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外源激素对雌性黄鳝血清类固醇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陶亚雄  林浩然 《动物学报》1993,39(3):315-321
本文研究了几种外源激素对不同季节的雌性黄鳝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鲤鱼垂体匀浆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均显著蹭加血清类固醇水平,多巴胺拮抗剂domperidone降低血清类固醇水平,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增加血清类固醇水平。这些结果提示:雌鳝促性腺激素分泌亦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但多巴胺是否也起促性腺激素释放抑制因子的作用尚不清楚。垂体-性腺轴对外源激素的反应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繁殖季节性腺成熟系数高的鱼反应性最强,繁殖前性腺未成熟期较繁殖后恢复发育期反应快.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虎纹蛙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用离体静态培育系统和放射免疫测定法,研究了多巴胺(DA)、雌二醇(E2)和睾酮(T)对雌性虎纹蛙离体脑垂体薄片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分泌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0.1~10μmol/L的DA对成熟前期和冬眠期虎纹蛙离体脑垂体型薄片的LH及FSH的释放都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DA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1和10μmol/L的E2显著刺激成熟前  相似文献   

3.
方永强  林秋明 《动物学报》1993,39(4):431-435
在繁殖季节,将哺乳动物促性腺激素注射到性腺正在成熟文昌鱼体内,注射36小时后,检查促性腺激素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这两种激素均有效地诱发卵母细胞成熟和产卵。从而认为雌性文昌鱼的生殖活动,像脊椎动物一样,可能受促性腺激素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虎纹蛙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用离体静态培育系统和放射免疫测定法,研究了多巴胺(DA)、雌二醇(E[2])和睾酮(T)对雌性虎纹蛙离体脑垂体薄片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分泌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0.1-10 μmol/L的DA对成熟前期和冬眠期虎纹蛙离体脑垂体薄片的LH及FSH的释放都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DA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1和10 μmol/L的E[2]显著刺激成熟前期蛙LH的释放,而0.1-10 μmol/L的E2显著抑制其FSH的释放;T对其FSH的释放无显著影响,但10 μmol/L的T显著抑制其LH释放。0.1-100 μmol/L 的E[2]或T对冬眠期蛙LH和FSH的释放均无显著影响。这些结果说明,多巴胺和性类固醇激素在脑垂体水平上对虎纹蛙LH和FSH的释放有直接的调节作用,而性类固醇激素的作用可能与性腺的发育阶段(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离体灌流孵育技术和促性腺激素的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对长臀wei(Cranoglanis bouderius)脑垂体碎片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持续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能显著刺激退化期的长臀wei离体脑垂体碎片促性腺激素(GTH)的分泌,并且长臀wei脑垂体碎片对持续的GnRH-A刺激未表现出脱敏性,该结果与胡子鲇和鲇鱼相似,而与金鱼和鲤科鱼类不同;重复脉冲GnRH-A刺激对长臀wei脑垂体碎片GTH分泌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存在剂量依存关系,与鲇鱼和鲤科鱼类相类似。上述结果表明在长臀wei的人工繁殖中可以用持续高浓度GnRH-A刺激对长臀wei进行催熟和催产。  相似文献   

6.
下丘脑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对调控促性腺激素释放十分重要.10年前在鸟类中首先发现了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nIH),它的鉴定提示GnRH不是唯一能直接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的下丘脑神经肤.GnIH及其同系肽广泛存在于鸟类及哺乳动物体内,GnIH在脑部与GnRH神经接触,GnIH可以直接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GnIH及其受体在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生殖腺存在.因此GnIH可以在多个水平直接影响生殖轴:脑部、垂体、生殖腺.  相似文献   

7.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法,研究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mRNA在大鼠颌下腺的分布。结果显示,大鼠颌下腺的浆液性腺泡的上皮细胞,各级导管的上皮细胞及副交感神经节细胞均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免疫反应阳性,阳性反应物质分布在胞质,胞核呈阴性反应。颌下腺的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各级导管上皮细胞同样被检测到很强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mRNA杂交信号。以上结果提示,大鼠颌下腺能自身合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对消化功能可能有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大鼠LHβ mRNA表达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后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腺垂体促性腺激素(GTH)细胞用cAMP的兴奋剂FSK或抑制剂SQ22536处理后,再用高频GnRH脉冲刺激,然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细胞LHβ mRNA的Ct值,并与空白组比较.结果 LHβ mRNA的Ct值随着GTH细胞cAMP含量的增高而显著降低,随着cAMP含量的降低而显著增高.结论 cAMP是高频GnRH脉冲刺激所引起的LHβ mRNA表达的受体后的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9.
昆虫促前胸腺激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昆虫促前胸腺激素研究进展李毅平龚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促前胸腺激素受体信号系统促前胸腺激素(prothoracicotropichor-monePTTH)因其促进前胸腺(PG)合成和分泌蜕皮激素而得名,以前也称为脑激素,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离体灌流孵育技术和促性腺激素的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对长臀(鱼危)(Cranoglanis bouderius)脑垂体碎片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持续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能显著刺激退化期的长臀(鱼危)离体脑垂体碎片促性腺激素(GTH)的分泌,并且长臀(鱼危)脑垂体碎片对持续的GnRH-A刺激未表现出脱敏性,该结果与胡子鲇和鲇鱼相似,而与金鱼和鲤科鱼类不同;重复脉冲GnRH-A刺激对长臀(鱼危)脑垂体碎片GTH分泌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存在剂量依存关系,与鲇鱼和鲤科鱼类相类似.上述结果表明在长臀(鱼危)的人工繁殖中可以用持续高浓度GnRH-A刺激对长臀(鱼危)进行催熟和催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促性腺激素及其受体与卵巢癌的关系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已在基础性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体内和体外模型中都已证实,作为促性腺激素成分之一的促卵泡成熟激素通过其受体对卵巢上皮细胞的细胞增殖、凋亡、细胞粘附、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功能发挥了重要影响.这些研究证明了促卵泡成熟激素受体和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不但增强卵巢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还激活多种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促卵泡成熟激素受体的脱敏化可能是卵巢癌发生的重要分子机制;从基因水平上,其多态性还与卵巢癌的易感性密切相关;由于它介导上皮性卵巢癌的多种恶性生物功能,因此,它是一个潜在的抗卵巢癌治疗的重要靶标.虽然如此,但是卵巢癌的发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促卵泡成熟激素及其受体在卵巢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首次从东北虎(Panthea tigris altaica)脑垂体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东北虎垂体促性腺激素α亚基,促卵泡激素(FSH)β亚基和促黄体激素(LH)β亚基的编码区序列,并进行克隆,测序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其α亚基,FSHβ亚基,LHβ亚基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分别为363bp,390bp和420bp,分别编码120,129和142氨基酸的前体蛋白。与已发表的人,牛,绵羊,猪,大鼠,小鼠等物种相应序列比较,无论在核苷酸水平,还是在氨基酸水平都显示出较高的同源性(64.7%-96.6%),其中与猪的同源性最高(86%-96.6%)。东北虎的基因序列还具有其明显的特异性,首次发现LHβ亚基cDNA编码的前体蛋白在信号肽部分比其它物种相应序列多一个亮氨酸残基(Leu)。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RU486)对恒河猴促性腺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探讨RU486影响恒河猴促性腺激素分泌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物测定法测定恒河猴促性腺激素,比较在不同情况下恒河猴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水平。结果实验表明:不同时间(0、0.5、1、2、4、8、12、244、8 h)用药后,RU486对恒河猴促黄体激素(LH)、促滤泡激素(FSH)分泌水平的影响,在用药0.5、1、24、h后,对LH、FSH分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在用药4 h时,LH、FSH分泌水平均有显著的降低,而用药81、2、244、8 h后,LH、FSH浓度没有显著差异。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一次用药后发现,卵泡期:RU486对LH、FSH分泌水平影响较小;排卵期:RU486对LH、FSH峰的发生延迟现象;黄体期:观察到RU486对FSH、LH基础分泌水平及脉冲的幅度出现下降。结论RU486对恒河猴的LH、FSH分泌水平,在不同情况下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同期发情激素使用的问题,对家畜的自然发情机理以及在此基础之上衍生的同期发情机理给予了介绍,说明了进行母畜同期发情使用的激素是孕激素或前列腺素;而促性腺激素的配合使用能促使母畜发情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同期性。  相似文献   

15.
本工作对9例正常育龄妇女与13例口服复方孕素1号片(一种新型的长效避孕药)妇女血浆中 FSH,LH,E_2-17β与孕酮进行了放射免疫测定。结果表明,药物使月经周期中的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同对照组正常值相比,服药后的激素变化可分三种类型。无排卵型(9例),排卵型(2例)与延迟排卵型(2例)。文中对各型激素变化特点作了描述。此外,根据本工作看来,作者以前观察到的孕素1号引起子宫内膜早熟,可能是药物的孕激素活性对内膜直接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促性腺激素FSH/LH在脊椎动物的生殖调控中占据中心地位,其生理功能主要通过其特异性受体FSH-R/LH-R所介导.研究表明,鱼类FSH-R和LH-R主要在性腺表达,也在脑、肝脏、肾脏、脾脏等部位表达,主要调控生殖细胞的成熟和最后的排卵及排精.  相似文献   

17.
外源激素对雄性黄鳝性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硬骨鱼类促性腺激素(GTH)的分泌受到双重调控,即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刺激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抑制因子(GRIF)的抑制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实现重组牛促卵泡激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方法:依据毕赤酵母的密码子偏爱性设计并利用PCR方法合成了牛促卵泡激素的α亚基和带有6×his-tag的β亚基相应的DNA序列,构建表达载体pHIL-S-bFSH,转化毕赤酵母,表达蛋白进行ELISA定量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重组牛促卵泡激素的表达量为0.26mg/L,Western blot鉴定分子量为35kDa。结论:在毕赤酵母中实现了具有免疫源活性的重组牛促卵泡激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在体注射实验和放射免疫测定法,研究了多巴胺能药物对性腺处于再发育期虎纹蛙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促黄体激素(LH)分泌活动的影响。结果是:多巴胺(DA)及其激素剂阿扑吗啡(APO)可显著降低血浆LH水平;而多巴胺的拮抗剂-地欧酮(DOM)可显著增加垂体LH含量。DA对脑中cGnRH-Ⅱ的合成有抑制作用,而OM对其mGnRH的释放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结果表明:DA可在脑及垂体水平分别抑制虎纹蛙GnRH和LH的释放,DA对LH释放的抑制作用很可能是通过D2受体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离体的鲤鱼脑垂体灌流孵育系统,研究重金属镉离子对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害影响。发现Cd^2+既能直接刺激GtH分泌,又抑制鲑鱼促性腺激素类似物释放激素刺激脑垂体分泌GtH作用。实验结果提示,Cd^2+对鲤鱼脑垂体GtH分泌细胞的毒定机制之一可能是它干扰了Ca^2+的正常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