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报告流行性出血热R22和A9株病毒培养,同位素标记及核酸提取的初步研究,並获得了该病毒核酸的3个片段即L、M、S、分子量分别约为:3.8、1.9和0.86×10~5道尔顿,不论用20~70%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的病毒,或用30%蔗糖垫层离心的粗制病毒,均获同样结果,但多数情况下,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时,除病毒峰外,还发现主要由细胞组份(即线粒体和核糖体等)组成的另一峰,并经常影响病毒RNA的提取,对如何获得纯净病毒及其核酸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3.
病毒核酸定量测定对病毒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了解病毒感染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药物对病毒的作用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的考核和评价,都有很和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核酸杂交技术、PCR技术、NASBA技术及bDNA技术4个方面对病毒核酸定量测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病毒核酸定量测定在医学上的意义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蓝舌病毒(BTV)血清型较多,其核酸检测主要涉及通用型检测和分型检测,寻求相应的适宜检测靶基因尤为重要。BTV核酸检测技术是蓝舌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其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基因杂交探针技术、RT-PCR检测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及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等;同时,建立和完善高通量BTV筛查技术成为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6.
小麦丛矮病毒核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丛矮病毒(Wheat Rosette Stunt Virus.以下简称WRSV)的核酸可以通过SDS-尿素处理和苯酚抽提的方法分离获得。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得核酸的分子量约为4.4×10~6道尔顿。核酸温度熔解曲线的测定证明它是一个单链的RNA。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两种长度的核酸分子,一种长度约为3.5~4.0μ,相当于碱基数为14,000~16,000,另一种约为其一半;并能看到RNA的一些二级结构。  相似文献   

7.
<正> 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两种基本成份所构成的一类最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严格地寄生于细胞内,以基因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因而又有“分子生物”或“寄生分子”之称。 病毒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学科的历史还不到40年,进展却比较迅速。这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的运用是分不开的。由于核酸和蛋白是病毒的主要功能成份,所以,在病毒学研究中,对核酸和蛋白的分析显得特别重要。病毒学的各个研究领域都涉及病毒核酸和蛋白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预防SARS病毒核酸疫苗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反转录-PCR获得了SARS冠状病毒辐条样蛋白、核衣壳蛋白和膜蛋白基因,将所获得的可能与免疫保护相关的基因克隆至核酸疫苗表达载体pcDNA-ThyA中,酶切及序列分析结果均表明载体构建正确,该候选DNA疫苗已用于动物免疫实验。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讨利用纳米金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快速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的方法。针对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的高度保守区设计两条特异寡核苷酸探针,一条探针5’端修饰生物素,另一条探针3’端修饰巯基。巯基化的探针通过Au-S键连接到纳米金颗粒上。靶核酸两端分别与两条探针结合,形成"生物素化探针-靶核酸-纳米金探针"复合物,该复合物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固定在固相载体上,最后银染放大信号。通过肉眼观察法、光镜观察法、分光光度法分析银染灰度,从而间接测定靶核酸的量。初步检测PPRV核酸最低浓度达10fmol/L,所需时间约为1.5h。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为临床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提供实验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核酸纯化柱提取核酸定量检测血浆标本中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8-11月期间我院600例抗-HCV阳性丙肝患者的样本,按随机字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0例,分别采用核酸纯化柱和酚-氯仿提取法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定量检测两组HCV-RNA水平。结果:研究组检测阳性率为87.67%(263/300),显著高于和对照组的54.0%(162/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296,P=0.000);两组HCV-RNA检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721,P=0.067)。结论:核酸柱提法定量检测血浆HCV-RNA操作简单、快速,分离效率高,容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丙型肝炎病毒C+E1区基因克隆到不同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和pSVL中,通过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免疫BALB/C及F1小鼠后,产生了抗HCV/C区抗体。其中核酸疫苗pcDNA3.1-HCV/C+E1的免疫高峰的出现早于pSVL-HCV/C+E1,F1小鼠的抗体应答强于BALB/小鼠。肌肉注射优于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12.
提纯的水稻条纹病毒(云南宜良分离物)在电镜下的形态为多型性,但主要是宽8-10urn,长80-25O的分枝丝状体,有些为直径3urn或8urn的开环环状体,有些为13urn宽,130-190urn长的丝状体,但其基本结构应是直径3urn、长度不等的丝状体。经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分析,VRNA4编码的病害特异蛋白(SP)分子量为19.9kDa,而VCRNA3编码的外壳蛋白(CP)约为336kDa。在非变性条件下,RSV的4条ssRNAs大小分别为3‘OXIO‘(ssRNAI)、互.2XIc‘(ssR.NAZ)、0.9X10‘(ssRNA3)和0.8X10‘Da(SSRNA4),有时出现一条大小为0.58X10‘Da的单链RNA(ssRNA);而4条dsRNAs的分子量分别为4.9X10‘(dsRNAI)、2.8X10‘(dsRNAZ)、20XIOo(dsRNA3)和1.7X10‘D。(dSRNA4)。利用制备电泳分离提纯的外壳蛋白免疫家兔,得到了高特异性的抗血清。A蛋白夹心ELISA检测结果表服RSV-CP与水稻草状矮化病毒(RGSV)CP抗血清有微弱的反应,但与RSV、RGSV的SP抗血清没有反应,而RSV-CP抗血清与RSV.SP及RGSV的SP、CP都无血清学关系,这个结果表明RGSV与RSV之间在进化上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提纯的水稻条纹病毒(云南宜良分离物)在电镜下的形态为多型性,但主要是宽8-10 nm,长80-250的分枝丝状体,有些为直径3 nm或8 nm的开环环状体,有些为13 nm宽,130-190 nm长的丝状体,但其基本结构应是直径3 nm、长度不等的丝状体.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vRNA4编码的病害特异蛋白(SP)分子量为19.9 kDa,而vcRNA3编码的外壳蛋白(CP)约为33.6 kDa.在非变性条件下,RSV的4条ssRNAs大小分别为3.0×106(ssRNA1)、1.2×106(ssRNA2)、0.9×106(ssRNA3)和0.8×106 Da(ssRNA4),有时出现一条大小为0.58×106 Da的单链RNA(ssRNA5);而4条dsRNAs的分子量分别为4.9×106(dsRNA1)、2.8×106(dsRNA2)、2.0×106(dsRNA3)和1.7×106 Da(dsRNA4).利用制备电泳分离提纯的外壳蛋白免疫家兔,得到了高特异性的抗血清.A蛋白夹心ELISA检测结果表明,RSV-CP与水稻草状矮化病毒(RGSV)CP抗血清有微弱的反应,但与RSV、RGSV的SP抗血清没有反应,而RSV-CP抗血清与RSV-SP及RGSV的SP、CP都无血清学关系,这个结果表明RGSV与RSV之间在进化上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专性宿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在病毒复制的过程中,组装是其特有的过程。不同类型病毒之组装的机制有很大差异,目前对双链DNA(dsDNA)病毒的组装机制研究较多,包括位点特异性组装和满头组装两种方式,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组装与其基因组编码的末端酶有关。该文介绍末端酶介导的dsDNA病毒组装的有关进展。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中乳头瘤病毒核酸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乳头瘤病毒与人和动物的某些肿瘤有关。近年来证明人的生殖器肿瘤与人的乳头瘤病毒(HPV)有密切关系。例如,Green等人检查了31例宫颈癌和10例阴道肿瘤,其中各2例与人的HPV-10型有共同的核酸序列。Zachow报告了2例  相似文献   

17.
18.
19.
食源性病毒核酸恒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源性病毒已成为全球引发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病原,对新型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早期PCR技术在病原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推动了对食源性病毒的全面认识。近年来核酸恒温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包括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技术、链置换扩增技术、滚环扩增技术等,在抗复杂基质干扰、装备要求低以及可现场实时检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已成为食源性病毒检测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因此,本文对近年来食源性病毒核酸恒温检测技术的原理、应用、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选取能够与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相互作用且有特殊结构的核酸片段5′非翻译区(5′UTR)和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作为支架,进行病毒样颗粒组装的研究。通过对组装产物进行粒径、表面电位、凝胶阻滞、核酸酶消化、尺寸排阻色谱、透射电镜、圆二色光谱等检测,结果表明,核酸片段5′UTR和IRES能与口蹄疫病毒样颗粒共组装并形成病毒样颗粒。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VLPs-5′UTR的75S颗粒的组装效率显著高于单纯VLPs组(P0.001)和VLPs-IRES (P0.01),而VLPs-IRES的12S颗粒的组装效率显著高于单纯VLPs组(P0.000 1)和VLPs-5′UTR (P0.000 1),表明口蹄疫病毒自身核酸片段5′UTR更有利于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的组装。该研究对促进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组装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优化策略,有助于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