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脑炎病毒疫苗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设计针对森林脑炎病毒的特异性引物,以被森林脑炎疫苗株病毒感染的鼠脑组织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用PCR方法分段逆转录合成、扩增序列并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疫苗株的全基因组由10782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414个氨基酸。森林脑炎疫苗株病毒全基因序列的测定,为研究该病毒疫苗株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2.
森林脑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新英  彭文明  高轩 《病毒学报》2004,20(2):190-192
森林脑炎又名蜱传脑炎(TBE),是由森林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引起,经蜱传播,以中枢神经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910年,在前苏联亚洲部分发现以中枢神经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936年,Tkachev氏首次用小白鼠从患者分离到病毒.1937年从当地主要蜱种全沟硬蜱体内分离到同一种病毒,提出并证实蜱为本病传播媒介.1938年证实了森林中的啮齿类动物为本病贮存宿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有关本病的报告越来越多,几乎大部分国家均有报告.1990年由Pletnev AG等人首次完成森林脑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我国于1942年发现该病,1952年从患者及蜱中分离到森林脑炎病毒,近几年流行又有增强趋势[1].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森林脑炎病毒的增殖动态,改进现有疫苗的工艺,将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地鼠肾细胞,控制不同的培养条件,以利病毒增殖,并于不同时间收获病毒液,测定病毒滴度。疫苗液用不同浓度的福尔马林灭活后,测定疫苗的保护指数。结果表明森张株病毒增殖高峰在68-72h,多次收获的病毒液及其病毒滴度、疫苗效力均优于现有疫苗,新工艺可提高病毒产量,为疫苗的精制纯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森林脑炎自然疫源地样本的监测及病毒的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森林脑炎疫源地的分布变化趋势及样本分离病毒的特性,采集了森林脑炎高发区周边的森林全沟硬蜱、血蜱样本及森林脑炎患者的脑组织样本,用小白鼠脑内接种法检测、分离病毒分离的病毒经鉴别试验证明为森林脑炎病毒:蜱、脑两种标本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0%和100%、结果表明森林脑炎的疫区有从林区向农业区扩散的趋势,且全沟硬蜱的带毒率较高;森脑患者的脑组织样本与蜱标本病毒的性状育差异  相似文献   

5.
乙型脑炎及其疫苗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鸟、猪为宿主,经蚊为主的虫媒传播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流行于亚洲地区及环西太平洋地区,已成为人类脑炎疾病最主要的病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并影响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的发展。WHO公布数据显示,每年大约有50 000例乙型脑炎患者,造成至少10 000例死亡及15 000例神精后遗症患者,但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接种疫苗依然是预防JEV感染的最佳途径。介绍JE的流行病学特点,乙型脑炎的发病情况,重点综述国内外市场上使用的JE疫苗情况及其最新研究进程,希望对我国JE疫苗的使用及研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海霞  李生军  冯若飞 《病毒学报》2021,37(5):1208-1214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Bc)基因序列的C端、N端以及MIR区在插入外源基因后,能够正确折叠和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s),并且将外源序列暴露到衣壳的刺突,诱发强烈的外源序列特异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因此,HBc可作为基因工程疫苗的载体,在病毒性传染病的预防和肿瘤疫苗的开发和研制中都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将从HBc作为免疫载体所具备的优势及其在病毒性传染病和肿瘤疫苗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乙型脑炎病毒及其疫苗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感染,流行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重要的病毒脑炎,近年乙脑流行地区在不断扩大。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方法,控制蚊虫传播和免疫接种是当前的主要防御手段。随着对乙脑病毒研究的深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新型候选疫苗已成为预防乙脑新的发展方向。简要综述了乙型脑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其蛋白功能,以及国内外乙型脑炎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为鉴定我国森林脑炎病毒亚型,了解基因组结构与生物功能的关系,同时为森林脑炎病毒新型疫苗研制打下基础,对森林脑炎病毒森张株编码区序列进行测定。根据已发表的Sofjin-HO、Oshima5-10株序列设计9对重叠引物,通过RT—PCR扩增不同的cDNA片段,分别克隆至pGEM—T载体,转化DH5α菌,挑阳性克隆PCR、酶切鉴定后测序。结果表明森张株编码区全长10245nt,编码3414个氨基酸。我国森林脑炎病毒森张株与Oshima5—10、Sofiin—HO、Sofiin同源性最近,属于远东亚型。  相似文献   

9.
我国森林脑炎病毒森张株编码区序列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鉴定我国森林脑炎病毒亚型,了解基因组结构与生物功能的关系,同时为森林脑炎病毒新型疫苗研制打下基础,对森林脑炎病毒森张株编码区序列进行测定.根据已发表的Sofjin-HO、Oshima5-10株序列设计9对重叠引物,通过RT-PCR扩增不同的cDNA片段,分别克隆至pGEM(R)-T载体,转化DH5 α菌,挑阳性克隆PCR、酶切鉴定后测序.结果表明森张株编码区全长10 245nt,编码3 414个氨基酸.我国森林脑炎病毒森张株与Oshima5.10、Sofjin-HO、Sofjin同源性最近,属于远东亚型.  相似文献   

10.
汉滩病毒(HTNV)在我国主要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鼠类传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虽然我国已成功研制出HTNV灭活疫苗,但该类疫苗仍存在一些问题,凸显出以更安全、更有效和更经济的方式开发高质量新型HTNV疫苗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我们仅就近年来国内外HTNV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经蚊虫传播的严重危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其重症病死率高,易造成永久性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方法,控制蚊虫传播和免疫接种是当前的主要防御手段。简要综述了乙型脑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功能、基因分型,以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基于2009~2015年我国北京、河北、湖南、山东、山西、陕西六个地区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数据,针对腮腺炎病毒引起的脑炎脑膜炎(简称腮腺炎脑炎脑膜炎)病例检出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2009~2015年期间,我国六个监测地区腮腺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在6 002例脑炎脑膜炎监测病例中,共检测到489例腮腺炎脑炎脑膜炎病例,腮腺炎病毒阳性检出率为8.15%。通过流行病学分析,发现腮腺炎脑炎脑膜炎和普通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是一致的。腮腺炎脑炎脑膜炎发病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15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是腮腺炎脑炎脑膜炎的主要发病人群,占腮腺炎脑炎脑膜炎总病例数的89.16%,腮腺炎病毒检测的阳性病例数和阳性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人群主要为散居儿童、学生和幼托儿童;腮腺炎脑炎脑膜炎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以发热、恶心、呕吐和精神萎靡为主。部分患者还表现为嗜睡、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等中枢神经感染症状。15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是我国预防腮腺炎脑炎脑膜炎的重点人群,也是腮腺炎病毒减毒活疫苗免疫接种的重点人群。本文通过对2009~2015年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病例中腮腺炎脑炎脑膜炎病例进行分析,初步阐明了腮腺炎病毒在我国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中检出情况和流行特征,为我国腮腺炎的防控,尤其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脑炎脑膜炎的防控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乙型脑炎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流行范围正逐步扩大。目前对于乙脑尚无特效治疗手段,因此预防乙脑的发生尤为重要。随着对日本脑炎病毒研究的深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新型候选疫苗已成为预防乙脑新的发展方向。我们简要综述了乙型脑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其蛋白功能,以及国内外乙型脑炎疫苗研发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森林脑炎灭活疫苗的远期预防效果及森林脑炎纯化疫苗的人体免疫效果 ,并对 2种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进行比较。 2种疫苗分别按要求进行免疫接种 ,观察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并定期采集血清样本 ,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和蚀斑减少试验法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效价。试验结果 :森林脑炎灭活疫苗局部反应发生率为 2 3.0 8% ,全身反应发生率为 15 .38% (16 /10 4 ) ,人群抗体在 2次接种后约 1/ 3人检出阳性 ,3次接种后约 1/ 2人检出阳性 ,多次免疫后 6 0 %检出阳性 ;森林脑炎纯化疫苗无 1例发生局部反应、全身反应 ,注射部位一…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森林脑炎疫苗的免疫效果,采用森林脑炎病毒的BHK细胞适应株,以BHK细胞为培养基质,建立了检测森林脑炎中和抗体的蚀斑减少试验方法,并用蚀斑减少法、小鼠法及ELISA法检测了原制森林脑炎灭活疫苗免疫人体后的中和抗体水平;免疫血清为按疫苗免疫程序免疫健康志愿者采血分离而制备。结果表明蚀斑减少法与小鼠法的特异性相近且敏感性较好、简便快速,缩短检测周期,为疫苗流行病学调查及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快速的检测方法;原制灭活疫苗人体二针免疫后,人体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仅30%左右,急需提高现用原制灭活疫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蜱传脑炎病毒是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蜱传脑炎的病原体,每年在欧洲、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中国北部报道的蜱传脑炎病例数约为10000-12000例,且在我国和多个欧洲国家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正成为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主动免疫是预防蜱传脑炎的有效措施,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研制出安全性较高的疫苗,但在我国流行省份的疫苗接种较为有限,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或许是治疗蜱传脑炎病毒感染的研究方向之一。蜱传脑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2B-NS3与NS5因为在病毒基因组复制、加帽和宿主免疫调节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关键的抗病毒药物研发靶点。本文综述了蜱传脑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2B-NS3与NS5的三维结构和抑制剂研发工作,为深入探究该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和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医学病毒获得迅速发展,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个别地区到全国许多地方开展医学病毒工作,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就。过去危害人类健康的天花、麻疹、小儿麻痹、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腹泻、流感等病毒性疾病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有的  相似文献   

18.
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至今仍占非洲、南美及东南亚许多发展中国家人、畜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一位,造成很大的威胁和损失,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就其发病率及所造成的损失在所有传染病中又占第一位,病毒所致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可治。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的感染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病毒性脑炎最严重的一种。目前仍然是许多亚洲国家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年发病率高达10/10万,病死率为25%,发病最高的为儿童和老人,并常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20.
已发现100余种蚊传虫媒病毒在世界各地流行,其引发的人兽共患病是全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仅发现乙型脑炎和登革热两种蚊传虫媒病毒病,但近年来新发现西尼罗病毒和Tahyna病毒及其感染疾病流行。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西尼罗病毒,大量血清学研究证明当地不仅存在西尼罗病毒感染所致疾病,还发生过西尼罗病毒感染引发的病毒性脑炎流行。目前已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Tahyna病毒,并发现其在自然界动物中的循环和导致的人类感染流行。西尼罗病毒和Tahyna病毒及其相关感染性疾病的发现为我国虫媒病毒及虫媒病毒病的预防与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