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生物技术是国家战略性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战略发展争夺的热点之一。本文对ISTIC-专利分析数据库与美国USPTO授权的生物技术相关专利数据中收录的专利进行了分析。从专利授权数量及年度变化、生命周期、专利权人、专利的国际专利分类号、专利权人所属国家和机构等角度深入分析了生物技术专利的整体产出情况、重点技术领以及各个国家的生物技术发展状况和战略布局情况,为该领域战略争夺发展的重点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2.
生物技术是国家战略性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战略发展争夺的热点之一。本文对ISTIC-专利分析数据库与美国USPTO授权的生物技术相关专利数据中收录的专利进行了分析。从专利授权数量及年度变化、生命周期、专利权人、专利的国际专利分类号、专利权人所属国家和机构等角度深入分析了生物技术专利的整体产出情况、重点技术领以及各个国家的生物技术发展状况和战略布局情况,为该领域战略争夺发展的重点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3.
生物芯片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中期,是现代生物学技术与计算机等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基因、蛋白质等生命领域研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Derwent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生物芯片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从多个专利计量指标入手,分析生物芯片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通过计量研究发现生物芯片技术领域自21世纪以来发展迅猛,发达国家占据主动,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水平也处于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4.
冠状病毒是一类可感染人类和动物的RNA病毒,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其人际传播迅速,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求疫苗防控对策。基于冠状病毒疫苗领域全景专利,在综合对比分析该领域的全部专利的发展趋势、主要国家和主要机构的专利产出的同时,重点揭示了其中的人用相关疫苗的发展与分布情况以及重点分析了人用疫苗产品的研发现状,以期为我国冠状病毒疫苗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冠状病毒是一类可感染人类和动物的RNA病毒,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其人际传播迅速,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求疫苗防控对策。基于冠状病毒疫苗领域全景专利,在综合对比分析该领域的全部专利的发展趋势、主要国家和主要机构的专利产出的同时,重点揭示了其中的人用相关疫苗的发展与分布情况以及重点分析了人用疫苗产品的研发现状,以期为我国冠状病毒疫苗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DNA测序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对Derwent数据库中收录的,与DNA测序技术领域相关的专利申请数据进行了研究,分别从专利申请量及年度变化、生命周期、专利权人和专利发明人、专利的国际专利分类及德温特分类号等角度深入分析了DNA测序技术专利的整体产出情况、重点技术领域和主要申请机构的专利战略布局情况。通过研究发现DNA测序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主要推动者是经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专利文献深入分析天然抗肿瘤药制剂技术的发展态势。方法:采用专利计量分析、统计学趋势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药学专业知识的定性分析方法从专利申请数量、国家/地区分布、专利技术领域等方面对天然抗肿瘤药制剂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结果:天然抗肿瘤药制剂技术专利年申请数量在3000件左右,处于比较稳定平稳的发展时期;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中国;专利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活性和剂型的相关研究。结论:美国专利申请数量排名第一,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且专利质量很高,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中国虽然在专利申请数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专利质量亟待提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抗癌疫苗领域的整体情况以及探索未来的发展趋势.方法:运用专利计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从专利申请量、专利技术生命周期、高被引专利等角度深入分析了抗癌疫苗专利的整体申请概况、重点技术领域和主要申请机构等情况.结果:研究发现抗癌疫苗的专利申请量从1993-2009年经历了缓慢上升期、快速上升期、缓慢下降期,到2010年专利申请量又有所回升;专利申请总量最多的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接下来是美国和中国;美国的公司/机构在抗癌疫苗领域的整体实力最强,其次是法国和日本;抗癌疫苗的研发主要涉及医学、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等领域,重点集中在医用配制品、微生物、酶、药物治疗活性等方面,其中关于疫苗生产、测试检测、载体、免疫刺激剂、野生型编码序列、肿瘤诊断等方面的专利比较多;抗癌疫苗专利的技术生命周期经历了萌芽期、增长期、瓶颈期.结论:抗癌疫苗领域虽遭遇技术瓶颈,但整体发展迅速,美国在该领域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和专利优势,中国在抗癌疫苗研发方面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数字疗法(digital therapeutics, DTx)是指使用基于证据的、经过临床评估的软件直接向患者提供医疗干预措施,以预防、管理或治疗疾病。作为数字健康的一个重要子领域,数字疗法在推动医疗智能化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受到各个国家/地区的重点关注,具有一定的潜在商业价值。本文基于数字疗法领域专利,在阐述基本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国际专利分类技术主题与关键词聚类进行分析,揭示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及主要机构的专利布局重点,并筛选Pear Therapeutics等3个有代表性的专利申请机构进行重点研究,分析其技术布局情况,进一步提出我国未来在数字疗法领域技术布局的建议,促进数字疗法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物医药产业是中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本文对Derwent数据库中收录,在中国申请的与生物医药领域相关的专利申请数据进行了研究,分别从专利申请量及年度变化、生命周期、专利权人和德温特分类号等角度深入分析了生物医药专利的整体产出情况、重点技术领域和主要申请机构的专利战略布局情况。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生物医药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进入相对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1.
合成生物学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可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创新发展,解决当前农业学科中的瓶颈问题。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领域发表论文的时序数量分布、主题分布等探测当前合成生物学的基本态势。基于领域的主题分布可知,其中植物合成生物学这一主题是稳定存在的且主题规模处于稳定增长趋势。聚焦植物合成生物学这一主题方向,在构建引文网络的基础上利用主路径分析方法从知识流动角度探测植物合成生物学领域重要知识节点,内容涵盖介子油苷生物合成途径,重要催化酶功能解析、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组学方法的应用,利用微生物酵母进行生物物质合成,这些内容表征了合成生物的核心理论技术。  相似文献   

12.
合成生物学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可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创新发展,解决当前农业学科中的瓶颈问题。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领域发表论文的时序数量分布、主题分布等探测当前合成生物学的基本态势。基于领域的主题分布可知,其中植物合成生物学这一主题是稳定存在的且主题规模处于稳定增长趋势。聚焦植物合成生物学这一主题方向,在构建引文网络的基础上利用主路径分析方法从知识流动角度探测植物合成生物学领域重要知识节点,内容涵盖介子油苷生物合成途径,重要催化酶功能解析、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组学方法的应用,利用微生物酵母进行生物物质合成,这些内容表征了合成生物的核心理论技术。  相似文献   

13.
合成生物学旨在应用工程学的研究思路及手段去设计或改造生物系统,是一个综合了科学与工程的拥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在生物医药、农业、能源、环保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DNA组装技术是合成生物学中的关键技术,也是合成生物学快速发展的限制性技术。综述了众多DNA组装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合成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The emerging field of synthetic bi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global health. For example, synthetic biology could contribute to efforts at vaccine development in a context in which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 have been identifi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being crucial to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efforts and, in particular,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However, past experience with innovations shows that realizing a technology’s potential can be difficult and complex. To achieve better societal embedding of synthetic biology and to make sure it reaches its potent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ould be made more inclusive and interactive. 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a broad range of stakeholders with different views, needs and ideas should have a voice in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process. The interactive learning and action (ILA) approach has been developed as a methodology to bring societal stakeholders into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cess.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LA in five phases for an international effort, with national case studies, to develop socially robust applications of synthetic biology for global health,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vaccine development. The design is based on results of a recently initiated ILA project on synthetic biology; results from other interactive initiatives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and examples of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synthetic biology for global health that are currently being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5.
基因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淼  王璐  田敬东 《生物工程学报》2013,29(8):1075-1085
基因合成是生物学中一项最基本的、最常用的技术.对DNA调控元件、基因、途径乃至整个基因组的合成是验证生物学假设和利用生物学为人类服务的有力工具.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对基因合成能力提出了日益迫切的需求.近年来,基于微芯片基因合成技术取得了很多令人振奋的新进展,正在向着高通量、高保真、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文中综述了DNA化学合成和基因组装及相关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这些新技术正在推动着合成生物学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合成生物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1992-2012年期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5012篇与合成生物学相关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进行年代分布、地域分布、机构分布、研究热点等方面的计量分析,以探究合成生物领域的研究实力分布、研究热点与发展动态。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合成生物学领域近十年来发展迅猛,美国等发达国家占据主动。我国在该领域的论文产出数量可观,但学术影响力有待提高。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基因调控网络构建、基因基因组合成、功能回路设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合成生物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兼材料学、医学和信息学等学科特性的交叉学科,在促进医学进步和科技转化应用的同时,也在总体国家安全内涵中被赋予了特殊的重要地位。如何在新时期应对错综复杂的安全形势和严峻挑战,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科技治理和生物安全的重要命题。重点介绍合成生物技术相关生物武器威胁、生物恐怖威胁、生物安全国际公约条例、生物安全伦理治理框架,总结近年来合成生物技术领域生物安全风险相关问题,提出合成生物学安全风险应对策略和国家总体安全观下科技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合成生物学是一个基于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的科学领域,其目的是重新设计和重组微生物,以优化或创建具有增强功能的新生物系统。该领域利用分子工具、系统生物学和遗传框架的重编程,从而构建合成途径以获得具有替代功能的微生物。传统上,合成生物学方法通常旨在开发具有成本效益的微生物细胞工厂进而从可再生资源中生产化学物质。然而,近年来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始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更直接的作用。本综述介绍了基因工程中的合成生物学工具,讨论了基于基因工程的微生物修复策略,强调了合成生物学技术可以通过响应特定污染物进行生物修复来保护环境。其中,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ers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技术在基因工程细菌和古细菌的生物修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生物修复领域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先进技术,包括生物膜工程、人工微生物群落的构建、基因驱动、酶和蛋白质工程等。有了这些新的技术和工具,生物修复将成为当今最好和最有效的污染物去除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合成生物学技术和产品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难以预知的生态风险, 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2014年10月在韩国平昌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上, 合成生物学首次被作为正式议题进行讨论。本文梳理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合成生物学从提出到成为“新的与正在出现的议题”的过程, 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在该议题上对缔约国的最新要求, 以及我国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和风险评估现状。当前我国合成生物学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的科研投入不断增大,但距离成熟的商业化仍有相当距离。我国对相关技术风险评估能力欠缺,且尚未明确负责其生物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本文提出了以严控风险、适度鼓励研究开发和要求发达国家提供更多技术支持的谈判对策, 以及明确合成生物学安全风险管理的政府主管部门、通过技术开发以推动风险评估、构建国家合成生物学数据库和建立专业风险评估团队等履约建议。  相似文献   

20.
Kitney R  Freemont P 《FEBS letters》2012,586(15):2029-2036
Just over two years ago there was an article in Nature entitled "Five Hard Truths for Synthetic Biology". Since then, the field has moved on considerably. A number of economic commentators have shown that synthetic biology very significant industrial potential. This paper addresses key issues in relation to the state of play regarding synthetic biology. It first considers the current background to synthetic biology, whether it is a legitimate field and how it relates to foundational biological sciences. The fact that synthetic biology is a translational field is discussed and plac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dustrial translation proces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ynthetic biology is platform technology, this topic is also discussed in some detail. Finally, examples of application areas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