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相位对比技术原理成像的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机是乳腺影像学诊断的革新性技术方法。我国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几个专业研究所与多家医院合作,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行同类课题的研究已有数年历史。迄2006年8月,我国对此项课题的研究尚处于文献复习及实验阶段。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是,国际上已有产品应用于临床。例如在日本厚生省认可下,已有上百家医疗单位使用柯尼卡美能达公司生产的PCM相位对比数字化乳腺X线机进行乳腺疾患的早期诊断。2006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第92届北美放射学术会议(RSNA)技术展览中,PCM相位对比数字化乳腺X线…  相似文献   

2.
由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与通用电气中国研发中心主办,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信息专业委员会与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X射线成像技术进展与应用专题研讨会"于2011年5月25日假座于上海浦东新区博雅酒店顺利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从事医学成像技术的研究、开发、制造、应用等方面的专业人士。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平板探测器和影像板两种数字化影像信息检测系统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方法应用DR和CR系统分别对对比度-细节体模(CDRAD2.0)进行不同辐射剂量的曝光成像。记录每次曝光的模体表面辐射剂量,将所获取的影像用CDRAD 2.0评估软件分析计算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并应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数字化影像信息检测系统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在管电流量不同mAs时,DR系统的IQFinv值与CR的IQFin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辐射剂量相同时,平板探测器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优于影像板;在获得相同的图像质量时,与CR相比应用DR大大降低了被检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DRXS00型直接数字化X射线成像装置的设计与应用特点。方法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对X射线机与数字化X射线成像装置有效控制。结果DRXS00直接数字化X射线成像装置控制更加准确,使用更加快捷。结论DRXS00直接数字化X射线成像装置应用准确性与可靠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医联工程系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在借鉴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实际组建的市级医院临床信息共享项目。旨在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减少重复检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整个项目建设将紧密围绕“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医疗卫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逐步普及,图书馆建设也面临着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重要任务,如何高效、切合实际的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是图书馆人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数字化建设定义基础上,分析了如何进行定位及建设路径问题,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合理应用等问题,希望对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研究我国与典型发达国家的数字化医疗技术,指导建立我国数字化医疗技术体系框架。方法 调研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数字化医疗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数字化医疗所涉及的工程技术进行研究。结果 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符合本国卫生政策的国家级数字化医疗工程项目,并开展了技术支撑研究。结论 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迅速,但是缺乏顶层统筹设计,技术支撑滞后,需要建立我国数字化医疗技术体系基本框架,以期对各地卫生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人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ang Z  Xu YZ 《生理科学进展》2003,34(2):147-149
人体结构的三维成像构造或数字化人体的概念是在医学领域提出来的。利用三维或高维内科成像将人体组织的事件储存为一个三维数据库,再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人体或人体的组织构建成三维的图像。这样就可以在数字化的人体中进行对真正人体或人体的组织的回顾性观察和分析,而且,这种操作通过现代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远程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前,许多技术都可应用于人体组织的图像产生。其中X线放射成像是应用最古老且最广泛的技术,它根据人体吸收的X线的分布情况产生图像。测量X线吸收系数的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术(CT扫描)是一项可产生更多信息量的较新技术。其它技术有测量人体组织声阻抗变化的超声显像技术、放射性同位素显像技术、磁共振显像技术(MRI)和自动热摄影成像技术。电阻抗显像利用了电阻率作为测量参数,它通常称作电阻抗体层成像术(EIT)。 EIT(Electrical Impedance Imaging)是将组织的电阻作为测量参数,通过测量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与磁共振成像检查相结合对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DI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经乳腺平板数字X线摄影及磁共振检查并且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DIN中,普通导管上皮增生(UDH)17例,DIN1A 2例;DIN1B 1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IN1C-DIN3)12例。采用全数字化X线乳腺摄影与MRI相结合诊断乳腺增生18例,乳腺导管原位癌11例,3例未能明确诊断。结论:平板数字X线乳腺摄影及磁共振成像综合诊断,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刘琳  唐志全  畅亦杰  韩英 《生物磁学》2011,(11):2128-2131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与磁共振成像检查相结争对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DI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经乳腺平板数字X线摄影及磁共振检查并且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DIN中,普通导管上皮增生(UDH)17例,DIN1A2例;DIN1B1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IN1C--DIN3)12例。采用全数字化X线乳腺摄影与MRI相结合诊断乳腺增生18例,乳腺导管原位癌11例,3例未能明确诊断。结论:平板数字X线乳腺摄影及磁共振成像综合诊断,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旱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数码相机在医学摄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码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数字化图像数据用现有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存储和传输都极为方便。它的诸多优越性,使其将在许多领域中代替传统的模拟技术。而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是把影像转变成数字化图像的常用工具之一,已逐渐被广泛的应用。未来医学摄影技术的发展方面是数字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13.
栗静舒  彭菲 《人类学学报》2014,33(4):521-521
2014年6月9日~1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为古脊椎所)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举办了"旧石器遗址野外发掘数字化技术研讨班",参加研讨班的人员除了有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古脊椎所的相关人员外,还有来自三峡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郑州大学、美国匹兹堡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放射导向手术(RGS)的基本原理及发展情况,概括了体内γ探针在放射免疫导向手术(RIGS)和淋巴结(SLN)成像技术中的应用,说明了体内γ探针与药物相结合应用于临床能推动外科技术的发展,改善手术的效果,提高病人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常规X线摄片数字化已有16年的历史,主要是由CR实现的。由于价格昂贵,仅仅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医院配置该设备。只是近两年来,国内极个别大医院才开始引进,装配DR实现常规X线摄片数字化的医院,仅1999年装配50台。而美国装配33台。因此实现医院常规摄片数字化存在两种设备:DR和CR。医院选择DR还是CR,还是两种都选?DR、CR各有什么优缺点?国际放射界众说纷纭。目前,国内放射界要求实现常规摄片数字化的呼声很高。如果说前几年仅是几家大医院考虑购置CR实现常规X线数字化,而现在90%以上的大医院正考虑或正在着手购置DR和CR,甚至许多中型医院也在考虑或正在购置CR。因此实现常规X线摄片影像数字化,是放射影像发展的必然。为使医院合理配置常规摄片数字化设备,本文论述一些厂商和一些国外较早使用DR、CR医院放射科专家关于DR、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侧脑室体旁脑梗死的发病部位与临床关系的特点及发病机理,以便给予相应治疗对策。方法:收集175例侧脑室体旁脑梗死的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侧脑室体旁的梗死,其中小梗死120例,大梗死55例,结合文献就两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推测出在侧脑室体旁放射冠处锥体束排列与躯体存在定位关系。同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探讨,以采取不同的相应治疗对策。结果:小梗死与大梗死的临床表现略有差别,发病机制有所不同。小梗死以腔隙性脑梗死为多,发病机制同腔隙性脑梗死类似;大梗死以分水岭脑梗死为多,发病机制同分水岭脑梗死类似。但就目前研究上来说,以上两种脑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仍存在不小的争议,本文就研究所见一并加以探讨。结论:侧脑室体旁放射冠区由前向后依次排列着支配头面部、上肢及下肢的锥体束纤维。可推测皮质脑干束与皮质脊髓束经侧脑室体旁放射冠区纤维由前向后重叠排列,支配感觉的传导束纤维则排列于放射冠的中部至后部,锥体束的后外侧。Broca区语言中枢和Wernicke区语言中枢的皮质下白质传导束在侧脑室体旁放射冠区由前向后排列,Broca区的纤维可能主要走行于放射冠的前部,Wernicke区的纤维可能主要走行于放射冠的后部,而侧脑室体旁放射冠的中部可能存在两种纤维的重叠。同时,针对发病的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采取不同的相应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17.
胰胆管水成像(MRCP)在胆系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冰  杨雁萍 《生物磁学》2005,5(4):51-53
磁共振水成像是近年来发展并成熟起来的磁共振新技术之一,以其独特的原理全新的方法显示人体内含液器官的高技术手段。水成像英名称有“MR water fmaging”“MR fluid imaging”“MR hydrography”等。近年来,在胰胆管成像(MRCP)、泌尿系统(MRU)成像等许多领域有着突出表现。同传统的方法相比水成像具有无创性,无放射损伤,无造影剂过敏,简便易行等优势,已为国内外放射科及临床医生所重视。水成像技术其应用领域随着磁共振软件、硬件的发展不断扩展,已有很多国内外放射科医生在研究探索MR椎管水成像,涎管水成像,内耳淋巴管水成像,输卵管水成像等,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植物园是通过人工模拟区域自然环境和群落结构,实现物种多样性高度富集并进行相关科学研究的机构,也是生物多样性保育、科普教育、资源储存和开发利用的基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植物园中的应用,将产生数字化植物园。在研究数字化植物园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广义和狭义的数字化植物园定义,并以华南植物园的数字化建设内容为例,探讨了数字化植物园的信息技术体系、虚拟植物和专类园智能化管理技术等理论与技术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临床隐匿性乳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扪诊阴性,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12例。全部病例均使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结果:12例病例发现病灶12个,其中单纯钙化7例,微结节或结构紊乱伴微钙化3例,微结节伴毛刺1例,局部结构紊乱1例。结论: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能清晰显示乳房各个层次结构,尤其发现恶性钙化敏感性高,对发现临床隐匿型乳腺癌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明霞  张蕾  刘琳  韩英 《生物磁学》2011,(21):4156-4158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临床隐匿性乳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扪诊阴性,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12例。全部病例均使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结果:12例病例发现病灶12个,其中单纯钙化7例,微结节或结构紊乱伴微钙化3例,微结节伴毛刺11例。局部结构紊乱1例。结论: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能清晰显示乳房各个层次结构,尤其发现恶性钙化敏感性高,对发现临床隐匿型乳腺癌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