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金中  何洪彬 《病毒学报》1999,15(2):180-184
根据Barrett报道的犬瘟热病毒Onderstepoort弱毒株的融合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能扩增324bp基因片段的引物。将异硫氰酸胍-酚-仿一步法提取得到的细胞总RNA进行反转录,以此产物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对PCR扩增条件进行了优化。经鉴定,以此对引物进行的PCR扩增,得到了与设计片段大小和酶切位点相同的产物,且不扩增犬细小病毒、犬腺病毒和狂犬病病毒犬的三种病原的核酸,这表明此方  相似文献   

2.
实验建立了HCV RNA的反转录和套式PCR技术,扩增出232bp的核酸片段,经酶切电泳图谱和Southern杂交鉴定,来自HCV基因5,端非编码区。实验从抗HCV阳性的18例血浆样品和19例血清样品中分别检出7例和13例HCVRNA阳性。  相似文献   

3.
特异切割马铃薯卷叶病毒复制酶基因负链的核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锤头状核酶的作用模式,设计、合成并克隆了特异性切割马铃薯地病毒中国分离株(PLRV-Ch)复制酶基因负链RNA的核酶序列,以体外转录的PLRV-Ch复制酶基因负链RNA作为底物,与转录的核酶RNA共同保温,以检测核酶对底和的体外切割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核酸疼 RNA对PLRV-Ch复制酶基因负锭RNA具有特异切割作用。  相似文献   

4.
抗水稻条纹叶枯病毒核酶的设计,克隆及体外活性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索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icestripevirus,RSV)设计合成了特异切割该病毒RNA保守区及编码病害特异性蛋白(DiseaseSpecificProtein,DSP)基因的核酶,核酶基因的长度均为40个碱基,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其正链及与其3'-末端互补的15个碱基引物,用TagDNA多聚酶合成其互补链。双链DNA直接插入克隆载体PGEM3zf(+)的Smal位点。序列测定表明,克隆得到的核酶序列与设计的核酶序列完全一致。经SP6RNA多聚酶体外转录得到核酶RNA。当核酶RNA与以同样方法转录得到的靶基因RNA混合反应,可得到预期结果相同的切割片段,表明两种核酶在体外均具有特异性切割活性。  相似文献   

5.
俞德超  柳念祖 《病毒学报》1996,12(3):254-266
用原生质体瞬间表达的方法证明,在烟草细胞中TMV外壳蛋白亚基因组RNA的生成,不是通过核酸酶在基因组RNA上直接切割,也不是通过在生成负链RNA时预成性终止,再从这种负链RNA终止部位起始产生的,TMV外壳蛋白亚基因组RNA,是TMV识别利用负链RNA中间的亚基因组启动子后产生的,这个启动子位于外壳蛋白读码框5′端256碱基范围之内,但大于48个碱基,虽然TMV能利用单链的负链RNA上的亚基因组启  相似文献   

6.
黄病毒科病毒是一类具有囊膜的RNA病毒,现包括黄病毒、瘟病毒及类丙型肝炎病毒三个属。该科的许多病毒均是引起人和动物一些严重疾病的病原,其基因组为一单股正链的RNA分子,分别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其中非结构蛋白对于病毒的复制及病毒与其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该科病毒编码的非结构蛋白及其主要功能,旨在深入了解和研究该科病毒的复制规律,以有助于由该科病毒引起的许多严重病毒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RNA病毒RNA聚合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仅有RNA病毒以RNA作为基因载体。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在这种病毒的增殖复制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以病毒RNA为模板复制子代病毒的基因,另一方面也将病毒增殖期间需要的蛋白质和酶类的基因转录成为mRNA,也就是说它担负了复制酶和转...  相似文献   

8.
根据已报道的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以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分离株的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了cDNA第一条链,经PCR扩增后克隆于pUC19质粒中,进一步用PCR鉴定,限制酶切分析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LRV-Ch56kD蛋白基因由152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508个氨基酸,3‘端非编码区由141个核苷酸组成,与国外报道的苏格兰PLRV-S,荷兰PLRV-N,加拿大PLRV  相似文献   

9.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育种策略及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讨论了近年来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育种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利用植物自身的抗病毒基因;利用病毒宙蛋白基因、动物蛋白基因、复制酶基因、卫星RNA、反义链RNA和缺陷干扰型RNA;利用抗体基因、核酶和干扰素。并以各种策略的抗病毒机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早期收集保藏的6株A型口蹄疫病毒(FDMV)(AL1-AL6),适应BHK21单层细胞后,提取6株细胞增殖病毒的RNA。用一对FMDV通用引物经反转录(RT)-PCR法扩增了约500bp的期望的DNA片段。克隆目的的基因后,采用双脱氧DNA链末端终止法测得了6株病毒的VP1基因210-639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3株病毒缺失3个核苷酸,从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确定缺失的3个核苷酸正好是一个密码子,  相似文献   

11.
李大伟  陈受宜 《病毒学报》1998,14(2):165-171
以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内蒙分离物的总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PCR扩增获得BNYVVRNA3全长cDNA。将其克隆到PEM-7Zf上,得到重组质粒pGBY56。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分离物RNA3基因组全长 1775nt  相似文献   

12.
以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内蒙分离物(NM)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和PCR扩增得到了BNYVV RNA4基因组的cDNA克隆pGBF6。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GBF6含有全长RNA4 cDNA插入片段,大小为1465个核苷酸,含有一个849个核苷酸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产生由282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31kDa的蛋白。与法国F2分离物RNA4相比,其核苷酸序列和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  相似文献   

13.
建立的一步PCR方法即反转录和PCR在同一管中进行,同时检测甲型肝炎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病毒RNA。实验中对不同的反转录温度以及一步多重PCR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42℃、50℃反转录时polio有非特异性条带出现,60℃反转录特异性较好,而HAV在三种不同的反转录温度下均得到牧场划性较好的条带;应用一步PCR同时检测两种病毒与检测单一病毒的灵敏度基本一致,但在同等反应条件下后者的反应效率高于前者,特别是在检测HAV时。  相似文献   

14.
小双节RNA病毒中国株基因组第二节段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从河北省一起成人腹泻暴发病人粪便中首次分离到小双节RNA病毒(picobirnavirus,PBV)中国株。为研究该病毒复制必需的依赖RNA的RNA多聚酶(RdRp)活性机理,采用改进的单引物扩增法克隆和测序了病毒基因组第二节段。结果表明:第二节段全长1696个核苷酸,只有一个ORF,占全长的93.9%,编码53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5’-NTR AT丰富(75.4%),可能是本位调控元  相似文献   

15.
刘东海 《生命科学》1993,5(5):31-35
80年代初期,以反转录病毒作载体进行基因转移的技术迅速发展起来。以反转录病毒作载体进行基因转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宿主细胞范围广;病毒感染滴度高;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细胞不发生病变,可以稳定地表达外源基因;基因转移效率高,病毒基因往往以低拷贝整合,易于外源基因表达的研究;反转录病毒较小,易于操作,容纳的外源基因较大(10kb左右);基因转移后不发生重排;经特殊构建的反转录病毒载体,不易产生感染性病毒粒子,比较安全。为了构建一个基因转移效率高、宿主范围广、安全的反转录病毒基因转  相似文献   

16.
乳头瘤病毒E2蛋白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在乳头瘤病毒的生活史中处于核心的枢纽地位。E2蛋白可在DNA复制水平,RNA转录水平上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E2蛋白可启动,凶制乳头瘤病毒早期启动子的表达。研究E2蛋白的功能有助于揭开乳头瘤病毒的生活史及其致病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17.
以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内蒙分离物(BNYVV NM)总R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分别获得RNA2、RNA3和RNA4自然缺失突变体cDNA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RNA2自然缺失突变体在75kD通读蛋白编码区C端缺失348个核苷酸(缺失位置nt1488 ̄nt1835)。RNA3在其25kD蛋白编码区内缺失360个核苷酸(缺失位置nt729 ̄nt1088)。RNA4的自然缺失区域位于31kD蛋白  相似文献   

18.
双链RNA技术在植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含RNA基因组的植物病毒在复制时会产生双链RNA(dsRNA)。本文介绍了用CF--11纤维素粉提取dsRNA的步骤,并列举了dsRNA在植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其主要应用有(1)用于检测植物病毒;(2)用于病毒株系分化;(3)用于病毒卫星RNA及亚基因组RNA研究;(4)用于侵染性测定及病毒基因组功能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组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L株的基因组RNA为模板,经逆向转录酶作用,合成第一链cDNA,再以RNadse/H与DNA聚合酶I联合作用合成dscDNA,并以dC同聚物尾化。pUC8DNA在Pst I酶解后,以dG同聚物尾化,两者退火构成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JM101受体菌中,另以γ-^32P-ATP标记BVDV RNA制备探针,通过菌落原位杂交筛选重组子。酶切分配表明重组质粒插入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间隔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已报道的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以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分离株(PLRV-Ch)的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经PCR扩增后克隆于pUC19质粒中,进一步用PCR鉴定、限制酶切分析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LRV-Ch基因间隔区由197个核苷酸组成,与国外报道的荷兰PLRV-N加拿大PLRV-C,澳大利亚PLRV-A,苏格兰PLRV-S各株系核苷酸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同源率依次为99%、98%、93%、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