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莘  王岱 《病毒学报》1998,14(4):370-373
艾滋病(AIDS)主要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的免疫系统造成的。许多流行病学研究已证明,疱疹病毒与HIV的共感染可以导致对HIV-1启动子的激活,并加速细胞的病理性反应〔1〕,从而加大个体对HIV感染的敏感和加快疾病的进程。人疱...  相似文献   

2.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由于该病的病死率较高,目前尚没有被广泛接受的有效的医治方法,所以世界各国对艾滋病都十分重视。在感染HIV时,HIV首先与靶细胞上的受体(receptor...  相似文献   

3.
广东两株人免疫缺陷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省两名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病人中采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将其与正常人PBMCs共培养分离人免疫缺陷病毒(HIV),3周后检测上清HIV-1p24抗原(ELISA法)超过阈值。将共培养第四周细胞和上清分别感染H9细胞(T细胞淋巴瘤传代细胞),一周后检测HIV-1 p24怕,证明有病毒生长。用HIV-1 ENV基因引物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证实,两株新分离的病毒  相似文献   

4.
Tat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基因组编码的反式激活因子,突变分析表明它含有几个重要的功能域。为寻找控制HIV复制的途径,构建了以HIV-1LTR(-158-+80)为启动子的Tat cDNA全长反义表达质粒pAS-Tat,并用已经构建的HIV LTR-158到+80为启动子,具有不同突变点的突变Tat基因表达质粒,以荧光酶基因为报告基因,共转染Jurkat细胞,结果发现无论是反义Tat表达质粒还  相似文献   

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细胞辅助受体的研究进展谭伟赵翠萍综述李德富审校(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分类号R511前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可以在人类引起艾滋病(AIDS)。经过十几年的...  相似文献   

6.
姜世勃 《微生物与感染》1995,18(2):13-15,29
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药物目前已发现数百种,分别作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不同阶段,有些已获准进入临床使用。本文仅将其中主要的几类药物,如HIV逆转录酶(RT)抑制剂、HIV蛋白酶抑制剂、阻止HIV与靶细胞结合的药物、作用于HIV糖蛋白的药物以及中草药等及对HIV的基因治疗和联合用药方法等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金宁一 《生物工程进展》2000,20(4):26-29,10
Gag和Env蛋白是人I型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ticiency virus type 1,HIV-1)的结构蛋白,是HIV-1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主要抗原。本实验通过多交亚克隆,将env基因以正确的三联密码读框插入gag基因的下游制备了HIV-1 gag-env嵌合基因,并将嵌合基因分别置于痘苗病毒p7.5启动子和牛痘病毒A型包涵体(ATI)启动子的下游,经过同源  相似文献   

8.
王用楫   《微生物学通报》1995,22(4):232-235
猴免疫缺陷病毒和艾滋病王用楫(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100024)1前言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immunodeficie-ncyvirus,SIV)与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  相似文献   

9.
中国首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A亚型毒株的鉴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中国首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A亚型毒株的鉴定苏玲邢辉羊海涛1罗小光2邵一鸣(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艾滋病参比实验室,北京100050)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亚型,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序列分...  相似文献   

10.
从一名国内感染的艾滋病人采血,分离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MCs)。首先与正常的PMCs共培养,4周后检测其HIV-1p24抗原(ELISA)达到峰值。用此时的细胞及其上清分别感染Jurkat-tat、CEM、MT4细胞,可很快地在这三株细胞中检测到HIV生长,HIV在Jurkat-tat细胞中生长情况最好,同时用病人血清直接感染Jurkat-tat和MT4细胞,4周后检测其细胞上清HIV-1p24抗原(ELISA法)为阳性,但OD值很低(约为PMC共培养组的一半)。用病人的少量全血与正常PMCs共培养,得到的结果与分离病人PMCs法相近。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免疫酶法(IEA)、蛋白印迹法及HIV-1POl基因和Env基因特异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PCR)等证实为HIV-1病毒。分离的HIV在Jurkat-tat细胞中连续传代,细胞被感染后2-3天即出现以大量融合细胞为主的细胞病变,感染后7-10天细胞几乎全部死亡。病毒在连续传代过程中的生长特征及致细胞病变特征不变。此病毒命名为CA-2毒株。  相似文献   

11.
BiotechnologyNews1999年19卷4期第5页报道:在过去几年中,人们对开发针对HIV的活减毒疫苗寄予厚望。3年前,DanaFarber癌研所(Boston,MA)的研究人员报道,口服高剂量含弱毒猴免疫缺陷病毒(SIV,一种类似于HIV...  相似文献   

1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程序性T细胞死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发AID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致病机制,认为HIV感染机体后可能诱导CD4^+和CD8^+T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从而导致AIDS产生,并依此机制探讨有关抗HIV感染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疱疹病毒6型(HHV-6)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自然感染过程中起着促进因子的作用。HHV-6与HIV有着共同的T细胞嗜性,除此以外,HHV-6还能感染杀伤CD8^+T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故认为免疫系统潜在影响更大。弄清HHV-6在HIV感染过程中对免疫系统的损伤作用,将有助于阐明艾滋病发病的复杂机制。  相似文献   

14.
香豆素类化合物--抗HIV天然药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目前主要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均属核苷酸类药物,以HIV病毒的逆转录酶作为靶点。这些药物虽然对HIV病毒反转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选择性较差,对人体细胞的毒性大,有严重的副作用[7]...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高效表达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gp41蛋白,从而为HIV1基因工程诊断抗原的国产化打下基础,用PCR的方法从HIV1全基因序列中扩增出编码gp41N端的690bp片段。经酶切后,克隆到pET28a载体中,再将重组质粒转化到表达宿主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高效表达出gp41蛋白。间接ELISA、Westernblot、SDSPAGE电泳证实,该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且表达量约占总菌体蛋白的45%。重组蛋白经金属鏊合纯化,纯度达99%。  相似文献   

1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包膜糖蛋白gp41核心结构的药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包膜糖蛋白gp41在病毒膜和靶细胞膜的融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叙述了C多肽抑制剂研究成果、HIVgp41核心结构的特征及作用于gp41核心结构的抗HIV药物研究的最新发展。可望在不久的将来,研制出针对HIVgp41核心结构的新的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HIV-1感染和AIDS。  相似文献   

17.
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抗3'─叠氮─3'─脱氧胸腺嘧啶(AZT)抗药株经体外感染C8166淋巴细胞在高浓度AZT条件下筛选获得,并暂命名为HIV─1─R株。该抗药株与HTLV─ⅢB株相比,在同一感染复数(M01)病毒量感染C8166细胞,经不同浓度的AZT处理后,其复制的病毒量和对AZT的敏感性有显著的差异,抗药株感染C8166细胞,加AZT处理后,分离细胞DNA作PCR扩增后分析,特异性病毒的DNA量比敏感株高100倍以上,显示其抗药性作用点在病毒逆转录DNA前。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疫苗     
艾滋病疫苗英国剑桥AXis遗传公司推出了利用嵌合病毒颗粒(CVP)技术生产人免疫缺陷病毒或艾滋病毒(HIV)疫苗的技术。实验室试验表明,用不同剂量的HIVPP“肽嵌合病毒颗粒[CVP—HIV(gP“)」免疫小鼠,可使其产生大量的中和抗体。还证明,这些...  相似文献   

19.
应用抗HIV-1Rev单链抗体细胞内免疫方法,研究在人T细胞和周围血淋巴单核细胞内抗病毒复制的效果,探讨细胞内免疫抗HIV-1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克隆抗HIV-1Rev单链抗抗体(sFv)基因,以逆转录病毒为基因载体,将名装后的含靶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转导至人CD4阳性T-细胞株CEM和SupT1,以及HIV-1阴性自愿者的周围血淋巴单核细胞(PBMC),再分别用不同剂量(MOI)的HIV-1病毒株PN  相似文献   

20.
宝福凯 《生命科学》1994,6(5):20-24
艾滋病发病机理研究中的十大热点问题宝福凯(昆明医学院基础部650031)艾滋病是获得性兔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音译,为HIV感染的晚期表现。弄清AIDS发病机理的关键在于阐明AIDS发病前HIV的感染过程和HIV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自首次报道A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