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研制抗人血栓调节蛋白(hTM)的单克隆抗体(mAb),给经CHO细胞免疫的BALB/c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诱导其对CHO和CHO-TM5细胞的共同抗原表位产生免疫耐受,再用高效表达hTM的CHO-TM5常规免疫小鼠.细胞融合后,ELISA筛选分泌抗hTM的特异性mAb阳性克隆,并将其腹腔注射BALB/c小鼠诱生腹水.腹水中的mAb经亲和层析纯化后,采用ELISA、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Western blotting对其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共获得了5株阳性克隆,其中2F7可稳定分泌IgG1亚型的mAb,腹水抗体效价为1×10-6,含量为19.56 g/L.2F7在体内与正常组织的交叉反应极少,对HUVEC、CHO-TM5有特异性结合,并可识别细胞裂解液还原条件下分子质量为105 ku左右的蛋白质多肽.2F7的解离常数Kd约为1.22×10-9 mol/L.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新的技术路线,直接应用hTM表达细胞株免疫小鼠,成功制备了具有高度特异性与高亲和力的抗hTM mAb,为其他来源困难的蛋白质mAb制备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方案,同时2F7的研究鉴定为进一步应用抗hTM mAb进行hTM生物学功能及临床意义研究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抗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纯化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SEB)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及克隆化共获6株能稳定分泌抗SEB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通过将以混合佐剂(降植烷 FIA的混合物)和杂交瘤细胞同时注射制备McAb腹水的方法与常规法相比较,不仅量多(多1.56~1.84倍),而且活性好(高1个数量级)。初步鉴定表明:6株McAb均属IgGl亚类;其培养上清和腹水的ELISA滴度分别为10~(-3)~10~(-4)和10~(-5)~10~(-8)。它们与SEA均不起反应,其中3株(Sl.B4和E7)与SECl有轻微交叉反应;都能被10μg/m的SEB完全阻断等。说明其免疫学活性及特异性均较良好。  相似文献   

3.
抗HSV-1淋巴细胞杂交瘤的建立及应用单克隆抗体对HSV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HSV-1 SM44株感染的BHK-21细胞及提取的感染细胞膜蛋白抗原免疫Balb/c小鼠。以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_2/0融合,经ELISA筛选仅与HSV-1反应的阳性克隆及克隆化,建立了一株产生抗HSV-1型特异性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Mad-2)。经ELISA,IF及抗原吸收试验证明,该细胞系的培养上清及制备的小鼠腹水均与HSV-1呈特异性反应,但不与HSV-2反应。ELISA测定McAb Mad-2的腹水效价为10~(-7)Ig亚类鉴定为IgG-1。应用Mad-2和抗HSV型共同性McAb 1A12及抗HSV-2型特异性McAb CH-A9,对43株临床HSV分离株做了ELISA及IF分型。结果表明,28株口唇、眼部感染分离株和1株宫颈炎分离株均与1A12和Mad-2反应,不与CH-A9反应,为HSV-1。余14株富颈炎分离株均与1A12和CH-A9反应,而不与Mad-2反应,为HSV-2。ELISA和IF分型的结果完全一致。本研究提出作者应用的一套抗HSVMcAb有可能作为HSV型别鉴定的标准试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重组活化相关分泌蛋白1(ASP-1)的单克隆抗体,并用其鉴定保守结构域。方法:用原核表达并纯化的重组ASP-1不加佐剂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及有限稀释传代法筛选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单抗腹水后用间接ELISA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和效价检测,利用肽结合ELISA和Western印迹鉴定单抗识别的保守结构域。结果:获得5株能稳定分泌抗ASP-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且5株单抗的识别区域均为21~28氨基酸残基的保守性结构域。结论:制备了抗ASP-1的单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ASP-1佐剂的活性功能区及作用机制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以纯化的番茄环斑病毒(Tomato ringspot virus,ToRSV)为抗原,注射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经多次细胞筛选及克隆化,获得3株(A8、B7和G9)可分泌抗ToRS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以之分别制备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表明,该3株杂交瘤细胞腹水抗体效价在10-5~10-6之间,且均具有与ToRSV反应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能稳定分泌抗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为今后进一步建立该菌的免疫检测技术奠定基础。方法以Bb分离株BLJ05的灭活菌液为免疫原,腹腔免疫BALB/c小鼠,采用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Bb单克隆抗体(McAb),用间接ELISA、Western-blot等方法对McAb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获得两株能稳定分泌抗Bb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A7D5和D6B2,其小鼠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409600和1∶102400;且不与兔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兔的常见病原菌反应,特异性强。两株单抗亲和力实验表明A7D5亲和力略高于D6B2。ELISA相加试验表明它们针对相同的抗原表位。结论成功建立了两株能稳定分泌抗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效价高、特异性强,为今后建立该菌的免疫检测技术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抗人凝血因子Ⅶ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性。方法:应用杂交瘤融合技术,以重组人凝血因子Ⅶ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法筛选、融合细胞有限稀释法克隆、克隆化杂交瘤细胞株的亚类鉴定等方法筛选出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用杂交瘤细胞株诱生小鼠腹水,应用蛋白A亲和层析法进行单抗的纯化。结果:获得了3株可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E8、3D2和1C5,诱生的腹水效价分别为1:1×10^7、1:1×10^6和1:1×10^6;亚类鉴定表明388为IgG2a,其余2株均为IgGl;特异性鉴定显示它们与多种血浆蛋白均无交叉反应,表明单抗是特异的;经过亲和层析,获得了纯化的单抗。结论:获得了特异性的人凝血因子Ⅶ单克隆抗体,为建立人凝血因子Ⅶ检测及纯化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抗人突触小体相关蛋白25(SNAP25)的鼠源单克隆抗体。方法:利用大肠杆菌表达SNAP25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杂交瘤细胞,筛选针对SNAP25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鉴定抗体亚型;用杂交瘤细胞株制备腹水单抗,纯化后利用SDS-PAGE检测抗体纯度。结果:表达并纯化得到纯度大于90%的SNAP25蛋白,免疫小鼠后经2轮筛选得到12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其中抗体重链包括IgG1、IgG2型,轻链大部分为κ链;选择具有相对较高抗原结合活性的14号杂交瘤细胞株制备腹水,纯化后得到纯度大于90%的抗体。结论:获得1株高纯度的针对SNAP25的鼠源单克隆抗体,为肉毒毒素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用经芜菁花叶病毒(TuMV)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Agl4)融合,经3次克隆化培养和ELISA筛选,建立了5类分泌抗TuMV的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4类分别对TuMV-CI株系、TuMV—C3株系、TuMV—C4株系和TuMV-c5株系具有特异性反应,第5类对TuMV 5个株系均有反应。以双抗体夹心ELISA和间接ELISA检测,上述McAb同CaMV、CMV、TMV、PVX和PVY等均不产生交叉反应,小鼠腹水McAb的滴度在1:256000--2048000之间,多为1:1024000,比常规多抗血清高400倍左右。对上述杂交瘤细胞系和McAb的生物学特性及理化性质进行了鉴定。用SDS—PAGE、Western—blotting对TuMV外壳蛋白亚基、McAb识别位点进行了分析,并就McAb区分TuMV株系进行了讨。  相似文献   

10.
草鱼生长激素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经草鱼生长激素(gcGH)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O-Ag14)融合,经3次克隆化培养和ELISA筛选,得到7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其中2株为强阳性。交叉试验表明,这些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McAb)同大鳞大马哈鱼生长激素(sGH)、大鳞大马哈鱼促性腺激素(sGTH)及牛生长激素(bGH)均不起反应。小鼠腹水McAbs滴度高达1:1280000。受体-gcGH-McAb夹心试验表明,McAb确与有活性的gcGH有特异反应。用间接ELISA方法可检测到浓度为0.125#g/ml的gcGH。  相似文献   

11.
以牛心肌为原料,提取纯化得牛cTnT,并经特定处理,免疫BALB/C 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 融合,获得两株抗cTnT 细胞3B2 和3D6 。Ig 亚类均是IgG1 。相加试验表明可识别不同表位,为建立测定cTnT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利用环磷酰胺和杂交瘤技术 ,成功制备了 1株稳定分泌抗人CD80 分子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实验结果表明 ,该单抗腹水效价为 1 0 6 ,属IgG1亚类 ,特异性强 ,为今后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用基因重组人IL-6免疫Balb/c小鼠,采用小鼠杂交瘤技术,筛选克隆到分泌抗人重组IL-6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中2H2、 1D2 和4B4瘤细胞株进行了鉴定.其抗体类别均为IgG,亚类分别为IgG1和IgG2a.用多种细胞因子和无关蛋白的鉴别试验结果证实它们均特异地识别rhIL-6.免疫转染结果显示,该单抗识别分子质量为21 ku的IL-6单一条带.IL-6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常数Kaff= 1.62×109 (mol/L)-1.  相似文献   

14.
重组恶性疟原虫DNA质粒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恶性疟原虫MSP131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DNA直接免疫BALB/c小鼠,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后取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在PEG1450作用下进行融合,获得了2株能分泌抗恶性疟原虫MSP131单克隆抗体的小鼠杂交瘤细胞株9H9和8A2。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腹水抗体滴度最高为1∶10 000。经免疫球蛋白类型和亚类鉴定,2株杂交瘤细胞株均为IgG\-1\.蛋白免疫印迹试验表明,此单克隆抗体与MSP1\|31蛋白抗原有特异免疫反应,证明通过质粒DNA直接免疫小鼠可制备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5.
大鼠脑红蛋白(NGB)可溶性原核表达和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脑红蛋白 (NGB)是新发现的脑特异的携氧蛋白 .为了对其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应用已构建大鼠NGB基因编码区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 2 NGB转化的大肠杆菌BL2 1 ,获得可溶性表达产物 .用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后作为抗原 ,免疫Balb c小鼠 .通过传统的细胞融合方法制备了抗大鼠NGB的单克隆抗体 ,并对全部 4株单抗进行了亚类和亚型、效价和特异性鉴定 .为NGB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分泌抗人β-actin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通过在大肠杆菌中原核表达人β-actin蛋白,以纯化的人β-actin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过细胞的融合及筛选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抗人β-actin蛋白McAb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2B4。采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对McAb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适用范围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 kDa,可溶于8 mol/L尿素;杂交瘤细胞上清的抗体效价为1×10^5,腹水的抗体效价为1×10^7;间接ELISA结果表明,杂交瘤细胞在体外传20代或液氮冻存3个月后,分泌的抗体效价不变;37℃保存24 h后,抗体的效价开始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识别人、鼠、兔和鱼的β-actin蛋白,与其发生特异性反应。2B4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验,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禽副粘病毒2型(Avian paramyxovirus type 2,APMV-2)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禽腮腺炎病毒属,是养禽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原,禽类感染较为普遍[1,2].利用单克隆抗体对APMV-2进行相关研究也有一些报道,例如Ozdemir等制备了APMV-2的单克隆抗体,并利用单抗对APMV-2的抗原性差异进行了研究[3].国内张国中等也制备了APMCV-2的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利用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APMV-2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用于临床上对该病毒的检测[4,5].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脑心肌炎病毒 (EMCV) 非结构蛋白3AB,并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其单克隆抗体,为相关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具有良好抗原性的重组3AB蛋白,经包涵体纯化后免疫BALB/ c 小鼠, 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间接ELISA筛选阳性的杂交瘤细胞, 并结合免疫荧光(IFA)和Weatern Blot对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 结果 经间接ELISA 筛选阳性的杂交瘤细胞, 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抗3AB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将其命名为2D12,其亚类测定为IgG1 /κ。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该单抗能特异性识别3AB蛋白。结论 成功获得了针对EMCV-3AB 的特异性单抗,为进一步研究猪脑心肌炎病毒非结构蛋白3AB的结构与功能及临床诊断试剂的研发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A hybridoma producing monoclonal antibodies (McAb) NATF9.9 (F9) was obtained from fusion of murine myeloma X63 and splenocytes of AKR mice immunized with a singl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5 X 10(7) thymocytes of CBA mice. F9 McAb were cytotoxic for 80% thymocytes, 10% splenocytes, 20% lymph node cells, 85% cortical and 32% medullary thymocytes of CBA, C57BL/6, BALB/c, DBA/2 and SJL but not for the cells of C58 and AKR mice. F9 McAb reacted only with T cells and did not react with B cells and EL4 thymoma cells (Thy-1.2+, Lyt-1+2-3-). The proportion of F9+ cells accounts for about 40% among T lymphocytes of the lymph nodes and spleen as tested by flow-type cytometry. Lymph node cells treated with F9 McAb plus complement completely lost their reactivity with rat anti-Lyt-2 McAb and only partly (by 30%) with anti-Lyt-1 McAb. The reactivity pattern of F9 McAb attests to their specificity for Lyt-3.2 antig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