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果蝇类害虫是杨梅果实的主要害虫,本文旨在探讨果蝇对不同成熟度果实的选择倾向以及杨梅园果蝇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通过饲养获得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种群,探讨果蝇在不同成熟度杨梅果实上的繁殖量,通过果园调查统计杨梅成熟过程中落果数量、落果和树上挂果中果蝇数量。【结果】杨梅成熟过程中,果色经历绿色、粉红色、红色和紫红色变化过程;果蝇分别在各种成熟度果实上繁殖时,绿色果实上果蝇后代数量最少,但接近成熟的粉红色、红色和紫红色果实上果蝇后代数量无显著差异;同时提供各种成熟度的果实时,随着果实成熟度增加,黑腹果蝇的后代繁殖数量增多。在果实成熟前后对果园果蝇数量的调查表明,在果实成熟前,落果中果蝇数量显著高于树上挂果,落果是果园果蝇的主要繁殖地;但当果园果实大量成熟时,挂果中果蝇数量显著多于落果,挂果成为果蝇主要繁殖场所。【结论】在杨梅园,果蝇存在从地面落果转移至树上挂果的动态变化,果蝇对不同成熟度果实的选择性差异可能是这种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杨梅果实成熟度及挥发物对斑翅果蝇定向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杨梅Myrica rubra作为中国特有的水果,是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的主要寄主之一,且受其危害严重。通过室内测定不同成熟度杨梅果实及其挥发物对斑翅果蝇定向行为的影响,明确不同成熟度杨梅果实及其挥发物在斑翅果蝇寄主定向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提取不同成熟度的杨梅果实挥发物,并用Y-型嗅觉仪测定斑翅果蝇对不同成熟度杨梅果实及其挥发物的嗅觉反应。【结果】杨梅果实成熟度愈高,其p H值和糖度值愈高、酸度值愈低;成熟杨梅果实对斑翅果蝇已交配雌虫和未交配雌虫引诱效果极显著(P0.01),半熟杨梅和生杨梅果实对斑翅果蝇未交配雌虫引诱效果极显著(P0.01)、对已交配雌虫引诱效果显著(P0.05);3种成熟度杨梅果实对斑翅果蝇雌虫(已交配或未交配)引诱效果均表现为:成熟杨梅果实半熟杨梅果实生杨梅果实;成熟杨梅果实挥发物对斑翅果蝇已交配雌虫和未交配雌虫引诱效果显著(P0.05),半熟杨梅和生杨梅果实挥发物对斑翅果蝇未交配雌虫引诱效果显著(P0.05),但对已交配雌虫引诱效果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成熟度杨梅果实及其挥发物对斑翅果蝇的定向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3个品种杨梅果实为材料,将采后果实分为未成熟(immature)、成熟(mature)和完熟(ripe)3种不同成熟度,在20℃下48 h贮藏过程中,每隔3 h检测一次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并分析成熟过程相关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未成熟和成熟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合成变化呈现典型的跃变型果实特征,而在完熟果实中检测不到呼吸和乙烯跃变过程.未成熟和成熟杨梅果实中PAL活性趋于提高,而完熟果实的呈下降变化,这一结果与矢车菊-3-葡萄糖苷(Cy-3-Glu)含量变化相吻合;CIRG值与杨梅果实Cv-3-Glu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结果显示杨梅果实属于跃变型果实.  相似文献   

4.
纯氧对采后杨梅果实腐烂的抑制与抗病相关酶的诱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高氧对抑制果实腐烂的作用及其与抗病相关酶活性诱导的关系,将杨梅果实采后在5℃用纯氧或空气(对照)处理12 d.结果表明,纯氧处理可显著抑制果实腐烂发生,贮藏12 d后对照果实的腐烂指数达到54%,而处理果实仅为17%.纯氧处理在贮藏前期可诱导杨梅果实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升高,并在第6天时达到高峰.另外,纯氧处理增加了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总酚含量,并在整个贮藏期间一直高于对照水平.这些结果表明,高氧抑制杨梅果实腐烂的作用与诱导与抗病相关的酶的活性升高密切相关,抗病性诱导是高氧抑制杨梅果实腐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杨梅果实发育进程中的碳水化合物代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乌紫’和‘荸荠’两个杨梅品种为试材,测定了干鲜重、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蔗糖和己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杨梅果实的干鲜重、含糖量的快速增长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快速下降均发生在果实发育后期。成熟‘乌紫’杨梅果实的蔗糖含量约占总糖的2/3以上,而‘荸荠’杨梅仅为总糖的49%。‘荸荠’杨梅的转化酶和蔗糖合酶分解活性随着果实发育呈上升趋势,‘乌紫’杨梅的则变化不大。两个品种的蔗糖磷酸合酶活性随着果实发育呈上升趋势,但蔗糖合酶合成活性到果实发育中期后下降。两个品种的己糖激酶活性变化相似,但果糖激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6.
果实成熟及其基因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实成熟是指果实停止生长后在果实内部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而导致果实成为可食性状态的过程。从外观上看,果实成熟表现为绿色消失,表征果实特点的色素显现,质地变软,芳香味散发。过分成熟的果实其表皮和内部常出现生理病变(如褐变等),易为真菌或细菌感染,不宜...  相似文献   

7.
果实的成熟及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广廉 《生物学通报》1994,29(9):11-12,26
果实的成熟及调控朱广廉(北京大学生物学系100871)果实(特别是肉质果实)的成熟通常是指其可食部分达到良好的食用品质,可以认为果实的成熟是果实发育的终点和走向衰老的前奏。成熟后的肉质果实易变软、腐烂、难于贮藏。全世界每年因保存不当而变质、腐烂所造成...  相似文献   

8.
果实成熟过程中细胞壁组成的变化1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果实成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Brady [1]认为成熟是一个由遗传决定的器官分化协调一致的过程,因此人们普遍把成熟的调控作为植物发育的一个模型来研究. 果实成熟时呈现出许多生理生化变化,除呼吸上升、乙烯合成、色素转变和风味物质形成外,软化也是许多果实成熟时相伴的重要现象.已公认这些质地上的变化是细胞壁结构上的改变引起的[2].本文介绍植物细胞壁的结构模型、果肉细胞壁组分间的交联、成熟过程中细胞壁组分变化及对质地的影响,旨在更好地理解果实的质地及其在成熟过程中的变化基础.  相似文献   

9.
果实成熟过程中细胞壁组成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果实成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Brady[1 ] 认为成熟是一个由遗传决定的器官分化协调一致的过程 ,因此人们普遍把成熟的调控作为植物发育的一个模型来研究。果实成熟时呈现出许多生理生化变化 ,除呼吸上升、乙烯合成、色素转变和风味物质形成外 ,软化也是许多果实成熟时相伴的重要现象。已公认这些质地上的变化是细胞壁结构上的改变引起的[2 ] 。本文介绍植物细胞壁的结构模型、果肉细胞壁组分间的交联、成熟过程中细胞壁组分变化及对质地的影响 ,旨在更好地理解果实的质地及其在成熟过程中的变化基础。1 果肉细胞壁的结构与组分间的交联…  相似文献   

10.
通过腊叶标本研究、野外观察和文献考证,结合栽培试验,研究了香蒲科水烛(Typha angustifolia L.)花部结构特征,补充描述了该种丝状毛在子房柄上的着生方式、小穗不孕雌花数目等性状特征,观察了在成熟期不同阶段其孕性雌花柱头与小苞片的长度变异。结果显示,水烛孕性雌花小苞片呈宽披针形、匙形或条形,先端褐色,短于柱头,或与柱头近等长或稍长于柱头;子房柄上的丝状毛除少数散生外,多数基部合生呈鞘状或束状,在子房柄下部呈1~4轮排列;小穗不孕雌花常3(~4)枚。研究材料在7月中旬前后雌花小苞片明显短于柱头,随果穗成熟小苞片与柱头近等长。长苞香蒲(T.domingensis Pers.)子房柄上的丝状毛形态和着生方式与水烛中的情况基本一致,但小苞片白色透明,小穗不孕雌花常1(~2)枚。这表明水烛孕性雌花小苞片和柱头的长度比例与不同成熟阶段有关系,不宜作为与长苞香蒲的区别特征,而小穗不孕雌花数目和小苞片颜色等特征对两物种的划分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梅的冷藏保鲜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沂 《生命世界》2002,(2):35-35
杨梅原产于我国,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其中以浙江省的杨梅产量较高,品质较好。在杨梅成熟期正值水果淡季的初夏,因其果色鲜艳,汁液丰富、酸甜适度,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由于在常温的2—3天后,杨梅果实就出现脱水裂口汁液溶出,并产生霉变现象,因此杨梅只适作为鲜销或作加工原料,而不耐贮藏。在生产上,如果利用冷藏的方法,并结合配套的贮藏技术,则可延长杨梅的贮运时间。一、杨梅果实的生物学特性杨梅果实为核果球形,其食用部分为密生的囊状体,肉质多汁。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振动而极易引起囊状体细胞的破裂,使汁液外流,果实…  相似文献   

12.
人工栽培条件下三叶木通座果及果实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栽培三叶木通为试材,研究了其座果及果实生长的特性。结果表明:人工栽培条件下,三叶木通座果(雌花)率可以提高到13.5%,是野生三叶木通的2 100%;以先年第1、2次攀援茎第3 ̄30节位结果为主;3月底开花,花期30d左右。花后第20 ̄50d(4月中旬至5月上旬)花序、雌花及幼果(子房)大量脱落,出现明显的脱落高峰。三叶木通果实纵向生长呈双S曲线布,生长期150d左右,可划分成5个时期:受精结实  相似文献   

13.
黑莓在湖南的引种及果实的生理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江苏引种黑莓品种切斯特(Chester)到湖南栽培,对果实生长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变化和呼吸作用特点进行测定。引种的黑莓生长发育正常;开花后17~42d是果实产量、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果实生长过程中呼吸速率经过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果实成熟时呼吸峰不明显;果实呼吸酶对持续低温(0℃)和高温(45℃)表现较强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4.
早熟桃果实在成熟前(授粉后30 ̄48d)产生的乙烯极微,而此阶段种子生产的乙烯则相当高。果实乙烯大量产生前内果皮开裂。种子产生的乙烯可能是妄动早熟桃果实成熟的关键性因子。  相似文献   

15.
果实成熟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在长成以后,通常可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颜色、质地和风味的转变,达到可食用的良好品质。这个变化过程即称果实的成熟。一个曾在很长时间内占统治地位的观点认为:果实成熟是由于细胞区域化受到破坏,使水解酶类活化或释放出来而产生的分解代谢的结果。近期的研究表明,一些果实成熟时,水解酶活性增加是体内转录和翻译的结果而不是由于区域化的破坏。由于产生的新的观点认为:果实成熟是由遗传决定的,通过基因的表达来精密调控的过程。成熟后的果实较易受到机械的和病原菌的伤害。在实践中,要想延长果实的寿命,多从控制果实成熟入手。因此,研究果实成熟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实践运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大棚内地温和光照强度对荸荠种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荸荠种杨梅为实验材料,研究大棚内地温和光照强度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通过监测杨梅大棚内外不同梯度地温和等一高度的光照强度,并多次抽取杨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杨梅大棚对其内的地温具有明显的增温效应。在杨梅大棚深度5~20 cm范围内,越到土壤表面增温越快、增温效果越明显,增温总量越大;而越靠近地表越容易受气温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地温变化越大,随着深度增加影响较弱,变化趋缓。棚外气温和棚内地温之间是正相关的。杨梅大棚内光照最大值出现在晴天中午,因此为了增强棚内的光照和通风,晴天中午在保温的范围内尽量开天窗。成熟期大棚内比棚外的杨梅品质优良,但成熟期棚内的杨梅果实光泽没有棚外好,主要是由于转色至成熟期间棚内的光照不足引起的,需要人工补光,提高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7.
以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RRIM600、GT1、RRII105、IAN873、RRIM712、PB217等6个品种为对象,对不同品种橡胶树雌花分布和座果位置进行了观察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橡胶树品种间,圆锥花序上雌花的个数、雌花在花序上的位置分布和结果侧枝上的花序数存在极显著差异。雌花和果实在圆锥花序上的分布规律相似,主要分布在圆锥花序的顶端和下部;结果花序主要分布在结果侧枝的下部,圆锥花序距离树干越远,则花序结果的几率越小。因此,在橡胶树杂交育种时,可以只对相关品种座果率高的结果侧枝相应位置上的花序及花序上相应的雌花进行授粉,而摘掉其余座果率低的花序和雌花,从而提高杂交育种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毛杨梅(Myrica esculenta Buch.Ham.)和矮杨梅(Myrica nana Chcral.)是杨梅科杨梅属(Myrica Linn.)木本植物,均为野生,在贵州省盘江流域较为常见。近几年来,随着栲胶工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混合及凝缩类栲胶需求增加,杨梅属植物树皮被采剥用作原料,且发展势头很猛,使资源急剧减少;多系砍树剥皮,植被难以恢复;果实、花叶利用较少,造成很大浪费。为改变这种状况,促进综合开发利用,笔者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果实成熟机理和几个生理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萍 《生物学杂志》1996,13(4):9-11
果实成熟机理和几个生理问题于萍(黑龙江省克山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161601)1果实成熟机理1.1关于果实成熟机理的假说目前有两种关于果实成熟机理的假说。一种认为:果实成熟涉及到基因表达的改变和新酶的合成,新酶催化成熟过程中的关键性变化;另一种则认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杨梅果实提取物的抗小鼠腹泻作用,包括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给小鼠腹腔注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造成急性腹泻模型,经口灌胃杨梅果实提取物溶液,通过腹泻次数研究提取物对小鼠腹泻的预防作用;先灌胃杨梅果实提取物溶液再给小鼠注射菌液致泻,记录腹泻次数以研究提取物对小鼠腹泻的治疗作用。结果灌胃杨梅果实提取物的小鼠的腹泻次数均有明显的下降,且醇提物的作用效果要好于水提物。结论杨梅果实提取物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小鼠腹泻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