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LOX-1在D-葡萄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TGF-β1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在D-葡萄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中的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在不同时间加入不同浓度的D-葡萄及LOX-1特异性阻滞剂JTX92,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LOX-1和TGF-β1基因表达的相对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38 MAPK蛋白质的相对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GF-β1浓度。结果D-葡萄糖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加细胞内LOX-1和TGF-β1 mRNA表达和培养液中TGF-β1浓度,同时也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加p38 MAPK的表达,JTX92可以明显抑制LOX-1、TGF-β1和p38 MAPK的表达。结论高浓度D-葡萄糖可能通过上调LOX-1的表达,激活细胞内的p38 MAPK信号传递途径,促使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合成并分泌大量TGF-β1,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植物血凝素样受体(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OX-1)表达。方法:不同浓度的Ox-LDL和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共孵育,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Ox-LDL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LOX-1表达的影响。结果:Ox-LDL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促进人肾小球系膜细胞LOX-1mRNA和蛋白表达。Ox-LDL 40μg/mL刺激细胞0-24小时,于12小时达峰值。Ox-LDL 10、20、40、60μg/mL分别作用于细胞12小时,40μg/mL组达到峰值,为基础值的3.73倍。Ox-LDL 40μg/mL刺激细胞0-24小时,LOX-1蛋白24小时达高峰,Ox-LDL 10、20、40、60μg/mL分别作用细胞24小时,40μg/mL组细胞LOX-1蛋白达到峰值,为基础值的1.81倍。结论:Ox-LDL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促进人肾小球系膜细胞LOX-1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高糖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机制。方法:分别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核因子-κB(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预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30 min,再以高糖(20 mmol/L)干预48 h后,分别采用RT-PCR法检测系膜细胞内TNFα-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系膜细胞内磷酸化p38MAPK蛋白水平、细胞核及细胞浆NFκ-B p65蛋白水平。结果:与低糖对照组相比,高糖可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内TNFα-mRNA表达,以及p38MAPK、NFκ-B蛋白活化;SB203580(10 mmol/L)、PDTC(10 mmol/L)预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均可抑制高糖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TNFα-,且SB203580可抑制高糖诱导系膜细胞内NFκ-B蛋白活化。结论:p38MAPK-NFκ-B信号途径参与介导高糖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TNFα-。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aocatechin-3-gallate,EGCG)时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EGCG不同浓度处理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EGCG(30μg/mL、40μg/mL、50μg/mL、60μg/mL、70μg/mL)对HT-29细胞的生长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EGCG对HT-29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免疫印迹观测EGCG对HT-29细胞p38MAPK、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比色结果显示.不同浓度EGCG(30μg/ml、40μg/ml、50μg/ml、60μg/ml)对HT-29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效应依赖关系(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EGCG诱导人结肠癌细胞G1期阻滞,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诱导周期阻滞的效应越明显(P<0.05);蛋白免疫印迹显示.总的p38MAPK不随处理时间和浓度的改变而改变,但是磷酸化的p38MAPK蛋白的表达随处理时间和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而CyclinD1蛋白的表达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结论:EGCG诱导HT-29细胞G1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可能与活化p38MAPK,下调CyclinD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DL)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抑制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生成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与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通路的关系.方法:Ox-LDL(1000 g/ml)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24小时或不同浓度的HDL(10、50、100μ g/ml)预处理HUVECs细胞1小时,再与ox-LDL(100μ g/ml)共孵育细胞24小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NO、ADMA的浓度,收集内皮细胞检测DDAH-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DDAH的活性.结果:Ox-LDL(100μ g/ml)孵育HUVECs24小时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浓度显著降低,ADMA水平显著增高,细胞内DDAH-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DDAH的活性均显著降低.HDL(10、50、100μ g/ml)可以拮抗ox-LDL(100μ g/ml)的上述作用.结论:HDL能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NO产生减少,其保护作用与其调节DDAH/ADMA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在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中TGF-β、Smad2和Smad7蛋白和mRNA表达的意义,了解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制备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及血尿素氮水平,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GF-β1、Smad2和Smad7蛋白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TGF-β1、Smad2和Smad7 mRNA的水平结果:TGFβ1、Smad2和Smad7正常情况下普遍在肾小球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及间质细胞中有少量表达;模型组4周时TGFβ1和Smad2蛋白表达增加,Smad7蛋白表达下降;6~8周时TGF-β1和Smad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Smad7蛋白表达明显下降.模型组4周时TGF-β1和Smad2 mRNA出现表达上调,6~8周TGF-β1和Smad2 mRNA表达明显增加.4周时Smad7 mRNA表达下调,6~8周Smad7 mRNA表达明显下降.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GF-β/Smad信号通路参与了肾小球硬化的纤维化进程,Smad7是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性调控因子,可能为治疗肾小球硬化提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探讨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首先复苏培养人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FLS),通过RT-PCR检测细胞IL-6及IL-1β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38MAPK及NF-κB蛋白表达变化,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及IL-1β浓度。与对照组比较,TNF-α明显诱导FLS细胞IL-6及IL-1βmRNA的表达及上清液中IL-6及IL-1β的分泌(P0.05),同时磷酸化p38蛋白和核NF-κB明显增加(P0.05),且p38MAPK阻断剂SB203580能抑制TNF-α诱导的核NF-κB增加。O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TNF-α诱导的FLS细胞p38蛋白磷酸化和核NF-κB增加(P0.05)。且OA、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或NF-κB阻断剂BAY 11-7082均能抑制TNF-α诱导的IL-6及IL-1β分泌增加(P0.05)。综上所述,OA能抑制TNF-α诱导的FLS细胞炎症因子IL-6及IL-1β的产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单体Rg1对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SD大鼠PASMCs,实验用2至5代细胞,实验分六组:常氧组(N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H组),DM-SO对照组(HD组),Rg1干预组(RgL、RgM、RgH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RT-PCR检测p38MAPK mRNA的表达。结果:Westernblot、RT-PCR结果显示,HD组p-p38MAPK蛋白和p38MAPK mRNA表达明显高于N组(P<0.01),RgL、RgM、RgH组不同程度抑制了p-p38MAPK蛋白和p38MAPK mRNA和的表达(P<0.01),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三七皂苷单体Rg1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PASMCs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p38 MAPK介导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观察p38MAPK与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变之间的关系。将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胰岛素治疗组,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检测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采用机械分离和酶消化获取SD大鼠肾小管节段,进行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将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高渗组(20mmol/L D—mannitol)、高糖组(20mmol/L D—glucose)和SB202190(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高糖组,处理72h后收集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actin,α-SMA)、p-p38MAPK和Snaill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38MAPK、p-p38MAPK、Snaill、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α-SMA和E-cadherin的表达,RT-PCR检测α-SMA和E-cadherin mRNA的表达。体内和体外结果均显示,高糖状态激活了p38MAPK,这种活化作用在体内可因胰岛素控制血糖而被消除,在体外可被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显著抑制;高糖组α-SMA蛋白和mRNA在原代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2倍和8倍(P〈0.01),SB202190处理组其表达则较高糖组分别减少67%和50%(P〈0.01)。SB202190不影响TGF—β1蛋白表达,但下调Snaill蛋白表达,并部分恢复高糖组E—cadherin蛋白和mRNA的表达。上述结果提示,p38MAPK可能通过转录因子Snaill介导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给予不同浓度(0、25、50、100 μg/m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培养24小时,观察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及SIRT1蛋白表达的变化;给予不同浓度辛伐他汀(1、5、10 μmol/L)预处理内皮细胞l小时后加入100μg/ml ox-LDL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3小时,检测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及SIRT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随着ox-LDL作用浓度的增加,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染色的阳性细胞百分率逐渐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ox-LDL(100 μg/mll)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ox-LDL(25 μg/ml)组(P<0.001).而不同浓度ox-LDL处理的细胞内SIRT1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相比逐渐下降,ox-LDL(50、100 μg/ml)组SIRT1的表达显著低于ox-LDL(25 μg/ml)组(P<0.05).10 μmol/L辛伐他汀预处理能明显降低100μg/ml ox-LDL处理的内皮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染色的阳性细胞百分率(P<0.001),并显著抑制细胞内SIRT1的蛋白表达(P<0.001).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抵抗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可能与增加内皮细胞内SIRT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甲状旁腺素1-34(rPTH1-34)诱导的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MKK1/ERK1/2)表达的变化,分析阿托伐他汀抑制心肌肥大的可能机制。方法:以原代培养的新生Wsitar大鼠心室肌细胞为研究对象,3H-亮氨酸掺入率检测细胞蛋白合成速率,BCA法测定单个细胞蛋白含量,RT-PCR检测心房利钠尿肽mRNA(ANP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测定p-MKK1、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1.10-7mmol/LrPTH1-34孵育24h可增加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和ANPmRNA表达,使p-MKK1及p-ERK1/2蛋白表达升高(P<0.05)。2.10-5mmol/L阿托伐他汀能抑制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及单细胞蛋白含量的增加(P<0.05),且对正常心肌细胞没有影响(P>0.05)。3.10-5mmol/L阿托伐他汀能抑制p-MKK1、p-ERK1/2的表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抑制PTH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发生,可能与抑制MKK1/ERK1/2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伪原薯蓣皂苷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COX-2表达的影响。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加入伪原薯蓣皂苷预处理细胞24 h,再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HUVEC细胞表达COX-2;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了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与COX-2炎症信号通路相关的激酶活性。结果显示,伪原薯蓣皂苷剂量依赖的下调COX-2的表达,同时抑制p38MAPK的激酶活性。这些结果表明,伪原薯蓣皂苷可能通过抑制TLR2/p38MAPK通路而抑制内皮细胞炎症介质COX-2的表达,提示其对内皮细胞的抗炎效应。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Pamrevlumab(FG-3019)对人Tenon''s囊成纤维细胞(HTFs)的增殖、移行和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应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HTFs的原代培养,通过波形蛋白(Vimentin)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HTFs。首先将HTFs分为9组:Control组加入等量DMEM作为阴性对照组,其他组加入不同浓度的FG-3019,使其终浓度分别为10、20、50、100、200、300、400、500 μg/mL,通过MTT法检测FG-3019对HTFs的毒性。然后将HTFs分为4组:Control组(加入等量DMEM培养48 h)、TGF-β1组(10 ng/mL的TGF-β1培养48 h)、TGF-β1+FG-3019组(10 ng/mL的TGF-β1和100 μg/mL FG-3019培养48 h)、TGF-β1+FG-3019+anisomycin组(10 ng/mL的TGF-β1、100 μg/mL FG-3019和10 μg/mL anisomycin培养48 h)。通过MTT法和EdU法检测HTFs增殖,通过伤口愈合实验评价FG-3019对HTFs移行的影响通过qRT-PCR或Western blotting检测CTGF、p38 MAPK、p-p38 MAPK、α-SMA、FN和collagen I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HTFs中波形蛋白阳性表达(98.17%),细胞角蛋白阴性表达(1.83%)。与Control组相比,200、300、400和500 μg/mL组的HTFs的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与TGF-β1组相比,TGF-β1+FG-3019组的OD490nm降低了19.64%,增殖指数降低了57.87%,伤口愈合率降低了56.46%(P<0.05)。与TGF-β1组相比,TGF-β1+FG-3019组的α-SMA、FN和collagen I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降低了70.78%、70.99%和70.04%,CTGF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降低了75.83%和60.73%(P<0.05),p-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了70.22%(P<0.05)。与TGF-β1+FG-3019组相比,TGF-β1+FG-3019+anisomycin组的增殖、移行、表型转化、CTGF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p-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FG-3019部分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来抑制TGF-β1诱导的HTFs增殖、移行和表型转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及mRNA基因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对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织进行染色,并经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在正常对照组,TGF-β蛋白及TGF-β1mRNA小肾小管上皮细胞呈极弱表达,肾小球内TGF-β蛋白及mRNA未见阳性表达,在系膜增生肾小球肾炎组织中,TGF-β蛋白在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呈强阳性表达,肾小球球囊壁及系膜区呈阳性,肾小球与肾小管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性差异(P<0.01),TGF-β1mRNA阳性表达位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和肾小球系膜区,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mRNA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性(P<0.01)。结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炎时TGF-β蛋白及TGF-β1mRNARNA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性(P<0.01)。结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TGF-β蛋白及TGF-β1mRNA在肾小球与肾小管表达均显增高,进一步显示TGF-β在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p38MAPKmRNA在斑马鱼卵母细胞发育中的表达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38MAPK的两个亚型p38α和p38β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母细胞及卵母细胞体内成熟过程中的表达。研究显示,p38α和p38βmRNA在初级生长期(PG期)卵母细胞中表达量最低,p38αmRNA在卵黄发生早期(EV期)表达量最高,p38βmRNA在充分生长未成熟期(FG期)卵母细胞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期(p0.05)。在排卵前卵细胞体内成熟过程中,p38α和p38βmRNA在FG期未成熟卵母细胞中高水平表达,随后p38α和p38β均先下降,但在卵母细胞成熟后显著增加(p0.05)。上述结果提示,斑马鱼卵母细胞发育与p38MAPK的表达变化有关,p38MAPK信号通路在鱼类卵母细胞发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AM)注射剂对5/6肾切除大鼠模型的疗效,及体外对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Cs)增殖和细胞外基质(Intracellular Matrix,ECM)产生的影响。方法:建立5/6肾切除大鼠模型后,将大鼠分为四组:对照组、未治疗组、低剂量/高剂量AM治疗组。观察比较16周后各组大鼠肾功能和尿蛋白排泄量情况。体外以白介素1β(IL-1β)作为刺激物,诱导MCs增殖,给予不同剂量AM干预。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MCs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纤连蛋白(fibronectin)含量,RT-PCR检测细胞p38 mRNA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胶原Ⅳ、总p38MAPK、磷酸化p38MAPK、磷酸化MKK3/MKK6、磷酸化MKK4等蛋白水平。结果:在体外AM可显著抑制IL-1β诱导的MCs增殖和阻止细胞进入合成周期,显著降低fibronectin、胶原Ⅳ产生,磷酸化p38蛋白和磷酸化MKK3/MKK6的表达显著受抑;在体内AM治疗能显著改善5/6肾切除大鼠的肾功能情况,降低蛋白尿排泄量,延缓肾功能恶化。结论:AM治疗可通过抑制磷酸化MKK3/6和磷酸化p38 MAPK蛋白的表达,发挥抑制IL-1β诱导的MCs增殖作用,能抑制MCs的ECM积聚,有效的治疗进展性肾脏病,为慢性肾纤维化提供了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转录因子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族1(PI3K/AKT/FoxO1)通路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及氧化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球足细胞HGPC,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阿托伐他汀组、PI3K/AKT/FoxO1信号通路抑制剂组、阿托伐他汀+抑制剂组及阿托伐他汀+PI3K/AKT/FoxO1信号通路激活剂组。分别测定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氧化因子(SOD、MDA)水平及PI3K/AKT/Fox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0μmol/L阿托伐他汀为干预细胞活力的最佳浓度。高糖组细胞增殖率、SOD水平降低,凋亡率、迁移率、TNF-α、IL-6、MDA水平、p-PI3K/PI3K、p-AKT/AKT和p-FoxO1/FoxO1比值升高;阿托伐他汀组和抑制剂组细胞增殖率、SOD水平升高,凋亡率、迁移率、TNF-α、IL-6、MDA水平、p-PI3K/PI3K、p-AKT/A...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p27^(Kip1)信号通路探究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IRN)对博莱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的作用及机制。C57BL/6J小鼠48只,随机正常组、BLM组、BLM+IRN(10、20 mg/kg)两个剂量组,每组12只。气管注射BLM(5000 U/kg)诱导PF小鼠模型,造模后连续灌胃给药21天。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及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体外培养小鼠原代肺成纤维细胞,实验设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10 ng/mL)组和TGF-β1+IRN(5、10、20μmol/L)三个剂量组。EdU掺入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观察细胞的迁移能力。RT-qPCR检测肺组织或肺成纤维细胞TGF-β1、collagen I和α-SMA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和(或)肺成纤维细胞TGF-β1、collagen I、α-SMA、p-ERK1/2,p27^(Kip1)、CDK2和Cyclin E1的蛋白水平。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BLM组相比,不同剂量IRN均能明显减轻肺组织结构的损伤、降低炎症细胞的浸润和胶原的沉积;此外,IRN不同程度地降低肺组织TGF-β1、collagen I和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IRN还抑制了肺组织ERK1/2的磷酸化、上调p27^(Kip1)和下调CDK2和Cyclin E1的蛋白表达。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TGF-β1组相比,不同剂量IRN能够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显著降低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TGF-β1诱导的collagen I和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降低ERK1/2的磷酸化水平、上调p27^(Kip1)和下调CDK2和Cyclin E1的蛋白表达。以上结果表明IRN可能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上调p27^(Kip1)的表达而抑制了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从而减轻了BLM诱导的PF。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抑制,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小檗碱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各8只。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高脂喂养,小檗碱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分别灌胃给予小檗碱(100 mg/kg,1次/d)和阿托伐他汀(5 mg/kg,1次/d),饲养12周。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ox-LDL、MCP-1、MMP-9水平。观察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情况,并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测量病变区域内膜与中膜的厚度。结果:小檗碱可显著降低高脂喂养家兔的血清TC、TG、LD-C水平,降低血清血清炎症因子ox-LDL、MCP-1、MMP-9水平(P0.01),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小檗碱组的内膜增生程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接近。结论:小檗碱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抑制斑块的形成,同时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蓝莓花青素(BA)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分析凋亡相关基因—p5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分别用浓度为50μg/ml、100μg/ml、200μg/ml的BA处理结肠癌Lovo细胞24h,采用MTT法、免疫荧光法和Real-time PCR法和免疫细胞组织化学分析BA对Lovo细胞增殖、细胞凋亡、p5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BA呈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Lovo细胞增殖;能诱导细胞发生晚期凋亡;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BA处理后p53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别上调0.602、0.697、0.541倍(P0.05),但BA不同剂量组间并无明显的差异(P0.05);免疫细胞组化结果表明随着BA浓度的增加,p53表达增强。[结论]BA可以诱导结肠癌Lovo细胞发生晚期凋亡,p53基因mRNA表达上调,但与BA的浓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