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测定红细胞胞浆及膜中的PTPP活性,发现人正常血红细胞中胞浆PTPP活性约占红细胞PTPP总活性的70-80%,膜中只有约20-30%的PTPP活性。很多因素诸如:病变、PH值、温度、离子强度、细胞贮存时间以及药物等,对PTPP在胞浆与膜中的分布的影响。可以推测:膜上的PTPP能通过某种机制解离下来,进入胞浆;相反的过程,胞浆中的PTPP也能通过某种机制与膜结合。这种偶联与去偶联的具体机制及其  相似文献   

2.
用部分纯化的胞浆PTPP分别与去PTPP活性的红细胞血影(dPTPP-Ghost)和内向外翻红细胞膜(dPTPP-IOV)结合,结果发现:胞浆PTPP不仅能与红细胞膜结合,而且与dPTPP-IOV的结合能力强于与dPTPP-Ghost的结合。很多因素,诸如:温度,pH,离子强度,结合时间及某些试剂等不仅对PTPP与膜的结合有影响,且对PTPP与dPTPP-10V结合的影响比与dPTPP-Ghost结合的影响更为显著。当胞浆PTPP与红细胞膜结合后,其性质发生变化,这主要表现在稳定性增强;Km减小;Zn ̄(2+)、VO等的抑制作用及EDTA、甘油等的激活作用都明显减弱,甚至向相反的作用转化。此外,红细胞膜的磷酸化/脱磷酸化对PTPP的结合有影响,这暗示磷醚化作用对此可能具有调节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部分纯化的胞浆PTPP分别与去PTPP活性的红细胞血影和内向外翻红细胞膜结合,结果发现:胞浆PTPP不仅能与红细胞膜结合,而且与dPTPP-IOVr的结合能力强于与dPTPP-Ghost的结合,很多因素,温度,pH,离子强度,结合时间及某些试剂等不仅对PTPP与膜的结合有影响,且对PTPP与dPTPP-10V结合的影响比与dPTPP-Ghost结合的影响更为显著。当胞浆PTPP与细胞膜结合后,其  相似文献   

4.
人血红细胞胞浆部分经(NH_4)_2SO_4沉淀,DEAE-纤维素(DE52)柱层析,磷酸纤维素柱层析(P11)得到部分纯化的PTPP,产率:5.7%,提纯1075倍。以(32) ̄P-Tyr-Poly(G_4:T)作底物,测得其表征Km约为0.5-0.8μmol/L,该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7.0-7.8及37-40℃。Zn ̄(2+)等二价金属离子及Na_3VO_4等酸根基团对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DTA、甘油及DTT、巯基乙醇等则对其有强烈激活作用;而氟化物、酒石酸等对PTPP活性基本无影响。此外,某些蛋白质、氨基酸、核苷酸及抗肿瘤药物等对PTPP活性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一些PKs及PPs在体外对PTPP活性也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HL—60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TPK和PTPP活力的时空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RA、HHT和WP852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胞浆和膜溶脱部分中的TPK和PTPP活力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诱导早期,TPK的活力就有明显的波动变化;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胞浆部分TPK活力下降,膜溶脱部分的TPK活力则升高,诱导后,胞浆部分和膜溶脱部分的PTPP活力均明显升高,与TPK活力变化相比较,PTPP变化幅度比TPK的大。  相似文献   

6.
对RA、HHT和WP_(852)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胞浆和膜溶脱部分中的TPK和PTPP活力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诱导早期,TPK的活力就有明显的波动变化;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胞浆部分TPK活力下降,膜溶脱部分的TPK活力则升高.诱导后,胞浆部分和膜溶脱部分的PTPP活力均明显升高。与TPK活力变化相比较,PTPP变化幅度比TPK的大。  相似文献   

7.
人血红细胞胞浆部分经(NH4)2SO4沉淀,DEAE-纤维素(DE2)柱层析,磷酸纤维素柱层析(P11)得到部分纯化的PTPP,产率;5.7%,提纯1075倍。以^32P-Tyr-Poly(G4:T)作底物,测得其表征Km约为0.5-0.8μmol/L。该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7.0-7.8及37-40℃。Zn^2+等二价金属离子及Na3VO4等酸根基团对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DTA、甘  相似文献   

8.
以人早幼粒因病细胞株(HL-60)为材料,对维甲酸与星状孢子素联合诱导HL-60细胞过程中胞浆和膜部分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诱导后2-24h范围内,TPK活力出现波动,随时间延长(24-27h),胞浆部分TPK活力下降,膜溶脱部分TPK活力上升;PTPP活力明显升高且上升幅度比TPK大得多,利用tyr-BSA抗体分析底物含量变化的结果与相应时相的TPK和PTPP活力变化  相似文献   

9.
红细胞分化因子是从兔子网织红细胞中提出的一个蛋白因子,它可以使多种癌细胞株的生长受到抑制,以早幼粒白知病细胞(HL-60)为研究其EDDF诱导过程中细胞内PTK,PTPP及它们底物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实验发现:部分纯化的EDDF对HL-60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NBT还原和Giemsa染色,可见HL-60细胞被诱导出现排核,同时,细胞的PTK,PTPP酶活性明显的变化,PTPP和PTK的底物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溶血磷脂酸(LPA)对心肌细胞内蛋白激酶C(PKC)分布的影响。在离体家猫心脏灌流LPA(10-8mol/L)后差速离心分别制备心肌细胞胞浆、核及肌膜,测定各部分PKC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LPA组心肌总PKC活性增加9.8%(P<0.05),但胞浆PKC活性降低10.3%(P<0.05),膜与核的活性分别增加38.8%和77.6%(P<0.01)。结论:LPA刺激心肌细胞PKC活性增强,并可能使PKC从胞浆向胞核和肌膜部分转移  相似文献   

11.
在从成年人正常前列腺组织中获得人94个氨基酸的前列腺分泌蛋白(PSP94)cDNA基础上,利用PL表达系统,实现了人PSP94成熟肽N-末端带有19个列源氨基酸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目的蛋白在细胞中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分子量约为16.5kD。表达产物在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上活性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能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兔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的诱导形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兔血细胞内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诱导形成的研究,发现聚肌苷酸与聚胞苷酸双链复合物只能诱导单核型细胞产生2‘,5-OASE,而新城疫病毒(NDV)、红细胞生成素(EPO)可同时刺激PBMC和总红细胞中2’,5‘-OASE的上升。实验证明总红细胞中2’-5‘-OASE定位于网织细胞中,苯肼、NDV和EPO引起总红细胞中2’,5‘-OASE活性的增加与外周血中网织细胞的增加有直接关系。注射p  相似文献   

13.
在从成年人正常前列腺组织中获得人94个氨基酸的前列腺分泌蛋白(PSP94)cDNA基础上,利用PL表达系统,实现了人PSP94成熟肽N 末端带有19个外源氨基酸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目的蛋白在细胞中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分子量约为16-5kD。表达产物在人前列腺癌细胞PC 3上活性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能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Forskolin对成骨样细胞蛋白激酶C及三磷酸肌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rskolin(FSK)是一种植物二萜类化合物,为腺苷酸环化酶的特异激活剂。实验发现:FSK和作为参照的诱导分化剂维甲酸(RA)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可升高胞浆蛋白激酶C(PKC)活性,并降低膜PKC活性。FSK可使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的细胞内三磷酸(IP3-1,4,5)水平降低至对照组的44.4%至67%;FSK与RA合用可显著降低成骨样细胞特征蛋白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以上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Forskolin(FSK)是一种植物二萜类化合物,为腺苷酸环化酶的特异激活剂,实验发现:FSK和作为参照的诱导分化剂维甲酸(RA)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可升高胞浆蛋白激酶C(PKC)活性,并降低膜PKC活性,FSK可使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的细胞内三磷酸肌醇(IP3-1,4,5)水平降低至对照组的44.4%至67%;FSK与RA合用可显著降低成骨样细胞特征蛋白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以上结果表明,FSK对成骨样细胞内磷脂酰肌醇信息传递体系有深刻影响,可能与其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介体──肌醇磷酸多糖,被认为是胰岛素的第二信使,存在于细胞膜上的糖肌醇磷脂是产生该介体的前体,经胰岛素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的磷脂酶C(PIPLC)水解,产生介体和二酰甘油(DG).本实验以人红细胞为材料,用3 ̄H同位素标记、有机溶剂提取、薄层层析及放射性自动计数等方法,分析胰岛素或PIPLC作用于红细胞后前体和DG的变化情况,以推测介体的产生机制.结果显示:胰岛素使红细胞膜上及释放至胞外上清的前体量均较对照升高,且使体系中的DG量升高;PIPLC则使红细胞膜上的前体量下降,使释放至胞外上清的前体量升高,推测:胰岛素或PIPLC作用于完整细胞时,激活了某种酶,使前体先从膜上释放至胞外上清,再被水解为介体和DG,同时胰岛素还可能激活完整细胞内再合成前体的机制,而PLPLC却不能.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豌豆根液泡膜H^+—ATPase活性及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液泡膜H^ -ATPase在盐胁迫下的作用和适应性调节机制,对豌豆(Pisum sativum L.)植株进行不同盐浓度和不同盐胁迫时间(1-3d)的处理后,分别测定液泡膜H^ -ATPase的H^ 转运活性、水解性和蛋白含量(A亚基)的变化。结果表明,100mmol/L和200mmol/L NaCl 处理1dH^ -ATPase的水解活性没有变化,而250mmol/L NaCl处理1d引起水解活性降低约25%。100mmol/L NaCl处理2d内水解活性没有变化,而第3天活性下降约20%。但是上述盐胁迫均能提高液泡膜H^ -ATPase的质子转运活性,说明盐胁迫后H^ -ATPase的水解活性和质子转运活性的变化不成比例,盐胁迫可能导致偶联比率的改变。Western blot研究发现,上述盐胁迫对液泡膜H^ -ATPase(A亚基)的含量基本无影响,仅100mmol/L NaCl处理3d后A亚基的量略有下降,这些结果证明,盐胁迫能刺激提高豌豆根液泡膜H^ -ATPase的H^ 泵效率,且泵效率的提高是源于偶联比率的改变,而不是由于ATP水解活性的提高和蛋白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应用细胞内记录,研究了豚鼠腹腔神经节(CG)细胞非胆碱能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LS-EPSP)与5-羟色胺(5-HT)及P物质(SP)的相互关系。当重复电刺激内脏大神经(SN)时,有78.2%的细胞(161/206)在动作电位发放后出现LS-EPSP,灌注或压力注射5-HT或SP,分别在68.5%的细胞(102/149)及52.1%的细胞(98/188)上引起5-HT或SP去极化反应,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大部分具有LS-EPSP的细胞对5-HT(73/88,83.0%)或SP(68/11459.6%)敏感,而不出现LS-EPSP的细胞仅有少数对5-HT(10/26,38.5%)或SP(11/36,30.6%)敏感,两类细胞的差异非常显著(5-HT:P<0.0001,SP:P<0.01)。上述结果支持5-HT与SP均作为递质参与LS-EPSP形成的观点。此外,在133个细胞上同时检测了5-HT与SP的作用,其中有66个细胞(49.6%)对5-HT及SP均敏感,提示在CG细胞,5-HT与SP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机能联系。  相似文献   

19.
人PSP94全长cDNA的获得及PSP94-TNF~Δ融合蛋白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T-PCR从人肥大前列腺组织钓取94个氨基酸的人前列腺分泌蛋白(PSP94)全长cDNA,序列分析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完全一致.将PSP94成熟肽与人TNFα衍生物(TNFΔ)通过Linker-SAPGTP在基因水平上融合成5′PSP94-TNFΔ,融合基因DNA序列分析结果与设计的相符合.5′PSP94-TNFΔ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31kD,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35%.以L929细胞和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为靶细胞进行细胞毒分析结果表明,5′PSP94-TNFΔ融合蛋白既具有TNF的细胞毒活性,又具有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缺氧对体外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形态及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应用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3H-TdR掺入、流式细胞等技术探讨缺氧(〈1%O2和2.5%O2)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形态及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氧24h使PASM表型从收缩型向合成型转换,胞浆内SM-a actin减少,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增多,缺氧48h以后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内质网扩张,胞浆内出现髓鞘样结构。流式细胞分析显示缺氧PASM 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P〈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