卫系统。针对免疫系统中T/B淋巴细胞的免疫组库研究,找出肿瘤与TCR或BCR之间的关系,发现肿瘤特异性标志物,从而推动肿瘤特异性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的发展,特别是在肿瘤免疫组库研究基础上衍生出的癌症疫苗,可以在患者体内实现诱导定向肿瘤免疫反应,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现从肿瘤免疫组库、癌症疫苗的研究进展等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8.
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发现的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一类非编码RNA,传统观点认为,它们通过其种子序列定位于靶mRNA的3′非编码区,并发挥抑制靶mRNA翻译的作用.最新的研究揭示少数miRNAs也可以活化翻译,且这些现象的发生均与miRNA和翻译调控元件的相互作用有关.这些发现进一步扩展了对微小RNA功能的认识领域.  相似文献   
9.
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类既有自我更新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胚胎干细胞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近期以胚胎干细胞为模型,研究有关干细胞分化的表观遗传调控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调控以及与胚胎干细胞分化密切相关的表观遗传学动态变化做一概述,对表观遗传学改变与胚胎干细胞分化关系的基础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类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前后,以及体外受精后胚胎早期发育的不同阶段,整合蛋白β1的分布规律。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标记的整合蛋白β1抗体。结果:在成熟人类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合子以及2细胞阶段胚胎中,整合蛋白β1的分布不同于在小鼠胚胎中的分布,不是分布在细胞质膜的表面,而是集中分布在细胞核的附近,细胞质膜的表面分布很少。在体外培养的4细胞和8细胞胚胎中,整合蛋白β均匀分近,细胞质膜的表面分布很少,在体外培养的4细胞和8细胞胚胎中,整合蛋白β均匀分布在卵裂球中,发育至桑甚胚阶段,整合蛋白β1的分布开始出现极性,到囊胚阶段,整合蛋白β1的分布集中于滋养外胚层处。结论:整合蛋白分子被普遍认为是卵母细胞中的精子受体,但本研究提示,人类精子和卵母细胞的结合,整合蛋白β1的影响可能不大,而整合蛋白β1可能与雌雄原核融合,胚胎卵裂以及胚胎着床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