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践教学是生态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论文根据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学科的发展特点,结合现阶段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我校生态学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对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基地的选择、实习教学内容与计划的安排和实施、实习的考核评定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这为促使实习内容由原有的单纯注重课堂知识验证转向实践技能与运用理论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两者的并重提供借鉴,对客观地评价学生野外综合实习的水平和质量,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也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高校共建共享动物学野外实习基地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学野外实习是生命科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作用。从建立共享实习基地的可行性、选择原则和建设内容三个方面着手,对安徽省高校与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之间如何共同建设动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共享野外实习教学资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由于学科特点,"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特别适合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虚拟仿真技术重新构建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本文以"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局限性为着眼点,重点阐述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在加强生物安全教育、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有益实践和探索。相较于传统实验教学,该教学方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职业责任感,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望为虚拟仿真实验建设及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动物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及相关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动物学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针对目前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改革的应对措施及建议。从实习教材建设、教学理念、多元化教学方法和实习成绩评价指标体系4个方面,总结了近些年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改革与实践经验,以期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植物学野外实习是认识植物界的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通过标本的采集、物种的鉴定等环节,能够培养学生掌握野外工作的方法,了解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陕西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的秦岭野外实践教学为例,探讨这一时间短、人数多、内容庞杂的课程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与创新背景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引入数字化教学平台、突出实习的特色内容、分组实习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高校课程改革的发展,传统的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如何在不破坏自然资源和有限的实习时间内取得令人满意的野外实习效果,是很多高校生物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基于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山地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植物学野外实习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学野外实习是植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实习基地建设、创立以植物学实习为主的生物学综合实习,采用多样化的实习教学方式以及改革实习考核内容等4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改革与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探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改革野外实习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界,主动获得植物学知识的能力。加强野外实习,培养学生学习植物学基本研究方法。野外实习结合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创造能力。提出实施野外实习改革的奈件,为提高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外实习是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针对植物学野外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结合所在高校的实际,在实习基地建设、学生能力培养、综合素质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植物学》是生物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与实践教学联系紧密。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野外实习、科研实践等4个方面阐述了实践教学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试图为植物学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对医学的发展也提高了关注。目前,医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校也开始了对高素质人才的有效培养和教学,其中,虚拟仿真技术是医学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对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改进。虚拟仿真技术对推动医学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并分析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海藻野外实习是植物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密切联系又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认识海洋植物等具特殊的意义。海藻野外实习中,由于实习时间短、学生缺乏识别经验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实习的效果,根据多年青岛海滨海藻实习的经验,笔者总结出几点效果较好的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许忠能  林小涛  孙军 《生态科学》2017,36(3):175-179
论文介绍了鱼类行为学本科实践教学的经验与心得。根据教学条件, 分为模仿学习与项目任务学习两种形式, 进行了鱼类游泳行为、取食行为、学习行为等的实验与野外实习教学, 注重了野外实践与研究的深度。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操作以及鱼缸制作工艺、潜水、视频拍摄与剪辑等相关技能培训。除使用专门实践教学经费外, 还通过由学生采样等方式将教学与科研项目任务结合起来, 利用科研经费弥补实践教学经费的不足。本研究为鱼类行为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互联网+"与教学紧密结合,使得教学工作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为了促进微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水平的提高,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依托超星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师生共同参与建设微生物学野外实习在线课程来辅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调查反馈认为互联网+实习的教育模式教学效果良好,能将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结合。"互联网+"背景下微课建设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推动了微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有效促进了本校微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水平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生物学本身的特征,中学生物教学必然要与大自然和生命现象紧密联系起来,因此生物野外实习理所当然要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学生物课的野外实习实际上却很不被重视。我校生物组根据我们的有利条件,把高中生物的野外实习作为我们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了一些探讨和设想,近年来,我们多次组织高三学生在杨林山进行野外实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高中生物学的野外实习应本着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切实地为教学服务。高中生物以阐述生命的本质为核心内容,因此野外实习应结合教材的重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发育生物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已构建了全面、系统、动态的植物生物学新教学体系。针对目前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实体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传授式教学学生听课不认真,理论课和实验课在内容和时间上的不匹配,野外实习时间短、认识植物片面、难以学以致用等问题,作者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提出了适合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新策略:实体课堂讲授与精品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相结合,增加翻转课堂;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边讲边看;利用校园和植物园分别在早春、初夏和夏秋进行多次植物认知实习,野外实习中关注不同生境下的植物类型及其适应环境的特点。经两轮的教学实践表明,改革后在理论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教学中加强了能力训练,在认知实习中让学生对植物有了全面认识。该教学模式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植物生物学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后续学习其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6~2006年的11年间,共指导11届本科生的动物学野外实习。在实习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了改革实践,将实习时间由4月改至7月,由以往的2天延长为2周;实习地点由动物园、居民区或海边更换到热带雨林;教学方法由教学生认识物种到教学生自己学会检索物种及练习初步的野外观察研究方法;将动物学野外实习作为一门单独课程,严格规范地进行考核、总结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通过改革的一些探索,使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让学生走进企业的生产线进行实践性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实习资源不足一直是限制微生物工程课程开展高水平实习教学的瓶颈。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的虚拟化生产线不但可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复杂的生产系统中的理论性知识,还能进行更深层次的虚拟操作,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为了更好地发挥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文中对微生物工程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教学价值进行了归纳,对其建设进展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对限制其共享应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谈谈植物分类野外实习的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迟 《生命世界》1996,(2):35-35
野外实习是植物分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行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必要手段,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是野外教学,学生虽然情绪饱满,兴趣浓厚,却易受到野外环境的影响。若不加注意,弄不好就会搞成走马观花,甚至野外游览。因此,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讲究方式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0.
生产实习是本科阶段大学生利用专业技能,开展工程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生物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本文介绍了滨州学院“生物工程类专业生产实习”课程组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立足黄河三角洲——滨州生物与医药产业集群特色,深化校企合作,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多克隆抗体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课程持续改进等内容进行改革与实践。一方面对其开发、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内容进行设计与重排,利用虚拟仿真等线上资源和平台开展培训,并通过实操检测和“校友邦”等软件平台进行实习过程记录、追踪与监测;另一方面建立注重实习过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考核方式和持续改进的双向评价模式。通过近年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促进了生物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希望能对同类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