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缓解-复发型EAE大鼠的基本病理改变。方法对缓解-复发型EAE大鼠进行HE染色、Weil髓鞘染色和改良的Bielschowsky染色,以免疫组化方法标记GFAP和MMP-2、MMP-9。结果组织内可见多个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呈袖套样分布,伴有大片状脱髓鞘,部分脱失的髓鞘内有炎细胞浸润,轴索呈空泡样缺失,GFAP染色证明在旧病灶的周围部分可见星形胶质细胞增生,MMP-2、MMP-9在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炎细胞及脑(脊)膜内呈阳性表达。结论①缓解-复发型EAE大鼠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与临床表现一致,有活动性和非活动性病灶并存的现象。②MMP-2、MMP-9在活动性病灶内表达,参与疾病的发生。③缓解-复发型EAE病理改变与MS相似,是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AM真菌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樑  孙莉  王强  董梅  王晓娟  王茜  张亮 《生态学报》2016,36(3):873-882
AM真菌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微生物类群,能与陆地生态系统中80%以上的高等植物建立共生体系。目前,AM真菌在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功能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此,从植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探究AM真菌在维持植物群落多样性和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功能。分析发现在个体水平上,AM真菌对宿主植物具有促生效应、抑制效应或中性效应。在种群水平上,分析AM真菌对不同宿主植物吸收土壤矿质营养的分配和调控策略,围绕构成草原植被的两大组成成分:牧草和有毒植物,论述AM真菌对植物种群增长和衰败的调控机制,并从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角度,探讨AM真菌与植物群落之间的相关性。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围绕AM真菌对草原生态系统的演替和退化草原的修复等展开论述,以期为利用AM真菌开展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并对草原菌根生态学领域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国于2016年9月6日成为《名古屋议定书》缔约方, 意味着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以及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 在国际和国内层面已经步入履行阶段。传统知识的防御性保护是防范生物剽窃, 建设性保护是促进惠益分享。本研究通过多年的实地调研发现, 德昂族酸茶作为一类与遗传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 在原持有方不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被某利用方申请了专利, 构成了生物剽窃。本研究指出, 传统知识防御性保护可考虑修订国内专利法, 将传统知识强制性来源披露要求纳入其中, 进而防范生物剽窃。为促进传统知识的持有方分享应得惠益和可持续利用, 本研究建议依据《名古屋议定书》精神, 通过立法制定特殊制度, 创造性地发展出可行的惠益分享制度, 区分不同的传统知识主体资格, 以事先知情同意程序和共同商定条件为途径, 以补偿责任或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为手段, 来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两大目标, 方能达成传统知识的建设性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CRISPR/Cas9系统在斑马鱼的反向遗传学中的到了广泛应用,但突变基因的表型观察往往需要在突变鱼系的F1中进行,费时较长。LHX9作为LIM家族的一种转录因子,在胚胎早期的泌尿生殖嵴中有广泛分布;且LHX9基因敲除的小鼠存在性腺发育不良。本研究拟通过一种新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采用四条sgRNA对LHX9基因进行VASA转基因斑马鱼的基因敲除,以观察该基因缺陷对斑马鱼性腺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新的CRISPR/Cas9技术,设计四条针对斑马鱼LHX9基因3号外显子的20bp的sgRNA,通过非克隆体外转录得到靶位点的四条sgRNA。将以上靶位点的四条sgRNA与Cas9核酸酶蛋白同时注射入单细胞期的斑马鱼胚胎内,利用PCR鉴定突变型类型和突变比例。通过对LHX9基因突变体的VASA转基因斑马鱼进行荧光观察,发现LHX9基因缺陷的斑马鱼性腺发育的情况。结果:靶向Exon 3的四条sgRNA可成功编辑斑马鱼LHX9基因,敲除效率高达82%,Sanger测序发现产生10种不同的移码突变类型。通过该方法对VASA转基因斑马鱼的LHX9基因进行编辑,发现LHX9基因突变导致dph6的的斑马鱼原始生殖细胞增殖和迁移受到影响。结论:基于4条sgRNA注射的CRISPR/Cas9技术,可以快速地产生具有突变表型的G0斑马鱼,具有应用潜力。LHX9基因敲除导致原始生殖细胞的发育和迁移受到影响,提示该基因参与了斑马鱼早期性腺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青龙衣中细胞毒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各种化学及色谱技术从青龙衣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手段分别鉴定为2-羟基-1,4-萘醌(2-hydroxy-1,4-naphthoquinone,1)、5-羟基-1,4-萘醌(5-hydroxy-1,4-naphthoquinone,2)、2,5-二羟基-1,4-萘醌(2,5-dihydroxy-1,4-naphthoquinone,3)、3,5-二羟基-1,4-萘醌(2,5-dihydroxy-1,4-naphthoquinone,4)、5,8-二羟基-1,4-萘醌(2,5-dihydroxy-1,4-naphthoquinone,5)、5-甲氧基-1,4-萘醌(5-methoxy-1,4-naphthoquinone,6)、5,7-二羟基色原酮(5,7-dihydroxychromone,7)、异香草酸(isovanillic acid,8)、没食子酸(gallic acid,9)、β-谷甾醇(β-sitosterol,10)和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11)。化合物3、4、6~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和4对HepG2细胞表现出强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5.0±0.6μmol/L和7.0±0.5μmol/L;2和5能显著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IC50值分别为9.3±1.2μmol/L和2.3±0.2μmol/L。  相似文献   
6.
328株念珠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医院念珠菌病原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从住院患者分离到的328株念珠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念珠菌种类主要为白念珠菌(68.6%)、热带念珠菌(13.4%)和光滑念珠菌(7.9%);念珠菌来源以下呼吸道为主(82.3%),其次为泌尿道(5.2%)、血液(4.0%)和肠道(3.4%)等;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氟胞嘧啶及两性霉素B耐药性较低(0.0%~7.1%)。结论医院念珠菌感染以白念珠菌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多见,氟康唑、伏立康唑、氟胞嘧啶及两性霉素B对白念珠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于念珠菌属开展耐药性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谈干扰素(及其诱导物poly 1:C)抗病毒作用的分子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婷  陆军  孙晖  董梅  韩松岩  黄百渠 《遗传》2003,25(5):567-572
《遗传》杂志是全国性中级学术刊物。其专业领域涉及遗传学各个分支学科。凡有关人类与医学A传、植物遗 传、动物遗传、微生物遗传方面的研究报告、快讯、实验技术与方法、综述、讲座、争鸣、讨论、教学心得等文章,均受 本刊欢迎。质量优秀者优先发表。来稿暂不收审稿费,发表后暂不收版面费,而且照付稿酬,质量优秀的文章稿 酬从优。目前尤其欢迎微生物遗传学方面的稿件,发表优先。  相似文献   
8.
2006-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铜绿假单胞菌(PA)4年来临床分布,了解临床分离PA时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谱的动态变迁,比较分析不同感染部位PA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临床2006~2009年送检标本中分离的PA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队感染以呼吸道为主,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和神经外科等科室;PA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相对上升较快,分别由2006年的25.8%、16.5%上升至2009年的52.8%、40.1%;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稳定,且耐药率较低;对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在2009年有所回落.结论:PA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而对其它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单一或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2009年PA对部分抗生素耐药率下降进一步提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王强  王茜  董梅  王晓娟  张亮  金樑 《植物生态学报》2014,38(11):1250-1260
重点围绕玻璃珠分室培养系统、H形分室培养系统、根排斥室培养系统、供体自养植物的双分室体外培养系统、丛枝菌根(AM)真菌与普通植物根器官的双重培养系统、AM真菌与Ri T-DNA转型根的双重单胞无菌培养系统、AM真菌与Ri T-DNA转型根双重培养的改良分室单胞培养系统等7个不同的分室培养装置, 对AM真菌的培养类型及其应用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其中, 采用玻璃珠分室培养装置易于将AM真菌与培养基质分开, 能获得大量纯净的AM真菌繁殖体, 用于研究AM真菌对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H形分室培养系统和根排斥室(RECs)培养系统均能够获得连续的、可切断的共生菌根网络(CMNs), 可用于研究植物-植物、植物-昆虫之间化感作用产生的信息交流。供体自养植物的双分室培养系统有益于研究AM真菌对宿主植物在单作和混作条件下生长效应的影响。AM真菌与植物根器官的双重培养系统为研究AM真菌的侵染过程及生理、生化特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同时为纯培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AM真菌与Ri T-DNA转型根的双重单胞无菌培养体系可以获得AM真菌纯净菌体, 是研究AM真菌遗传、生理、生化等特性的理想方法。以AM真菌与Ri T-DNA转型根的双重单胞无菌培养系统为基础, 可以在菌丝生长室置换培养基、在根室中补充适量碳源, 并多次收获AM真菌繁殖体。转型根改良双重培养系统是提高AM真菌孢子接种剂产量的有效方法。综上所述, AM真菌的分室培养系统已经取得显著进展, 为开展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层次的菌根生态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84份越橘种质为材料,从NCBI公共数据库下载22 402条越橘属(Vaccinium)EST序列,通过CAP3组装软件将EST序列拼接成11 541条unigene序列,其中2 076条unigene序列含有2 679个SSR位点。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是主要的SSR类型,约占SSR总数的96.01%。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81对引物,其中55对引物在供试越橘种质中扩增出理想的PCR产物,55对引物均有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0时,可以将供试越橘种质分成两大类。越橘EST-SSR标记可以用于种质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