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亚洲蟾蜍(Bufo bufo asiaticus)的成熟红细胞与网织红细胞中分离纯化了染色质非组蛋白(NHP),并在体外转录系统中比较了两类细胞的NHP对RNA合成的激活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从网织红细胞中分离获得的NHP只能部份恢复被网织红细胞组蛋白抑制的模板活力,而成熟红细胞的NHP不仅能恢复被成熟红细胞组蛋白抑制的模板活力,而且还能恢复被网织红细胞组蛋白抑制的模板活力。此外,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中也观察到这两类细胞的NHP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核内非组蛋白蛋白质(简称NHP)是一类极不均一的蛋白质,代谢上不稳定,转换率较快。有人认为 NHP 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而癌变过程可能是基因表达的调控失常所致,因此当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时,NHP会发生改变。据文献报道,某些分化旺盛的组织,其NHP亦会发生变化,那么,癌变过程中NHP的变化是否与组织增殖者相同。换言之,癌细胞中NHP的变化是特异的,还是非特异的,似有研究的必要。本文以小鼠 Hca 腹水型肝癌为模型,小鼠正常肝为本底,小鼠再生肝为对照,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聚焦双向电泳为手段,观察比较了三组 NHP 的异同。同时还作了三组  相似文献   

3.
以干细胞治疗为核心的再生医学为人类退行性和损伤性的重大疾病治疗提供了希望。然而,干细胞应用于人之前,一些重大的科学问题和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回答和验证。由于啮齿类动物在遗传、代谢和生理表型等方面与人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其研究结果较难转化到人上。非人灵长类(NHP)与人高度相似,因此,利用NHP模型可以回答和解决啮齿类动物无法回答的问题,从而解决干细胞基础科学和再生医学技术瓶颈问题。该文首先总结了在NHP模型上需解决的干细胞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如干细胞的多能性、治疗的安全性和效率等。其次,评述了一些新技术的出现将加速灵长类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结合NHP模型,这些技术将促进干细胞在基础科学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最后,建议将干细胞的先进技术应用于NHP模型,这将极大促进干细胞关键科学问题的回答和技术瓶颈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核糖核蛋白NHP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的表达情况,了解其与疾病进展与预后的关系,通过Quick Go、GEPIA 2在线数据库筛选HCC细胞衰老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确定了研究对象基因NHP2;进一步使用STRING、TIMER 2.0、UALCAN数据库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NHP2在泛癌中的差异表达以及在肝癌和其他泛癌中病理进展过程中的相关性,并预测预后生存关系;使用miRNet数据库分析其靶向miRNAs和lncRNAs,应用Cytoscape v3.8.0绘制可能的CeRNAs调控网络图。结果显示,在线数据库检索到细胞衰老相关生物学过程相关基因113个,HCC差异表达基因2 206个,共有19个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肝癌细胞衰老的生物学过程。其中,NHP2在包括HCC的多种癌症中显著高表达,NHP2高表达的肝癌人群预后较差,具有统计学差异。NHP2基因编码的互作蛋白有10个,主要参与了1个信号通路(KEGG信号通路)、6个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11个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  相似文献   

5.
从14-,17-,21-,27-,34-,及38-周令的人胚肝细胞核分离出柒色质,分别对其中的RNA、DNA、组蛋白(HP)及非组蛋白(NHP)进行测定。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肝柒色质HP/DNA比值变化不大。但是,NHP/DNA与NHP/HP比值发生显著改变。人胚肝NHP量的变化一直保持在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NHP量的高峰位于21-及34-周。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板电泳分析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人胚肝总染色质蛋白。电泳图谱显示出染色质NHP组分在质与量上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6.
吴楠  覃磊  彭志红  夏石头 《植物学报》2022,57(4):412-421
系统获得性抗性(SAR)是一种因病原微生物初次侵染植物局部叶片而被激活的整株水平上的持久广谱抗性。在初次侵染部位快速产生的抗性信号, 可通过韧皮部传输到植物其它部位, 从而激活SAR。哌啶酸/N-羟基哌啶酸(Pip/NHP)作为新发现的移动信号分子, 在SAR信号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Pip/NHP的合成、转运以及对SAR调控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一门传统的血液病实验诊断技术,方便快捷,实用性强。细胞形态是病理诊断最直观的依据,但现行的普通光学显微镜镜检技术已不能完全满足血液肿瘤精准诊断的需求。如何开发研究或完善相关技术,最大发挥形态学的优势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系统阐述了细胞形态相关技术在血液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及预后评估及疾病复发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相信细胞形态相关技术必将为血液系统肿瘤的诊疗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素  胡云章 《生命科学》2003,15(5):259-261,265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肿瘤的起源,即肿瘤的去分化起源和肿瘤的干细胞起源一直是有争议的,而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实验结果证实肿瘤起源于干细胞的观点。肿瘤干细胞不仅能够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分离,乳腺癌实体瘤干细胞的成功分离也证实了肿瘤干细胞的存在。针对细胞特异的表面标记,可以靶向消灭肿瘤干细胞,治疗肿瘤。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正常乳房组织与肿瘤组织的微波吸收差异,从理论上证明了利用微波热声成像技术检测乳腺肿瘤的可能性;建立了一套三维热声扫描系统,并利用此系统对模拟肿瘤和真实离体肿瘤进行成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三维微波热声成像系统能对乳腺肿瘤高分辨率高对比度成像,有希望应用于早期乳腺肿瘤检测。  相似文献   

10.
稳恒磁场抑制肿瘤增殖的实验研究与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模型处理最简单的稳恒磁场,其与肿瘤作用的研究是最具理论和实际意义的。分别介绍了稳恒磁场作用于微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对肿瘤的间接抑制和杀伤作用,磁场影响自由基代谢和细胞膜及细胞内结构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回顾了磁场干扰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对肿瘤的影响,并介绍了稳恒磁场联合抗癌药物在治癌中的应用现状;最后结合实验的进展情况,分析探讨了稳恒磁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物理机理,对肿瘤磁疗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稳恒磁场抑制肿瘤增殖的实验研究与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杰西 《生物磁学》2006,6(1):10-13
作为模型处理最简单的稳恒磁场,其与肿瘤作用的研究是最具理论和实际意义的.分别介绍了稳恒磁场作用于微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对肿瘤的间接抑制和杀伤作用,磁场影响自由基代谢和细胞膜及细胞内结构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回顾了磁场干扰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对肿瘤的影响,并介绍了稳恒磁场联合抗癌药物在治癌中的应用现状;最后结合实验的进展情况,分析探讨了稳恒磁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物理机理,对肿瘤磁疗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肿瘤干细胞与正常成体干细胞在自我更新与增殖分化能力、表型标记和强耐药性等诸多方面存在着相类似的生物学特征,所以肿瘤干细胞被推测为肿瘤发生的细胞起源。基于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之间的相似性质和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科学家建立了一系列从肿瘤组织或肿瘤细胞系分离肿瘤干细胞的实验方法和研究肿瘤干细胞起源的动物实验模型。现就目前在肿瘤干细胞起源和生物学特性领域的研究作概括阐述。  相似文献   

13.
Guo H  Zhu YP  Li D  He FC 《遗传》2011,33(8):809-819
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复杂疾病。某些生物学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如何发现和研究肿瘤相关通路是人们面临的一大挑战。随着以基因芯片数据为代表的海量实验数据的产出,很多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系列算法和模型通过整合和分析实验数据,鉴定和模拟肿瘤相关的生物学通路,发现了很多重要的生物学结论。文章对这些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给出了一些常用的算法、软件和数据库资源,并讨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非人灵长类肿瘤模型研究进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症是人类第二大致死的疾病。将体外细胞模型获得的癌症研究结果向临床转化过程中,动物活体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现在的肿瘤活体实验绝大部分采用啮齿类实验动物如小鼠和大鼠,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个体小、繁殖迅速、遗传背景清楚、转基因技术成熟等优势。但是啮齿类和人的亲缘关系比较远,许多从啮齿类动物模型获得的研究结果不能在人体重现。非人灵长类动物在遗传进化、免疫、生理和代谢等诸多方面与人类高度近似,理论上更加适合癌症研究。本文对现有的非人灵长类肿瘤研究做一综述,主要集中介绍用化学和生物致癌剂在不同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诱导肿瘤的研究,为将来用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人类癌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肿瘤微环境指肿瘤细胞发生及转移所处的复杂三维环境。传统研究多让细胞生长在二维培养瓶或培养皿中,缺少肿瘤转移过程中复杂的细胞-细胞和细胞-基质间的动态联系,难以反映肿瘤组织的自身特点以及阐明肿瘤细胞转移的机制,也限制了有效药物的准确检测。为阐明原发性肿瘤微环境的特点,多种生物模拟的三维工程化肿瘤模型已被用于实验和临床研究,即将肿瘤基质细胞、基质组分、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信号整合于同一个时空系统。本文总结了典型三维工程化肿瘤的构建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和损伤趋化的多能干细胞。在一定诱导条件下MSC可以分化为骨、软骨、肌肉和血管内皮等组织,常将其应用于组织修复和心肌缺血等其他缺血性疾病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中。由于MSC具有向肿瘤间质的"损伤趋化性",在过去的十几年,将其作为携带治疗基因的合适载体用于肿瘤治疗研究。而进一步研究发现趋化至肿瘤间质的MSC与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可分化为血管内皮、血管周细胞等,或者通过旁分泌等各种机制对肿瘤血管生成产生影响。但是在不同的肿瘤模型中,MSC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存在争议,这篇综述旨在探讨影响实验结果的相关因素,综合分析认为:MSC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修复肿瘤血管,这在针对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尤其是联合其他治疗方法来治疗肿瘤显示出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指从原发肿瘤或转移灶脱落、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进入患者外周血血液循环的恶性肿瘤细胞.CTCs在肿瘤研究和临床诊断上的作用逐渐得到认可,外周血中CTCs存在与否以及数量多少不但可以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还可以用于评估肿瘤预后、监测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微流控芯片作为一个高通量、小型化的细胞实验平台,已被应用于CTCs的分选当中.本文综述了用于CTCs捕获的微流控芯片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各类芯片的捕获原理、芯片结构和捕获效率,最后对微流控芯片技术在CTCs分选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从近年来国内外的各类关于磁场抑制肿瘤的实验研究以及临床工作,包括肿瘤细胞实验、动物接种肿瘤实验、临床治疗探索、各类模型以及机理研究、相关物理机制的分析以及磁场治疗癌症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杨松  张伶 《生命的化学》2007,27(6):565-567
随着白血病、乳腺癌、脑肿瘤干细胞的分离鉴定成功,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TSC)学说逐渐成熟起来。分离纯化和鉴定是TSC研究的首要工作和前提,TSC的分离纯化主要有根据细胞表型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而建立的两大类方法,TSC的鉴定分为体外实验和动物致瘤实验。TSC的分离、纯化及其成功鉴定将为肿瘤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及其基础研究带来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肿瘤已经成为我国的高发肿瘤,降低肿瘤的复发转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四君子汤的应用在降低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中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检索了近10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分别从中医理论的认识、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及药理研究等方面,总结四君子汤在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