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剂量杀虫剂对星豹蛛捕食效应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锐  李娜  刘佳  李生才  洪坚平 《生态学报》2014,34(10):2629-2637
探讨低剂量杀虫剂对蜘蛛捕食效应的影响及其生化机理。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低剂量吡虫啉作用下,星豹蛛和甘蓝蚜敏感性、捕食效应以及成蛛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中肠蛋白消化酶的活力变化。低剂量农药作用下,星豹蛛对甘蓝蚜的功能反应类型为HollingⅡ型,与对照组相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星豹蛛的捕食量增加,寻找效应降低,对猎物的处理时间Th缩短,从而增强了对猎物的捕食作用;低剂量农药处理后,星豹蛛体内AChE和GSTs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酶活性受到抑制,且抑制作用随吡虫啉浓度的增大而加强,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弱;SOD,CAT和中肠蛋白消化酶活性显著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且随吡虫啉浓度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最后接近对照组。低剂量杀虫剂作用下,蜘蛛体内AChE活性受到抑制,AChE敏感性降低,对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分解作用下降,使蜘蛛的兴奋性增加;GSTs、SOD、CAT等代谢酶活性发生变化,使蜘蛛的新陈代谢加速,从而刺激捕食;中肠蛋白消化酶的活性增强,提高了对猎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总之,在低剂量杀虫剂作用下,星豹蛛通过外在的捕食行为和体内一系列酶系生理生化反应的综合作用促进蜘蛛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菜田蜘蛛群落组成及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锐  李生才  田瑞钧 《蛛形学报》2007,16(2):116-120
根据2006年5月至8月对蕃茄、茄子、豆角、青椒、尖椒及油菜共6种蔬菜田蜘蛛种类及数量的系统调查,经初步整理鉴定,隶属于9科19属27种。通过时空二维生态位分析,星豹蛛的二维宽度最大,草间钻头蛛和齿螯额角蛛的二维重叠值最大。应用模糊聚类法对群落的相似性进行分析,以λ=0.68为聚类阈值,可将9种菜田优势种蜘蛛划分为1个明显竞争群及3个分离种。以λ=0.9736为聚类阈值,可将菜田蜘蛛时间序列分为5月份,6、7月份和8月份3个状态集,即蜘蛛群落建立、发展和瓦解3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星豹蛛不同地理种群COⅠ基因序列差异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豹蛛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的农田、果园、菜田及森林等生态系统中,是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本文测定了采自山西临汾、运城、晋中和忻州4个地区的星豹蛛地理种群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部分序列(932bp),并对此序列及从NCBI网站GenBank上下载的采自国内10个省市星豹蛛相应序列一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分析了碱基组成和变异情况以及核苷酸序列差异,采用距离矩阵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不同的分子系统树,得到了相似的拓扑结构,从分子水平初步探讨了星豹蛛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星豹蛛地理种群间的COⅠ序列同源性达98%~100%,显示出较大的遗传差异。序列比对后从供试14个COⅠ序列中共检测出41个变异位点和6个单倍型,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种群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综合分析,星豹蛛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大,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进一步从分子遗传学角度证明了星豹蛛成为我国广布种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家蚕化学感受蛋白BmCSP4表达谱及结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 CSPs)是昆虫体内存在的一类主要识别和运载非挥发性的气味分子和化学刺激物的可溶性蛋白。本研究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了BmCSP4的时空及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 BmCSP4在家蚕Bombyx mori各发育阶段均表达, 但表达量从4龄到蛹期逐渐减少, 且在雌成虫头部、 胸部和腹部表达量较少。用1-NPN作为荧光探针, 测定了15种外源配基与BmCSP4蛋白的结合特性, 结果显示: 仅芳香醛类和芳香酮类化合物在浓度10 μmol/L能将1-NPN从BmCSP4中替换50%, 苯甲醛解离常数为3.20 μmol/L, 对甲氧基苯甲醛解离常数为2.24 μmol/L, 2-戊基-3-苯丙基-烯醛解离常数为2.88 μmol/L, 1-苯基-1-丁酮解离常数为2.04 μmol/L, 苯乙酮解离常数为2.52 μmol/L。据此推测, BmCSP4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 并可能参与对芳香醛、 芳香酮类气味识别过程。  相似文献   
5.
2种染色方法在微核试验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锐  李生才  刘佳  罗原 《蛛形学报》2008,17(2):124-128
DNA存储着生物体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遗传信息,维护DNA分子的完整性对细胞至关紧要.外界环境和生物体内部的因素都会导致DNA分子的损伤或改变,微核试验是检测外来化合物对染色体损伤作用的重要方法,已在国内外普遍应用.蜘蛛是许多农、林害虫的天敌,在生物防治中起重要作用,保护和利用蜘蛛已成为生物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是通过2种染色方法吉姆萨染色法和吖啶橙染色法对蜘蛛血细胞进行微核试验,比较2种染色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吡虫啉对不同发育阶段蜘蛛酯酶同工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吡虫啉对不同发育阶段星豹蛛酯酶同工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星豹蛛酯酶同工酶酶带可分为三个区域,其中EST-3区的酶带颜色最深,酶活性最强;EST-1区和EST-2区酶带颜色较浅,酶活性较弱.星豹蛛不同发育阶段酶带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雌成蛛>卵袋>雄成蛛>若蛛,酶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相似文献   
7.
杀虫剂啶虫脒和毒死蜱对捕食蜘蛛血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锐  李生才  刘佳 《生态学报》2011,31(11):3156-3162
应用蜘蛛血细胞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研究了两种杀虫剂啶虫脒和毒死蜱对蜘蛛头胸部和腹部血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在啶虫脒和毒死蜱各供试浓度作用下,对蜘蛛血细胞微核率有明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随着两种农药浓度升高,血细胞微核率显著增加,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啶虫脒浓度与星豹蛛头胸部血细胞微核率相关系数r=0.9284,腹部为r=0.9071;毒死蜱与星豹蛛头胸部血细胞微核率相关系数r=0.9841,腹部为r=0.9793);啶虫脒和毒死蜱对星豹蛛血细胞DNA损伤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啶虫脒浓度与星豹蛛头胸部血细胞DNA损伤相关系数r=0.9838,腹部为r=0.9834;毒死蜱与星豹蛛头胸部血细胞DNA损伤相关系数r=0.9807,腹部为r=0.9659);且两种农药在同种农药同一浓度作用下,对星豹蛛腹部血细胞微核率和DNA损伤程度要明显大于头胸部。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香茅精油的抑菌作用及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价值,采用平板抑菌法和熏蒸法测定了香茅精油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菌丝体内电解质渗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香茅精油对番茄早疫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该作用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但无杀菌作用.采用熏蒸法处理的抑制效果较平板抑菌法更好,处理48 h后,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40 μL·L-1和103.23 mg·L-1;处理144 h后,IC50分别为33.81 μL·L-1和145.16 mg·L-1.125 mg·L-1香茅精油处理12 h后,菌丝体的电导率和MDA含量分别为对照的2.7和2.2倍,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88.5%和21.9%,还原糖的吸收减少11.3%.香茅精油可通过破坏病原菌细胞膜完整性和抑制菌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来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香茅精油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
对蝽科Pentatomidae4属5种——广二星蝽Stollia ventralis(Westwood)、黒腹二星蝽Stollia guttiger(Thunberg)、西北麦蝽Aelia sibirica(Reuter)、紫翅果蝽Carpocoris purpureipennis(De Geer)、赤条蝽Graphosoma rubrolineata(Westwood)昆虫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形态结构及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蝽科5种进行交叉减数分裂。花束期5种昆虫染色质变化相似,形态种间有差异。中期染色体排列方式相似,核型种间差异大。精子形态相似,弯曲度大小种间有差异。双线期、终变期染色体交叉形态、频率及历程长短反映物种进化程度。紫翅果蝽X染色体碎斑化。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蝽科精巢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形态和行为差异, 以及据此反映的属种间亲缘关系, 采用常规染色体制片法对蝽科6属9种精巢细胞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形态特征、 行为及精子的形成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蝽科精巢细胞为交叉型减数分裂, “O”型交叉为其典型交叉减数分裂形式。各属种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行为相似, 但形态不同。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形态、 排列方式, 中期染色体相对长度、 组成与核型以及精子形态等特征具有属种间差异性。蝽科精巢细胞中期Ⅰ染色体组平均相对长度都为12.5, 在进化过程中染色体组长度信息总量不变。基于染色体相对长度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菜蝽属Eurydema、 麦蝽属Aelia、 珠蝽属Rubiconia和条蝽属Graphosoma亲缘关系密切, 而二星蝽属Stollia与果蝽属Carpocoris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