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金缕梅科现代分类系统的评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进一步研究金缕梅科的系统与进化,作者详细介绍了该科的分类历史及各个分类系统;根据现代植物系统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着重对金缕梅科的5个现代主要分类系统,Harms(1930),张宏达(1973,1979),Bogleetal.(1980),Endress(1989)和李建华(Li,1997)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李建华的分类系统有一定合理性,但他对个别属的处理和族的划分仍有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2.
酵母双杂交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 two-hybrid system)是直接于细胞内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灵敏度很高,且非常有效的遗传学方法,在不同研究领域中广泛应用,并不断完善及改进,发展出单杂交系统(one-hybid system)和三杂交系统(three-hybrid system)等一系列相关的技术,克服了原系统的局限,本文对双杂交系统的原理,发展概况,应用,存在问题和前景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植物细胞的肌醇磷脂信息传递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1)肌醇磷脂信息传递系统在植物中的存在,(2)肌醇磷脂的代谢途径、特点,(3)肌醇磷脂信息传递系统在外界刺激与生理生化反应之间的联系作用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并讨论这一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活体动物全细胞记录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活体动物全细胞记录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研究感觉系统对自然刺激(如视觉系统的光刺激、听觉系统的声音刺激等)反应的特性和规律,还可以较准确地记录细胞的突触电位(包括阈下反应),实现EPSP和IPSP的相对分离,并实现活体细胞内灌流,从而进一步研究感觉信息的处理机制。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在活体动物上进行全细胞记录的方法,包括一些技术细节和关键仪器设备的选取原则,举例说明了该技术在视觉系统研究和体感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并讨论了这一方法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发光细菌lux报告基因系统的评价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细菌生物发光基因(lux)的成功分离和表达极大地促进了其在应用和基础研究上的进展,几乎所有的发光细菌可归于3个属(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弧菌属(Vibrio);异短杆菌属(Xenorhabdus)),lux基因是编码和调控发光细菌生物发光的操纵子,与其他报告基因相比,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和对细胞无伤害的优点,在分子生物学、临床微生物、以及生化检测中呈现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就lux报告基因系统的优缺点及其与常用的几个报告基因系统进行比较和评价,并就lux报告基因系统在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6.
远程耦合系统(远距离人类-自然耦合系统之间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可持续发展研究最新的理论与实践工具,可在多层次时空尺度上研究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全球化不断增强,偏远保护区与外界(如城市)的联系愈加紧密,形成多种远程耦合系统。目前,针对人与自然耦合关系的研究集中在保护区内,而关于保护区远程耦合系统的模式与机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基于先前开展的保护区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和远程耦合系统研究进行分析,从远程耦合系统理论框架、我国保护区主要远程耦合系统类型及自然干扰下保护区远程耦合系统的动态变化3个方面介绍保护区远程耦合系统研究进展。本文旨在系统梳理保护区远程耦合系统的内涵、类型与动态特征,以促进其理论发展,并针对基于远程耦合系统框架上的保护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非密度制约的捕食与捕食系统中被捕食者(食饵)种群具有常数收获(存放)率的第Ⅱ类功能性反应模型的定性性质:当该系统具有存放率时,证明了该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极限环的存在性、不存在性及唯一性;当该系统具有收获率时,证明了该系统若存在正平衡点,则它是全局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引言著名的Lotka-Volterra系统是研究有限空间内种群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之一.高维Lotka-Volterra系统的稳定性和振动性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从应用的观点来看也是重要的.正如文献【3】所指出的:高维Lotka-Volterra系统在生态、经济、化学反应、医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重视并发表了不少文献(4-6),但是对Lotka-Volterra系统的各种类型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系统(E)的特别情形是文献【3】研究了两类不带时滞Lotka-Volterra系统的解的稳定性。种群相互作用的理论认为需要考虑每个种群对另…  相似文献   

9.
赵翔  贺桂珍 《生态学报》2021,41(16):6692-6705
基于1998-2019年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以及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应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分析框架的中英文文献,以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及可视化图谱展现,对国内外学者应用DPSIR的研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外DPSIR分析框架研究发展都经历了形成期-成长期-快速发展期3个阶段;(2)国内外框架应用侧重点不同,基于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发现,当前国际研究热点在海洋及海岸带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决策系统构建等方面;国内热点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3)国内外学者在DPSIR框架改进与完善方面侧重点不同,各有优势;国内研究应用方向分支少,较集中;(4)DPSIR框架国内未来应用重点可能在于人类社会及自然气候为主的驱动机制的探究。该研究可为国内拓展DPSIR应用领域、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考虑了具有时滞的微分方程(记作(A).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系统(A)的一致持久性,(A)的满足条件(0.4)的解的一致有界和一致最终有界;在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界的振动与非振动性。  相似文献   

11.
中华细鲫(AphyocyprischinensisGunther)隶属于鲤科(CyPnnifor)亚科(ftedoniae),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省区,在朝鲜半岛、日本也有其分布。关于这种鱼的生物学资料,一些鱼类志中有零散的记载,但缺乏系统的研究。我们在进选实验鱼和灭蚊鱼的研究中,重点对中华细鲫进行  相似文献   

12.
微系统技术给细胞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细胞图形化(Cell Patterning)技术作为全新的细胞培养方式,在细胞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目前应用于细胞图形化的主要技术,包括光刻(Photolithography)、软光刻(Soft lithography)、模板辅助(Stencil-assisted patterning)等方法,并阐述了利用细胞图形化技术的在基础生物学、组织工程以及基于细胞的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系统命名的基础上对高等植物光系统II 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HCII)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同时实现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检测的多重核酸筛查系统。方法:以HBV、HCV、HIV的保守序列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核酸自动提取系统结合一步法RT-PCR技术平台,优化相关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多重多色实时荧光PCR检测血源性传播病毒的核酸筛查系统。将该系统用于101387例血浆样本的筛查。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核酸筛查系统特异性好,HBV灵敏度可以达到20IU/ml,HCV灵敏度可以达到100IU/ml,HIV灵敏度可以达到50IU/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核酸筛查系统具有高度自动化、高灵敏度、低成本等特点,适合我国血站系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张国萍  王蔚  朱世杰  申煜  常弘 《四川动物》2005,24(4):500-506
鹳形目鸟类的传统分类一直存在分歧,而近期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大多只用单个基因,其结论的可信度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通过核c-mos基因和线粒体12S rRNA基因序列分别和合并分析,采用分子系统学方法探讨了鹳形目6科12种鸟类的系统发生关系.文中测出鹳形目鸟类6种核c-mos基因的片断序列,结合来自Genebank的其他种类的c-mos和12S rRNA基因序列,分别经Clustal W软件对位排列后,以原鸡为外类群用最大似然法、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建立系统树.系统树分析表明, 鹳形目6科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总结为:(鹭科,((鹮科,美洲鹫科),(鹳科,(鲸头鹳科,锤头鹳科)))).鹭科7个属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总结为:(麻(开鸟)属(夜鹭属(池鹭属(苍鹭属(中白鹭属(白鹭属,大白鹭属)))))).分别基于两个单基因的系统树有一定差异,而基于合并数据的系统树支持率和分辨率都高于基于单基因的系统树,表明使用在遗传上相对独立的分子数据合并建立系统树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分辨率,是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功能反应函数为kxθ的食饵-捕食系统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生物数学学报》2007,22(3):441-446
研究了具功能反应的一类食饵-捕食系统:x=x(a—bx^m-h(x))(z))-kx^θY,y=Y(-e+dkx^θ)(0〈θ≤1)并得到了系统在正平衡点外围的极限环的不存在性与存在唯一性的相关条件.  相似文献   

17.
草原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问题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明浩  贡布泽仁  张静  李文军 《生态学报》2021,41(24):9970-9977
草原畜牧业生产系统是一个涉及环境、经济、社会多层面、且系统内部气候-土壤-草地-家畜-管理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草原不仅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肉奶,也提供了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然而,草原畜牧业也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减缓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综述了国内外草原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1)虽然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广泛应用于草原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但是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目前的研究框架体系尚不完善,特别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是否考虑外部输入、是否考虑土壤有机碳、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指标的选择等;(2)缺乏单一环节减缓措施对草原畜牧业整体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研究;(3)目前对影响草原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层面的分析,忽略了社会系统的作用,无法反映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反馈机制,导致机制阐释不完善。综上所述,未来仍需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研究:(1)完善草原畜牧业研究框架体系及提升研究方法;(2)加强对单一环节减缓措施对草原畜牧业温室气体整体减排效果的综合评价;(3)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角度深入研究影响草原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差异的机制。一方面,这有助于深入理解草原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情况,也为低碳型草原畜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思路借鉴;另一方面对于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利用草场和恢复草地生态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理通讯》2008,27(1):33
SMUP型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理学教研究研制) 系统能在80586、P2、P3等微机上使用。功能多,实时处理能力强,可对血压、心电、脑电、细胞放电、脉搏、呼吸等生物信号进行多种处理,适用于循环、神经、呼吸、感官等系统的联机实验和资料处理。系统硬件系列化,A/D转换器及信号调理器可选配不同档次(A/D转换器分8位/20微秒和12位/10微秒两档;  相似文献   

19.
piggyBac(PB)转座系统来源于昆虫鳞翅目,属于真核生物的第二类转座系统,主要采取"剪切粘帖"机制发生转座。PB系统转座效率高,宿主范围广,广泛应用于昆虫等低等生物的基因转移及突变筛选。近年来,研究发现PB系统在哺乳动物及其细胞中也具有高效的转座活性,已在动物基因组功能研究、基因转移及诱导多能干细胞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PB系统近年来在哺乳动物及其细胞中的研究进展、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生理通讯》2009,28(3):87-87
SMUP型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理学教研究研制)系统能在80586、P2、P3等微机上使用。功能多,实时处理能力强,可对血压、心电、脑电、细胞放电、脉搏、呼吸等生物信号进行多种处理,适用于循环、神经、呼吸、感官等系统的联机实验和资料处理。系统硬件系列化,A/D转换器及信号调理器可选配不同档次(A/D转换器分8位/20微秒和12位/10微秒两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