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种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雪上一枝蒿(Aconitumbrachypodum)、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和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分离获得的162株内生真菌进行抗真菌活性检测,结果具有抗菌活性菌株有74株,雪上一枝蒿15株,刺五加23株,大血藤36株,分别占3种植物各自内生真菌的44.12%,48.94%和44.44%。将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分属于6目、7科、23属。  相似文献   

2.
远志内生真菌抑菌活性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0月份采集的栽培和野生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 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85株, 其中自栽培远志分离33株, 野生远志分离52株, 共鉴定76株, 隶属于23个属。通过对14种指示菌进行生长抑制试验, 发现远志内生真菌对枯草芽孢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九州镰孢霉等5种指示菌抑制效果较好。经鉴定, 它们属于镰孢霉属, 交链孢霉属, Aphanocladium等属, 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蜡样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小孢拟盘多毛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贵州苗药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类群特征、分布部位及其抑菌活性,该研究采用传统方法对贵州省贵阳市和黔西市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基于分子生物学及统计学对其分类地位进行鉴定及多样性评价,最后通过微量肉汤倍比稀释法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结果表明:(1)从光枝勾儿茶中分离到191 株内生真菌,隶属于3 个门5 个纲10 个目15 个科19 个属,优势属为叶点霉属(Phyllosticta)、间座壳属(Diaporthe)、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2)黔西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H''Q=2.112)较贵阳(H''G=1.801)高,索伦森相似性指数CsG-Q为0.923,不同组织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为茎(H''S=2.004)>根(H''R=1.764)>叶(H''L=1.654)>果实(H''F=1.473),茎和叶内生真菌的索伦森相似性最高(CsS-L=0.667)。(3)筛选出的21株内生真菌对供试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具有抑菌效果,其中Diaporthe sp. QX4G6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6.25、12.5 mg·mL-1,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2.5、6.25、12.5 mg·mL-1。以上研究结果揭示了光枝勾儿茶蕴藏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不同地区及组织内生真菌类群组成有差异,多个分离菌株具有抗菌活性,为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天然抗菌药物或药源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陆晓东  王琦 《菌物研究》2010,8(2):103-106,114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鼠伤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F为测试菌种,对从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叶中分离出的14株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8个菌株及10个菌株的代谢产物均至少对1种试验细菌具有抑菌活性,其中1株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测试病原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桐子内生真菌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药用植物小桐子的根和茎中分离到内生真菌57株,经鉴定,它们分属于15个不同的分类单元。其中拟盘多毛孢为优势属,其次为拟茎点霉属和茎点霉属。用杨桃炭疽菌,香蕉疫霉和镰刀菌作指示菌对这些内生真菌的抗真菌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有2株菌对杨桃炭疽菌具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一株仙人掌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元江仙人掌的茎中分离到一株产广谱、高活性抑菌物质的内生真菌,经测定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皮肤致病真菌共21种病原微生物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形态特征表明,该菌株与曲霉属(Aspergillus)中的土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的特征基本一致,18SrDNA序列分析显示本菌株与土生曲霉的同源性高于99%,但该菌株的分生孢子梗上有明显的瘤状突起,不同于模式菌株。因此认为该菌株为土生曲霉的一个变种,命名为土生曲霉云南变种(Aspergillus terreus vat.yunnanensis)。并对其活性物质的生产条件进行了初步摸索,确定用查氏培养基为最佳种子培养基,PDA培养基为最佳发酵培养基,4d为最适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四川省峨眉地区黄连内生真菌多样性及菌株抑菌活性和机制,发掘黄连内生真菌资源,本研究从川黄连植株分离鉴定14株黄连内生真菌,分属于2纲,5目,7科,11属。根状茎、茎、叶和须根中的内生真菌定殖率分别是27.8%、56.7%、52.5%和39.6%。14株黄连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效果,Cop S01、Cop L01、Cop FR01的抑菌圈直径超过35 mm,纸片扩散法测得3株内生真菌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效,Cop L01抑菌圈直径大于20 mm,抑菌效果最好,其发酵产物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0 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11 mg/mL。初步探究Cop L01抑菌机制发现该菌株发酵产物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引起胞内核酸及蛋白外泄,造成金黄色葡萄球菌死亡。本研究表明川黄连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部分菌株及其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预示着黄连内生真菌Cop L01具有产生新型抗菌活性物质的潜力,为后续深入开发这一资源宝库提供了新的菌种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易航  何静  杨希  荣姝恬  王丽 《广西植物》2024,44(2):382-395
为探究小黄花茶内生真菌种类和种群分布规律以及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该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小黄花茶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并结合统计学分析评价其多样性,再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结果表明:(1)从小黄花茶324份组织块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61株,隶属1门5纲9目22属,其中优势属包括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间座壳属(Diaporthe)、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分离频率分别为21.84%、16.86%、10.34%。(2)研究发现小黄花茶内生真菌在不同季节分布不同,冬季分离出的菌株数量最多,为72株(占27.59%,隶属16个属),春季62株(隶属13个属),夏季59株(隶属15个属),秋季68株(隶属13个属),冬季的香农-维纳指数(H′)、辛普森指数(D)、Pielou’s均匀度指数(E)和Margalef’s丰富度指数(M)最高,春季与冬季内生真菌种类相似性较高,夏季与秋季内生真菌种类相似性较高。(3)小黄花茶内生真菌不同部位分布不同,茎中内生真菌的分布最多,有102株(占39.08%,隶属15...  相似文献   

9.
从飞龙斩血内分离到一株产广谱、高活性抑菌物质的内生真菌F-001,经测定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皮肤致病真菌共26种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其进行了系统鉴定和生物学研究,形态特征表明,该菌株与曲霉属Paecilomyces Bainier中的黑曲霉Paecilomyceslilacinus的特征基本一致,ITS序列分析显示本菌株与多个黑曲霉菌株同源性都在99%,因此将菌株F-001命名为黑曲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F-001。该研究首次从核桃树皮内分离得到黑曲霉并进行了该菌株的抑菌活性检测。  相似文献   

10.
对药用植物葛的112株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的观察,结果显示:J5-2、J100-2、J31-3这3株菌对细菌及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J100-2对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抗菌谱较广。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rRNA基因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J100-2进行鉴定,可知J100-2为半知菌门,球壳孢目,球壳孢科,茎点霉属,巨腔茎点霉(Phoma macrostoma)。  相似文献   

11.
Summary One hundred and thirty endophytic fungi isolated from 12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s collected at Yuanmou county and Dawei Mountain, Yunnan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were tested for antitumour and antifungal activities by MTT assay on human gastric tumour cell line BGC-823 and the growth inhibition test against 7 phytopathogenic fung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ermentation broths from 9.2% of the isolates exhibited antitumour activity and 30% exhibited antifungal activity, moreover, some of them exhibited broad-spectrum antifungal activity. The active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to 32 tax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ndophytic fungi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s are promising sources of novel bioactive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2.
鬼臼类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抗癌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三属四种鬼臼类植物地下茎内生真菌的分离,发现鬼臼类植物地下茎中内生真菌的物种类型极其丰富,主要分布在地下茎的表皮层和维管组织中,来源于外界环境.通过对包括鬼臼类植物在内的7种植物内生真菌的抗癌活性测定,发现内生真菌的抗癌活性与宿主有密切有关系,鬼臼类植物地下茎内生真菌含有较高比例的抗癌活性菌株.宿主种类、地理位置都会影响内生真菌的分布,进而影响活性菌株出现的频率.通过对所有鬼臼类植物地下茎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深入分析,并没有发现产生鬼臼毒素的内生真菌,鬼臼类植物地下茎内生真菌的抗癌活性成分是独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四种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银杏、合欢、臭椿和苦楝的树皮中分离到61株内生真菌。MTT法检测显示在45.9%的菌株发酵液粗提物在200 μg/mL时对人食道癌细胞EC109的生长抑制率大于50%。其中6株内生真菌(YX5, YX17, YX36, KL1, CC1, CC5)在50 μg/mL时仍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活性, 且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菌株的发酵液中。合欢内生真菌中的活性菌株比例最小, 在50 μg/mL时均未显示任何对EC109细胞的抑制作用。银杏中的高活性菌株比例最大, 占银杏内生真菌的15.8%。银杏分离菌株YX5的活性最为突出, 其发酵液粗提物对3种肿瘤细胞EC109, HONE1和HeLa的抑制率IC50分别是18.3 μg/mL、3.6 μg/mL和6.5 μg/mL。研究结果表明, 作为抗肿瘤药物的潜在来源银杏内生真菌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从马尾树、断肠草和白花蛇舌草等十二种云南药用植物中共分离到内生真菌263株,以卤虫模型对其中130株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有56.9%的菌株LD50≥4,39.2%的菌株LD50≥8,25.4%的菌株LD50≥16。以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对LD50≥16的高活性菌株进行MTT法复筛,结果表明,有12株菌显示了细胞毒活性,抑制率从39.24%到100%不等。进一步研究表明,菌株D126和MT13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显示了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1∶438和1∶919。在12种植物中,小桐子的抗肿瘤活性菌株比率最高,为37.5%,其次为曼陀罗,为25.0%,而乌头、木瓜红、大花八角和重楼中未分离到抗肿瘤活性菌株。经鉴定,抗肿瘤活性菌株分属于12个分类单元  相似文献   

15.
海南粗榧内生真菌抗肿瘤抗菌活性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2株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hainanensis Li)内生真菌进行了抗肿瘤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 有9株内生真菌至少对一种指示瘤株具有细胞毒活性, 5株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1株内生真菌对辣椒疫霉有抑制作用。这表明海南粗榧内生真菌是寻找有价值的生物活性成分的潜在资源, 其生物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癌症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从自然界中筛选更新的、更有效的抗癌药物已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作为新型抗癌药物的潜在来源,众多从植物内生真菌分离的代谢产物被证明具有抗肿瘤的生物活性。这些内生真菌通常具有特殊的代谢途径,可以在其培养物中积累抗癌活性物质,如紫杉烷类、生物碱类、细胞松弛素、鬼臼毒素、布雷菲德菌素A等。将系统的介绍已分离自植物内生真菌的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内生真菌的抗癌药物筛选的策略和发展前景进行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水稻内生放线菌类群及其对宿主病原菌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常规方法对广东省番禺和五山两地种植的水稻内生放线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水稻内生放线菌多属于链霉菌属 (Streptomyces) ,其中灰褐类群链霉菌 (S .griseofuscus)的分离频率最高为 36 1%~ 6 9% ,是水稻植株中的优势内生放线菌类群。研究了内生放线菌在水稻植株各器官中的分布 ,结果表明根中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高于茎叶。番禺地区种植的水稻中分离出的内生放线菌种类较多。从感病品种及生长不良水稻植株中分离出的内生放线菌种类比较丰富。通过回接分离试验及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内生菌在植物体内分布发现 ,水稻优势内生放线菌回接无菌组培苗后 ,不仅能够定殖在水稻植株的根表和根内部 ,而且存在于茎杆和叶片中。通过平板颉抗及代谢物的活性测定试验 ,发现所分离的内生放线菌 5 0 %对水稻某些病原菌有颉抗活性 ,其中灰褐类群链霉菌的比例达到 5 5 4 % ,成为所分离的水稻内生放线菌类群中具有颉抗活性的最大群体。  相似文献   

18.
从白花泡桐根、茎、叶中分离出19株内生真菌,对分离出的真菌分别利用琼脂块法和纸片扩散法进行初选和复选,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rRNA基因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抗菌活性菌株进行鉴定。抑菌试验结果显示JSD-8、JM-1和JM-10等3株内生真菌对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CGMCC1.769、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CGMCC1.1103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ATCC10123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鉴定结果表明,JSD-8、JM-1、JM-10分别属于串珠赤霉菌(Gibberella moniliformis)、长柄链格孢菌(Alternaria longipes)和托姆青霉菌(Penicilium thomi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