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Zhang QH  Zhu YL  Hu YZ  Zhang WH  Chen JK  Wang FZ 《生理学报》2000,52(6):487-490
采用原代无血清细胞培养技术结合免疫组织(细胞)化学和半定量反转录-PCR方法,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对大鼠垂体前叶雌激素受体(ER)蛋白含量和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IL-2和ER在大鼠重体前叶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在大鼠垂体前叶细胞有IL-2受体表达。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IL-2能增加ERα蛋白含量,促进ERα基因表达,而对ERβ的作用正好相反,rhIL-2(10μg/L)作用48h后,ER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雌激素和多巴胺激动剂对雌激素受体在大鼠垂体组织表达的作用。方法20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切除卵巢后,随机分2组:(1)对照组(n=5),皮下植入空白硅胶管;(2)雌激素组(n=15)皮下植入含有乙烯雌酚的硅胶管,8周后,两组各处死5只大鼠,雌激素组剩余大鼠(n=10)取出硅胶管,随机再分2组,安慰剂组(n=5)给予自来水灌胃,多巴胺组(n=5)给予溴隐亭(多巴胺激动剂)灌胃,用药4周后处死动物。放免法测定血清PRL水平,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ERs在各组垂体组织中的表达,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借助于计算机凝胶成像系统分析表达量。结果ERa,ERβ以及TERP在各组大鼠垂体组织均有表达,其中ERα和TERPmRNA水平在雌激素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在安慰剂组和多巴胺组的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大鼠垂体组织中存在ER的表达,雌激素对ERα和TERP的表达具有升调节作用,多巴胺不影响雌激素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电针对大鼠脑内雌激素受体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Chen BY  Cheng LH  Gao H  Ji SZ 《生理学报》1998,50(5):495-500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RNA点杂交和Northern blot、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电针对切除卵巢大鼠脑内雌激素受体(ER)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针刺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结果表明,切除卵巢可导致血雌二醇(E2)水平降低,动物脑内ER蛋白和mRNA的表达增强;电针实验穴位后,去卵巢大鼠血的E2含量明显增加,脑内ER蛋白和mRNA表达受到明显抑制。正常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众多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晕动病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特别是雌激素对晕动病易感性可能存在某些易化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为探讨“异食癖”模型上大鼠动情周期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对晕动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大鼠在不同的动情周期,给予足够的旋转刺激以后,通过摄取高岭土量的变化评价大鼠的晕动病反应,同时测定血浆雌激素(E2和P)水平,观察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对晕动病易感性的影响。结果:大鼠体内的雌性激素(E2和P)水平随着动情周期而发生波动,在动情期时,E2水平达到最高,而在动情前期则达到最低。P水平在动情间期和动情前期较高而在动情期与动情后期较低。足够的旋转刺激之后,大鼠的摄取高岭土量显著增加,并且呈现与大鼠动情周期雌激素水平波动的一致性,即动情期时摄取高岭土量最多。结论:大鼠动情周期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大鼠的晕动病反应。可为进一步探讨雌激素水平与晕动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从而也可能为发现晕动病新病因的研究打下基础,还可能为晕动病预防策略和措施启发新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运动后恢复过程中大鼠骨骼肌α-肌动蛋白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运动后恢复过程中骨骼肌α-肌动蛋白基因的表达及运动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强化训练的大鼠模型,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T-PCR)方法,研究恢复过程中,大鼠骨骼肌α-肌劝蛋白(α-actin)基因的表达。结果:所有强化训练运动恢复组的骨骼肌α-肌动蛋白MRNA水平均高于安静对照组(C),且强化训练恢复安静组(ER)、强化训练恢复30min组(E-0.  相似文献   

6.
目的:雌激素受体α(ERα)作为雌激素调节骨效应的主要受体在雌激素对骨量和骨代谢的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比较了17β-雌二醇(E2)和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和子宫ERα蛋白表达影响的异同。方法:将40只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去卵巢、雌激素和运动四个组。手术1周后,雌激素组大鼠每周按体重颈部皮下注射三次17β-雌二醇,每次25μg/kg体重。运动组每周进行4次45min、速度18m/min、坡度5°的跑台训练。连续给药或运动处理14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血清E2水平以及胫骨和子宫ER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去卵巢后,子宫重量、子宫重量指数和血清E2水平显著下降,补充外源性17β-雌二醇后,三项指标均显著增加;但运动处理只能增加血清E2水平,对子宫重量和子宫重量指数均无显著影响。子宫EIh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Rα在去卵巢组子宫内膜腔上皮、腺上皮及基质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在雌激素组中的表达高于去卵巢组,运动组各部位ERα表达虽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程度远低于雌激素组。胫骨近端ERα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去卵巢后,胫骨近端骨骺端软骨细胞的细胞核内ERα表达减少,运动和雌激素干预后,胫骨近端ERα表达增加。结论:运动和雌激素处理均能刺激去卵巢大鼠子宫和骨组织ERα蛋白的表达,但运动处理无雌激素处理增加子宫重量的副作用。可见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防中,运动处理可能要优于雌激素处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DNA和RNA的斑点杂交分析方法,对32例乳腺癌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GST-π、GST-α和GST-μ基因的DNA扩增和RNA转录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发现GST-π在乳腺癌中存在基因扩增和明显的mRNA表达升高,GST-π基因表达调控主要在转录水平进行的;GST-α和GST-μ在乳腺癌中表达水平较低,但仍可见α和μ类GST同工酶mRNA转录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结合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表达情况还发现GST-π表达水平与ER的表达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Wu XM  Xu JP  Zhang R  Xu RK 《生理学报》1999,51(6):675-680
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17β-雌二醇诱致Sprague-Dawley(SD)大鼠原位垂体和异体移植于肾囊的垂体同时形成催乳素瘤的动物模型,采用Northem印迹杂交方法,我们观察了E2长期作用(120d)后诱发的原位与移植垂体PRL瘤中PRL基因和两种转化生长因子TGFα和TGFβ1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表明:在E2长期作用后,原位垂体与异体移植于肾囊,从而远离下丘脑的垂体均可形成垂体PRL瘤;原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成年和老年雌性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雌激素受体α(ERα)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RT-qPCR、Western blot及重硫酸盐修饰后测序(BSP)的方法,检测体外培养的3-4代成年(2-3月龄)和老年(≥20月龄)雌性SD大鼠VSMC在无或有生理剂量(10-10 mol/L、10-8 mol/L)17β-雌二醇(E2)存在下,ERα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成年雌性大鼠VSMC无论在有或无雌激素存在时均表达ERα,且表达水平随雌激素浓度增加而上升。而老年雌性大鼠VSMC无论是在mRNA水平还是蛋白质水平几乎检测不到ERα表达,即使补充雌激素达最高生理剂量也无法诱导ERα的重新表达,其ERα基因启动区CpG岛呈现高水平甲基化。结论成年大鼠VSMC表达ERα,且生理剂量雌激素对其表达具有诱导作用。而老年大鼠VSMC ERα基因由于CpG岛已发生高度甲基化而抑制,生理剂量雌激素对ERα表达的诱导作用丧失。  相似文献   

10.
利用体外翻译系统,翻译了能与雌激素效应元件(ERE)结合的全长的人雌激素受体(hER)。制备了切除卵巢的雌性大鼠子宫核抽提物,在雌激素存在下,此核抽提物能增强hER与ERE的结合。此核抽提物在50℃保温15min后,明显减弱了增强hER-ERE结合的作用。提示了核抽提物中存在着能增强hER-ERE结合的雌激素依赖的热敏感性的辅助因子。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谷胱甘肽转硫酶(GST)融合的雌激素受体的DN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性别大鼠旋转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浆和垂体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含量以及垂体AvP—V1b受体阳性神经元数目和受体表达量,探讨AVP与运动病性别差异间的联系,为进一步认识运动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条件性厌食症作为运动病模型。98只SD大鼠,雌雄各半,分别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法测定血浆、垂体AVP含量和垂体V1b受体表达水平。结果:旋转刺激后雌性大鼠糖精水(0.15%)饮用量的减少程度高于雄性大鼠。雌性大鼠血浆AVP含量在基础状态下高于雄性大鼠,旋转刺激后下降,而雄性大鼠无显著性变化。雌性大鼠垂体AVP含量在基础状态下也高于雄性大鼠,旋转刺激后8h下降。24h降低有显著性;雄性大鼠旋转后8h垂体AVP含量较旋转前明显下降,但降幅不及雌性大鼠,旋转后24h已近恢复。与应激反应密切相关的垂体V1b受体表达为阳性的神经元数目及V1b受体表达水平,在基础状态下,雌性大鼠显著高于雄性;旋转刺激后,雌性大鼠V1b受体表达为阳性的神经元数目和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而雄性大鼠则无显著性改变。结论:运动病诱发刺激后,雌雄性大鼠血浆和垂体中AVP含量及垂体V1b受体表达均有差异,提示AVP的内分泌状态与运动病敏感性性别差异可能有某种关联。  相似文献   

12.
了解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 ERα)在大鼠脑的分布及大鼠下丘脑视前区雌激素受体样阳性神经元的生后发育规律.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方法结合图像分析仪检测雌性大鼠下丘脑视前区雌激素受体样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灰度值.ERα分布于Calleja岛、梨形核、外侧隔核、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各群、终纹床核、下丘脑内侧视前区、室周核、腹内侧核、弓状核和结节乳头核、再连合和前内侧丘脑核、杏仁核复合体、梨形皮质和穹窿下器官.相比之下,皮质和海马内仅见几个分散的 ERα样阳性神经元.而纹状体内未见ERα样阳性神经元.ERα免疫反应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核内,蓝黑色.在成年雌性大鼠下丘脑内侧视前区(medial preoptic area, MPA)神经元的胞浆和突起内可见较弱的ERα免疫反应产物.在MPA内,生后1天可见ERα表达,随着大鼠的生后发育,成年时达到高峰.与成年大鼠比较,老年雌性大鼠雌激素受体样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10.05%,P>0.05,差异无显著性;平均灰度减少41.57%,P<0.05,差异有显著性.老年雌性大鼠下丘脑MPA内ERα表达下调,可能与卵巢功能减退而导致情感、记忆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观察全身垂直振动、跑台运动、金雀异黄酮和氯化锂等不同干预疗法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RR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去卵巢10周时,将去卵巢组大鼠按体重分层后又随机分为去卵巢组、振动组、跑台组、金雀异黄酮组、氯化锂组和雌激素组,并开始进行不同的干预处理。干预处理8周时,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各组大鼠,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E_2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子宫ERα和ERRα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去卵巢后,血清E_2水平显著下降,经雌激素处理后,血清E_2水平显著回升,但经其他几种方法处理后均无显著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鼠去卵巢后,子宫ER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经雌激素、跑台运动、全身垂直振动和氯化锂处理后,子宫ER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经金雀异黄酮处理后,子宫ERα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大鼠去卵巢后,子宫ERR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经雌激素和金雀异黄酮干预后,子宫ERR-α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经跑台运动、全身振动和氯化锂干预后,子宫ERR-α表达水平却显著下降。结论:跑台运动和全身垂直振动能抑制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子宫ERα和ERRα蛋白的表达,氯化锂能抑制ERα蛋白的表达,但促进ERRα蛋白的表达,金雀异黄酮能促进ERRα蛋白的表达,但对ERα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Yang QH  Xu JN  Zhang R  Gao L  Xu RK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6,22(2):174-178,i0002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LT)抑制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诱发垂体催乳素(prolactin,PRL)瘤的增生及其机制的初始阶段,MLT对雌激素受体的作用。方法:在体实验采用每日定时给各组SD大鼠分别皮下注射不同浓度的MLT,建立MLT抑制E2诱发的垂体PRL瘤增生的动物模型。离体实验采用原代培养细胞原位杂交方法,探讨垂体PRL瘤细胞MLT受体的表达、MLT对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作用;应用电泳迁移率改变(EMSA)的方法,观察MLT对雌激素受体(ER)与雌激素反应元件(ERE)结合的效应。结果:每只大鼠每日定时皮下注射0.25或0.50mg MLT能显著抑制E2诱发的垂体PRL瘤的增生(分别P〈0.01、P〈0.05);F4诱发的垂体PRL瘤细胞内有MLT受体MLT1a和MLT1b;给0.25mg/day/rat MLT组的大鼠垂体PRL瘤细胞内ER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ER与ERE的结合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一定剂量的MLT能显著抑制E2诱发的SD大鼠垂体PRL瘤的增生,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MLT抑制ER的表达、及其部分阻断ER与ERE的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雷洛昔酚是否能诱发出催乳素瘤的动物模型以及对PRL水平的影响,以研究雷洛昔酚对大鼠垂体的作用.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切除卵巢后,分别在皮下埋植含有雷洛昔酚、雌激素和空白硅胶管,术后8周处死大鼠,检测大鼠体重变化、垂体重量变化、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和垂体组织学变化.结果 雷洛昔酚组与阴性对照组大鼠体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与雌激素组大鼠体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雷洛昔酚组与阴性对照组大鼠垂体重相比无明显差异,与雌激素组大鼠垂体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雌激素组大鼠血清PRL水平最高,阴性对照组血清PRL水平最低,雷洛昔酚组介于两者之间,分别与雌激素组、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洛昔酚组与对照组垂体病理为正常细胞形态,雌激素组垂体病理为PRL瘤表现.结论 雷洛昔酚对大鼠垂体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诱发催乳素瘤.  相似文献   

16.
RT—PCR测定大鼠妊娠早期子宫孕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孕激素在妊娠的建立和维持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为止未见有关大鼠子宫 激素受体(PR)基因在该过程中表达情况的系统报道。本和反转偶联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定了大鼠动情周期和妊娠早期子宫孕激素受体基因的转录,结果表明:1.动情周期中,子吕PRmRNA水平在动情期最高,在动情后期最低,动情期水平约为动情后期的2倍。2.妊娠开始后,子宫PRmRNA水平迅速上地d3-d4(着床前)达  相似文献   

17.
连艳  杨鹰  张琨琨  谢荣凯  韩静 《四川动物》2008,27(3):378-381
目的 通过观察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去势大鼠子宫和阴道的表达, 研究卵巢切除对大鼠子宫、阴道的影响机制.方法 60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去势组,每组20只.8周后处死大鼠,分离摘取子宫、阴道,进行ERα、ER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mRNA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 ERα在各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中均有表达,以内膜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表达最强;ERα在各组阴道粘膜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中均有表达,以粘膜上皮细胞中表达最强.去势组子宫、阴道ERα表达水平较其它两组明显降低.ERβ主要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和阴道粘膜上皮细胞中有表达,但较ERα表达弱.ERβ在去势大鼠子宫和阴道中未见明显表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子宫、阴道雌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强度和分布无明显差异.结论 卵巢切除后大鼠子宫、阴道ER亚型表达明显降低,尤其以ERβ表达下调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在大鼠动情前期促黄体生成激素峰形成前后测定了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变化、下丘脑正中隆起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及弓状核区雌、孕激素受体密度改变和弓状核前阿黑皮素mRNA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动情前期14小时时血清雌激素水平开始升高(P〈0.05),于16小时时达高峰。此时状核雌激素受体密度降低(P〈0.05),孕激素受体密度增加(P〈0.05),前阿黑皮素mRNA水平减少(P〈0.05)。前阿黑皮素m  相似文献   

19.
大鼠成骨样细胞ROS17/2.8经肿瘤坏死因子α处理后,发现其c-myc,c-fos,c-jun等原癌基因mRNA的表达降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同时,其PTH受体的表达以及PTH经受体刺激后引起的细胞内cAMP的增加也受到抑制。提示TNFα可抑制大鼠在骨要细胞REOS17/2.8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和方法构建EPO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2EPO),用缝线法和注射法将其直接导入肾性贫血大鼠股四头肌,观察EPO在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贫血的治疗作用。结果:pcD2EPO导入股四头肌2周后,骨骼肌细胞内出现EPOmRNA,提示被导入的EPO基因在肌细胞内得到表达。贫血动物被治疗1周后,缝线组和注射组动物的HGB和RBC均显著升高;在第3周,缝线组的HGB和RBC接近健康大鼠的水平;至第4周,两个治疗组的HGB和RBC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经缝线法导入的pcD2EPO在骨骼肌中的表达效率及对贫血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直接注射法,而两种治疗方法对改善肾性贫血动物肾脏清除BUN的功能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