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应用免疫印染法对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鉴定的结果证明:1.4份精制破伤风类毒素的McAb为抗破伤风类毒素有效成分的抗体;2.6份LT McAb皆为抗LT中相当B亚单位的抗体;3.提纯的HBsAgMcAb IgG为IgG1亚类,不含IgM杂质;提纯的HBsAg McAb IgM进一步确证为IgM,未检出常见的IgG杂质。  相似文献   

2.
用从人黑色素瘤细胞培液中提纯的tPA为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TA1,TA2、TA3和TA4 4株阳性杂交瘤细胞。经葡萄球菌A蛋白(SPA)亲和层析纯化抗tPA单克隆抗体(tPA.McAb)。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诱生含McAb的小鼠腹水,其效价达I:1O5。这些tPA McAb均属IgG1亚型,特异地作用于tPA(包括基因工程生产的rtPA),与尿激酶(uK)无反应。用底物显色法测定表明所有tPA McAb均可抑制tPA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克隆了6株稳定分泌抗腺苷酸激酶(Adenylate kinase,AK)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鉴定或测定了其中3株细胞所分泌抗体的亚型和分子量.通过测定抗体和固相及均相抗原的结合能力,发现McAb3D3与固定化及溶液中腺苷酸激酶的亲和常数分别为8.4×108和7.0×10~4(mol·L-1)-1,而McAb4D8与固定化及溶液中腺苷酸激酶的亲和常数分别为9.6×108和3.9×106(mol·L.1)-1McAb3D3和McAb4D8与不同存在形式抗原之间亲和常数如此大的差别,说明这2个抗体更适合与固定化腺苷酸激酶的结合.由于蛋白质分子常因吸附在酶标板上而发生部分变性,所以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出的单克隆抗体McAb3D3和McAb4D8可能是针对部分变性腺苷酸激酶分子的.这2种抗腺苷酸激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为我们进一步将其用于蛋白质折叠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心肌肌钙蛋白T的纯化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人左室心肌中成功纯化心肌肌钙蛋白T(cTnT). 经匀浆, 70℃加热处理, 咪唑盐酸透析, DEAE-纤维素层析, 100g心肌获取cTnT 5mg, 纯度为97.6%. 同时采用脾内免疫法, 免疫Balb/C小鼠, 经细胞融合, 筛选, 克隆化得5株稳定分泌抗人cTnT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G3, G8, G10, A5, A7), 4株为IgM, 1株为IgG, 染色体数目92~110条. 腹水效价为3.2×10-6~1. 6×10-7.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抗人GM-CSF受体β链胞膜外区域4种人工合成多肽D1(9~114),D2(115~225),D3(226~325)和D4(326~422)4个多肽片段多克隆抗血清和McAb对GM-CSF生物学活性的阻断作用,结果首次发现抗D1多克隆抗血清和抗D1McAb 2A_9对 GM-CSF促进的 DMSO诱导的 HL60细胞、正常人胎儿骨髓细胞以及人GM-CSF依赖的TF-1细胞增殖有显著的阻断效应,抗D2McAb 1C12对GM-CSF诱导的 TF-1细胞增殖也有显著的阻断效应,阻断抑制率均可达 90%以上,而其它抗受体 β链 McAb和无关对照 McAb E7均无阻断活性.此结果表明:抗 D1 McAb2A9和抗D2 McAb 1C12所识别的表位则可能为受体β链与 GM-CSF的结合位点依据受体β链二级结构预测,受体与细胞因子结合部位的结构理论,设计和合成了受体β链45~75,56~75和 66~75 3个人工合成多肽片段,用间接ELISA结合试验分析表明,McAb 2A9识别表位位于第 45~55位氨基酸内.应用受体与细胞因子结合部位的结构理论推测 McAb 1C12识别表位可能位于β链内 216~220位氨基酸.此结果对于深入了解受体β链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细胞因子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毛乌素沙地碱湖的钝顶螺旋藻S3和鄂尔多斯螺旋藻S4与国外引进的钝顶螺旋藻S1和极大螺旋藻S2 的POD、CAT和SOD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4个样品的 3种酶同工酶带数目不同 ,依次是S4 >S3>S1>S2 ;S3和S4 酶带数多 ,对环境适应性强 ,进化程度较高。螺旋藻不同种间的酶谱相似系数  相似文献   

7.
利用鸡肝-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酯酶(6PF-2-K/Fru-2,6-P2ase)的单克隆抗体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用鸡肝6PF-2-K/Fru-2,6-P2ase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最后获得7株单克隆抗体.其中6株抗体的抗原决定簇位于6PF-2-K/Fru-2,6-P2ase的酯酶结构域部分,而另一株H2的抗原决定簇则位于其激酶结构域部分.7株单克隆抗体都能引起鸡肝6PF-2-K/Fru-2,6-P2ase的激酶活力提高2倍左右,而对酯酶活力的影响大致相同.它们激活该酶的酯酶活力至4倍左右,但却不影响分离的鸡肝果糖-2,6-二磷酸酯酶结构域的酯酶活力.以上结果再次提示6PF-2-K/Fru-2,6-P2ase双功能酶和分离的Fru-2,6-P2ase结构域的酯酶处于2种不同的构象和活性状态.  相似文献   

8.
抗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肿瘤坏死因子(TNF)对许多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和抑制生长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TNFα的结构和功能,并为临床研究提供rHTNFα纯品。本实验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一组抗rHTNFct单克隆抗体3、H2、B3,B5、E6、Zl2、Z8和Z20)。ELISA结果证实它们鼻rlL-1、rlL-2、rlFNγ、rlFNα1E.Coli菌裂解液(MM294)无均交叉反应,仅与rHTNFα有反应。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这组抗体对rHTNFα的特异性。这组抗体具有不同程度中和rHTNFα细胞毒能力。用抗rHTNFα抗体制备的亲和层析柱纯化rHTNFα,可以得到在SDS-PEAG上分子量为17000道尔顿的rHTNFα纯品。  相似文献   

9.
用基因重组人IL-6免疫Balb/c小鼠,采用小鼠杂交瘤技术,筛选克隆到分泌抗人重组IL-6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中2H2、 1D2 和4B4瘤细胞株进行了鉴定.其抗体类别均为IgG,亚类分别为IgG1和IgG2a.用多种细胞因子和无关蛋白的鉴别试验结果证实它们均特异地识别rhIL-6.免疫转染结果显示,该单抗识别分子质量为21 ku的IL-6单一条带.IL-6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常数Kaff= 1.62×109 (mol/L)-1.  相似文献   

10.
张利敏  王传宽  唐艳 《生态学报》2011,31(17):5017-5024
采用长期定位跟踪实测方法,比较分析我国东北温带森林11个主要树种粗木质残体(CWD)分解初期3a中结构性成分的差异、变化以及与其呼吸速率(RCWD)的关系。测定树种包括:软阔叶树种(白桦、山杨、紫椴)、硬阔叶树种(胡桃楸、蒙古栎、色木槭、春榆、黄檗、水曲柳)和针叶树种(兴安落叶松、红松)。结果表明:11个树种CWD木质素含量(Lc,%)和综纤维素含量(Hc,%)差异显著(P<0.001),其中软阔叶树种的Lc最低。木质素含量与N含量的比值(Lc/N)依次为:针叶树种 >硬阔叶树种 >软阔叶树种。经过3a的分解,大部分树种(除了紫椴和春榆)的Lc略有增加,但变化不显著(P>0.05);而其木质素密度(Ld, g/cm3)和综纤维素密度(Hd, g/cm3)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P<0.05),软阔叶树种损失最多,针叶树种损失最少。所有树种Lc/N值均增大。将RCWD标准化成温度为15 ℃时(R15)比较发现,在CWD形成初期(2005年)不同树种的R15有所差异;阔叶树种的R15及其温度系数(Q10)均高于针叶树种。经过3a的分解,除兴安落叶松、色木槭和水曲柳外,其它树种的R15出现了不同程度减小。总体看来,软阔叶树种R15减少了32.0%,而针叶树种R15则增加了23.1%。另外,针叶树种的Q10增大,而阔叶树种的Q10则基本保持不变。R15Hc呈正相关,与LcLc/N呈负相关。CWD分解初期3a R15的变化率与Hc的变化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结构性成分的变化是导致CWD分解初期RCWD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鉴别超氧化物歧化酶类型的定位染色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介绍一种鉴别SOD类型的方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定位染色法. 由于不同类型的SOD对抑制剂的表现各异, 电泳后的凝胶经不同的抑制剂处理, 染色, 结果展示在凝胶上, CuZn-SOD酶带在H2O2或CN-的作用下消失, Mn-SOD在CHCl3-CH3OH作用下消失, Fe-SOD在H2O2或. CHCl3-CH3CH2OH作用下失活, 从酶带消失或存活的情况, 可以判断SOD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应用抗鼻疽杆菌和抗类鼻疽杆菌的单克隆抗体(McAb),以间接ELISA,IFA以及免疫组织化学(下简称免疫组化)等技术方法,对来自不同地区的鼻疽杆菌(Ps.mallei)和类鼻疽杆菌(Ps.pseudmallei)的表面抗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又对鼻疽(Mallcus)和类鼻疽(Melioidosis)之间的血清学鉴别诊断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鼻疽杆菌和类鼻疽杆菌各自表达了不同的表面抗原反应类型,其闻并有一定的交叉关系;(2)鼻疽杆菌和类鼻疽杆菌各株均与McAb 2D4发生反应,说明表位2D4很可能为二菌所共有;(3)McAb4D4和lA9的类似抗体在鼻疽和类鼻疽血清都表现了较高的出现频率,说明其可能为二种血清的共有抗体成份;(4)McAb 3A1是仅同类鼻疽杆菌各株发生反应的特异性抗体。应用该McAb,以相应的实验技术,有可能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鼻疽和类鼻疽菌体间和血清间的免疫学鉴别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3.
McAbGB2识别的乳腺癌血清抗原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抗人乳腺癌血清抗原单克隆抗体GB2(McAbGB2)识别的抗原(McAbGB2抗原)性质及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cAbGB2抗原是由糖及蛋白质组成的复合蛋白质,不耐热;McAbGB2抗原决定簇不存在于铁蛋白及癌胚抗原;蛋白质印边检测表明McAbGB2抗原有两条区带,分子量分别为116及45ku,分布于血液及癌组织;用McAbGB2进行血清学分析(ELISA试验),结果表明:乳腺癌阳性符合率达98%(50/51),正常人及乳腺良性肿瘤病人的假阳性率分别为6%(3/50)及6.7%(1/15).McAbGB2抗原可能是新的乳腺癌相关抗原.  相似文献   

14.
应用RT-PCR技术从分泌抗人黑色素瘤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HB8760中克隆了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用(Gly4Ser)3连接肽基因将VH、VL连接成ScFv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ScFv基因全长927bp,其中VH基因长360bp,编码120个氨基酸,VL基因长324bp,编码108个氨基酸。在大肠杆菌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中表达了GST-ScFv融合蛋白,表达产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9%。凝血酶消化后的产物具有黑色素瘤细胞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从西藏采集的冬虫夏草子实体中分离出 3个菌株C3、C4、C5,通过培养特征的研究以及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 ,以rDNAITS区为分子指标 ,与冬虫夏草 [Cordycepssinensis(Berk .)Sacc.) ]的有性世代及中国被毛孢 (HirsutellasinensisLiu ,Guo,Yu&Zeng)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C4的培养特征与C3、C5 完全不同 ,其序列与冬虫夏草的相似率为  相似文献   

16.
蒙书红  常蕾  柳峰松  徐平  张瑶 《微生物学报》2022,62(10):3768-3783
【目的】本研究以分枝菌酸小杆菌(Mycolicibacterium smegmatis)为研究对象,探索适于原核微生物理想的磷酸化富集方法。【方法】我们比较了二氧化钛(TiO2)、Fe3+-NTA和Ti4+螯合在磷酸酯修饰的固相微球(Ti4+-IMAC) 3种不同富集方法磷酸化肽段的富集效率,并用不同分辨率的质谱仪评估富集稳定性。【结果】Ti4+-IMAC富集效率最高,磷酸化位点数是TiO2或Fe3+-NTA方法的7倍以上;TiO2和Fe3+-NTA方法富集到的磷酸化位点数相差不大,与已报道的用TiO2方法富集的磷酸化位点数目接近。Ti4+-IMAC富集结果稳定性很好,高分辨率Lumos质谱仪鉴定到的磷酸化位点数是Velos的2.6倍。【结论】本研究较高效地实现了分枝菌酸小杆菌磷酸化事件的鉴定,共鉴定到2 280个磷酸化蛋白、10 880个磷酸化肽段及4 433个可信磷酸化位点,有望用于其他微生物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促甲状腺激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了抗促甲状腺激素(TSH)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20株,其中T74A10小鼠腹水滴度为1:50 000,亲和常数为7.15×109L/mol,T71B11小鼠腹水滴度为1:150000,亲和常数为8.75×109L/mol.两个抗体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交叉反应分别小于1.1×10-6%、0.01%和0.016%.将T74A10和T71B11应用于TSH免疫放射分析中,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固相放射免疫联合测定法,是将3抗体涂布在塑料小球上,将T4抗体涂布在塑料管上。这种联合测定主要解决了T3抗体对T4的交叉反应。本法能在同一试管内进行,只需50μl血清样品,90分钟反应,可同时精确地测出两种激素水平,它比以往单独测定T3或T4的PEG双抗法更精确、快速和简便。  相似文献   

19.
酪酪肽(peptide tyrosine tyrosine, PYY)是存在于机体肠道的肽类激素,有 PYY1-36和PYY3-36两种形式,后者可以降低个体食欲并减少食物摄入。分别通过人工合成基因和PCR定点突变的方法,得到PYY3-36衍生物PYY3-36-Gly37及PYY3-36的基因,然后克隆到pET32a(+)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并进行诱导表达。通过亲和层析得到融合蛋白,经肠激酶酶切和二次亲和层析得到目的多肽。在昆明鼠体内检测二者生物活性,结果显示剂量为800μg/kg时PYY3-36及PYY3-36-Gly37均可抑制昆明鼠的摄食,且抑制作用可达9h,而PYY3-36-Gly37组的平均抑制率可达50%,明显高于PYY3-36。  相似文献   

20.
三碘甲腺原氨酸固相放射免疫分析(T3-SPRIA)是一种新的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本工作是用纯化的兔抗三碘甲腺原氨酸免疫球蛋白(T3-IgG),与聚苯乙烯小球偶联,制成T3-固相抗体(T3-SP-Ab)。T3SPRIA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和稳定。试验内、试验间及批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6%、4.1%和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