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制备类似人类Ⅰ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取40只SD雄性大鼠分糖尿病组28只及正常对照组12只,糖尿病组28只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STZ65mg.Kg-1,建模成功后分别在1周、2周、3周、4周各取糖尿病组7只及正常对照组3只摘取大鼠眼球,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ng-1、VEG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Ang-1、VEGF在正常大鼠视网膜的染色均为阴性,Ang-1在1、2、3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界膜、内核层及散在血管旁周细胞及Mǔller细胞中呈阳性表达,4周时呈阴性染色反应,Ang-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表达1周阳性率约为39.5%,2周阳性率约为59.7%,3周阳性率约为78.9%,4周阳性率约为19.0%。VEGF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表达1周阳性率约为38.6%,2周阳性率约为54.3%,3周阳性率为78.9%,4周阳性率约为42%。结论:Ang-1、VEGF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形成中起到重要...  相似文献   

2.
卡托普利可表现出一定的肾毒性作用,主要是源于该药物会造成肾素的累积和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Ⅱ, Ang Ⅱ)的逃逸。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抑制剂卡托普利是否通过改变肾入球动脉对Ang Ⅱ的反应,同时激活炎性信号通路而损伤肾脏。用卡托普利(每天60 mg/kg)喂养C57Bl/6小鼠四周,其中后两周用皮下植入Ang Ⅱ (400 ng/kg per min)微泵注射建立高血压小鼠模型。模型建成后,用PAS (periodic acid-Schiff)及Masson染色评估肾脏的病理改变,用FITC标记的菊粉清除率检测肾小球滤过率,用体外入球动脉灌注方式检测入球动脉对Ang Ⅱ反应,用试剂盒检测肾小球前小动脉(preglomerular arterioles)的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水平和血浆肾素水平,用RT-qPCR检测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环氧合酶-2 (cyclooxygenase-2, COX-2)和肾小球前小动脉血管紧张素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溶剂组小鼠相比,卡托...  相似文献   

3.
NSCLC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对血管生成素-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NSCLC组织HIF-1α、血管生成素-2蛋白的表达;培养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CoCl2模拟缺氧处理6h、12h、24h,以及缺氧条件下不同浓度genistein处理细胞12h后,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A549细胞HIF-1α蛋白和血管生成素-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46例NSCLC中HIF-1α、血管生成素-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9%(34/46)、63.0%(29/46),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P<0.05);HIF-1α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呈正相关。急性缺氧可以诱导A549细胞HIF-1α蛋白和血管生成素-2 mRNA表达增加,分别在6h,12h达到高峰,随着缺氧时间延长,HIF-1α蛋白和血管生成素-2 mRNA表达相对减少;genistein抑制HIF-1α蛋白后,血管生成素-2 mRNA的表达也相应减少,呈浓度依赖。结论缺氧时NSCLC中HIF-1α可参与血管生成素-2的调控,HIF-1α、血管生成素-2表达增加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有关,二者共同促进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伴随着活跃的血管生成是妊娠时新血管形成的关键步骤. 本研究旨在明确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NK, CD56+细胞)在人类早期妊娠蜕膜组织中的分布, 并观察这类细胞是否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 免疫组化研究发现, uNK细胞(CD56+)大量存在于子宫蜕膜间质中, 主要集中在血管和腺体周围的间质组织, 蛋白水平的VEGF-A和Ang2表达于蜕膜间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中, uNK细胞在子宫蜕膜间质中的阳性率与平均微血管密度(MVD)、uNK细胞的阳性率与VEGF-A蛋白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 而与Ang2无相关性. 另外, 在激光微切获得的单个uNK细胞进行巢式PCR的研究结果显示, 人类蜕膜的uNK细胞能够表达VEGF mRNA, 未测得Ang2 mRNA在单个uNK细胞表达. 表明人类早孕子宫蜕膜中的uNK细胞通过表达VEGF-A, 在蜕膜化过程和胎盘早期形成时的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伴随着活跃的血管生成是妊娠时新血管形成的关键步骤. 本研究旨在明确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NK, CD56+细胞)在人类早期妊娠蜕膜组织中的分布, 并观察这类细胞是否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 免疫组化研究发现, uNK细胞(CD56+)大量存在于子宫蜕膜间质中, 主要集中在血管和腺体周围的间质组织, 蛋白水平的VEGF-A和Ang2表达于蜕膜间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中, uNK细胞在子宫蜕膜间质中的阳性率与平均微血管密度(MVD)、uNK细胞的阳性率与VEGF-A蛋白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 而与Ang2无相关性. 另外, 在激光微切获得的单个uNK细胞进行巢式PCR的研究结果显示, 人类蜕膜的uNK细胞能够表达VEGF mRNA, 未测得Ang2 mRNA在单个uNK细胞表达. 表明人类早孕子宫蜕膜中的uNK细胞通过表达VEGF-A, 在蜕膜化过程和胎盘早期形成时的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素-(1-7)对糖尿病大鼠肾脏PDGF、TGF-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作用后糖尿病大鼠肾脏PD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研究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单肾切除对照组(C组)、糖尿病模型Ang-(1-7)干预组(T组)及糖尿病模型对照组(D组)三组进行研究。分别检测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24h尿总蛋白;同时用1000倍显微镜观察肾脏组织改变情况及用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内PDGF、TGF-β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T组肾重体重比(RW/BW)、尿蛋白定量、mRNA表达水平等指标明显下降,与D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肾脏组织光镜下差别显著,D、T组较C组大鼠肾小球体积增大,且以D组病变明显。结论:Ang-(1-7)具有延缓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病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凤霞  徐瑞权 《蛇志》2017,(3):275-277
目的探讨血浆血管生成素-2(Ang2)与ANCA相关性血管炎疾病活动的相关关系。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1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分为缓解期组(BVAS评分3分,n=18)和活动期组(BVAS评分≥15分,n=2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较两组血浆Ang2水平。结果活动期组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血浆Ang2水平明显升高,与缓期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Ang2水平与BVAS评分成明显正相关(r=-0.278,P0.01)。结论血浆Ang2有望成为评价ANCA相关性血管炎疾病活动的生物学标记物指标。  相似文献   

8.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新调节分子:ACE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YT  Cheng GF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2):179-18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为含锌的金属蛋白酶,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重要的调节分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2,ACE2)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的ACE同系物(homologue),它主要分布于睾丸、肾脏和心脏。ACE2可水解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Ⅰ,AngⅠ)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羧基端的1个氨基酸残基,分别形成Ang1-9和有血管舒张作用的Ang1-7。ACE2的生理病理作用还不甚明了,传统的ACE抑制剂不能抑制ACE2的活性。ACE2在心血管、肾脏系统的作用可能与ACE相反.与ACE共同调节心脏、肾脏等脏器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Mas受体的发现使人们对肾素-血管紧张素(RAS)有了更全面的认识。ACE2可水解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直接或间接生成血管紧张素1-7(Ang 1-7),并与高血压的形成密切相关。Ang 1-7主要通过Mas受体引起血管舒张、抑制细胞增殖。ACE2-Ang1-7-Mas轴的发现为RAS的研究、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和新药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瘤旁正常组织为对照,研究甲状腺腺瘤中血管生成素-1(Ang-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超声造影的相关性,为超声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腺瘤患者15例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根据时间强度曲线获得造影参数。用Western印迹检测术后肿瘤及瘤旁标本的Ang-1表达情况,并与超声造影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5例甲状腺腺瘤中,13例造影后肿块与周围甲状腺表现为高回声(86.7%,13/15),2例出现等回声(13.3%,2/15),12例肿块内部均匀增强(80%,12/15);甲状腺腺瘤组平均渡越时间(m TT)、峰值强度(Imax)大于瘤旁组(P0.05);甲状腺腺瘤较瘤旁组织Ang-1表达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比较可见Ang-1表达水平与始增时间(RT)、达峰时间(TTP)、m TT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与Imax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甲状腺腺瘤中Ang-1较瘤旁组织明显升高,其超声造影指标与Ang-1的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通过甲状腺腺瘤的超声造影,可以为Ang-1的表达水平提供依据,并可能为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 II)诱导的新生大鼠肥大心肌细胞中L-型钙电流的功能在分子水平改变。方法:在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新生大鼠肥大心肌细胞中,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L-型钙电流的密度及门控动力学变化;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L-型Ca2+通道α1C亚单位mRNA的表达量。结果:Ang II在引起新生大鼠心肌肥大的同时,也增加了心肌细胞ICa,L电流密度,但并不影响ICa,L电流的激活、失活和复活特征。另外,Ang II还增加了L-型Ca2+通道α1C亚单位mRNA表达量。Ang II的这些作用都可被其1型受体阻断剂losartan所抑制。结论:在Ang II诱导的新生大鼠肥大心肌中,L-型Ca2+通道的功能在分子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是通过激活心肌细胞上Ang II 1型受体所介导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Westernblot、氚 胸腺嘧啶 ( 3H TdR)和氚 亮氨酸 ( 3H Leu )掺入等技术和方法 ,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和血管紧张素 ( 1 7) [Ang ( 1 7) ]刺激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 ,观察和分析Ang ( 1 7)对VSMCs增殖及蛋白激酶C (PKC)和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RK)表达的影响。Ang ( 1 7)能明显抑制基础和AngⅡ刺激下的VSMCsPKC ζ和ERK1/ 2蛋白表达 (P <0 0 1或P <0 0 5 ) ,减少3H TdR和3H Leu掺入量 (P <0 0 1或P <0 0 5 )。结果提示 ,Ang ( 1 7)对VSMCs增殖有抑制作用 ,这可能与影响PKC ζ和ERK1/ 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Zhong J  Zhu ZM  Yang YJ 《生理学报》2001,53(5):361-363
采用Western blot,氘-胸腺嘧啶(3H-TdR)和氘-亮氨酸(3H-Leu)掺入等技术和方法,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刺激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观察和分析Ang-(1-7)对VSMCs增殖及蛋白激酶C(PKC)和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表达的影响,Ang-(1-7)能明显抑制基础和AngⅡ刺激下的VSMCs PKC-Ⅱ和ERK1/2蛋白表达(P<0.01或P<0.05),减少3H-TdR和3H-Leu掺入量(P<0.01或P<0.05),结果提示,Ang-(1-7)对VSMCs增殖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与影响PKC-ζ和ERK1/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肿瘤的发展和转移需要新生血管的形成。人血管生成抑制素是近年发现的能够专一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内皮抑制因子。大量研究表明,在体外用血管生成抑制素处理血管内皮细胞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在体内单独使用血管生成抑制素,或者将血管生成抑制素与其他物质如基质金属蛋白酶、尿激酶联合处理荷瘤小鼠,可以降低小鼠体内肿瘤组织新生血管密度,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肿瘤细胞的迁移。简要综述了血管生成抑制素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L型(Hp-L)感染和血管生成素(Ang)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4例胃癌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p-L型感染,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ng-1、Ang-2蛋白表达水平,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Hp-L型感染率、Ang-2阳性表达率、MVD值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胃癌中Hp-L型感染与肿瘤分化程度、侵袭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Ang-2表达、MVD呈正相关。胃癌组织中Ang-2表达与肿瘤大小、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MVD呈正相关。Ang-1在胃癌中表达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ng-1表达与侵袭深度和MVD呈负相关。结果 胃癌Hp-L型感染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与Ang-2表达上调,Ang-2/Ang-1比例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顺铂致大鼠肾损伤时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的变化。方法: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N=12):正常组、模型组。采用顺铂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复制顺铂肾损伤模型。6周后,放射免疫法检测肾脏AngⅡ水平,Nasson染色测定肾脏胶原含量,计算肾脏指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实验末体重明显下降、肾脏指数增高,肾脏胶原含量升高、肾组织AngⅡ含量增加(P〈0.01)。结论:AngⅡ可能在顺铂肾损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入选12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与60例血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立位、卧位血浆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浓度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立位、卧位血浆PRA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ALD浓度及AngⅡ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根据高血压病1级、2级、3级分组,立位、卧位血浆PRA均依次降低(P<0.05);而ALD浓度及AngⅡ浓度依次升高(P<0.05)。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病关系密切,血浆PRA水平、AngⅡ及ALD浓度有望成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分级的有效指标;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ngⅡ及ALD量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关键,血浆AngII、ALD也有望成为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血管生成抑制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生成抑制素盛节罗进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275关键词血管生成抑制素结构与功能血管生成抑制素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对转移灶癌的生长和原发癌的生长都有强烈抑制作用,有希望用于癌的诊断和治疗。本文讨论了它的起源、结构、功能和应用前景。1...  相似文献   

19.
基于目前对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功能的认识,认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和AT2受体有相互拮抗作用.依据上述论点,本研究利用AT2受体基因敲出小鼠,观察了AT2受体缺失后是否造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其它成分代偿性紊乱.结果发现,AT2受体基因缺失小鼠血浆和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以及肾组织中肾素、AT1A受体的基因表达均未发生明显改变,表明AT2受体缺失未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产生显著影响,AT2受体的功能已被代偿,但代偿途径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一步法从人血浆中制备天然血管生成抑制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血管生成抑制素(angiostatin)能特异地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利用亲和层析从人血浆中纯化纤溶酶原,并在原位进行弹性蛋白酶有限消化产生angiostatin片段,经过洗涤,然后用0.2 mol/L 6-氨基己酸溶液将angiostatin特异性洗脱.此改进使整个制备过程变得简单、快速和高效.体外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实验以及体内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抑制分析结果证实所制备的angiostatin有较强的抑制血管生成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