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分为白介素1(IL-1)预处理组和非预处理组,脂质体介异反义IL-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寡核苷酸(ODN)转染HepG2细胞,用western杂交分析IRAK-1表达水平,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NF-kB含量。结果表明,IL-1非预处理组反义IRAK-1ODN不能抑制IRAK-1表达和NF-kB活化,而预处理组IRAK-1表达和NF-kB活化受到明显抑制,反义IRAK-1OD  相似文献   

2.
EB病毒LMP1在鼻咽癌细胞中调控核转录因子κB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廖伟  唐敏  邓锡云  曹亚 《病毒学报》2000,16(3):198-202
为了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的致瘤机制,对鼻咽癌细胞中LMP1通过核转录因子kB(NFkB)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在鼻咽癌变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利用LMP1受四环素衍生物强力霉素诱导表达的鼻咽癌细胞Tet-on-LMP1HNE2,通过NFkB报道基因分析法、凝胶迁移率分析(EMSA)及细胞集落形成率等方法,结合硫代磷酸反义寡核苷酸阻断技术,证实LMP1增强鼻咽癌细胞NFkB的DNA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Western印迹法考查了过氧化氢和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IkB-α蛋白质降解结果表明这两种物质能在相近的作用时间内诱导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发生IkB-α蛋白质降解,但是其作用其强度有明显差异。结合荧光染色技术检查NF-kB的激活即核转位情况,考查了不同抗氧化剂对全外培养的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转录因子NF-kB激活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能够明显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  相似文献   

4.
EB病毒LMP1在鼻咽癌细胞中通过NFκB促进Igκ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已建立的受四环素调控LMP1表达的鼻咽癌细胞系,用受CMV启动子调控的NFκB报道基因质粒pNFκB-luc的荧光素酶表达分析NFκB的活性,并以核蛋白的Western印迹方法观察LMP1表达前后核内NFκB组分p65量的改变,用全蛋白Western印迹分析Igκ蛋白质的表达等方法,探讨在鼻咽癌中,EB病毒LMP1蛋白是否通过核转录因子NFκB促进免疫球蛋白κ轻链(Igκ)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18(IL-18)是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其独特的少TATA型启动子、特殊的mRNA结构及其前体蛋白需IL-1β转化酶(ICE)加工成熟的特点,便得IL-18基因可广泛表达于多种类型的细胞,IL-18IL-18受体结合组成受体复合物,受体复合物信号通过IRAK-TRAF6途径激活NF-кB,及通过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的LCK-MAPK信号途径诱导TH1细胞产生IFN-γ、IL-2等细胞  相似文献   

6.
刘淑红 Wood  C 《病毒学报》1997,13(3):229-234
通过合胞体分析和反转录酶活力测定,首次证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能激活牛免疫缺陷病毒的复制与表达,并进一步通过转染实验和凝胶电泳漂移分析证明,当BIV LTR的NF-k B区缺失时,BVDV则不能实现其激活作用,BVDV直接或间接诱导牛NF-kB因子作用于BIV LTR的NF-kB区实现其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录调控区的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特异引物PCR克隆法,得到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转录调控区DNA片段。核酸序列分析证实,大鼠iNOS基因的5'-侧翼区含有IFN-γ和TNF-α应答元件及NF-kB结合位点的保守序列。这些保守序列的位置及排列显区别于人和小鼠的iNOS基因。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表达,VSMC受IL-1和IFN-γ刺激后,细胞核内产生某种可与iNOS基因5'-侧翼区特异结合的核蛋白因  相似文献   

8.
NF-κB/REL蛋白是进化学上高度保守的一种免疫反应介质。多种不同的刺激信号都可激活核转录因子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发育,凋亡,粘附及炎症反应,激活NF-κB的信号机制十分复杂。不同的刺激信号,不同的细胞种类,以及细胞不同的状态所涉及的NF-κB激活的具体信号通路有可能不同。随着一些IκB家族成员激酶的鉴定及其相关敲剔基因模型的建立,人们对NF-κB激活的信号机制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具有肿瘤抑制功能的cDNA克隆P14-6(即人白细胞介素6核转录因子NF-IL6的3’非翻译区)的RNA转录物与回复相关蛋白BNF的相互作用,发现该RNA与BNF的相互作用位点为其3’侧的富U序列内的1个24核苷酸片段;并发现BNF系一群蛋白质,它们可能先相互结合成1个蛋白质复合物,然后再与RNA位点作用.其中可能只有1个蛋白质(R62)直接与该RNA结合。  相似文献   

10.
核因子—kB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机体对损伤及微生物和侵进入防御反应时,活化的核因子-kB(NF-kB)可诱导细胞合成各种生物大分子。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NF-kB与kB抑制蛋白(IkBs)结合形成三聚体存在于细胞质内。当细胞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NF-kB与IkBs分离,NF-kB进入细胞核内,其亚基形成环状结构与DNA接触,启动基因转录。随后,新合成的IkBs又与NF-kB结合返回细胞质,不同IkBs亚型发挥不同的生理功能,同时  相似文献   

11.
实验分为白介素-1(IL-1)预处理组和非预处理组,脂质体介导反义IL-1 受体相关激酶-1(IRAK-1)寡核苷酸(ODN) 转染HepG2 细胞,用w estern 杂交分析IRAK-1 表达水平,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NF-κB含量. 结果表明,IL-1 非预处理组反义IRAK-1 ODN不能抑制IRAK-1 表达和NF-κB活化,而预处理组IRAK-1 表达和NF-κB活化受到明显抑制. 反义IRAK-1 ODN 对NF-κB活化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5~24 h)和剂量(1~8 μg)依赖性. 说明IL-1 预刺激在反义IRAK-1 ODN抑制IL-1 诱导的NF-κB活化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和寡核苷酸竞争抑制方法检测低剂量X射线整体照射对小鼠脾细胞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后4h,脾细胞核蛋白提取物的CREB及NF-kB与其基因记动部位增强子控制序列的结合活性较相同浓度的对照核蛋白以物分别增强7倍及5倍。竞争抑制试验证实了CREB及NF-kB与其控制序更特异地结合提示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选择性地激活脾细胞CREB及NF-kB,通过与增强  相似文献   

13.
报导了h-IL-3基因表达调节研究的结果:(1)人静止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几乎不表达IL-3mRNA,但受丝裂原PHA的刺激后则诱导IL-3mRNA表达,TPA与PHA联合处理,使IL-3mRNA的蓄积进一步增加,但TPA单独不足以诱导IL-3mRNA蓄积;(2)A23187/TPA能代替PHA/TPA的刺激,并直接诱导IL-3mRNA表达;(3)TREODN处理则显著抑制PHA/TPA诱导的IL-3mRNA表达。这些结果揭示:h-IL-3基因的表达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被调节,而且是可诱导的,诱导h-IL-3基因表达、需要Ca2+依赖及PKC依赖的两个信息转导系统,Fos蛋白是反式激活IL-3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PKC依赖的转导系统,可能与IL-3mRNA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衍生因子的信号传递需要过氧化氢的产生近年来的研究提示细胞内的H2O2可以作为第二信使起着信号传递分子的作用,在哺乳动物细胞内H2O2,作为转录因子—核因子-kB(NF-kB)的间接活化因子,参与宿主防御反应的信号传递过程。最近Sundaresa...  相似文献   

15.
人类嗜T细胞白血病Ⅰ型病毒(HTLV-Ⅰ)是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的致病因子,其编码的TAX蛋白的反式激活在白血病形成中有重要作用。NF-kB是细胞活化和产生细胞因子的重要转录调控因子。正常情况下,NF-kB因子与抑制性蛋白IKB结合,形成复合物存在于胞质中。TAX蛋白可与IKB激酶γ(IKKγ)直接结合,而后启动TAX对IKKα和IKKβ的结合,并使之发生磷酸化。后者使IKB蛋白降解,NF-  相似文献   

16.
主要利用凝胶迁移率试验和抗体超迁移试验,以hIL-3基因5′侧翼含κB位点的序列为探针,探究NF-κB是否参与了hIL-3基因的表达调节.结果表明,在Jurkat细胞和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都存在与此序列特异结合的可诱导蛋白;NF-κBp65亚基的单抗对DNA-蛋白复合物的形成没有影响.这些结果揭示: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确存在可特异识别hIL-3基因5′侧翼的κB顺序的蛋白因子,而且该蛋白因子的表达是可诱导的;但NF-κB并未参与IL-3基因的表达调节.  相似文献   

17.
用磷酸钙——DNA共沉淀法, 将pREP8IFNγ真核表达质粒或/和ρREP8IL2 真核表达质粒直接注射至经大剂量化疗后的小鼠腹腔内, 成功地转染腹腔巨噬细胞(Mφ)。IL2 基因和IFNγ基因联合转染Mφ较IL2 或IFNγ基因转染Mφ, 其基因表达产物水平更高, 显著地刺激脾脏增生, 增强淋巴细胞的增殖, 增强腹腔Mφ的细胞毒活性, 促使腹腔Mφ分泌白细胞介素1 (IL1)、肿瘤坏死因子(TNF) 和NO。结果表明, 双基因转染效果优于单基因转染, IL2 和IFNγ基因联合转染Mφ更有助于由放疗、化疗所致受损的免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IκB激酶的研究进展陈红清(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南京210042关键词IκB激酶信号转导转录因子中κ基因结合核因子(NF-κB)由属于癌基因rel表达的Rel蛋白家族的2个亚基组成,最常见的形式是由p65(Rel-A)和p5...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特异引物PCR克隆法,得到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转录调控区DNA片段.核酸序列分析证实,大鼠iNOS基因的5′-侧翼区含有IFN-γ和TNF-α应答元件及NF-κB结合位点的保守序列.这些保守序列的位置及排列显著区别于人和小鼠的iNOS基因.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表明,VSMC受IL-1和IFN-γ刺激后,细胞核内产生某种可与iNOS基因5′-侧翼区特异结合的核蛋白因子.  相似文献   

20.
FEN—1基因反义阻断细胞株(FL—FEN—1^—)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EN-1是一咱结构特异性核酸酶,它在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将FEN-1基因的NcoI-BamHI片段反向克隆到哺乳动物细胞重组表达质粒pMAMneoAmp^-中,得到FEN-1反义表达质粒pMAMneoAmp^-FNB^-,并转染FL细胞,经G418筛选后,获得FEN-1基因表达被阻断的哺乳动物细胞FL-FEN-1^-。对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发现,FL-FEN-1^-在地塞米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