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对人肝癌(HCC)HepG2细胞迁移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水飞蓟宾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观察水飞蓟宾对HepG2细胞迁移的作用,通过RT-PCR方法检测迁移相关基因Twist、Snail和Slug的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浓度水飞蓟宾对细胞活力、细胞迁移距离的和迁移细胞个数的影响,并比较各组间Twist、Snail和Slug的转率。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0,30,60,120,240,480μg/ml)水飞蓟宾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HepG2细胞增殖,同时呈现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P0.05);与对照组相比,HepG2细胞在划痕24 h后,水飞蓟宾组(60,120,240μg/ml)的迁移距离分别为(1.50±0.24)cm(P=0.046)、(1.20±0.33)cm(P=0.037)和(1.05±0.24)cm(P=0.029);Transwell实验中水飞蓟宾组(60,120和240μg/ml)细胞迁移个数分别为(100.00±4.25)个、(30.00±5.34)个和(6.00±2.28)个(P均0.05);PCR结果显示,水飞蓟宾不同程度的降低HepG2细胞Snail、Slug和Twist基因的转率。结论水飞蓟宾可抑制人HCC HepG2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探究其干预机制。方法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常规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CCK-8以及EdU-488法检测芍药苷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芍药苷对SW480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beclin1、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芍药苷分别处理24h、48h、72h的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显著抑制:相比较对照组,160μg/ml芍药苷处理48h后,SW480细胞内黄绿色荧光减弱,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为(58.91±4.99)%;SW480细胞的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显著下降:侵袭抑制率为26.50%,迁移抑制率为24.67%;beclin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beclin1与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芍药苷能够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Bcl-2蛋白表达,上调beclin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atorv)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GMCs)增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HG-MCs,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TGF-β1 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38MAPK蛋白合成。结果1.Ox-LDL(80μg/ml)刺激系膜细胞增殖;2.Ox-LDL(10μg/ml-80μg/ml)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加HGMCs TGF-β1 mRNA和p38MAPK蛋白表达,3.Atovastatin(6μg-12μg/ml)抑制系膜细胞增殖,降低ox-LDL引起的TGF-β1 mRNA表达上调,抑制p38MAPK信号途径激活。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对抗p38MAPK信号通路,减少TGFβ1分泌,抑制ox-LDL引起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预防和治疗伴有血脂异常的糖尿病肾脏病变。  相似文献   

4.
探究黑果枸杞花青素在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自噬的影响。利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EdU和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效果,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增殖和自噬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黑果枸杞花青素可有效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上调增殖因子(LATS1、LATS2和MOB1)和自噬因子(Beclin-1、LC3-Ⅱ和AMPK),并下调增殖因子YAP的mRNA水平;下调自噬因子p-mTOR和细胞周期因子CDK4,并上调自噬因子p-AMPK和LC3-Ⅱ的蛋白表达。由此推测黑果枸杞花青素可在体外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促进人肝癌HepG2细胞发生自噬。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Ⅰ(AAVC-Ⅰ)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迁移活性的影响,探讨AAVC-Ⅰ抑制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分别用AAVC-Ⅰ(0、20、40、80μg/ml)处理细胞后再孵育24 h。划痕实验和趋化小室实验观察AAVC-Ⅰ对内皮细胞迁移活性的影响;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P选择素(P-selectin)和细胞间粘附因子(ICAM-1)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HUVECs比较,AAVC-Ⅰ各浓度组细胞迁移能力都有不同程度降低,P-selectin和ICAM-1 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结论:AAVC-Ⅰ可能通过下调P-selectin和ICAM-1 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内皮细胞迁移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蓝莓花青素(BA)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分析凋亡相关基因—p5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分别用浓度为50μg/ml、100μg/ml、200μg/ml的BA处理结肠癌Lovo细胞24h,采用MTT法、免疫荧光法和Real-time PCR法和免疫细胞组织化学分析BA对Lovo细胞增殖、细胞凋亡、p5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BA呈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Lovo细胞增殖;能诱导细胞发生晚期凋亡;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BA处理后p53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别上调0.602、0.697、0.541倍(P0.05),但BA不同剂量组间并无明显的差异(P0.05);免疫细胞组化结果表明随着BA浓度的增加,p53表达增强。[结论]BA可以诱导结肠癌Lovo细胞发生晚期凋亡,p53基因mRNA表达上调,但与BA的浓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多种方法探究FoxM1/mdr1信号调控的结合肽P201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用药对肝癌细胞HepG2的协同杀伤作用及抗耐药分子机制。方法:CCK-8法测定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的抑制杀伤作用;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荧光双染、AnnexinⅤ-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划痕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HepG2细胞迁移能力;最后通过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HepG2细胞中FoxM1、mdr1和ABCG2等耐药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结果:联合用药[P201(45.0μg/mL)+5FU(100.0μg/mL)]作用48h抑制率达83.8%,作用24h的抑制率为77.8%,显著高于单独用药(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联合用药细胞凋亡率达43.4%,而单独用药分别为19.4%、25.1%;联合用药在mRNA水平可显著下调HepG2细胞中的FoxM1、mdr1耐药基因,与蛋白水平结果一致;联合用药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迁移。结论: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有强的抑制杀伤作用,在促进细胞凋亡的同时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迁移,且通过下调FoxM1、mdr1和ABCG2等耐药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增加HepG2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提示P201可提升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减少抗癌药物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梅群弟  王海鹏  王利  傅芳  李娟  郑姚  张玲 《兽类学报》2022,42(2):196-203
为研究牦牛(Bos grunniens) B细胞淋巴瘤2相关蛋白A1(B cell lymphoma 2 related protein A1,BCL2A1)的原核表达及体外活性。采用原核表达载体构建、细胞划痕实验、CCK-8法、透射电镜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ET-32a-BCL2A1重组质粒,表达获得约33kDa的BCL2A1。终浓度为0.02μg/mL、0.2μg/mL、2.0μg/mL的BCL2A1均能使HepG2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 < 0.05),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的迁移。2.0μg/mL BCL2A1导致HepG2细胞核固缩,胞质中高密度物质聚集,溶酶体吞噬形成致密的凋亡小体等。此外,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9的mRNA水平在2.0 μg/mL组中显著上调(P < 0.05),CASP8的mRNA水平在0.2 μg/mL和2.0 μg/mL组中显著上调(P < 0.05),而CASP3Cyt c的mRNA水平在3个浓度处理组均显著上调(P < 0.05)。这提示BCL2A1可能通过凋亡途径影响HepG2细胞活性,为进一步探索牦牛BCL2A1基因功能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5-脱氧杂氮胞苷(5-aza-CdR)对HepG2细胞生长抑制及beclin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肿瘤发生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5-aza-CdR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用相差显微镜观察不同药物浓度下不同时间段的肝癌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5-Aza-CdR对抑癌基因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5-aza-CdR可抑制HepG2细胞生长,呈剂量依赖性,并上调beclin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102.4umol/L5-aza-C-dR作用72小时细胞增殖抑制率最高,可达(84.3±3.31)%,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aza-CdR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恢复某些抑癌基因的表达,上调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姜黄素联合索拉菲尼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增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用不同浓度姜黄素(0、10、20、30、40、50 mmol/L)、不同浓度索拉菲尼(0、5、10、15、20μmol/L)及两药联合处理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24 h后,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用姜黄素30 mmol/L、索拉菲尼10μmol/L及两药联合处理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24 h后,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关键蛋白AKT、mTOR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姜黄素、索拉菲尼及两药联合对HepG-2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与姜黄素或索拉菲尼单药组相比,姜黄素联合索拉菲尼组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增殖(P0.001);能显著抑制AKT、mTOR的mRNA表达而增加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mRNA的表达(P0.001)。结论:姜黄素联合索拉菲尼组抑制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增殖作用较单药组明显增强,两药联合协同诱导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产生自噬,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探讨半边旗二萜类成分Pteisolic acid G(PAG)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用不同浓度的PAG处理HepG2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DCFH-DA法检测细胞内ROS水平,采用ROS抑制剂乙酰半胱氨酸(NAC)评价PAG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对ROS的依赖性。结果表明,在24 h、48 h和72 h时,PAG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p0.05),IC_(50)分别为64.8μmol/L,38.5μmol/L和24.8μmol/L;用药24 h时PAG可剂量依赖性地使HepG2细胞阻滞在G_2/M期,同时增加HepG2细胞凋亡率(p0.05);PAG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HepG2细胞内Bcl-2 mRNA和caspase 3、PARP、Bcl-2蛋白的表达(p0.05),增加Bax mRNA和actived-caspase 3、cleaved-PARP、Bax蛋白的表达(p0.05)。当使用1 mmol/L的ROS抑制剂NAC预处理HepG2细胞时,PAG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被显著阻断。上述结果表明,半边旗二萜类成分PAG可提高Bax/Bcl-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比值,从而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该作用可能是通过升高细胞内ROS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胶质瘤U251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经终浓度为50和100μg/ml的白藜芦醇刺激后的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迁移距离。结果: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50μg/ml白藜芦醇组和100μg/ml白藜芦醇组刺激的U251细胞迁移率分别为(25.7±2)%、(19.8±7)%和(8.3±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抑制人胶质瘤U251细胞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100A9在乙型肝炎病毒X(HBx)介导的HepG2细胞增殖及迁移中的作用。方法:用表达HBx蛋白的重组腺病毒AdHBx感染HepG2细胞后,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在HepG2/AdHBx细胞中转染S100A9-siRNA及其对照siRNA后,检测HepG2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在HepG2/Ad HBx和对照组HepG2/AdGFP细胞中,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100A9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在HepG2/AdHBx细胞中,加入不同剂量的NF-κB抑制剂BAY11-7082后,检测各组中S100A9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Bx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S100A9-siRNA抑制S100A9的表达后,HBx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与迁移的作用降低,HBx介导的HepG2细胞的增殖与迁移部分依赖于S100A9; S100A9基因及蛋白表达在HepG2/AdHBx中较对照组HepG2/Ad GFP显著升高,HBx可致S100A9表达增加;抑制NF-κB转录活性后,AdHBx+BAY11-7082组S100A9基因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阻断NF-κB转录活性可部分抑制HBx调控的S100A9表达。结论:HBx可调控S100A9的表达且与NF-κB活化有关,S100A9参与HBx介导的HepG2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香蜂草苷对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利用MTT法检测香蜂草苷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试剂盒检测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RKIP、ERK、p-ERK蛋白表达。实验结果表明香蜂草苷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提高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上调Bax和下调Bcl-2表达有关。此外,我们的研究显示香蜂草苷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可能还与其增加RKIP表达,抑制ERK/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F)对人主动脉平滑肌(HASMC)和内皮细胞(HAEC)的影响,探讨SF成为抑制支架内再狭窄药物的机制。方法:HASMC和HAEC经SF处理后(0-1000μg/ml),用CCK-8试剂和划痕愈合试验检测不同药物浓度对两种生长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HAECs中FoxM1和VEGF的表达。结果:SF对两种细胞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SF在10-1000μg/ml浓度时,HASMC的生长活力明显降低,在0.1-100μg/mlHAECs生长活力显著增强(P0.05)。在1-1000μg/ml浓度下HASMCs迁移能力受到抑制,HAECs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加(0.1-100μg/ml)(P0.05)。同时HAECs内FoxM1和VEGF表达明显增高(P0.05),程度与SF浓度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阿魏酸钠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值和迁移;同时增加内皮细胞FoxM1和VEGF的表达,促进内皮细胞的增值和迁移,这些特征使其可能成为抑制支架内再狭窄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罗哌卡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逐步增加药物剂量诱导法建立骨肉瘤多柔比星耐药细胞株(U2OS/DOX),用浓度分别为0、20、50、100 μg/ml的盐酸罗哌卡因处理U2OS/DOX细胞,作为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处理组;将pcDNA3.1、pcDNA3.1-Livin转染至U2OS/DOX细胞中再用浓度为100 μg/ml的盐酸罗哌卡因处理,记为盐酸罗哌卡因100 μg/ml+pcDNA3.1组、盐酸罗哌卡因100 μg/ml+pcDNA3.1-Livin组。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P21)、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Livin蛋白表达;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Liv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多柔比星浓度大于1 μg/ml时,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多柔比星浓度大于10 μg/ml时,骨肉瘤细胞骨肉瘤耐药细胞U2OS/DOX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盐酸罗哌卡因处理的U2OS/DOX细胞中P21、Caspase-3、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MP-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克隆形成数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迁移、侵袭数显著降低,Liv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过表达Livin部分逆转了盐酸罗哌卡因对细胞U2OS/DOX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能明显抑制对多柔比星具有耐药性的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明显促进骨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Livin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二氧化硅(SiO2)刺激下可引起肺部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及其伴随相关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然而EGFR信号通路可维持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平衡,因此,我们可以设想EGFR信号通路是否在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实验探讨SiO2是否能诱导人肺上皮细胞(A549)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并且研究EGFR信号通路在矽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A549为研究对象,用0(对照组)、50、100、200μg/ml SiO2孵育A549,作用48h后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并收集不同时段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E-cadherin、α-SMA及信号转导蛋白EGFR表达的变化。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A549经SiO2处理后细胞形态由鹅卵石状转变为纺锤型或梭型,形态似成纤维细胞,随着SiO2浓度的升高,E-cad 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下调,在200μg/ml组表达最低,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上调,200μg/ml组α-SMA表达最高;EGFR蛋白表达上调;50、100、200μg/ml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SiO2可诱导肺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其机制可能与EGFR信号通路有关。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矽尘;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8.
运用定量显微形态分析技术、免疫荧光实验技术和MTT分析法,分别对裱衬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和应用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抑制剂ML-7作用下,肝细胞L02与肝癌细胞HepG2细胞骨架装配和Rho蛋白表达变化,以及细胞迁移能力进行检测和定量表征,了解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胞内分子基础。结果显示:1)L02 Rho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HepG2,裱衬FN低浓度(1~5 μg/mL)使 L02 Rho蛋白表达进一步下调,HepG2 Rho蛋白表达水平却明显增高,而裱衬 FN高浓度(10~40 μg/mL)L02Rho蛋白升高超过对照组,HepG2 Rho蛋白表达下降,且远低于对照组水平;2)随着裱衬FN浓度的增加,HepG2增殖抑制明显;3)裱衬低浓度FN使HepG2迁移运动能力增强,而高浓度FN使细胞净位移和迁移轨迹离散度减少;4)ML-7低浓度(6 μmol/L)使L02 Rho蛋白表达下调,而对HepG2 Rho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L02细胞骨架解聚较HepG2明显;ML-7高浓度(10 μmol/L)HepG2Rho蛋白表达减少,且迁移速率降低;L02 Rho蛋白表达无进一步下调。说明:1)细胞粘附状态对调节HepG2 和L02Rho蛋白表达呈相反趋势;2)HepG2对骨架收缩抑制的响应较L02迟缓;3)HepG2Rho蛋白表达水平与其迁移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用免疫荧光法对培养第3代的细胞进行鉴定.用改良的Transwell小室及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GF- b1对细胞迁移力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TGF-b1作用不同时间细胞snai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表达;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检测snail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BMMSCs,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培养的细胞CD29、CD44表达阳性,而CD34、CD45表达阴性;外源性TGF-b1对BMMSCs迁移力的促进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在2 ng/ml时达到最高.高浓度却抑制BMMSCs的迁移.在2 ng/ml TGF-b1刺激下,细胞凋亡明显降低,snail、MMP-2 mRNA及snail表达明显增高,但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通过研究TGF-b1对BMMSCs的迁移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体外调控BMMSCs高效迁移入脑从而发挥其修复神经损伤作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骨脂素对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LNCa P-AD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补骨脂素抑制前列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前列腺癌LNCa P-AD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补骨脂素,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AR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CNA和AR蛋白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均数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0、50、100μg/ml补骨脂素组LNCa P-AD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P0.05),补骨脂素对LNCa P-AD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1.00±0.00)相比,30μg/ml组AR m RNA表达上调(1.63±0.04,t=17.72,P0.01),50μg/ml组AR m RNA表达无明显变化(0.98±0.04,t=0.66,P=0.53)、而100μg/ml组的AR m RNA表达则明显降低(0.46±0.07,t=15.18,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30μg/ml、50μg/ml、100μg/ml的补骨脂素干预48 h后,LNCa P-AD细胞PCNA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11.88±0.21 vs 10.61±0.17 vs 6.62±0.13 vs 2.71±0.43,F=68.53,P0.01)。100μg/ml的补骨脂素可明显降低LNCa P-AD细胞AR蛋白的表达水平(0.43±0.06 vs 0.87±0.04,t=6.04,P0.01)。结论补骨脂素能在体外抑制前列腺癌LNCa P-AD细胞增殖,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LNCa P-AD细胞PCNA表达和影响A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