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T7启动子具有真核生物聚合酶Ⅱ顺式作用因子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a-鹅膏蕈碱(a-amanitin)对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选择性抑制,以氯霉素乙酰转 移酶基因(CAT)作为报道基因进行体内表达实验,证明T7噬菌体启动子可为真核生物RNA 聚合酶Ⅱ所启动。应用建立的竞争性DNA-蛋白质凝胶泳动技术,分别以TATA框、CAAT 框、GC框和八核苷酸序列(octamer)为竞争性寡核苷酸分子,发现人工合成的T7启动子可能 与 TFⅡD起始转录因子结合,形成 DNA-核蛋白质结合物。将 TATA框和八核苷酸序列分别 接入T7启动子上游,CAT实验显示八核苷酸序列可以增强RNA聚合酶Ⅱ对T7启动子的转录 起始作用。实验结果表明T7启动子可作为RNA聚合酶Ⅱ的顺式作用因子。  相似文献   

2.
人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基因cDNA和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AT)及polyA信号序列被克隆进行PGEM4载体的T7噬菌避动子下游,构建成质粒PT7LDLR和PT7CAT,两个重组质粒转化CHO细胞,PCR和CAT酶实验显示:两个基因被T7噬菌体启动子所启动,结果证实真核生物RNA聚合酶能够识别T7启动子,转录外源基因,常用的含有T7启动子的质粒可同时的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3.
RNA聚合酶Ⅲ启动子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NA聚合酶Ⅲ (polⅢ )是真核生物催化合成tRNA和 5SrRNA及一些核小RNA和胞质RNA必需的酶。RNA聚合酶Ⅲ能够识别tRNA基因中一些高度保守的特征性DNA序列而启动下游DNA的转录 ,这些序列称为RNA聚合酶Ⅲ启动子。RNA聚合酶Ⅲ启动子不仅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tRNA、U6核小RNA(SNR6 )等的基因中 ,也是病毒催化合成一些小片段RNA如腺病毒VARNA所必需的。RNA聚合酶Ⅲ启动子因其能在体内外高效快速地转录某些小片段基因 ,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核酶和反义RNA技术中 ,在众多的RNA…  相似文献   

4.
周天鸿  王彤歌 《遗传学报》2000,27(5):455-461
根据α-鹅膏蕈碱(α-amaintin)对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选择性抑制,以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AT)作为报道进行体内表达实验,证明T7噬菌体启动子可为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所启动。应用建立的竞争性DNA-蛋白质凝胶泳动技术,分别以TATA框、CAAT框、GC框和八核苷权序列(octamer)为竞争性寡核苷酸分子,发现人工合成的T7启动子可能与TFⅡD起始转录因子结合,形成DNA-核蛋白质结  相似文献   

5.
设计一对PCR引物,其中上游引物的5’端除目的基因外,还加T7RNA聚合酶启动子序列,以质粒(pSVLD3)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带有T7RNA聚合酶启动子序列的139bp的cDNA片段,它含有丁型肝炎病毒(HDV)基因组RNA中核酶(Ribozyme)区的cDNA该核酶具有自身裂解功能,经测序发现该cDNA有2个碱基变异,以此PCR产物为模板,通过T7RNA聚合酶,转录出核酶的前体,并观察到其  相似文献   

6.
登革病毒感染性转录体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登革病毒 (Denguevirus)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基因组结构为单股正链RNA ,全长约 1 0~ 1 1kb。登革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不形成DNA中间体 ,因此要在基因水平研究其特征存在一定困难 ,因为突变、重组、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技术都是在DNA水平上的操作。体外转录制备感染性RNA(感染性转录体 )技术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新途径[1]。该技术是把病毒RNA逆转录成cDNA ,并置于RNA聚合酶启动子的下游 ,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体外转录出全长正链RNA ,经转染易感细胞后复制出子代病毒颗粒。由于这种子代病毒来自cDN…  相似文献   

7.
三类真核RNA聚合酶分别选择性地转录细胞核基因,其转录特异并不决定于RNA聚合酶本身,而是取决于被转录基的启动子元件及能识别并结合这些元件的普通转录因子,它们与RNA聚合酶相互作用,在启动子区组装成转录起始复合物,从而起动转灵,已知的三类普遍转寻因子中,大多数为相应RNA聚合酶所专用,只有少数因子中的个别亚基是三类酶所通用。本简述这三类普通转录因子的结构,性质及其在转录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将携带有T7噬菌体RNA聚合酶基因的质粒和neo抗性基因质粒共转化CHO细胞,经狭缝RNA和Southern blot杂交实验证实获得表达T7噬菌体RNA聚合酶基因的细胞株。pT7CAT质粒转染未表达和表达的细胞株,实验显示两者都能表达报道基因,但效率不同。实验构建了不同表达水平的T7启动子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9.
以丙肝病毒 (HCV)为切入点 ,建立一套通过基因操作技术在体外细胞培养系统中生产高滴度反转录病毒颗粒的大规模病毒培养技术平台 ,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其它难以体外大规模培养的反转录病毒的生产。该体系包括一株插入T7RNA聚合酶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vTF 3和 2个重组质粒 ,质粒PT7HCV在上游T7启动子和T7终止子之间插入HCV基因组cDNA ,可通过T7RNA聚合酶指导转录产生 9 5kb的HCVRNA ;另一质粒P...  相似文献   

10.
组蛋白与hAMFR基因启动子的结合对体外转录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庆华  吕延成 《遗传学报》1999,26(5):501-505
采用从鸡血红细胞中分离纯化的组蛋白,从HeLa细胞核中萃取的含有RNA聚合酶Ⅱ和多种Ⅱ类基因转录因子的可溶性抽提物,以及从非洲爪蟾卵细胞核中撮以的萃取物热处理物上清用于核小体构建,以含有人自泌移动因子受体基因启动子序列的DNA片段为模板进行体外转录实验,结果表明,组蛋白和转录因子在hAMFR基因启动子序列上的竞争性结合对转录活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启动子区域预先构建的核小体能够抑制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