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测定了广东地区1,083名无关中国人个体的血清Hp表型。观察到在这一人群中的Hp表型,频率分别为:Hp 2-2 0.500,Hp2-1 0.406,Hp1-1 0.088;Hp基因频率分别为Hp~2 0.703,Hp~1 0.291;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观察到Hp~1基因频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此外,在这一群体中还观寮到少见的Hp0型,其频率为0.006。对其中4例作了家谱调查,结果支持可能存在Hp~0基因的假设,推测其遗传方式可能与ABO血型相类似。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垂直板不连续系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桂林市918名居民无关个体的血清Hp的表现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常见的三种表型频度分别为: Hp 1-1 0.121; Hp2-1 0.439; Hp 2-2 0.425, 其基因频率为: Hp1 0.340; Hp2 0.644。同时观察到Hp0型的表型频度为0.0153。还观察到Hp 2-1 M、Hp 2-1(Haw)、Hp 2-1 J、Hp 2-H、C-1和2-Z等变异型。对Hp型在男女性别中的表型频度的调查结果是: Hp1-1男性: 0.101, 女性: 0.135, Hp 2-1男性: 0.475, 女性: 0.409, Hp 2-2男性: 0.405, 女性: 0.446, Hp 0男性: 0.02, 女性:0.01。另外还观察到16-24岁、25-34岁和35-66岁各年龄组的Hp1基因频率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3.
白血病患者的肤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l70名经骨髓检查确诊的白血病患者肤纹形态的手纹部分,数据经电子计算机进行判别分析,指纹类型的判对率为52.58±2.67%。根据掌褶类型判别时,其判对率为57±3.8%。指纹类型在判别急非淋患者及正常人时有显著性。掌褶类型的判别力对急非淋及慢粒患者有显著性。慢粒患者猿线出现率高于正常组。急淋患者右手悉尼线出现率高于正常组。此悉尼线在判别分析中有显著意义。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弓斗指数高于对照组。白血病患者组掌纹白线的出现率也高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4.
六个民族中结合珠蛋白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6个民族共计1854例健康人的血浆结合珠蛋白的遗传多态性。分别计算了每个群体中的Hp基因频率,经X~2检验证明6个群体中Hp的表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法则。同时,和其它地区报告的汉族群体资料进行比较,发现Hp~1基因频率在中国不同地区有从北到南逐渐增高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49 AG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生的相关性,为早期预测结直肠癌的发生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结直肠癌病例231例未实验组和正常健康体检者325例为对照组,取其空腹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后,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CTLA-4基因第1外显子区+49位点DNA进行扩增,产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CTLA-4第1外显子区+49AG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两组杂合子AG和纯合子AA、GG基因型发生的频率、A等位基因与G等位基因的分布,分析CTLA-4+49 AG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CTLA-4基因外显子1区+49AG位点杂合子AG和纯合子AA、GG基因型发生的频率以及A等位基因与G等位基因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LA-4基因外显子1区+49 AG基因多态性与我省汉族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姜志龙  杜传书 《遗传学报》1992,19(3):198-202
本文应用等电聚焦电泳技术,调查了广州地区128例白血病、80例原发性肝癌、5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和1456例正常人的Tf遗传多态性分布。与正常人组相比,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组的Tf~(C_1)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0.05);TfC_1C_1表型频率也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5),TfC_1C_1人群的患病相对危险率为1.9。未发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肝癌疾病组的Tf表型和基因频率与正常人组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此外,还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组的Tf~(C_2)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25),Tf~(C_1)频率则相应下降(P<0.05);表型频率TfC_1C_2显著增高(P<0.005),相对危险率为2.3,TfC_1C_2相应下降(P<0.01)。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新生儿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基因多态性和对氧磷酶2(二乙基对硝基苯磷酸酯酶2)基因(PON2)148位点多态性对早产的影响,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表,由安庆市各县医院对入院分娩孕妇及其单胎、活产、早产和对照新生儿进行调查,共得到有效样本209个母亲-新生儿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YP2E1野生纯合子基因型( / )与突变纯合子基因型(-/-)/杂合子基因型( /-)比较,对早产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PON2 Alal48Ala纯合子基因型与G1y148G1y纯合子基因型/Ala148 Gly杂合子基因型比较,对早产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CYP2E1基因5′端RsaⅠ位点多态性和PON2基因148位点多态性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显示:CYP2E1野生纯合子基因型和PON2 Ala148Ala纯合子基因型这一组合与参照组比较,对早产的影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基因CYP2E1 5′端Rsa I位点多态性与新生儿早产不相关,但基因PON2 148位点多态性与新生儿早产相关,且CPY2E1 5′端Rsa I位点多态性和PON2 148位点多态性之间对早产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THFR基因、PAI-1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早产的关系。方法:选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住院患儿285例并分为四组。抽取研究对象静脉血进行目的基因MTHFR基因C677T、PAI基因的提取、扩增及检测。结果:MTHFR基因C677T扩增片段198 bp,经限制性内切酶作用后形成野生CC型(片段198 bp)、纯合子突变TT型(175 bp、23 bp)以及杂合子突变CT型(23 bp、175 bp以及198 bp);PAI基因扩增片段142 bp,经限制性内切酶作用后形成三中基因型,分别为4G/4G型(96 b p、46 bp)、5G/5G型(22 bp、46 bp以及74 bp)以及4G/5G型(22 bp、46 bp、74 bp以及96 bp)。早产儿童与足月儿童MTHFR基因67 7位点T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显著(P0.05),早产儿童与足月儿童PAI基因启动子675位点4G等位基因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发生的易感性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其中遗传因素方面MTHFR基因677位点T等位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新生儿早产相关,而PAI基因启动子675位点基因的多态性与新生儿早产的发生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广西侗族、瑶族、壮族和汉族共554例受检者的Hp表型分布和基因频率。经χ2检验,4个群体中Hp表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法则。比较4个群体间Hp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汉族Hp1-1表型频率(0.110)显著高于侗族(0.0156)。本研究检出2-1M、2-H、2-1Tran、1-H和2-1H aw等5种变异型。 Abstract: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phenotypes and gene frequencies of haptoglobin from 554 subjects belonging to 4 different ethnics,Dong,Yao,Zhuang and Han in Guangxi.The distribution of Hp phenotype in 4 ethnic groups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Hardy-Weinberg law.The gene frequencies of haptoglobin we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and no evidence of difference among these 4 populations was found.The variants,including 2-1M,2-H,2-1Tran,1-H and 2-1Haw were discovered in the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10.
采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技术,调查了中国(广东)406名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红细胞磷酸葡萄糖变位酶-1(PGM_1)亚型的遗传多态性。除了常见的10种亚型外,还发现了由一个新的变异型等位基因和常见的4个等位基因杂合产生的9例变异型。PGM_1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PGM_1~(1+)、PGM_1~(1-)、PGM_1~(2+)、PGM-1~(2-)和PGM_1~(V丰)(变异型等位基因)分别为0.5973、0.1256、0.1724、0.0936和0.0111;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式平衡状态。变异型等位基因以多态频率出现,可能成为该群体的一个重要的遗传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应用病例-对照分析研究(对照组205例,肺癌病例组104例),抽提静脉血基因组DNA,采用PCR及多重PCR方法,检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M1和GSTT1单独及联合缺失基因型的遗传多态性在中国湖南人群中肺癌患者和正常人群体中的分布,探讨这些多态性基因型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显示GSTM1-/-基因型在湖南地区居民肺癌群体和正常对照人群中的频率分别为62.5%和46.3%(P<0.05);肺癌患者组GSTT1-/-基因型的频率(66.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2.4%)(P<0.05).GSTM1-/-和GSTT1-/-联合基因型在肺癌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41.3%和22.4%(P<0.05).SPSS11.5软件统计学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型在肺癌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人群中的发生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GSTM1基因缺失和GSTT1基因缺失分别与肺癌的易感性相关;GSTM1和GSTT1基因联合缺失与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呈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年轻母亲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与唐氏综合征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亚平  鲍明升  刘长青  刘辉  张鼎 《遗传》2010,32(5):461-466
为探讨年轻母亲叶酸代谢相关基因MTHFR 677C>T、MTRR 66A>G、RFC-1 80G>A和MTR 2756A>G多态性与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 DS)发生的关系, 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60例DS患儿的母亲与68例正常生育女性的基因型。经χ2 检验, MTHFR基因T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MTRR、MTR和 RFC-1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携带MTHFR TT基因型的母亲孕育DS患儿的风险显著增加(OR=3.51, 95% CI=1.30~9.46, P<0.05), 而杂合子CT以及CT合并TT基因型与DS发生风险无显著关联; 携带MTRR GG基因型的母亲孕育DS患儿的风险增加3.16倍(OR=3.16, 95% CI=1.20~8.35, P<0.05), 而RFC-1和MTR突变基因型与DS发生风险无显著关联; MTHFR(CT+TT)/MTRR GG、MTHFR (CT+TT)/ RFC-1 AA、MTHFR CC / MTR (AG +GG)、 MTHFR (CT+TT)/MTR AA、MTRR GG/MTR AA和RFC-1 AA / MTR AA联合基因型与DS发生风险显著相关。结果表明, 年轻女性MTHFR 677C>T、MTRR 66A>G位点变异是孕育DS患儿的独立风险因子, 尚不能认为RFC-1 80G>A、MTR 2756A>G多态性与DS发生相关, 而基因与基因多态位点之间存在交互和修饰效应。  相似文献   

13.
探讨新生儿基因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5‘端RsaI多态性和对氧磷酶2(二乙基对硝基苯磷酸酯酶2)基因311位点(PON2311)多态性对早产的影响。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表,由安庆市各县医院对入院分娩孕妇及其单胎,活产,早产和对照新生儿进行调查,共得到有效样本194个母亲-新生儿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YP2E1野生纯合子基因型(cut/cut)与突变纯合子基因型(uncut/uncut)/杂合子基因型(cut/uncut)比较,对早产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PONS2 Ser311Ser纯合子基因型与Cys311Cys纯合子基因型/Cys311Ser杂合子基因型比较,对早产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CYP2E15‘端RsaI位点多态性和PON2311位点多态性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显示:CYP2E1野生纯合子基因型和PON2 Ser311Ser纯合子基因型这一组合与参照组比较,对早产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基因CYP2E15‘端Rsa I位点多态性与新生儿早产不相关,但基因PON2311位点多态性与新生儿早产相关,且CYP2E1 5‘端RsaI位点多态性和PON2311位点多态性之间对早产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基因缺失小鼠的优化繁殖方法与子代小鼠DDR2基因型的鉴定方法,建立DDR2基因缺失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DDR2分子在肿瘤、肺纤维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复杂疾病中的功能以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从美国JAX实验室引进的三对杂合子小鼠进行饲养并交配繁殖,繁殖成功后其子代中将会出现野生型、杂合子以及纯合子3种基因型。用基因组提取试剂盒试剂盒提取子鼠鼠尾的基因组DNA,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后,采用Taqman qPCR的方法准确鉴定出小鼠的基因型,同时观察子代小鼠各基因型的比例,并通过小鼠体态观察,进一步证实Taqman qPCR鉴定方法的可靠性。结果:DDR2基因杂合子小鼠互交繁殖可得到DDR2野生型小鼠、DDR2纯合子小鼠以及DDR2杂合子小鼠三种基因型小鼠,所得子代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且雌性和雄性DDR2纯合子小鼠体长均较DDR2野生型小鼠和DDR2杂合子小鼠小,鼻子也较其它基因型小鼠明显变短,无繁殖能力。依据Taqman qPCR的结果所得出的纯合子小鼠体貌特征与文献报道一致,证实了Taqman qPCR结果的可靠性。结论:雌、雄性DDR2杂合子小鼠交配可有效获得DDR2基因缺失小鼠;实验所用Taqman qPCR方法能够准确鉴定子代小鼠的基因型,DDR2纯合子小鼠的获得为后续实验的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凹蛋白-1(caveolin-1)基因敲除小鼠的鉴定方法与最优繁育方式,为深入研究caveolin-1在脑缺血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将引进的caveolin-1基因敲除小鼠饲养于SPF级实验室,煮沸裂解法提取鼠尾组织基因组DNA,根据美国杰克逊实验室(Jackson Laboratory)提供的引物序列进行PCR反应检测其基因型,采用caveolin-1~(+/-)杂合子互交、杂合子与caveolin-1~(-/-)纯合子杂交(正交及反交)、纯合子互交4种不同的交配方式,观察亲代小鼠的受孕率、子代小鼠的外形特征及纯合率。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PCR产物分子量大小约200 bp和661 bp,与预期的目的基因片段分子量大小一致,成功鉴定了caveolin-1基因敲除小鼠的不同基因型;不同交配方式的繁殖结果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且雌性、雄性caveolin-1~(-/-)纯合鼠具有一定的繁殖能力,三种不同基因型小鼠的外形特征无明显差异。结论煮沸裂解法提取基因组DNA、PCR法能够快速可靠鉴定caveolin-1基因敲除小鼠的基因型;caveolin-1杂合子小鼠互交与纯合子互交相结合的繁育方法可能是短期内获得足量纯合子子鼠与同源野生子鼠的较好方式。  相似文献   

16.
用PCR技术对原发性肝癌4号染色体标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明华 《遗传》1994,16(5):17-19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变性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分析了45例原发性肝癌第4号染色体长臂10个微小卫星多态性基因标记,以探讨等位基因变化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等位基因的杂合型丢失存在于45例中的12例肿瘤组织,10个基因标志中7个出现杂合型丢失,但丢失的频率较低,占杂合型的31-12.9%.结果表明,第4号染色体的等位基因改变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关,但特征性不明显,提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可能是一个多基因变化、多步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应用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PAGE)法对500名潮汕人群进行了Hp遗传分型的调查,分析结果:Hp1-1型81名,占16.2%, Hp2-1型168名,占33.6%, Hp2-2型252名,占50,4%, Hp0-0型1名,占0.2%。经过统计学处理,500例不同性别,年龄的Hp型分布分别无显著性差异(x2=3.27, P> 0.05)  相似文献   

18.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对500名潮汕人群进行了Hp遗传分型的调查,分析结果:Hp1-1型81名,占16.2%,Hp2-1型168名,占33.6%,Hp2-2型252名,占50.4%,Hp0-0型1名,占0.2%。经过统计学处理,500例不同性别,年龄的Hp型分布分别无显著性差异(x~2=3.27,P>0.05)。  相似文献   

19.
王东江  白琴华 《遗传》1986,8(3):31-33
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简称Hp)是 一种血清蛋白。在人类方面,国内外有许多报 道I‘一‘,‘一,,,根据Smithies E9〕的分型方法,常见的 有Hpl-1, Hp2-1及Hp2-2型,呈孟德尔共 显性遗传。此外,也有一些报道证明在人类存在 着Hp0型“-a7。动物方面的Hp研究,国外的 报道只r- _‘明家兔、大鼠、豚鼠、马、鸡、狗、猪及 猴子【61-在着Hp,并且不同动物Hp-Hb的部 位有差异,但对于每种动物Hp的遗传多态性 并无研究。实验小鼠的Hp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 道。随着医学和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对实验小 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大量 近交系的使用,使人们对不同近交系小鼠之间 的遗传差异及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就更趋深人。 为此,我们对7个近交系和2个远交群实验小 鼠的Hp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翟光华  闻平  郭兰芳  陈璐 《遗传》2007,29(5):541-541―546
为了探讨载脂蛋白A5基因(APOA5)-1131T/C多态性在中国镇江地区的频率分布及其与血浆脂质代谢和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152例健康人及7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APOA5 -1131T/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同时采用生化方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结果显示: 糖尿病组APOA5 -1131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430 vs 0.296, P = 0.006)。CC纯合子患糖尿病的风险是TT纯合子的3.75倍(OR = 3.75, 95% CI: 1.57~8.92), 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 校正年龄、BMI和血浆HDL-c、LDL-c及ApoB水平等其他混杂因素影响后, 这种差异仍具有显著性意义(OR = 2.70, 95%CI: 1.24 ~ 5.86)。糖尿病组C等位基因携带者TG水平显著高于非C等位基因携带者(P < 0.01), TC水平和LDL-c水平亦明显升高(P < 0.05)。但是在两组中, 不同基因型患者 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均无显示差异。提示APOA5-1131T/C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人群血浆TG水平有影响, -1131C等位基因与血浆TG、TC和LDL-c水平增高有关, 但是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关指标无关; APOA5 -1131C等位基因可能与人群糖尿病的发生相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