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马尾松纯林虫生真菌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麻姑山马尾松纯林的虫生真菌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现了3科6属14种。该林区虫生真菌群落的主要成分是环链棒束孢、球孢白僵菌和粉棒束孢,虫生菌种类较少,较为单一。对3种优势虫生真菌环链棒束孢、球孢白僵菌和粉棒束孢的营养、时间及营养-时间二维生态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链棒束孢与粉棒束孢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度最大,与球孢白僵菌时间生态重叠度最大。而球孢白僵菌的营养生态位宽度、时间生态位宽度和营养-时间二维生态位宽度都为最大。球孢白僵菌在自然界中发生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寄主昆虫丰富,生存能力强的实际情况也支持这一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不同温度下康氏粉蚧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温度对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经室内实验, 建立了康氏粉蚧在17℃,20℃,23℃,26℃,29℃和32℃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 在17~29℃温度范围内, 随着温度的升高康氏粉蚧的世代发育历期缩短, 在17℃下雌雄世代的发育历期最长(分别为121.27 d和89.64 d), 而29℃时仅分别为52.10 d和36.01 d,且其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符合 Logistic模型。雌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69℃, 有效积温为1 020.90日·度; 雄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27℃, 有效积温为659.04日·度。在26℃时, 康氏粉蚧的世代存活率最高(81.94%), 种群趋势指数(I)也最高(322.27), 有利于种群增长; 而在17℃和29℃, 康氏粉蚧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64.85%和67.23%, 种群趋势指数(I)分别为69.91和42.19, 且32℃时康氏粉蚧1龄若虫生长停滞。说明高温和低温都不利于康氏粉蚧的种群增长, 且高温的影响大于低温。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Shannon—Wiener和Pianka公式,在土壤水分、土壤含盐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三维生态因子梯度上测定了松嫩草原碱化羊草草地放牧演替系列12种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植物种群长期适应由放牧引起的群落和土壤环境因子梯度变化是种群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原因。优势种羊草种群生态位宽度最大,三维上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910、0.869和0.930。五脉山黧豆和湿生植物生态位宽度均很窄。增加种表现出较强的适应环境能力,生态位宽度都较大。在放牧演替的先锋植物中,只有虎尾草生态位宽度较大(三维上平均0.707),角碱蓬和星星草种群生态位宽度均很窄。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大。分布于相同或相邻放牧阶段及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放牧条件下,羊草群落的演替过程也就是种群生态位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福建三明钩栲种群与主要伴生树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及重叠、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测度式,定量分析福建三明钩栲群落8个主要伴生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该群落中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值均普遍较大;生态位宽的种群对生态位窄的种群可能有较大的重叠值,反之则低;揭示钩栲的生态位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对今后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秦岭山地天然油松群落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研究方法,对秦岭山地天然油松群落内20种主要乔木及26种主要灌木的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油松、锐齿槲栎、华山松、漆树为乔木层的优势种群,而榛子、卫矛、忍冬、荚蒾为灌木层的优势种群。(2)乔木层中上述优势种群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构成了该群落的主体;灌木层中荚蒾、胡颓子、卫矛、榛子等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3)乔木层主要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相对较少,其中冬瓜杨-尖叶四照花、盐肤木-山杨、小叶杨-白桦、小叶杨-少脉椴等种对生态位重叠值较高;灌木层主要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多,其中卫矛-陕西卫矛、绣线菊-忍冬、粉背黄栌-黑刺菝葜、高山杜鹃-中华柳等种对生态位重叠较高。(4)群落内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较大,与其他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高,但生态位重叠与生态位宽度之间没有绝对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lilacinus(Cockerell)雌成虫及其蜡泌物的结构特征,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该虫体表主要器官、蜡质及泌蜡腺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南洋臀纹粉蚧雌成虫外覆白色粉状厚蜡被,体缘具18对蜡棒,触角8节、口器和足发达且分布有不同长度的毛形和刺形感受器,眼为单眼,腹脐和背孔唇形、发达;体表蜡质包含带状蜡丝、空心管状蜡丝和月牙形蜡丝,由三格腺和刺孔群分泌的带状蜡丝大量分布于整个虫体,由管状腺分泌的空心管状蜡丝主要分布于虫体腹部腹面和体缘,由多格腺分泌的月牙形蜡丝主要分布于虫体腹部腹面.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南洋臀纹粉蚧雌成虫体表主要器官、蜡质及泌蜡腺体的超微结构特征,可为研究该虫搜索寄主、寻找配偶、群集为害、抵御逆境和传播扩散等行为活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特征,在对其进行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利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乔木层、灌木层主要种群生态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乔木层的枫杨、灌木层的石榕树和桑的生态位宽度较大;重要值较大的物种,其生态位宽度一般较大,但两者排名顺序并不完全一致.乔木层主要种群生态位相似性普遍小于灌木层,平均值分别为0.151和0.236,主要种群间的生态位相似性较小,各种群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不高;乔木层主要种群生态位重叠普遍小于灌木层,它们的平均值分别为0.217和0.273,主要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相似性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与其他物种发生重叠的概率更大,但生态位重叠值不一定大,生态位相似性大的物种,其生态位重叠值一般较大.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属于地带性顶极群落,种间关系相对稳定,种群更新缓慢,在发展中有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8.
2007年在太谷地区对间种牧草枣林蚧虫群落及其天敌功能团的组成与时空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枣林蚧虫群落及其天敌功能团的组成、多样性与丰盛度时序动态、时空二位生态位的宽度与重叠以及关联度均有明显(P<0.05)的差异,枣林种草结合有害生物综合管理,不仅有利于天地功能团的保护合理用,而且对蚧虫的控制,改善枣林生态环境均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发现种草林的寄生性天敌功能团对枣树蚧虫的控制能力要比未种草枣林强.相关性测定表明,天敌群落学的研究可以用功能团来替代物种而进行,它既能反应各类群间的动态关系,又简化了调查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云冷杉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应用TWINSPAN将23块长白山云冷杉林样方划分为8个群落类型,以此作为一维资源位,应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对长白山云冷杉林群落12种主要乔木、13种主要灌木和18种主要草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1)乔木层中,臭冷杉、鱼鳞云杉具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它们是该区森林群落的主要建群种.灌木层中,瘤枝卫矛与几种械树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草本层中,粗茎鳞毛蕨、山酢浆草、二叶舞鹤草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表明它们广布于云冷杉林郁闭的林冠下,对环境适应能力强.(2)生态位宽的种群可能产生较小的生态位重叠,生态位较窄的种群间也会产生较大的生态位重叠,这主要取决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资源的需求.(3)从生态位重叠分布格局来看,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重叠较为普遍,但主要集中在较低水平,表明群落内因利用相同资源或占有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种间竞争并不激烈,对环境资源的共享比较充分,长白山云冷杉群落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10.
枣树(Ziziphus jujube Mill)是中国北方的一种重要经济林木。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是枣园的一种破坏性天敌。研究了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和日本龟蜡蚧雌成虫危害后与对照健康枣树相比挥发物的变化。枣树挥发物的收集采用顶空收集法,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来分析收集到的挥发物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MeJA处理的和蚧虫危害的枣树挥发物的化学组分在种类和含量上与对照相比都有所改变。其中MeJA处理的枣树样本中检测到22种挥发物,总挥发量为37347 ng/h;蚧虫危害的枣树样本中检测到24种挥发物,总挥发量为54292 ng/h;而健康的对照枣树挥发物中只检测到14种化合物,总挥发量也仅为18611 ng/h。经SPSS软件分析,MeJA处理部分和对照部分,日本龟蜡蚧危害部分和对照部分这两组之间都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在上述挥发物成分中,萜烯类、醇类、酯类的增加量在植物诱导化学防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化合物通常被认为是与吸引天敌昆虫相关的组分。  相似文献   

11.
长苞铁杉林林隙主要树种生态位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林隙前、中、后期3个发育阶段的各个林隙为一维资源位状态,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Levins指数及生态位重叠公式,计算林隙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树种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前期生态位宽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长苞铁杉、米槠、木荷、甜槠、深山含笑、香桂、青冈、猴头杜鹃、山矾、细叶青冈;中期的为:米槠、木荷、长苞铁杉、香桂、深山含笑、山矾、甜槠、猴头杜鹃、青冈、细叶青冈;后期的为:米槠、木荷、长苞铁杉、青冈、山矾、香桂、深山含笑、细叶青冈、甜槠、猴头杜鹃;林隙发育的不同时期主要树种生态位重叠值均较大,但随着林隙的不断发育,主要树种间生态位重叠值有减小的趋势;长苞铁杉在林隙发育的不同阶段与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有较小的生态位重叠值,而与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值。  相似文献   

12.
宝天曼落叶阔叶林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71,自引:9,他引:62  
利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宝天曼落叶阔叶林14种主要乔木和22种主要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种间联结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乔木层主要优势种锐齿栎和漆树的Levins和Hurlbert生态位宽度分别为18.527、7.488和0.889、0.680,灌木层主要优势种哥兰叶、山葡萄和胡枝子的Levins和Hurlbert生态位宽度分别为18.964、14.479、13.251和0.908、0.799、0.785.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种间正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种间负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小.  相似文献   

13.
元宝山冷杉群落主要树木种群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根据群落类型和其在演替时间轴上的前后顺序综合出一个资源序列 ,样地作为资源位 ,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元宝山冷杉群落 16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进行计测。结果表明 :五尖槭的生态位宽度最大 ,为 4 .70 94 ;元宝山冷杉、南方红豆杉、大八角次之 ,分别为 4 .5 830 ,4 .35 87,3.96 6 0 ;细枝柃、灯笼树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元宝山冷杉与其它一些优势种 ,如南方红豆杉、红皮木姜、南方铁杉的重叠值较大 ,与其余多数物种的重叠值都不大 ;群落中多数树种间有较高的生态位相似性 ,表明群落中主要树种对资源有较明显的共享趋势。其计测结果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元宝山冷杉群落结构、动态及种间关系的基础 ,亦可用于指导元宝山冷杉种群的保护和混交林的营造  相似文献   

14.
栲树种群生态位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及重叠、Feinsing等生态位宽度和Petraitis生态位重叠计测方法,处理缙云山森林群落演替系列取样,分析栲树种群的生态位特征及动态.结果表明,栲树种群为缙云山森林群落演替顶极群落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种群,其生态位宽度随群落演替过程基本呈增长趋势,而资源利用程度却呈“∧”形;对于栲树种群和缙云山森林群落其它14个优势种群间在所有5类群落中的生态位重叠,仅栲树种群与典型针阔混交林中的小叶栲、光叶灰木、川灰木、薯豆、白毛新木姜子、广东山胡椒、大头茶、虎皮楠、杉木、马尾松种群上和针叶林中小叶栲、光叶灰木、杉木种群上,表现出显著完全特定重叠.  相似文献   

15.
棉田蜘蛛群落的组成及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97年对山西太谷棉田的蜘蛛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现蜘蛛7科、17种、群落主要成分是星豹蛛和草间小黑蛛;对7种棉田主要蜘蛛的时间、空间及时空二维生态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星豹蛛和草间小黑蛛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值和重叠值均较大,说明这2种蜘蛛不但发生时间长,而且分布范围广,是棉田蜘蛛的优势种;根据生态位重叠值,利用模糊聚类法将7种棉田主要蜘蛛划分为4个类群。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不同择伐强度下思茅松(Pinus kesiya)天然林乔木种群的生态位、种间联结、种内与种间竞争和群落稳定性, 探讨干扰强度对思茅松天然林乔木种群种间与种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 (1)择伐干扰改变了大多数乔木树种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思茅松优势地位未受影响, 随着择伐干扰强度的增加, 思茅松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逐渐变大, 在重度干扰的群落中与红木荷(Schima wallichii)一起成为生态幅度最大的树种。(2)通过种间联结与生态位重叠分析发现, 随着干扰强度的加剧, 乔木种群的种间关系发生变化, 中度干扰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明显高于未干扰和重度干扰群落, 而在三类群落中, 思茅松与其他种群之间的重叠值较小。随着干扰强度增加, 种群间正联结与负联结的种对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3) Hegyi竞争指数表明, 三类群落中思茅松种群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种间, 而干扰强度进一步增加了思茅松种群的种间竞争强度, 其种内平均竞争指数随着对象木胸径的增加而减少。(4)林窗是思茅松种群种间和种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类群落都处于较不稳定的阶段, 但中度干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稳定性都高于未干扰和重度干扰的群落。择伐原则依据森林管理的目的而确定, 如以木材培育为主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主。  相似文献   

17.
浙江金华北山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郭水良 《植物研究》1998,18(3):311-320
按生态位宽度,浙江金华北山38种主要木本植物可分成三类,生态位宽度大于0.2的有马尾松、格药柃、短柄抱等10种,在0.20~0.10间有黄山松、苦槠、锥栗等12种,小于0.1的有化香、马银花、樟等16种;按生态位重叠值, 38种木本植物可以区分出四群植物:类群Ⅰ为黄山松、杜鹃、白马骨等,类群Ⅱ为马尾松、短柄抱、继木等,类群Ⅲ包括樟、白栎、枫香等,类群Ⅳ包括黄檀、木半夏、乌饭树等。本文提出,计算生态位重叠值时,可首先计算调查样点的群落相似系数,以具有最小相似系数总值的样点作为始端样点,以始端样点为参照,根据与其群落相似系数的大小,再对其它样点进行排列,使排列后样点的生态条件具梯度变化,在这基础上,再计算样点间的生态距离间隔;并提出以生态位重叠值为指标,应用聚类分析中的最小生成树法,对植物进行生态学相似性比较。本文研究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杨贵军  王源  王敏  贾龙 《昆虫学报》2021,64(7):840-850
【目的】拟步甲对维持荒漠半荒漠生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揭示拟步甲物种的生态位及种间关联,为冲积扇荒漠草地生境拟步甲群落构建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2019年5-10月采用陷阱法调查贺兰山冲积扇荒漠草地划分为100个相同大小正方形单元的200 m×200 m样地的拟步甲昆虫群落组成,运用2×2联列表分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差比率法、 χ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物种间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结果】6次调查共捕获拟步甲科成虫7属10种1 086头,其中克小鳖甲Microdera kraatzi kraatzi、弯胫东鳖甲Anatolica pandaroides和平坦东鳖甲Anatolica planata是优势种。平坦东鳖甲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小圆鳖甲Scytosoma pygmaeum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克小鳖甲时空生态位宽度最大,类沙土甲Opatrum subaratum时间、空间、时空生态位宽度最小,处于竞争劣势。对拟步甲生态位宽度值聚类表明,克小鳖甲、弯胫东鳖甲、小圆鳖甲和裂缘圆鳖甲S. dissilimarginis是广生态位种。种对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比空间生态位重叠更显著。方差比率和W检验表明拟步甲昆虫总体呈显著正关联; χ2检验、联结系数(AC)和Spearman 秩相关系数的结果显示正负关联种对的比率大于1,总体趋于正相关。共同出现百分率(PC)、Ochiai指数和Dice指数表明,优势种克小鳖甲、弯胫东鳖甲和平坦东鳖甲种间呈显著正关联。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果,这10种拟步甲可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结论】优势种类具有较宽的生态位,物种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变化不一致,正联结性显著的种对生态位重叠相应也较高。生态种组聚类反映了种对生态适应性的差异。研究结果为研究冲积扇荒漠草地生境小尺度空间拟步甲昆虫群落演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梅园昆虫群落特征、动态及优势种生态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系统调查梅园昆虫群落并对群落组织水平和时空生态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群落结构较丰富,有昆虫6目23科,群落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在害虫中桃蚜和桃小食心虫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朝鲜球坚蚧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在天敌中黑缘红瓢虫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均最大,异色瓢虫、红点唇瓢虫及寄生蜂次之.黑缘红瓢虫与朝鲜球坚蚧的生态位重叠值在时空二维上均较大,且二者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空间上的同域性均优于其它天敌,为优势种群,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