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利用植物杀菌素来浸制生物标本的问题,在没有谈这个问题前,关于什么是植物杀菌素我在这里作一简单的说明:植物杀菌素就是在高等植物体中含有最强烈的而能够抑制或杀减细菌,霉菌以及原虫的一种挥发性物质——植物杀菌素的特征。当然这种物质并不是所有植物体中存在的。根据最近苏联生物学家托金氏研究结果如桦树、檞树、野樱树,黑色醋栗、蒜、葱、洋姜、杜松等含有最多,尤其是葱蒜中的植物杀菌素要比桦树等的杀菌力来得强。托金氏教授在自己的实验室中曾作了很有趣味的一个试验:把桦树等的树叶子切成碎片,把它放在一滴有微生物的水边,经过5分鐘到15分鐘  相似文献   

2.
结合民族植物学和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哈尼族和基诺族等3个少数民族民间利用番石榴(Psidium guajava)、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和水柳(Homonoia riparia)的传统知识进行调查研究及体外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番石榴和余甘子在村寨中较为常见,当地少数民族将其种植于庭院中,常作为果蔬食用,食用番石榴嫩叶可缓解拉肚子的症状,治疗腹痛、腹泻。水柳生长在水边,傣族会将其叶作为腌酸鱼的配料之一。根据文献记载,番石榴、余甘子和水柳的叶部位作为药使用时,常煎水外洗,治疗皮肤瘙痒。对这3种药用植物叶部位采用80%乙醇浸泡制备的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结果显示番石榴、余甘子和水柳3种药用植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均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在98~390μg·mL~(-1)之间,最小杀菌浓度MBC在98~781μg·mL~(-1)之间。番石榴和水柳叶对铜绿假单胞菌有一定抑菌和杀菌活性,其MIC和MBC范围均为6 250~12 500μg·mL~(-1)。由此可见,这3种药用植物的民间利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微生物对可接触表面的污染给公共卫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利用具有杀菌特性的铜及铜合金代替不锈钢等制品,可以降低消毒剂的使用和细菌的传播。【方法】通过分析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株大肠杆菌在铜及铜合金平板上的存活时间,对不同类型铜合金的杀菌特性进行了探索。【结果】铜合金平板的杀菌能力与其铜含量成正比;铜合金对同属细菌的杀菌能力相近,对不同属细菌则有一定差异;铜合金的杀菌效率与细菌对Cu2+抗性没有直接联系;铜合金杀菌的效率与细菌的细胞壁结构可能有很大关联。【结论】铜及铜合金是较好的杀菌材料。  相似文献   

4.
探讨酵母菌杀菌系统(即30株杀菌酵母菌)对38株真菌或细菌的杀菌活性。结果显示杀菌酵母菌不仅对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和烟曲霉菌等真菌有杀菌活性,而且对其不相关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也有杀菌活性,提示该系统具有广泛的杀菌活性,特别是K36。  相似文献   

5.
溶菌酶及其分子改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菌酶是一种优异的天然抗菌蛋白,可以成为抗生素和化学防腐剂的有效替代物,解决日益严峻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和抗生素残留、化学防腐剂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并构建具有新型广谱杀菌能力的溶菌酶,对食品、医药、畜牧等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溶菌酶的分类、胞壁质酶活性和非酶活性杀菌性质以及蛋白质改造方法,特别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溶菌酶进行抗菌活性增强、抗菌谱拓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银杏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现存古代孑遗植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植物。目前,西德、日本等国对银杏进行了深入的综合利用研究,开发出许多专利性的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等。本文就银杏的研究与利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刺糖多孢菌生产多杀菌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杀菌素(spinosad)是由放线菌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发酵产生的新型生物杀虫剂。多杀菌素由于具有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化学合成农药的速效性,以及对哺乳动物、昆虫天敌和环境安全等特点,已在多个国家获准使用。目前我国多杀菌素的研究尚处于实验室阶段,产量相对较低,尚不具备工业化生产的条件。对多杀菌素的结构、生物合成途径、发酵培养基优化、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衍生物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防腐剂的杀菌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九种含有挥发性杀菌物质的中草药中筛选出一种以挥发性植物油为主的复合防霉剂──SC-4防霉剂。通过对分离自档案材料基质的10多种霉菌进行杀菌试验,效果显著,杀菌性能强而持久又无污染,杀菌作用明显优于某些商品防霉剂。可望用于大量档案、图书等的防腐。  相似文献   

9.
盛志  陈凯  李旭 《微生物学报》2016,56(3):397-405
多杀菌素是在刺糖多胞菌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生物杀虫剂,它对靶标昆虫具有独特的快速触杀和摄食毒性,兼具化学农药的速效性和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具有低残留、快速降解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多杀菌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和体外合成方法,对随机诱变、代谢工程定向改造等刺糖多孢菌工业菌株育种方法进行了介绍,对多杀菌素在异源宿主中的合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外出现了一些新的杀菌技术,能有效杀菌,且保持食品的原有风味,现简介如下。1低温高压杀菌法日本、美国等采用这种杀菌技术。这种杀菌方法是采用高的大气压及低温对食品的杀菌。如:日本采用60℃,6×108Pa,20min;美国采用25℃,6×108P...  相似文献   

11.
产品介绍本产品是我公司新研发的第三代升级换代产品,由于采用了陶瓷内置发热元件和智能数显温控技术,使杀菌筒温度更均匀,保温效果进一步提高。整机外壳用拉丝不锈钢制成,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杀菌快、安全、节能、清洁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植物组织培养接种和其它领域的小型刀、剪、镊、针等工具进行重复操作的消毒杀菌,克服了传统酒精灯消毒杀菌不彻底、不均匀及造成的空气污染和火灾隐患,接种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梅果肉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solation,PurificationandAnalysisofPolysaccharideofPrunnsmumeYULi-Jun,ZHANGEr-Xian,ZHUYue-Xiong,HONGHang(DepartmentofBiology,ShantouUniversity,Shantou515063)梅由于具有解毒、解热、止泻、恢复疲劳、净化血液以及杀菌等功效,国外已用于提炼杀菌和强健新药[4]。我国民间早已广泛利用梅治疗感冒、哮喘、胃肠痛,预防动脉硬化、糖尿病、肝肾病等[1]。我们[6]增对青竹梅的抗氧化机理进行过多年的研究,发现青竹梅果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能降低组织脂质过氧化(LP),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中药渣的深加工及其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政策的推动和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中药越来越多地被开发和利用;与此同时,中药渣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大。传统的中药渣处理方法多采取堆积、焚烧以及掩埋的方式,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而且造成中药渣资源的极大浪费。近年来,中药渣的资源化利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中,笔者综述近3年来中药渣在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和环境修复等多方面的应用,并对中药渣的几种主要资源化利用方式进行了总结,最后对中药渣的进一步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微藻可生产不饱和脂肪酸及色素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同时也可用来生产可再生清洁能源如生物柴油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微藻细胞的采收成本高居不下,已成为限制微藻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其他方法相比,絮凝采收成本低、操作简便,是很有应用前景的采收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化学絮凝、物理絮凝及生物絮凝等方法对不同微藻细胞进行采收的研究,重点对生物絮凝方法进行了总结。利用微生物絮凝剂及微藻细胞的自絮凝进行微藻生物量的回收,是微藻采收技术中环境友好、低成本和行之有效的新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城市污水污泥产量巨大且成分复杂 ,如何对它进行合理利用已越来越受人们关注。文章系统地综述了我国城市污泥处置与利用的现状和趋势 ,并重点讨论了污泥土地利用的可行性以及我国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认为将污泥进行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并作为有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等进行资源化利用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并将成为我国污泥处置与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杀菌灭藻剂的长期及不科学使用,细菌对杀菌灭藻剂的抗药性问题日益严峻。研究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相关细菌的抗药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硫酸盐还原菌对各类杀菌灭藻剂的抗药性及其抗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内容主要涉及细菌对杀菌灭藻剂的抗性概念、国内外细菌的抗药现状、杀菌灭藻剂的杀菌机制和细菌的抗药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首次利用物化性质稳定的水溶性卟啉研究了对细菌和真菌的光敏杀菌作用。其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能力随着卟啉浓度增大而增强。杀菌作用强弱与光照时间有关,光照1小时,杀菌能力最强。杀菌能力与青霉素相近。  相似文献   

18.
家蚕(桑蚕)和蚕桑产业在我国古代经济发展中就具有重要作用,人们在利用家蚕蚕丝作为丝织品原料的同时也将蚕蛹等作为食品以及中医药的原料加以利用。现如今,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古老的丝绸之路又被重新认识和发扬光大,与此同时,家蚕的经济、食药用价值亦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本文概述了家蚕不同形态阶段及其产物在食用、药用、保健等方面的价值与研究现状,同时也对目前家蚕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思考和解决方案。此外,对家蚕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拓展蚕桑资源新领域和新市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和产值不断增加,在保障居民食物供给、促进就业率提升和增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菌渣,这些菌渣具有营养成分丰富、用途广泛等特点,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绿色化、循环化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文章针对食用菌菌渣的堆肥化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开发利用方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小豆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豆(Vigna angularis Ohwi & Ohashi)属于医食两用作物,既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也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物。然而与大宗作物相比,小豆现代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等研究落后,种质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品种改良仍局限于系统选育、杂交选育等常规手段,育种效率低。笔者从事小豆种质资源保存评价、新基因发掘及创新利用等研究多年,现从国内外小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品种选育概况及经典遗传学、现代分子遗传学等各方面研究进行回顾和概述,并对我国小豆产业进行了展望和讨论,以供国内小豆科研工作者参考,并期望对提高我国小豆遗传研究水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