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比较弹性髓内钉(ESIN)与钢板固定(PF)治疗儿童股骨干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干中段骨折患儿9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ESIN组和PF组。ESIN组(n=45)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PF组(n=45)采用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失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等手术指标,随访评估患者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按Flynn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IN组患者手术切口显著小于PF组(P0.05),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短于PF组(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PF组(P0.05)。结论:与钢板固定比较,弹性髓内钉在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显著短于钢板固定,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钢板固定,可作为儿童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2.
还原型辅酶 四唑氮还原酶 (NADH- TR)组织化学方法是区别肌肉 、 型纤维的重要技术 ,该酶的显示对神经肌病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实用意义。传统的酶组织化学方法 ,染色前多采用 1 %甲醛 -钙液及丙酮等固定液在 4℃下对组织进行处理 ,而后冰冻制片。实际应用中发现 ,经这些方法处理的组织 ,染色后酶活性明显降低 ,且容易扩散。我们经大量实验 ,在酶显色前 ,改用自行研制的组织保护液 (Tissue Protection Solution,TPS)对组织进行前期处理 ;同时对孵育液的配方进行改良 ,收到了理想染色效果。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免疫组织化学中固定对组织抗原性的影响,综述了抗原修复的方法及其原理。组织块的大小、固定液的种类、浓度及固定时间的长度都影响组织的抗原性。免疫组织化学实践中常用酶消化法、酸水解法、微波金属盐法、高压锅加热法等修复组织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4.
固定对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在组织固定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固定剂对抗原性和组织结构的破坏,使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清晰可靠,我们观察研究了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NBF)、酒精-甲醛(AF)、甲醛钙(Fca)、Carnoy氏液、Bouin氏液、Karnovsky氏液和Hely氏液,分别对ABC法显示基底膜Ⅳ型胶原,SP法显示血管内皮第Ⅷ因子和小肠固有层浆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同一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不同固定剂固定的同一抗原物质可出现明显差异。本文还简要阐述了有关固定剂的作用机理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相关性。为观察研究组织和细胞的某种或某些抗原物质,而准确选择适当固定剂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牛蛙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与形态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鉴定牛蛙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存在。方法用于肥大细胞研究的一些常规组织化学技术与形态学方法。结果牛蛙的舌、肠、肠系膜和脾中肥大细胞数量较多,少量也见于神经、心、肾、肝和皮肤等多种组织中。肥大细胞有沿血管周和神经分布的倾向。脾脏中的肥大细胞形状比较一致,呈圆形或卵圆形,而在其它部位的肥大细胞则形态多样。Bouin氏液及Carnoy氏液是牛蛙肥大细胞优良的固定液。然而,与哺乳动物的黏膜肥大细胞相似的是,中性缓冲福尔马林(NBF)固定显著的阻断了牛蛙肠黏膜肥大细胞(MMC)的染色。有趣的是,甲苯胺蓝是牛蛙肥大细胞的最佳染料,它比阿尔新蓝能很好地显示牛蛙的肥大细胞。透射电镜下证实,牛蛙肥大细胞中含有大量特征性的胞浆颗粒。肥大细胞靠近雪旺氏细胞,并可见于神经束膜间,甚至以其突起与神经束膜相连。结论通过组织化学与形态学研究证实了牛蛙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存在,再次证实肥大细胞与外周神经之间存在密切的解剖学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脱钙对鼠颅骨标本中肥大细胞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影响.方法:用不同脱钙液处理小鼠颅骨标本,组织切片后进行苏木素一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醛品红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经过不同脱钙液处理后的颅骨组织切片组织结构保存完好,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染色(甲苯胺蓝和醛品红染色),及肥大细胞中胰蛋白酶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清晰.结论:不同脱钙液(8%盐酸脱钙液、EDTA脱钙液、混合酸脱钙液)处理不影响鼻腔粘膜中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相似文献   

7.
几种离子液体的微波法合成及其对脂肪酶催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法合成9种目标离子液体,对中间体[Bmim]Br的合成条件及其离子液体对全细胞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进行考察.直接将产脂肪酶真菌粗状假丝酵母(Candida valida) T2细胞固定在聚氨酯颗粒中,制备固定化细胞催化剂,将其应用于合成离子液体介质中催化甲醇与大豆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结果表明:微波功率200 W下间隙照射100 s,中间体[Bmim]Br的收率达95.16%,有效地提高了离子液合成产率;在[Bmim]PF6离子液中固定化细胞酶催化转酯化反应30 h,大豆油的转化率达42%,反应效果较其他8种合成离子液体好;固定化细胞颗粒和[Bmim]PF6重复使用4次,其油脂转化率和酶活保持率分别达到29%和69%,表现出较好的催化反应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2a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渭北旱塬区冬小麦生育期内0-2 m土壤水分,耕层(10 cm处)地温,以及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推荐施肥+垄上覆膜+沟内覆草(NP+PF+S)、推荐施肥+垄上覆膜(NP+PF)和推荐施肥+麦秸覆盖处理(NP+S)均能增加土壤储水量,但以NP+PF+S和NP+PF处理较好;(2)3种覆盖栽培模式均提高了冬小麦越冬期间耕层地温,但推荐施肥+麦秸覆盖处理(NP+S)在冬小麦返青期耕层地温要低于对照(CK),推荐施肥+垄上覆膜+沟内覆草(NP+PF+S)和NP+S处理在冬小麦返青期后期到收获期耕层地温也均低于CK;(3)NP+PF+S处理较其它处理可增加冬小麦产量,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次是NP+PF处理,而NP+S处理增产效果不明显。可见,覆膜覆草和覆膜是较为适宜渭北旱塬雨养区冬小麦发展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眼球的解剖与观察是《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如何简便易行地保存完整新鲜的动物眼球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探讨了冷藏保存、冷冻保存、YEZEAL于泽~(TM)固定液保存3种新鲜眼球的保存方式。结果显示,冷藏保存的眼球结构观察效果最差;冷冻保存的眼球可以更感性地认识眼球外形、清晰辨认内容物;YEZEAL于泽~(TM)固定液固定的眼球对认识视网膜的形态和结构效果最好。因此,在眼球解剖与观察中,冷冻保存和YEZEAL于泽~(TM)固定液保存方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一)杀死固定 1.固定液配制酒精95%5毫升,苦味酸(饱和液)15毫升,冰醋酸20毫升,甲醛60毫升,蒸馏水100毫升。将上面四种药物混合后,再加等量的蒸馏水稀释,即成200毫升的固定液。如要少配或多配,可依次按1∶3∶4∶12∶20的比例进行。此固定液可长期保存,效果不变,也适应其他原生动物和动物组织的固定。 2.固定的方法用吸管吸取培养草履虫的烧杯边缘的培养液,可得到高浓度的草履虫,投入离心管中,然后以9∶1的比例加入固定液(即草履虫培养液9份,固定液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一种可靠、稳定、高效、环保、可替代传统病理组织处理与制片方法的改良方法。方法选取10只实验大鼠,每只大鼠选取14种组织,每个组织均匀切成3块,第一块采用4%中性甲醛固定(改良中性甲醛组),第二块采用4%多聚甲醛固定(改良多聚甲醛组),第三块采用4%中性甲醛固定(传统中性甲醛组);两个改良组的组织经相应固定液固定后均用流水及75%酒精祛除组织的固定液,然后进入梯度酒精及VAN-Clear进行脱水透明;传统中性甲醛组在固定后不进行祛除固定液处理而直接入梯度酒精及二甲苯进行脱水透明。对比3组实验的HE、Masson、PAS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效果和HE染色评分;比较取材室及技术室的甲醛、二甲苯及噪声污染的数据。结果两个改良组与传统组的HE、Masson、PAS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效果及HE染色评分基本一致,3组HE切片的优良率均为100%,优级率均大于85%;甲醛及二甲苯检测结果远远低于我国的最高容许浓度,噪声监测优于中国环境噪声容许的夜间噪声标准。结论采用VAN-Clear以及低甲醛的病理组织处理改良方法可靠、稳定、高效、环保,可替代传统病理组织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择一种最优势、合理的固定方式以提高对睾丸组织制片效果,以配合不同种类的科学研究。方法选用10%甲醛溶液、NBF—Bouin’s、Bouin’s和改良Davidson’s四种不同的固定液对大鼠睾丸进行充分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比较不同固定液中的睾丸组织学形态的差异;利用糖原特殊染色(PAS),探讨不同固定液对睾丸糖原观察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染色,测评睾丸组织内雄激素受体的固定效果。结果改良Davidson’8固定液较NBF—Bouin’s引起的曲细精管萎缩轻,形态更为清晰,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雄激素更为敏感,并且改良Davidson's固定液在需要对精子发生进行分期时,其PAS染色的效果与Bouin's液固定后等同。结论与苴守圈常浦相№曲冉David0Rnn浦对女宙奥由的圈索特罩掂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混合甲醛固定液固定大肠癌淋巴结标本的最佳免疫组化效果。方法:采用不同pH值(6.0、7.0、8.0)的混合甲醛固定液对39枚大肠癌淋巴结标本进行不同时间(6 h、6 h-12 h、1 d-7 d)的固定处理。以细胞角蛋白20(CK20)为目标抗原,运用OIympusdp 70图像采集分析仪抽选出混合甲醛固定液最佳免疫组化染色的pH值及固定时间。结果:经pH值为7.0混合甲醛固定液处理后,阳性率为92.31%,高于经pH值为6.0、8.0的混合甲醛固定液处理后的76.92%、74.36%,且经pH值为7.0、8.0处理后的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混合甲醛固定液的固定时间在6 h-12 h时的阳性率为94.87%,高于固定时间为6 h、1 d-7 d处理的30.77%、76.92%(P0.05)。结论:对于大肠癌淋巴结标本,以CK20为目标抗原,选择pH值为7.0的混合甲醛固定液固定6 h-12 h能够得到质量较佳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免疫组织化学是应用免疫学和组织化学原理,对组织切片中抗原成分进行原位的定位、定性、定量研究的一种技术,在病理科工作中对疑难病例的诊断和分型有重要作用,并对指导临床治疗,了解肿瘤预后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病理科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持,因此免疫组化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室经过长期实践对其流程进行了严格规范,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化流程,现介绍本室流程如下并对常见问题作逐一分析。材料和方法1.材料常规送检病理标本,全自动脱水机,Leica切片机,包埋机等。2.主要试剂ER、PR、CK、CEA、CD20、CD30、CD15、Ki67、S100、NF-κB、P27、P53等一抗及免疫组化染色S-P试剂盒、浓缩型DAB试剂盒、抗体稀释液等,均购自上海长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组织材料处理1)固定:组织取材新鲜,固定及时,形态保存完整,抗原物质的抗原性不丢失、不扩散、不破坏是获得良好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的前提。根据组织类型不同其固定时间一般应在6至48h,固定时间不足,会造成抗原丢失,可产生组织表面抗原为阳性表达,中央为阴性表达,固定时间超过72h会使抗原不可逆性破坏,无法修复,而产生阴性表达。本室固定液采用低酒精浓度(75%的酒精)...  相似文献   

15.
血小板第四因子保护造血前体细胞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报道血小板第四因子(PF4)是巨核细胞形成的有效的抑制因子,它可以保护干细胞免遭5-FU的毒性作用。本研究中试比较PF4和TGF-β1对人脐带血CD34~ 来源的MK的作用。PF4(5μg/ml)和TGF-β1(1ng/ml)在半固态凝块培养和悬浮培养中明显抑制人脐带血CD34~ 来源的MK的生长。用PF4处理的CD34~ 细胞在撤去PF4后仍能再生成集落,说明PF4的抑制作用的可逆性的。相反,用TGF-β1预处理的CD34~ 细胞撤去TGF-β后再培养,却不能再生成集落。然而,悬浮培养中经PF4预处理的CD34~ 细胞,可大大增加SCF结合细胞和CD34抗原阳性细胞的数量。与未经PF4预处理的细胞相比,PF4预处理的细胞和CD34抗原阳性细胞的数量。与未经PF4预处理的细胞相比,PF4预处理的细胞显示有较大的使5-FU处理的细胞形成MK集落的潜力。在小鼠体内实验中,用PF4(5μg/kg)间隔6h注射两次之后,再注射一次5-FU(150mg/kg),结果,在骨髓细胞培养中,HPP-CFC和CFU-MK大大增加。在指数生长的人红白血病细胞(HEL)中,添加PF4后,流式细胞显示细胞周期延长,S期的细胞数增加。与PF4不同,TGF-β将细胞阻止在G1期。这些结果显示PF4和TGF-β1抑制脐带血CD34~ 来源的MK生长的作用机制不同。PF4不同于TGF-β,它阻止细胞在S期,可逆性抑制细胞生长,保护干细胞和巨核细胞祖细胞免遭5-FU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改良两种时段接收淋巴结的固定方式,提高淋巴瘤诊断的制片质量。方法随机收集上午10时左右及下午4时左右接收的132例淋巴结标本,每例各切取2块组织,上午切取的组织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短时间固定处理程序(上午短时间组)和延长固定时间处理程序(上午长时间组)进行固定,下午切取的组织也随机分为2组,也分别行短时间固定处理程序(下午短时间组)和延长固定时间处理程序(下午长时间组)进行固定。回顾性分析并筛选出病理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58例,其中包括上午10时左右接收的26例及下午4时左右接收的32例。脱水处理后的4组组织进行包埋后,按常规进行切片、HE染色、CD79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MYC双色分离荧光原位杂交实验(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通过比较4组切片出现肉眼可见裂隙、皱折及破碎不全发生率、HE染色质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阳性率、荧光原位杂交成功率,探讨最佳的淋巴结固定方法。结果上午长时间组制片CD79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阳性率、荧光原位杂交成功率均不如上午短时间组,切片不完整发生率及HE染色质量与上午短时间组无明显差异;下午短时间组制片切片不完整发生率高且HE染色质量、CD79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阳性率、荧光原位杂交成功率明显不如上午短时间组;下午长时间组切片以上指标均与上午短时间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上午接收的淋巴结标本应剖开于当天进行隔夜常规脱水,下午接收的淋巴结标本必须剖开后行延长固定程序进行脱水,随后得到的淋巴结组织在切片完整性、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FISH检测中能更好地提高淋巴瘤诊断的制片质量。  相似文献   

17.
粒线体是细胞质中的一些线状或粒状的小体,可用福马林-铬酸盐(如Regaud 氏液、Helly 氏液、Bensley-Cowdry氏液、Schridde氏液和Murray氏液等)和铬酸盐-锇酸(如Benda氏液、Champg氏液、Flemming氏液和Altmann氏液等)的混合液固定;用酸性复红或铁苏木精染色。  相似文献   

18.
酶组织化学用来显示酶在组织或细胞内的活性及定位,酶组织化学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材料的制备,固定液能很好的保存组织的形态结构,使酶的活动保持在生活时的位置,定位准确。但实验室常用固定液可导致酶部分或完全失活。故酶组织化学染色几乎全使用冰冻切片。但冰冻切片存在三方面不足:①损伤结构的完整性,使酶不能很好定位,②可溶性酶可因弥散而失活,③不能做回归性研究。且作经多年研究发现:因各种酶有其特定的生物学特性,对化学试剂的敏感性不同,一种实验方案不能适用于所有的酶。  相似文献   

19.
这里介绍一种用蔗糖液制备半永久玻片标本的方法。用这种蔗糖液制备半永久玻片标本研究染色体是很方便的和有实际意义的。这种用蔗糖液制备的半永久玻片标本,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一年或更长)。蔗糖液的制备方法取40克蔗糖(化学纯)溶解在60毫升水中,并加热至沸,直至溶液总体积减少了1/4时为止。为避免蔗糖液冷却后出现结晶,要向蔗糖液滴入2—3滴香柏油,细心搅匀,然后再加0.2克苯酚结晶,该糖液可保存一个月以上。花药制片方法 1.从经卡诺固定剂(95%酒精:冰醋酸3:1)固定的保存在70%酒精中的花序上取出一些花药,用醋酸地衣红色液(醋酸洋红、醋酸间  相似文献   

20.
凤仙花属两种植物花粉的扫描电镜制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腊叶标本花粉直接制样法、烘干法、FAA固定液复原法(酒精梯度脱水、自然干燥)和FAA固定新鲜花药法(脱水、干燥处理同前)四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凤仙花属(Impatiens L.)植物红纹凤仙花(I.rubro-striata Hook.f.)和长角凤仙花(I.longicornut Y.L.Chen)的花粉进行了制样研究。结果表明:经后两种方法处理的花粉形状不变,且外壁网纹清晰,可获得质量较高的照片,观察时间也不受季节和产地的影响,既可在野外固定保存新鲜花蕾备用,又可利用标本馆现有的腊叶标本花粉经固定液复原后制样观察,操作简便,是进行花粉形态研究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