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宝凤  马进  代静  王斌  胡文东  冯正直 《生物磁学》2012,(32):6371-6375
目的:探讨并系统追踪研究新入伍战士在两年军营生活期间性格特征以及心理健康发展特点,揭示新兵入伍初期个性发展规律,为进一步筛查精神障碍易感新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某部冬季应征入伍新兵,采用问卷法对1366名新入伍男性战士在入伍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进行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的测试,采用分组测试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表明,新入伍战士在第一年和第二年之间在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和紧张性13种初级因素存在显著性变化,在适应焦虑型、内向外向型、感性用事与安详机警性、怯懦与果敢型、心理健康因素以及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等六项次级因素也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的学历和家庭背景也存在显著的变化。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入伍战士在两年军营生活期间其性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特点均发生明显变化,而随着战士入伍时间的变化,对于部队生活的逐渐适应,其个性特征以及心理健康特点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规律,了解掌握这些心理健康发展的变化规律将有助于更科学地指导部队心理卫生服务工作,保证和提高军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4415名入伍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预防可能出现的应激性心理问题,并进一步对新兵进行筛选,为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对2011年入伍的4415名普通新兵进行心理测试.结果:入伍新兵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世故性、自律性等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常模,而在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等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常模;男女新兵在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幻想性、自律性因子以及内向与外向型、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新环境成长能力三个次级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学历的新兵在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幻想性、忧虑性、独立性因子以及适应与焦虑型、内向与外向型、怯懦与果断型、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成就个性因素、创造能力个性因素、新环境成长能力次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2011年4415名新入伍战士整体上具有比较良好的心理品质;男女新兵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各有优劣;高学历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低学历者.列出91名心理调节能力较差者,若干疑似精神病患者送往专业医院进行鉴定,最终对16名新兵做出退兵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入伍新兵心理卫生服务状况及对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方法:采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42名入伍新兵作半结构性访谈,编制《部队心理卫生服务状况和需求》调查表,采用调查表对1609名新兵进行调查。结果:9.4%的新兵心理健康知识比较了解;接近半数新兵(43.5%)对心理健康知识很感兴趣;新兵获取心理知识的途径依次为网络、心理知识讲座、报刊杂志、广播电视、面对面咨询;新兵最期望获得的心理知识依次为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塑造自己的个性和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新兵认为最有帮助的心理服务形式依次为一对一心理咨询、心理知识讲座、心理测验和团体心理活动;只有7.7%的新兵接受过心理卫生服务。结论:新兵对心理健康知识感兴趣,但认知度和利用度均较低,应通过网络、心理知识讲座等方式普及新兵需要的心理健康知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夏秋入伍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为针对性开展新兵心理卫生服务,提高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编心理需求调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二炮某部首次夏秋季入伍新兵进行心理测试,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新兵在应对方式上的得分与全国成人常模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支持量表的得分与军人常模存在显著差异;在SCL-90中,与2010年新兵比较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6个因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与军人常模比较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个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简易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显示,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各因子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主观支持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和敌对4个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客观支持与人际关系敏感、敌对2个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对支持的利用度与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5个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以新兵心理健康作为因变量,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最终进入回归的因子为对支持的利用度和消极应对。结论:本年度新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他们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应对应激事件,所得到的社会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良好,愿意在新训期间通过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某军校2014级与2010级本科新生以及14级新生内部的人格特点,为改善和提高军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2个年级新生进行16PF测试,对测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4级新生在B、C、E、G、H、L、O、Q1、Q3、Q4、适应与焦虑性、内向与外向、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成就个性因素和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的得分与2010级新生得分有显著差异(P0.01)。从效果量角度分析,两级新生在A乐群性,适应与焦虑性,专业成就个性因素以及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等方面得分差异的效果量d大于0.2。2014级本科新生在A、B、C、E、I、L、M、O、Q1、Q2、Q3、Q4、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怯懦与果断型、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成就个性因素、创造能力个性因素以及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方面以及适应与焦虑性的得分与士官新生存在显著差异(P0.01)。从效果量角度分析,14级本科新生与士官新生在B,E,I,L,M,O,Q2,Q4,适应与焦虑性以及心理健康因素等方面得分差异的效果量d大于0.2,在数字搜索成绩,A,Q1,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以及怯懦与果断型等方面得分差异的效果量d大于0.5。结论:14级不同身份学生存在各自特点,军对院校在对其教育管理上要注重方式方法,因材施教,合理引导,培养合格的军校学员,为我国培养优秀的军官。  相似文献   

6.
应激状态下血清内分泌激素的反应 ,国内外已有报道。但对作战部队实弹演练前、后 ,血清皮质醇、睾酮、胃泌素、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尚末见报道。实弹演练时的军事拉练、强震噪声、精神紧张等应激刺激可导致机体发生应激反应 ,引起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的改变。我们测定了某作战部队高射炮兵实弹演练前后的血清皮质醇、睾酮、胃泌素、胰岛素水平。旨在探讨应急作战部队实弹演练对血清上述激素水平及胃粘膜的影响 ,为指导应激训练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对象 某作战部队新入伍的高射炮兵战士 (n =5 6 ) ,平均年龄 19.5岁 ,经体检均无内分泌…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某军校大一新生的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对1224名大一学员进行测试。结果:除乐群性和世故性外,在剩余14个因素上,新学员的结果与全国成年人常模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来自城市的学员与农村学员在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和世故性因子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兴奋性、怀疑性、实验性和独立性上,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该校大一学员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在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幻想性因子得分偏高,应进行系统教育和调控;同时,也要注重城市学员与农村学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心理差距,因材施教,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部队男性官兵前列腺炎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对某高原部队300名男性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官兵的生殖系统、前列腺液等进行相关检查。结果:发现前列腺炎12人,多数为已婚的干部及入伍前有女朋友的战士。约66%官兵了解生殖健康概念及内容,与被调查者的学历、职务、是否来自城市等有关;对性传播疾病的病种及传播途径了解不够的官兵达20%。结论:部队官兵的生殖健康良好,少数有前列腺炎,最好定期进行生殖系统疾病筛查;部队官兵对生殖健康概念及内容了解尚可,但还应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0期诊断技术对军事训练所致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某部2014年度新兵一营306名新兵为实验组,新兵二营290名新兵为对照组,在入伍复检时为每名士兵抽血检测相关血清学指标,并建立健康档案。由经过技术培训的医师对实验组采用0期诊断技术,分别在新兵训练开始后的第2、4、6、8、10、12周进行0期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筛查,并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按照"军标"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下腰痛的常规诊治及登统计,对于诊断为0期椎间盘源性下腰痛阳性和椎间盘源性下腰痛阳性的士兵及时抽血检测IL-1β、6-keto-PGF1α、TNF-α血清值。结果:实验组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总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9.66%)(x~2=11.527,P0.001)。在新训开始后的第8、10、12周,实验组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阳性士兵血清IL-1β、6-keto-PGF1α、TNF-α水平比较无差异,0期阳性和阳性士兵血清IL-1β、6-keto-PGF1α、TNF-α水平与训练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0期阳性士兵血清IL-1β、6-keto-PGF1α、TNF-α值均明显低于本组和对照组阳性士兵(P0.05)。结论:0期诊断技术预防军事训练所致新兵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效果明显,通过监测IL-1β、6-keto-PGF1α、TNF-α血清的水平变化也进一步证实0期诊断技术用于预防军事训练所致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谭萍香  黄赫 《蛇志》2004,16(4):72-7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19岁,入伍新兵,2003年2月16日下午4:00,在拔河比赛中突然摔倒着地,不省人事、口吐白沫、瞳孔放大、呼吸断续、心跳极微弱、皮肤苍白.连队卫生员进行火线救治,松解衣领、腰带、鞋带,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胸骨中下1/3段捶击心脏复律,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某部新入伍官兵训练中膝关节损伤发生原因、特点进行流行性病学调查和分析,为合理训练,预防损伤发生和 治疗相关伤病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某部2013 年度450 名新入伍官兵的训练伤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分析膝关节损伤 发生率、伤病类型和致伤原因,并对其严重者进行关节镜治疗,观察和分析术后随访效果。结果:某部新兵的训练伤发生率为 20.0%。以关节急性扭伤最为多见,占81.1%。其中膝关节损伤共发生32 例,占训练伤发病率为7.1%,占训练伤发病率43.8%,其 中膝关节周围肌肉损伤20 例、交叉韧带损伤1 例、半月板损伤9 例、侧副韧带损伤2 例。致伤率最高的前3 位科目是5000 米负 重跑、跨越障碍训练、格斗训练,共27 例,占膝关节训练伤总数的84.4%。所有受伤患者中,12 例行手术治疗,20 例给予石膏、支具 固定、休息等保守治疗。经随访所有患者均得到较好的功能恢复。结论:对于新兵膝关节训练伤预防工作非常重要,避免致残;关 节镜手术技术的进步对于膝关节军事训练伤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抗震救灾中期不同任务军人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军人心理压力源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心理压力源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5项因子问卷,对两组救援部队各50人进行调查,比较两组间差异性,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两组在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及应激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孤立、恐惧及危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应激程度与倦怠和恐怖/危险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P<0.05).结论:救灾任务的性质和强度决定了参与人员的心理压力源,从而影响人员的应激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及化疗期间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干预,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评估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以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化疗后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化疗前(P0.05)。80例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出现46例抑郁症,抑郁症发生率为57.50%。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疼痛程度、知晓病情均与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抑郁有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女性、家庭月收入2500元、Ⅰ度及以上疼痛、知晓病情均是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OR=7.295、1.692、3.952、4.015,P0.05)。结论:化疗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会增加患者抑郁症发生风险,女性、家庭月收入2500元、Ⅰ度及以上疼痛、知晓病情均是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杨年娣  孙峰  郭淑云  洪义刚  常樱 《生物磁学》2013,(26):5143-5146,5161
目的:了解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为军校心理辅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军校教育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学员在校期间由于压力、情绪等因素造成的心理问题。方法:使用DXC-6型多项群体心理测评仪,对某军校不同年级1332名学员进行卡特尔16种人格个性因素测验。结果:①1332名被测试学员16PF得分总体呈现”五高三低”。②不同年级的学员在16PF多项因子上得分有差异(P〈0.05)。研究生在C、M、O等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大三学员,而在A、F、H等得分明显低于大三学员(P〈0.05);研究生在C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大四学员(P〈0.05),F、G、Y2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大四学员(P〈0.05),而在A、M、O、H这些因子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学员在A、H、X2等得分明显高于大四学员,而在M、O、Q1等得分明显低于大四学员(P〈0.05)。结论:军校学员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本科学员(尤其是大三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优于研究生;大三的学员在乐群性、敢为性、实验性、忧虑性等方面优于大四学员,和大四学员相比,大三学员更喜欢探索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研究医学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索行之有效的心理评估方法。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两个测验工具对某医科大学60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测试,结合访谈法调查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1)医学研究生16PF测验与原常模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有乐群性(t=2.619,P0.01)、聪慧性(t=3.223,P0.01)、稳定性(t=-18.660,P0.001)、恃强性(t=9.23,P0.001)、兴奋性(t=19.732,P0.001)、敢为性(t=11.471,P0.001)、敏感性(t=-8.935,P0.001)、怀疑性(t=-23.101,P0.001)、幻想性(t=3.800,P0.001)、忧虑性(t=10.801,P0.001)、实验性(t=-5.788,P0.001)、独立性(t=-6.814,P0.001)、自律性(t=2.549,P0.01)、紧张性(t=-7.949,P0.001)、适应与焦虑型(t=17.262,P0.001)、内向与外向型(t=14.596,P0.001)、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t=11.259,P0.001)、心理健康(t=-16.301,P0.001)、专业成就(t=4.182,P0.001)、创造能力(t=-11.600,P0.001)及新环境成长能力(t=-9.882,P0.001)21个因子;而与常模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是有恒性、世故性、怯懦与果断型三个因子。效果量检验显示稳定性(d=-1.14)、恃强性(d=0.57)、兴奋性(d=1.3)、敢为性(d=0.75)、敏感性(d=-0.53)、怀疑性(d=-1.41)、幻想性(d=0.21)、忧虑性(d=0.65)、实验性(d=-0.32)、独立性(d=-0.4)、紧张性(d=-0.47)、适应与焦虑型(d=0.99)、内向与外向型(d=0.88)、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d=0.63)、心理健康(d=-0.91)、专业成就(d=0.23)、创造能力(d=-0.63)及新环境成长能力(d=-0.52)18个因子效果值均大于0.2,而乐群性、聪慧性、自律性效果值d分别为0.16、0.18、0.14,均小于0.2。(2)SCL-90各项指标与国内常模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医学研究生在强迫(t=3.415,P0.001)、抑郁(t=2.776,P0.01)、焦虑(t=3.292,P0.01)、恐怖(t=3.795,P0.001)、偏执(t=2.451,P0.01)与国内常模有显著性差异。效果量检验结果显示强迫(d=0.36)、焦虑(d=0.56)、偏执(d=0.41)3个因子效果值处于(0.2,0.7)之间,而抑郁、恐怖两个因子维度d值分别为0.12、0.17。结论:医学研究生具有良好的个性特点,但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及早提出并实施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对策。16PF与SCL-90两者结合使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心理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3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116例健康者(对照组),分别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所有受试者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生活质量。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肺癌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肺癌组CD-RISC、SSRS、SF-36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性格特征、SSRS评分、治疗阶段、复发情况、转移情况患者之间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教育程度、性格特征、SSRS评分、治疗阶段、复发、转移均为肺癌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CD-RISC评分与SSRS、SF-36评分均呈正相关(r=0.567、0.617,P=0.047、0.346)。结论:肺癌患者心理弹性较正常人降低,性别、教育程度、性格特征、SSRS评分、治疗阶段、复发、转移是影响肺癌患者心理弹性的主要因素。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均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炎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及血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6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血清炎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血清炎性指标比较,P均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心脏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血清炎性指标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外科手术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适于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apelin receptor(APJ)拮抗剂F13A对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起效时间。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F13A组(F13A)和氯胺酮组(ketamine),每组9只,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ip)+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每职1μl,i.c.v),F13A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ip)+侧脑室注射F13A(6 μg/μl,i.c.v),氯胺酮组小鼠腹腔注射氯胺酮(10 ml/kg, 2 mg/ml,ip)+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1μl,i.c.v);实验分三批进行,第一批实验在注射后30 min,进行第一次强迫游泳测试(FST1),FST1后24 h进行第二次强迫游泳测试(FST2);第二批实验在注射后30 min进行第一次自发活动测试(LMT1),LMT1前24 h进行自发活动习惯化,LMT1后24 h进行第二次自发活动测试(LMT2);第三批实验注射后30 min进行FST1,FST1前24 h进行强迫游泳应激(FSS),FST1后24 h进行第二次强迫游泳测试(FST2)。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无FSS时,氯胺酮组小鼠不动时间显著性减少(P﹤0.01),而F13A组小鼠无明显变化;在FST2中,F13A组小鼠不动时间显著性增加(P﹤0.01),而氯胺酮组小鼠无显著性差异;在LMT1和LMT2中各组小鼠活动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在经历FSS后,在FST1中氯胺酮组、F13A组小鼠不动时间均显著性减少(P﹤0.01);在FST2中,F13A组小鼠的不动时间显著性减少(P﹤0.05),而氯胺酮组小鼠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PJ受体拮抗剂F13A在强迫游泳测试中发挥快速起效(30 min)且持久作用(24 h)的抗抑郁样潜力,并且这种作用可能与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7~12月婴儿的注意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将5种该年龄组感兴趣的玩具依次呈现给婴儿,使其不受干扰自由玩耍并全程摄像,采用录像记录回放法,对75名婴儿的注意力特点进行测试分析。结果:75名婴儿对五个玩具平均每分钟注意的总时间为15.1±5.9秒、专注注意的平均时间7.1±4.4秒、随意注意的平均时间为8.0±3.5秒。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婴儿对5种玩具注意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总注意、专注注意、随意注意的F值分别为26.2、11.4、27.7,P值均小于0.001。采用LSD-t检验进行均数两两比较,方木与、书与其他4种玩具注意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7~12月婴儿的注意力与玩具设置的新异性及复杂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抗体及患者室内尘螨抗原浓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方法:2005年9月、2005年12月、2006年3月、2006年6月用ELISA法检测哮喘患者卧室尘样中Der P 1浓度,同步检测患者外周血总IgE、s-IgE、s-IgG1、s-IgG2和s-IgG4。结果:哮喘患者血清总IgE、s-IgE、s-IgG1、s-IgG2和s-IgG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比较患者血清总IgE、s-IgE及s-IgG1、s-IgG2、s-IgG4四次检测值,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患者血清总IgE、s-IgE在12月份检测值最高、6月份检测值最低,s-IgG1以6月份最高、3月份最低,s-IgG4在3月份最高、6月份最低。统计表明,患者卧室Der P1浓度四次检测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以2006年3月和2005年12月为高。结论:哮喘患者血清总IgE、s-IgE、s-IgC1、s-IgG2和s-IgG4和卧室尘螨抗原浓度呈季节变化,IgG1的变化与尘螨抗原浓度的变化趋势相反,IgG4的变化与尘螨抗原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