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细菌纤维素在生物医学材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菌纤维素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高聚物,具有生物活性、生物可降解性、生物适应性,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例如高的结晶度、高的持水性、超细纳米纤维网络、高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因而成为近来国际上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概括了细菌纤维素的性质、研究历史以及在生物医学材料上的应用,重点阐述了细菌纤维素在组织工程支架、人工血管、人工皮肤和治疗皮肤损伤方面的应用以及当前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稀土发光材料在荧光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发光材料由于具有荧光寿命长、发射峰半峰宽窄和Stokes位移大等发光性质,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荧光免疫分析、离子识别、蛋白质活性测定、核酸检测等,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稀土配合物、稀土掺杂上转换材料和长余辉材料为代表,就当前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质及其在生物成像标记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并对稀土发光...  相似文献   

3.
生物被膜极大提高了微生物本身的耐药性(比浮游态细菌高1000-倍)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温度、压强、氧化剂、以及p H),而另一方面医用材料本身会导致异物入侵造成的机体免疫力下降。因而,生物被膜给医用材料植入带来了更大的感染风险,也推动了医用抑菌材料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对医用材料中微生物组成的研究以及生物被膜形成机理的逐步揭示成为了抑菌材料发展的导向。抑菌材料的改性主要通过更换材质和形成涂层等方式来改变材料表面的物化性质,其中涂层法是目前被大量尝试的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医药材料在安全性方面面临的问题以及生物被膜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并详细讨论了抗生素、抑菌金属离子、氧化剂、群体感应淬灭分子、酶等被尝试用于材料涂层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原理、实例、以及优劣。最后,本文对未来抗生物被膜类抑菌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疏水蛋白(Hydrophobin)是具有表面活性的小分子量蛋白质,可以在界面自组装形成双亲性蛋白膜,从而改变界面亲疏水性。研究表明疏水蛋白无毒性且无免疫原性,基于这样的性质,疏水蛋白可用于材料表面修饰、食品塑形剂、纳米药物载体而进行靶向运输或生物传感器的信号精确识别等。近年来,在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中发现了一种分泌型小分子量疏水蛋白BslA (原名YuaB)。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疏水蛋白BslA表达产量高,纯化过程简单、易于操作,可实现大规模生产,因而BslA具有更大的应用优势和开发价值。本文总结了BslA的性质、功能、结构等方面的信息,并与真菌疏水蛋白进行了比较分析,系统分析了其结构特点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气体生物传感器是基于生物识别、生物转化及气体信号输出的传感器。近年来,由于气体生物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被应用于生物标志物、细胞、蛋白等靶物质的检测中。介绍了气体生物传感器的性质和分类,并分别阐述了蛋白酶介导的气体生物传感器、核酸酶介导的气体生物传感器、模拟酶介导的气体生物传感器和其他气体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展望了气体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手段和应用前景,为气体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纳米生物传感利用了新型纳米材料极佳的反应活性、催化效率、光谱效应、导电性、强度、韧性和超顺磁性等特有性质,因此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速度快、功耗小、多功能集成等诸多优势.近年来,纳米生物传感技术发展迅猛,应用广阔.本文归纳总结了纳米生物传感技术研究的历史和最新进展,为纳米生物传感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量子点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与传统的材料相比具有独特的性质,所以在生物传感器、实时追踪、多色标记及成像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对量子点在细菌标记和抗菌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生物被膜是微生物附着在载体材料表面的高度有组织的微生物群体,主要由菌体和微生物的胞外分泌物构成。与浮游细菌相比,生物被膜内的微生物对抗菌剂、恶劣环境及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的抗性显著增加,还具有自增殖、可重复利用等优点。近年来,生物被膜在污水处理、工业发酵、食品工程和生物制药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载体材料的理化性质对生物被膜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有机高分子材料因价廉、具有较轻的比重和密度、易于表面改性等特点,成为介导生物被膜构建的优选载体材料。本文对水凝胶、高分子分离膜、聚合物纤维膜及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载体等几大类功能高分子材料促进生物被膜构建及其生物转化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多孔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而具有潜在的应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化学法合成多孔材料,往往造成环境问题。为满足高功能和环境友好化工技术时代的要求,生物技术在利用资源和发展绿色技术方面十分重要。本文中,笔者对生物组织模板技术、微生物模板技术和生物分子自组装技术等应用生物技术合成多孔材料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生物合成材料聚β-羟基丁酸(PHB)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聚β-羟基丁酸(PHB)是原核微生物在碳、氮营养失衡的情况下,作为碳源和能源贮存在生物体内的一类热塑性聚酯.它作为微生物合成的可降解材料,除了具有与化学合成高分子相似的性质外,还具有一般化学合成高分子没有的性质,如光学活性好、透氧性低、抗紫外线辐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组织相容性、压电性和抗凝血性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的许多公司和科研机构纷纷开展可降解塑料的研发工作.着重介绍了PHB的理化性质、检测方法、生物合成、降解以及基因改良菌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其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米邦塔仙人掌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新型保健蔬菜,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主要介绍了近年来米邦塔仙人掌引种我国后的栽种技术、营养成分、保健价值及其应用和开发进展等,在此基础上对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芯片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种新技术。具有高通量、微型化、连续化、自动化、快速和准确等特点。已成功地应用于蛋白质的鉴定、量化和基础功能及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在微生物的监测、检测、分离、鉴定分类和微生物资源开发等方面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就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进展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当植物从暗中转到光下时 ,其体内叶绿素 (Chl)荧光强度会随照光时间产生有规律的变化 ,这就是植物荧光诱导现象。由于它能够灵敏、快速、简便和无损伤地探测植物体内光合生理状况及环境因子对植物的影响 ,近年来在植物生理、植物生态、农业、林业、环境污染和遥感等领域得到重视和应用[1,2,3]。植物动力学荧光仪有调制式和非调制式两类 ,非调制式荧光仪特别适合于荧光诱导上升曲线及曲线中偏转荧光 (FI)和荧光上升互补面积 (CA)的研究 ,其中FI 是快速简便地探测体内PSII无活性中心相对含量的重要途径 ,后者与光合激发能…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对白芷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对白芷产量质量的影响陈兴福,丁德蓉,刘岁荣,卢进,黄文秀(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种植研究所,南川648408)EffectofEco-EnvironmentonDahurianAngelicaYieldandItsQuality¥ChenXi...  相似文献   

15.
16.
痘苗病毒载体与肿瘤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义  万淘 《微生物学杂志》2002,22(3):26-30,37
随着基因治疗的发展 ,痘苗病毒载体由于具有可表达多种外源基因、毒性低、可制备高滴定度的重组病毒等特点 ,日益受到重视。综述了重组痘苗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特性。已构建了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及肿瘤抗原的rVV ,能够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波  府伟灵 《生物技术通讯》2002,13(2):S020-S024
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是利用压电石英晶体振荡频率对晶体表面质量负载和表面性状如密度、粘度、电导、介电常数等的高度敏感性与生物识别分子的高度特异性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它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单,不需任何标记;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廉等特点,有望成为临床实验诊断大规模应用的方法。仪器体积小,重量轻,能实时检测,是获得在线信息强有力的手段,特别适于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监督、工业生产实时监测等野外流动作业和在线检测。本就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基本结构、特点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鼠李糖脂是当前研究和应用最热门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之一,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环境修复、农业等领域.与化学表面活性剂相比,鼠李糖脂较低的合成产量导致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鼠李糖脂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因此,开展鼠李糖脂的高产优化调控研究,对于推动鼠李糖脂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鼠李糖脂的生物合成与影响因素;重...  相似文献   

19.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是一种发病率接近死亡率、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由于胰腺癌早期无明显病症,许多病人确诊时已是癌症末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预后极差,因此,迫切需要高效的胰腺癌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高分辨质谱技术以及生物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与应用,很多关于胰腺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不断被发现,如糖蛋白、突变基因、甲基化DNA、非编码RNAs(如miRNA、lncRNA、circRNA)等。本文旨在对胰腺癌生物标志物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总结,以期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因其高效、高通量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食品科学、药物学等研究领域。本文概述了代谢组学的分离和检测技术,综述了代谢组学在乳酸菌鉴定、发酵调控、肠道菌群研究等方面中的应用,对代谢组学在乳酸菌研究中潜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期望为代谢组学在食品工业微生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