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在欧美是引起睡眠障碍较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在我国对这一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目的旨在描述满足RLS最新诊断标准的RL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对睡眠的影响.方法:实验对象选取2006年10月~2007年6月在哈医大二院门诊及住院的31例RLS患者,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及相关量表进行分析.结果:RLS临床表现谱与国外略有差异;RLS与睡眠障碍关系密切,特发性RLS对睡眠的影响更大.结论:RLS临床表现谱可能具有一定的人类种族差异;对RLS与睡眠障碍的关系有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侧脑室体旁脑梗死的发病部位与临床关系的特点及发病机理,以便给予相应治疗对策。方法:收集175例侧脑室体旁脑梗死的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侧脑室体旁的梗死,其中小梗死120例,大梗死55例,结合文献就两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推测出在侧脑室体旁放射冠处锥体束排列与躯体存在定位关系。同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探讨,以采取不同的相应治疗对策。结果:小梗死与大梗死的临床表现略有差别,发病机制有所不同。小梗死以腔隙性脑梗死为多,发病机制同腔隙性脑梗死类似;大梗死以分水岭脑梗死为多,发病机制同分水岭脑梗死类似。但就目前研究上来说,以上两种脑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仍存在不小的争议,本文就研究所见一并加以探讨。结论:侧脑室体旁放射冠区由前向后依次排列着支配头面部、上肢及下肢的锥体束纤维。可推测皮质脑干束与皮质脊髓束经侧脑室体旁放射冠区纤维由前向后重叠排列,支配感觉的传导束纤维则排列于放射冠的中部至后部,锥体束的后外侧。Broca区语言中枢和Wernicke区语言中枢的皮质下白质传导束在侧脑室体旁放射冠区由前向后排列,Broca区的纤维可能主要走行于放射冠的前部,Wernicke区的纤维可能主要走行于放射冠的后部,而侧脑室体旁放射冠的中部可能存在两种纤维的重叠。同时,针对发病的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采取不同的相应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机制。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SC治疗组。应用GFP阳性MSC,再灌注1d后经尾静脉注射MSC(1×106),对照组则注射PBS。采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每天由双盲于试验组的研究人员应用爬杆计分法评定大鼠神经功能。缺血2h再灌注8d取脑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中bFGF的表达。结果:MSC治疗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MSC治疗组缺血侧缺血周边区脑组织中观察到GFP阳性与bFGF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结论:经尾静脉给予的MSC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bFGF表达升高,可能是MSC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