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鱼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RH核群与神经纤维的分布,潘家秀等1979曾报道11月份采集的卵巢处于Ⅳ期准备过冬的鲤鱼(Cyprinus carpio)颅腔经甲醇注射后下丘脑GRH的酶免疫标记定位结果:免疫活性GRH(ir-GRH)核群在视前区、视前隐窝区、前脑侧束区、下丘脑外侧区、视交叉等处均有ir-GRH纤维分布。本文报道的是2月份采集的鲤,即垂体促性腺激素GTH含量最丰富时(曹术超等1975),怀卵鲤脑及垂体ir-GRH的酶免疫标记。 结节外侧核(NLT)对于鱼类生殖功能有调节作用(Peter等,1978;Roi,1973),然而11月鲤鱼NLT未能染出ir—GRH。本文除采用另一季节的鲤鱼继续标染外,也试用抗  相似文献   

2.
对湖北钉螺指名亚种(Oncomelania hupensis hupensis)肝脏的显微和超微结构作了较详细的研究。肝腺管壁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上皮细胞内,粗面内质网呈多层次板层状,主要分布于核周围,线粒体有椭圆、杆状两种形态,核上万有高尔基复合体并多有溶酶体出现。胞质中分泌颗粒分为四种,细胞基部的颗粒电子密度很高,中部有巨大颗粒,近细胞游离端的大、中、小分泌颗粒可连同胞质一起排放入管腔。在肝脏间质中的网状细胞多呈三角形状,有血细胞团和毛细血管腔构造。  相似文献   

3.
采用 HRP逆行追踪结合谷氨酸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外侧膝状体背侧核 (d L GN)中继神经元的化学递质。光镜下 HRP标记细胞与谷氨酸免疫阳性细胞清晰可辩。HRP单标记细胞位于外侧膝状体背侧核内 ,胞浆及树突基部充满棕色颗粒。免疫金银法 (IGSS)单标记的谷氨酸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于外侧膝状体背侧核与腹侧核 ,胞体内充满黑色银颗粒。在外侧膝状体背侧核内可见 HRP和谷氨酸双标记细胞 ,其数目占 HRP标记细胞总数的 70 .9± 6 .4%。本文提示 ,谷氨酸可能是外侧膝状体背侧核投射至视皮质的中继神经元的神经递质之一。  相似文献   

4.
精氨酸加压素(AVP)和催产素(OT)能够调节社会行为,并通过调节多巴胺(DA)的活动参与药物成瘾。棕色田鼠Lasiopodomys mandarinus是一种单配制田鼠,具有较复杂的社会行为。本研究以酪氨酸羟化酶(TH)标记DA神经元,对雌性棕色田鼠连续注射可卡因[20 mg·(kg·d)~(-1)]4 d,24 h后测量其运动性、焦虑水平和社会行为以及AVP、OT和TH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可卡因组运动性提高,社会探究行为和攻击行为下降,但焦虑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可卡因组下丘脑前区AVP和下丘脑室旁核OT的免疫活性神经元数量减少;室旁核和中脑腹侧被盖区TH的免疫活性神经元数量增加。这些结果说明反复暴露于可卡因能够改变雌性棕色田鼠的行为敏感化及社会行为。AVP、OT和DA参与了这一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5.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鱼矞)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原尾蚴皮层的超微结构.(鱼矞)头槽绦虫原尾蚴的皮层为典型的合胞体结构.皮层表面有浓密的微毛与少量的突起.与成虫相比,原尾蚴的微毛长而且粗,呈现单态性,推测在进入终末宿主的过程中有脱落和再生现象.突起分布在头部与体侧,含有较少的电子致密颗粒.在原尾蚴皮层细胞质中观察到三种腺细胞的分泌过程,即顶分泌、外分泌和微分泌过程.原尾蚴身体后部观察到尾钩和穿刺腺管道的开口.在核周区和纤维层下可见发育较好的环肌与纵肌.本文还对原尾蚴皮层突起的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成年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和苍白球的计算机三维结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在大鼠脑的连续冠状切片Nissl染色的基础上通过Onyx2超级图形工作站对大鼠脑的纹状体进行了三维重建。结果提示:大鼠纹状体由尾壳核、苍白球和边缘区三部分组成,其中边缘区位于尾壳核和苍白球之间,被二完全包绕;尾壳核呈近似的内凹半球形,嘴尾径最大的为6.2mm;背腹径最大为4.9mm;宽度(冠状平面上的内外径)为3.5mm。从嘴侧到尾侧随着脑平面的增宽,尾壳核逐渐向外侧(即靠近外轮廓的方向)移位。苍白球呈块形,嘴尾径最大为4.4mm,背腹径最大为2.6mm,宽度(冠状平面上的内外径)最大为1.5mm。位于尾壳核的内侧,除内侧外基它三个方向均被尾壳核包绕。边缘区呈现一个片状扇形结构,嘴侧背腹径大,最大为2.2mm,宽约0.17mm;尾侧背腹径小,为0.8mm,宽约0.13mm。同属壳核和苍白球一样,从嘴侧到尾侧随着脑平面的增宽边缘区亦逐渐向外侧(即靠近外轮廓的方向)移位,其移位的幅度亦明显大于脑平面增宽的幅度;整个边缘区从嘴侧到尾侧呈均匀变化,其片状逐渐变宽,长度(背腹径)逐渐变小,从而形成一个盘状结构。  相似文献   

7.
曼龙鱼色素细胞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兵  郑曙明  吴青 《四川动物》2012,31(4):538-540,690
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并用CCD摄像系统记录曼龙鱼色素细胞的显微结构特点。组成曼龙鱼的色素细胞为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4种。黑色素细胞核较大,含黑色和棕色的色素颗粒,色彩呈黑色或褐色,在鱼体表层皆有分布,有两种形态:一种树突状分枝不明显,个体相对较小;另一种树突状分支多且较为粗大,延伸成放射状,颜色较深。黄色素细胞和红色素细胞核较小,分别含黄色素颗粒和红色素颗粒,色彩分别呈黄色或桔黄色、浅红色或紫红色。虹彩细胞核最小,含鸟粪素颗粒,呈白色或银白色,仅分布在鳞片表层。  相似文献   

8.
应用行为观察、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雄性棕色田鼠在交配后血清中的雌二醇(E)、与交配行为有关的脑区E免疫阳性细胞数目(E-IRs)、雌激素β受体(ERβ)免疫阳性细胞数目(ERβ-IRs)的变化.将睾丸下降的成年雄性棕色出鼠分成3组:(1)对照组:嗅闻24h新鲜锯木.(2)暴露组:嗅闻24h动情期雌鼠底物.(3)交配组:与动情期雌鼠交配24h.放射免疫榆测血清中的E浓度,交配组比暴露组、对照组显著增高,暴露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与性行为有关的脑区:弓状核(ARC)、终纹床核(BST)、隔外侧核(LS)、杏仁内侧核(ME)、内侧视前区(MPO)、下丘脑腹内侧核(VMH)E-IRs和ERβ-IRs,E-IRs在交配组比对照组和暴露组各区域都显著增多,暴露组比对照组在隔外侧核显著增多外,其他区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头槽绦虫 (Bothriocephalusacheilognathi)原尾蚴皮层的超微结构。头槽绦虫原尾蚴的皮层为典型的合胞体结构。皮层表面有浓密的微毛与少量的突起。与成虫相比 ,原尾蚴的微毛长而且粗 ,呈现单态性 ,推测在进入终末宿主的过程中有脱落和再生现象。突起分布在头部与体侧 ,含有较少的电子致密颗粒。在原尾蚴皮层细胞质中观察到三种腺细胞的分泌过程 ,即顶分泌、外分泌和微分泌过程。原尾蚴身体后部观察到尾钩和穿刺腺管道的开口。在核周区和纤维层下可见发育较好的环肌与纵肌。本文还对原尾蚴皮层突起的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记录分析雌雄棕色田鼠同性间的社会互作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雌激素α受体(ERα)在雌雄棕色田鼠脑内的分布进行定位,以揭示ERα在不同性别棕色田鼠社会行为中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雌性棕色田鼠攻击行为显著多于雄性;雌性棕色田鼠亲密行为明显少于雄性,差异极显著;此外,雌性棕色田鼠的防御行为极显著多于雄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ERα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弓状核(ARC)、杏仁内侧核(MeA)、杏仁中央核(Ce)、下丘脑视前区(MPOA)、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和终纹床核(BST),其中ERα在BST、MPOA、MeA和Ce中的分布存在着极显著性二型性,且雌性田鼠表达的ERα较多;在ARC中的分布也存在显著性二型性,雄性田鼠表达的ERα多于雌性田鼠;ERα在VMH中的分布无明显的性二型性。结果揭示了雌雄棕色田鼠在同性间社会互作中攻击、防御以及亲密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而ERα在雌雄棕色田鼠脑内的分布模式也有显著性差异,社会互作和ERα免疫阳性细胞分布的两性差异都呈现单配制鼠类的特征,ERα在大脑分布模式的两性差别和不同种类间的差别可能是单配制啮齿类呈现相关生殖和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机制[动物学报54(6):1020-1028,2008]。  相似文献   

11.
应用行为观察、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雄性棕色田鼠在交配后血清中的雌二醇(E)、与交配行为有关的脑区E免疫阳性细胞数目(E-IRs)、雌激素β受体(ERβ)免疫阳性细胞数目(ERβ-IRs)的变化。将睾丸下降的成年雄性棕色田鼠分成3组:(1) 对照组:嗅闻24 h新鲜锯木。(2) 暴露组:嗅闻24 h动情期雌鼠底物。(3) 交配组:与动情期雌鼠交配24 h。 放射免疫检测血清中的E浓度,交配组比暴露组、对照组显著增高,暴露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与性行为有关的脑区:弓状核(ARC)、终纹床核(BST)、隔外侧核(LS)、杏仁内侧核(ME)、内侧视前区(MPO)、下丘脑腹内侧核(VMH)E-IRs和ERβ-IRs,E-IRs在交配组比对照组和暴露组各区域都显著增多,暴露组比对照组在隔外侧核显著增多外,其他区域无显著差异。ERβ-IRs在这3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而且ERβ免疫阳性细胞颜色浅淡。结果表明:雌激素对雄性棕色田鼠的交配活动起一定的作用,但可能通过其他受体,ERβ在雄性棕色田鼠的交配活动中可能未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一个表达型质粒在酵母中合成了B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HB_sAg)),其载体利用酵母酒精脱氢酶15′边侧区域作为启动子转录HB_sAg的编码顺序。在酵母中合成的蛋白质被装配成颗粒,具有的特性类似人类细胞所分泌的22μm颗粒。 B型肝炎病毒是由一个含有病毒基因组(部分为单链的约3200bp长的DNA)的核结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单纯癌疹病毒(HSV)形态发育的电镜研究,发现了HSV胞质起始发育现象。HSV细胞质形态发生方式的过程可分为:(1)胞质致密区的形成,(2)豹斑形成,(3)核心形成,(4)核壳体的装配,(5)校壳体的进一步发育。这一过程与人们熟知的核内形态发生方  相似文献   

14.
922口06醉母中的蛋白定位〔英」/Reid,G.A。/J。Gen。Mierobiol一1991,137,Pt.s。一1765~1773〔译白DBA,1091,10(23),91一13330〕 以酿酒酵母作实验材料为重点,综述了涉及蛋白质定位的细胞和分子过程。讨论了下述内容: (a)分泌途径,(b)等级分类信号,(c)蛋白质在内质网上的滞留;(d)转入液饱,(e)在内质网上定位的早期步骤,(f)线粒体蛋白定位, (g)蛋白质在核、过氧物酶体及其它细胞器中的定位;及(h)蛋白质从酵母细胞质中的直接分泌。在酵母细胞质中产生的几千种蛋白质中,多数蛋白通过一系列蛋白定位途径移到不同的胞内目标或分泌到细胞外。…  相似文献   

15.
梁凤霞 《生物学通报》1991,(10):16-16,8
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显著的细胞结构是核仁。在光学显微镜下,核仁通常呈均质而致密的球体;在电子显微镜下,核仁主要分为三个区,即.1)颗粒区,含有核糖体前体颗粒;2)致密的丝状区即纤维区,包含有正在转录的RNA分子;3)浅染色区,或称为核仁内染色质,该区包含有从染色体核仁组织者区来的DNA,其中含有rRNA基因。因而,从成份上说,核仁是由DNA、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它的主要功能是转录rRNA和装配核糖体亚单位。  相似文献   

16.
观察了细胞株(BTP-1)所分泌的抗 P 物质单克隆抗体与17种 P 物质类似物的交叉反应。该单克隆抗体所针对的是 P 物质的羧基末端,与羧基端的甲硫氨酸残基有较大的关系,而和P 物质类似物的拮抗作用的强弱无相关性。与9种小肽(亮氨酸脑啡肽、甲硫氨酸脑啡肽,内啡肽、皮啡肽、血管紧张素Ⅰ、Ⅱ、缓激肽,催产素、胰高血糖素)均无交叉反应,显示该单克隆抗体有较好的特异性。经免疫组织化学试验,中脑以下部位的脊髓后角Ⅱ层、黑质、三叉神经脊束核、脚间核等末梢纤维和第Ⅱ脑室腹侧灰质、被盖外侧核、中缝核等胞体核周质染成棕色。BTP-1属于大鼠 IgG 型单克隆抗体。描述了微载体大量培养杂交瘤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并讨论了大量制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是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分泌的九肽激素。关于长爪沙鼠不同月龄加压素的分泌状况少见报道。作者采用光镜和电镜、免疫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月龄长爪沙鼠视上核(SON)加压素能神经元加压素的分泌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H.E染色切片中,各组均可见视上核团呈三角形。免疫细胞化学标记的各组长爪沙鼠中均可见AVP阳性细胞。图像分析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表明:成龄长爪沙鼠血管加压素的分泌能力较强,幼龄及老龄组分泌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8.
在蓖麻蚕幼虫一蛹蜕皮前后(自蜕皮前1天至蜕皮后第7天),神经分泌细胞的活动周期可人为地分为3个时期:第1期一仅见少量的神经分泌颗粒分散在核周质中。第2期一神经分泌颗粒部分聚集成簇,往往分布在高尔基复合体附近。第3期—核周质中充满着大量的分泌颗粒。休眠型的A型神经分泌细胞始终处于第3期,B型神经分泌细胞则由第1期转向第2期。而在非休眠蛹中,A型神经分泌细胞却由第3期转向第1期,B型神经分泌细胞则由第2期向第1期转化,两者的神经分泌颗粒的数量均随着蛹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9.
王遵明 《昆虫学报》1988,(4):429-432
美腹虻Tabanus callogaster 新种(图1) 雌虫体长14毫米。头部:复眼具1条带。前额黄棕色,具黑毛,基部略窄于端部,高度为基部宽度的3.7倍。亚胛及颊基部1/6呈黄棕色,颊其余部分及颜灰色。基胛黑色,略呈卵圆形,向外突起明显,两侧与眼分离。中胛矛头状与基肿相连,亦呈黑色。柄节、梗节浅棕色,具黑毛,鞭节红棕色,顶端有明显的钝角,环节部分及鞭节端部黑色。下颚须灰  相似文献   

20.
裸变亚纲四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健壮晶盘虫HnylodiscusrubicundusHertwig&Lesser1874(图1:a)晶盘科FamilHyalodiscidaePoche,1913,emend.体呈规则宽盘形或扇形,宽大于长。透明区薄,颗粒区厚,侧观时呈驼峰状,全部被薄的透明区包围。透明区的边缘微呈起伏,但通常无锥状亚伯足。运动快时,透明区有时产生折皱,从而使颗粒区边缘出现脉络状外观。行动是靠内质不断流向前面和两侧的外质,从而使虫体滚动前进。观察时见颗粒区内含硅藻碎片。体宽32—77pm。较原描述种类个体稍小。1996年7月11日采自湖南省洞庭湖湖口的江中流区。水温25.6t,pH7.31,DOS.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