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云南程海湖分离到473株淡水真菌,用滤纸片法测定其抗菌活性,活性菌株经显微形态观察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有290株菌对至少1种病原菌具有抗菌活性,占总菌株数的61.31%;高抗菌活性菌株59株(抑菌圈直径≥15 mm),占总菌株的12.47%。将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鉴定为46个属,优势属为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和枝孢属(Cladosporium)。  相似文献   

2.
一株南海指海绵共附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采用6种不同的培养基对南海指海绵上的共附生真菌进行平板涂布法分离培养,结合ITS-rDNA基因序列特征和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来研究海绵共附生真菌多样性。共分离培养出55株(21种)真菌菌株,优势菌属为木霉菌属Trichoderma sp.(31株),其中的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22株作为优势菌种,占真菌菌株总数的40%。其余真菌则属于枝孢菌属Cladosporium、迈耶氏酵母属Meyerozyma、茎点霉属Phoma、红酵母属Rhodotorula、青霉菌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等10个属,还有两株未鉴定到种的子囊菌。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等7种病原指示菌,采用琼脂扩散法对21种真菌的代表性菌株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其中有3种真菌至少对一种指示菌表现出抑菌效果,占菌株种类总数的11%。  相似文献   

3.
构树可培养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霞  余亚茹  黄宝康 《菌物学报》2020,39(12):2399-2408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为桑科重要的资源植物。为调查逆境构树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我们对铅锌矿区构树根、茎、叶和果实各部位进行内生真菌分离鉴定,从中分离得到187株内生真菌,根据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20属,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50.27%)、镰孢属Fusarium(11.76%)为优势属。不同培养基的内生真菌分离率结果表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分离出的菌株数最多,占总数的73.96%;构树不同部位的菌株分离数目显示,叶中分离出的菌株较多,占38.02%。在属的分类水平上,根、茎、叶、果实不同部位的真菌数量也存在明显差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提示不同样地的构树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也存在差异。Chao1指数和ACE指数也提示构树内生真菌丰富度与样地和组织有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RAPD技术对木耳属不同种和种内不同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6个随机引物中,有10个引物可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带型,其中引物S4和S6与供试木耳属菌株的基因组DNA结合位点少而保守,扩增图谱具有种的特异性,可用于种的快速准确鉴定;其综随机引物的扩增DNA多态性较强,可用于种内不同菌株的鉴定;聚类分析表明,在75%相似水平下,可将供试的木耳属菌株分成四大类,其中有三大类各代表一个形态鉴定的种。研究结果表明了RAPD技术可有效地用于木耳属种或菌株的快速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5.
利用RAPD技术对木耳属不同种和种内不同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6个随机引物中,有10个引物可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带型,其中引物S4和S6与供试木耳属菌株的基因组DNA结合位点少而保守,扩增图谱具有种的特异性,可用于种的快速准确鉴定;其综随机引物的扩增DNA多态性较强,可用于种内不同菌株的鉴定;聚类分析表明,在75%相似水平下,可将供试的木耳属菌株分成四大类,其中有三大类各代表一个形态鉴定的种。研究结果表明了RAPD技术可有效地用于木耳属种或菌株的快速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6.
红树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厦门集美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和秋茄(Kan-delia candel)的多个部位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和形态鉴定,并采用菌饼法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从3种红树植物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25株内生真菌,分别隶属8个类群,以链格孢属和曲霉属为主,分别占菌株总数的28.0%和24.0%;有19株菌株对至少一种指示菌有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76.0%。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植物来源的内生真菌数量多,种属丰富,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是研究抗菌活性化合物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离四川省各个地区川楝内生放线菌并研究其物种多样性。【方法】应用7种选择性分离培养基分离样品根、茎、叶、树皮和果实中的内生放线菌,采用16SrRNA基因RFLP分析代表菌株多样性。【结果】研究共获得403株内生放线菌。不同地点、不同植株部位、不同培养基分离得到的内生放线菌数目均有差异。广元采集的样品分离得到的数目最多,为86株;最少的是绵阳,仅有12株。从植物表皮中分离到148株放线菌,占获得菌株总数的36.7%;而从果中分离到31株,仅占获得菌株总数的7.6%;虽然从根部分离到的数量也很少,但是其出菌率却是最高的。5号和3号培养基的分离效果最为理想。16S rRNA基因RFLP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供试菌株在68%的相似性上聚在一起,在84%的相似水平上分成了10个遗传类型。代表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放线菌包括4个属,分别是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北里孢菌属(Kitasatospora)、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克里布所菌属(Kribbella)。其中,链霉菌是优势类群,占代表菌株数目的比例高达91%,而稀有放线菌的比例只有9%。【结论】研究发现的川楝内生放线菌主要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北里孢菌属(Kitasatospora)、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克里布所菌属(Kribbella)。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了解贵州喀斯特洞穴土可培养细菌的物种多样性组成及其产蛋白酶、淀粉酶生物活性能力。【方法】选取11种分离培养基,利用稀释直接涂布平板法对贵州黔西南兴义市喀斯特地区白碗窑镇魔家大溶洞洞内土壤进行可培养细菌分离;利用两种鉴定培养基对相关细菌进行生物活性判定。【结果】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将分离得到的217株细菌分别归类到24个属的63个不同种类,其中红球菌属(Rhodococcus)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为该洞内土壤可培养细菌的优势菌群,分别占24.42%和21.66%。大多数菌株与已知典型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7.90%-99.99%,其中至少有4株菌株(D3T01、D911、D961和D502)为潜在的新分类单元。对217株细菌进行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筛选,其中具有蛋白酶或淀粉酶活性的99株,占分离菌株的45.62%,分别属于18个属的38个不同种;同时具有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36株,占具有酶活性菌株的36.36%,占分离菌株的16.59%。【结论】贵州兴义喀斯特洞穴土中存在丰富多样的细菌类群,且蕴藏着一定数量的潜在新物种资源;此外功能酶菌株在喀斯特洞穴土壤中大量存在,为工业应用奠定了资源基础,极具进一步发掘和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Spectrometry,MALDI-TOF-MS)用于快速检测鉴定临床分离的酵母菌的可行性。方法应用Bruker MALDI-TOF-MS和VITEK 2-compact系统分别鉴定150株临床分离的酵母菌,结果不一致的菌株通过基因序列测定来鉴定。结果 MALDI-TOF-MS快速准确鉴定出了150株临床酵母菌,鉴定符合率在属水平上为100%,种水平上为94%。结论基于MALDI-TOF-MS鉴定方法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并且其检测成本较低,实验准备时间很短,MALDI-TOF-MS可以用于临床分离的酵母菌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0.
BIOLOG细菌自动鉴定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谢家仪  王永力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5):264-267
利用BIOLOGMicrostation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对环境和临床来源的20个属90株菌进行了检测,同时以传统方法进行验证。24hBIOLOG系统鉴定结果:62株革兰氏阴性菌中,58株准确鉴定到属的水平(93.5%),52株准确到种的水平(83.9%)。28株革兰氏阳性菌中,25株准确到属的水平(89.3%),11株准确到种的水平(39.3%),总计属的水平准确率92.2%(83/90),种的水平准确率70.0%(63/90),其中环境来源的菌株准确率高于临床样品。本文还对某些属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华凤仙(Impatiens chinensis L.)、问荆(Equisetum arvense L.)和轮叶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 3种植物中共分离到内生真菌155株。经鉴定, 它们分属于26个不同的分类单元。以杨桃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香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等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指示菌, 对3种水生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进行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 有37株内生真菌(占分离菌株总数的23.9%)显示出对一种或多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来自华凤仙、问荆和轮叶狐尾藻的抗菌活性菌株比例分别为29.2%、13.9%及37.1%, 都远低于已报道的陆生植物内生真菌中活性菌株的比例。抗菌活性菌株主要分布于枝孢属(Cladosporium)、木霉属(Trichoderma)和地霉属(Geotrichum)等5个属中。  相似文献   

12.
为了工业产品中微生物污染治理及其防腐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收集了被微生物污染的工业产品,并对其进行分离、鉴定和分类,再通过测定杀菌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来评估微生物的抗药水平。污染微生物中革兰氏阴性菌约占47.59%,革兰氏阳性菌约占32.62%,主要为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伯克霍尔德氏菌;污染真菌约占19.8%,主要为链格孢霉属、曲霉属、青霉属。MIC结果表明,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对卡松、布罗波尔、DMDMH抗性均高于标准菌株,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和黑曲霉对DMDMH的抗性均高于标准菌株。导致工业产品污染的微生物种类较多,应根据其种类、理化性状、防腐剂杀菌机理不同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3.
啮齿类螺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分离自啮齿类实验动物的17株螺杆菌进行鉴定,以期获得生物学、遗传学特性典型的菌株作为模式菌株。方法通过生物学特性、16S rRNA序列测定、系统发育树及超微结构分析,对螺杆菌进行种的鉴定。结果确定所分离的17株菌株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为胆汁螺杆菌(H.bilis);另外一类属于螺杆菌属成员。结论所分离到的菌株分别是胆汁螺杆菌和未鉴定到种的螺杆菌,其中胆汁螺杆菌与ATCC51630模式菌株16SrRNA序列比较,相似性达99.6%,可作为检测用的模式菌株。  相似文献   

14.
对黑龙江凉水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进行采集、鉴定,并对其区系多样性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90种大型真菌,隶属于44科85属,其中优势科为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26种,占13.68%),红菇科Russulaceae(24种,占12.63%),小菇科Mycenaceae(12种,占6.32%),蘑菇科Agaricaceae(11种,占5.79%),小皮伞科Marasmiaceae(11种,占5.79%),丝盖伞科Inocybaceae(10种,占5.26%)。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12种,占6.32%),乳菇属Lactarius(12种,占6.32%),小皮伞属Marasmius(10种,占5.26%),小菇属Mycena(9种,占4.74%),粉褶菌属Entoloma(7种,占3.68%),丝盖伞属Inocybe(7种,占3.68%),鳞伞属Pholiota(7种,占3.68%),杯伞属Clitocybe(6种,占3.16%),丝膜菌属Cortinarius(6种,占3.16%),侧耳属Pleurotus(6种,占3.16%),香蘑属Lepista(5种,占2.63%)。从属的区系地理上主要划分为世界广布成分(49.41%)和北温带成分(38.82%),表现出典型的温带区系特征,区系关系上与长白山共有属最多,与南瓮河相似性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RAPD技术对木耳属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利用RAPD技术对木耳属不同种和种内不同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6个随机引物中,有10个引物可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带型,其中引物S4和S6与供试木耳属菌株的基因组DNA结合位点少而保守,扩增图谱具有种的特异性,可用于种的快速准确鉴定;其综随机引物的扩增DNA多态性较强,可用于种内不同菌株的鉴定;聚类分析表明,在75%相似水平下,可将供试的木耳属菌株分成四大类,其中有三大类各代表  相似文献   

16.
赵娟  刘涛  潘磊  靳百慧  赵丹  陈晨  朱有勇  何霞红 《生态学杂志》2015,26(12):3737-3745
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土壤稀释涂板法,对元阳哈尼梯田2个地方品种‘月亮谷’和‘红脚老粳’的根部内生细菌及根际土壤细菌进行了分离,研究元阳梯田传统水稻品种特殊的内生菌组成.结果表明: 试验共得到399个菌株.经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鉴定,月亮谷根部和其根际土壤分别分离到8和5个属,其中5个属是共有的;红脚老粳的根部和其根际土壤中分别分离到10和7个属,其中6个属是共有的.经分子生物学鉴定,月亮谷根部分离到11个种和5个属,根际土壤分离到8个种和4个属,其中5个种和4个属是共有的;红脚老粳根部分离到9个种和5个属,根际土壤分离到10个种和3个属,其中4个种和2个属是共有的.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大部分菌株都可以鉴定到种,而通过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只能初步鉴定到属,但两种方法在属层次上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元阳地方水稻根部内生细菌及根际土壤细菌具有一定的种属同源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内转录间隔区(ITS)、β-微管蛋白基因(BenA)和钙调蛋白基因(CaM)序列分析技术对曲霉的鉴定能力。方法对169株曲霉临床分离株分别进行ITS、BenA和CaM序列测定,并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以获得其菌种鉴定信息。结果 169株曲霉经ITS、BenA和CaM序列分析分别有52.7%、66.3%、97.6%菌株鉴定至种水平,47.3%、33.7%、2.4%菌株鉴定至属水平,3个序列对曲霉均不存在无法鉴定情况。结论 ITS、BenA和CaM均可用于曲霉菌种鉴定,其中以CaM的鉴定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8.
【背景】朱鹮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对朱鹮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产胞外酶活性进行分析,可为朱鹮种群数量恢复提供思路。【目的】了解朱鹮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测定其产胞外酶活性。【方法】采用纯培养的方法获得朱鹮肠道微生物,通过革兰氏染色和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RNA基因扩增和序列分析对细菌进行鉴定。使用水解圈法筛选产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脂肪酶的菌株。【结果】从人工喂养的朱鹮新鲜粪便中共分离到296株细菌,共计2个门11个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236株,占分离总数的79.73%,分别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137株,占分离总数的46.28%;哈夫尼亚菌属(Hafnia) 39株,占分离总数的13.18%;变形菌属(Proteus) 28株,占分离总数的9.46%;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 23株,占分离总数的7.77%;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6株,占分离总数的2.03%;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1株,占分离总数的0.34%;志贺菌属(Shigella) 1株,占分离总数的0.34%;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 1株,占分离总数的0.34%。厚壁菌门(Firmicutes) 60株,占分离总数的20.27%,分别为: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33株,占分离总数的11.15%;库特氏菌属(Kurthia) 14株,占分离总数的4.73%;芽孢杆菌属(Bacillus) 13株,占分离总数的4.39%。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中的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占细菌总数的46.28%。经过生理生化鉴定,每个菌株生理生化鉴定出的种属与各自的16S rRNA基因鉴定出的种属相一致。产酶活力分析结果显示有238株产蛋白酶、25株产脂肪酶、24株产淀粉酶、15株产纤维素酶,分别占分离总数的80.41%、8.45%、8.11%和5.07%。【结论】朱鹮肠道微生物分离出的细菌可分为2门11属,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中的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占细菌总数的46.28%;产酶活性分析显示,80.41%的菌株具有产蛋白酶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种植生菜和菠菜对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了解这两种蔬菜种植对土壤可培养细菌的改变情况,利用R2A培养基,分离细菌菌株,基于16S rRNA基因比对的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种植生菜的土样分离到109株细菌,这109株细菌主要分属4个门,19科,23属。种植菠菜的土壤样品共分离得到126株细菌,主要分属3个门,16科,21属。门水平上,种植生菜的土壤中优势菌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39.4%),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3.9%)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4.8%);种植菠菜的土壤样本中优势菌为放线菌门(64.3%),厚壁菌门(27%)和变形菌门(8.7%)。在属水平上,两类土样分离得到的菌株类别和数量的差异更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对从国内外收集到的生于十字花科植物上的3种链格孢属真菌21个菌株进行的10种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这10种酶分别是:酯酶(EST)、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谷氨酸脱氢酶(GDH)、甘露醇脱氢酶(MADH)、乙醇脱氢酶(ADH)、黄嘌呤脱氢酶(XDH)、过氧化物岐化酶(SOD)。对同工酶酶谱资料的聚类分析,在较高的相似性水平上将21个菌株归为3大类群,每一类群所包括的菌株与形态学的鉴定结果完全一致,各菌株的归类关系与其寄主植物、地理来源无关。表明同工酶凝胶电泳在Alternaria种级分类中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可以明确地将不同菌株鉴定到种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