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α-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生长及DNA合成均有剂量依赖的抑制作用。NBT反应证明DFMO能诱导HL60细胞分化。核酸分子杂交实验表明,DFMO引起c-myc基因表达的减少,而c-fos基因表达水平随DFMO浓度增加明显增加。c-myc与c-fos表达的相互变化可能与DFMO对HL60细胞生长、分化影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3~H-TdR放射性转化细胞(TC3H/10)经1×10~(-5)mol/L Foskolin处理24 h后,TGFα、c-myc、c-K-ras基因的mRNA表达下降,TGFβ、c-fos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非转化细胞(NC3H/10)经相同条件处理,TGFα、TGFβ、c-myc及c-K-ras基因表达无显著改变。提示:Forskolin介导的转化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TGFa、cmyc、c-K-ras基因的转录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
氧化修饰LDL诱导U937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凋亡,并研究其作用机制.用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流式细胞仪和DNA断裂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检测c-fos、c-jun和c-myc蛋白表达,RT-PCR显示c-fos、c-jun和c-myc 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ox-LDL可致U937细胞凋亡,其作用具有浓度效应;ox-LDL可以上调c-fos、c-jun和c-myc基因表达,使c-fos、c-jun和c-myc蛋白合成增多,最终诱导U937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通过苔酚蓝染色细胞发现,外源性GM3(10μg/ml)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生长,在GM3处理3d时,出现明显差异.通过NorthernBlot分析发现,外源性GM3可明显影响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中c-fos、c-jun、c-myc和N-ras这四种癌基因的mRAN表达.未经GM3处理的细胞中没有检测到c-fosmRNA,但c-jun微量表达,并有c-myc和N-rasmRNA的高水平表达而GM3可在短时间内快速大量地诱导c-fos、c-junmRNA的生成.GM3处理的细胞,c-myc和N-rasmRNA的表达均明显减少.GM3处理45min时,c-myc基因表达只为对照组的39.55%;GM3处理24h时,N-ras基因表达为对照组的30.48%.以上结果提示:GM3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很可能是通过改变癌基因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了DMF,DMSO和HMBA对小鼠Friend细胞(MELC)诱导分化及TPA抑制分化过程中c-myc和P~(53)基因表达与终端分化的关系。MELC被5 mmol/L HMBA诱导分化后分别在1小时和4小时P~(53)与c-myc表达急剧下降,诱导2天,5天联苯胺阳性率和β-珠蛋白基因表达明显升高,c-myc和p~(53)基因表达仍维持在很低水平,同时G_1期细胞百分数增加。低浓度TPA明显抑制HMBA诱导分化效应,β-珠蛋白基因表达被抑制,但c-myc和P~(53)基因表达仍处于低水平,看来与增殖有关的c-myc和P~(53)表达之降低并不能直接导致分化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应用Northern和斑点印渍杂交技术探测了人膀胱癌细胞株中c-myc、c-fos、erbB等癌基因的表达,以及TPA对这些癌基因表达的调控,发现BIU-87细胞有这些癌基因的表达,并能被TPA所增强,同时也发现人膀胱癌组织有c-myc、c-fos、erbB、N-ras基因的高表达。提示蛋白激酶C的激活可以诱导某些癌基因的表达。多种癌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在膀胱癌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维甲酸对SK-N-SH细胞的增殖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苔盼蓝排除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周期、HE染色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以及SABC免疫细胞化学梁色法观察维甲酸对SK-N-SH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μmol/LRA处理后,SK-N-SH细胞的增殖活动受到明显的抑制,处理第7天抑制率达36.16%;周期测定显示处理后出现明显的G0/G1期阻滞,由对照组的49.7%增加至62.7%,增加了26.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处理后细胞癌基因c-myc、c-fos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抑癌基因p53、p27的表达则有所加强.结论:维甲酸能有效抑制SK-N-SH细胞的增殖活动,其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RA下调c-myc、c-fos等癌基因以及上调p53、p27等抑癌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CTGF与FGF在促成纤维细胞增殖过程中的基因反应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某些内皮细胞即刻早期基因反应产物,其与FGF具有类似的促进成纤维细胞(KMB-17)增殖的功能;在此促增殖过程中CTGF和FGF所诱导的基因反应有所差异,CTGF诱导细胞表达c-myc,而FGF促进c-fos表达增加;此外两种因子均诱导与酪氨酸磷酸化过程密切相关的src基因表达,免疫沉淀证实CTGF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后可诱导细胞内相应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维甲酸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索其对成骨肉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以1μmol/L维甲酸处理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曲线测定,流式细胞仪分析、光镜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等研究维甲酸对MG-63细胞的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和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维甲酸处理7天后,MG-63细胞生长抑制率达到42.2%,G0/G1期比例达到61.8%,细胞形态铺展,排列趋于规则,癌基因c-myc、c-fos的表达降低.而抑癌基因Rb、p27表达上调.结论:1μmol/L维甲酸可以有效抑制细胞的增殖活动,改变细胞恶性形态特征,下调癌基因c-myc、c-fos和上调抑癌基因Rb、p27的表达,从而对人成骨肉瘤细胞分化具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葛花解酲汤对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ulcerative colitis associated carcinogenesis, UCAC)的“炎-癌转化”小鼠结肠组织中相关原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8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选出10只为空白组(K组),其余70只建立脾虚湿热模型。脾虚湿热模型建立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1、2、3周期组(M1、M2、M3组)、葛花解酲汤高、中、低剂量组(G、Z、D组)和阳性对照美沙拉嗪组(Y组),10只/组,以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 AOM)/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 DSS)继续建立UC-UCAC的“炎-癌转化”模型。各组给予对应药物治疗4周。观察小鼠一般状态;统计小鼠体重变化;电镜下观察小鼠结肠黏膜超微结构;WB和RT-qPCR分别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c-jun、c-fos、c-myc、p53、RB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与K组比,M3组小鼠一般状态差,体重增长量显著下降(P<0.01),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核染色不均匀,细胞内线粒体等见大量增生肿胀,c-jun、c-fos、c-myc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p53、RB1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M3组比,各治疗组小鼠一般状态改善,体重增长量升高,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核染色较均匀,细胞内线粒体等增生肿胀情况改善,c-jun、c-fos、c-myc蛋白及基因表达降低,p53、RB1蛋白及基因表达升高,以G、Z和Y组最为显著(P<0.01,P<0.05)。葛花解酲汤可能通过抑制原癌基因c-jun、c-fos、c-myc的激活,促进抑癌基因p53、RB1的表达,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延缓炎-癌转化进程,修复受损的结肠黏膜组织,预防UCA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基因转录调控作用是EGF的细胞核内作用之一,而序列特异的DNA结合蛋白质与基因转录的调控密切相关。本文以C_3H小鼠胚胎正常成纤维细胞C_3H_(10)T_(1/2)C18(简称NC_3H_(10))株及其氚标记脱氧胸苷(~3H-TdR)恶性转化的细胞株(简称TC_3H_(10))为对象,我们研究了EGF作用下,核内蛋白质与EGFR基因和c-fos、c-myc二种原癌基因的结合状态。研究发现,EGF的持续作用可使EGFR基因的特异结合蛋白质P120、c-fos基因的特异结合蛋白质P80、以及c-myc基因的特异结合蛋白质P125等明显增加。这些结果提示基因的特异结合蛋白质可能与EGF对基因转录的调控密切相关。上述结果尚未见到国内外同类报道。  相似文献   

12.
采用RNA斑点杂交分析,对21例人脑原发性胶质瘤和11例人脑膜瘤中p53,Rb和c-myc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进行研究.发现48.4%的肿瘤中p53基因表达减弱,21.9%的肿瘤中Rb基因表达减弱;71.9%的肿瘤中c-myc基因表达增强.在p53基因表达减弱的15例病例中有13例(80%)c-myc基因表达增强.结果表明,p53基因表达减弱和c-myc基因表达增强与人脑原发性肿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中药有效成分人参皂甙Rg1、肉桂酸和丹参酮IIA组合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和相关基因表达影响,探索其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以33 μg/ml人参皂甙Rg1、296.32 μgml肉桂酸和0.3 μg/ml丹参酮IIA的组合(简称RCT)处理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以肿瘤细胞分化诱导物HMBA处理MG-63细胞为平行对照,用流式细胞仪、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及光镜观察系统研究RCT组合对MG-63细胞的作用.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检测显示RCT组合可显著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细胞生长抑制率达72.37%,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RCT组合处理后MG-63细胞的癌基因c-fos、c-myc表达下调,抑癌基因p27、Rb表达上调.RCT组合对MG-63细胞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与分化诱导物六亚甲基双乙酰胺(HMBA)处理组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多种浓度丁酸、全反式维甲酸以及联合应用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β-连环素(β-catenin)及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β-连环素(β-catenin)及c-myc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经BA、ATRA处理72h后A549细胞β-cat、c-myc的AOD值降低,β-cat、c-myc蛋白阳性细胞比例减小,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中BA和ATRA联合处理后较等浓度单药BA、ATRA作用更为显著。β-cat与c-myc的AOD值之间、β-cat与c-myc阳性细胞比例之间均分别呈正相关。结论:BA对肺腺癌A549细胞具有与ATRA相近的降低肺腺癌A549细胞β-cat、c-myc蛋白表达水平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BA和ATRA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BA、ATRA可能通过作用肺腺癌A549细胞Wnt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S180及其克隆细胞株S1B11及S2D9mRNA的表达,对这些细胞株进行识别和质量控制.方法用生物素标记的6种cDNA探针,细胞玻片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细胞中mRNA的表达.结果北京市肿瘤研究所(肿瘤所)保存的S180与生物素标记的P16、c-fos、c-myc及c-jun探针杂交阳性,克隆细胞株S1B11与c-fos及c-jun探针杂交阳性,克隆细胞株S2D9与c-fos、c-myc及c-jun探针杂交阳性.结论肿瘤所S180及其2株克隆细胞中mRNA的表达不同,c-myc基因的表达与否可以把S1B11及S2D9克隆细胞区别开;细胞株致瘤性与癌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FOS/JUN介导佛波酯对内皮素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RNA印迹和蛋白质印迹分析分别检查了c-jun抗体对内皮素-1(ET-1)基因AP-1位点与核蛋白结合的影响及肿瘤促进剂佛波酯(TPA)对c-fos/c-jun基因表达的作用.结果发现,c-jun抗体可使AP-1位点-核蛋白复合物的电泳迁移率发生改变,TPA显著促进c-fos/c-jun基因表达和血管内皮细胞的AP-1结合活性.实验表明,TPA对ET-1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是通过促进AP-1转录因子c-fos/c-jun合成来介导的.  相似文献   

17.
c-myc基因表达调控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近年来,原癌基因c-myc基因表达调控机理及c-myc基因产物功能研究概况。c-myc基因转录有多个转录起始点,产生多种不同大小的mRNA。其反义链也能在体内转录。转录的调控受多种正、负调控因子控制。c-myc基因表达还可以在转录后加工、翻译水平上得到调控。其基因产物则可以通过蛋白质的稳定性及磷酸化等得以调节。c-myc基因产物不仅与DNA复制及细胞增殖有关,在某些细胞株中,如HL-60和MEL细胞,它的表达与细胞分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了TPA诱导前后HL-60和Raji细胞中c-myc,c-H-ras,c-sis和c-erb A,B的表达情况,并对c-myc,c-H-ras的基因结构作了初步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两株细胞中四种原癌基因的表达水平各不相同。TPA诱导1,伴随HL-60细胞的分化,c-myc和c-H-ras基因表达最下降;c-sis表达量不变。Raji细胞在TPA处理后c-H-ras表达量有所下降,c-myc表达量不变。本文提示,多种癌基因的表达和/或癌基因的表达增加可能是致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52例人脑原发性肿瘤和5例正常人脑DNA中c-myc、L-myc、Nmyc、erbB、c-fos、sis及Ha-ras等七种癌基因的扩增和重排进行了研究,发现多数胶质瘤中有c-myc、L-myc、erbB及c-fos等癌基因的扩增,少数胶质瘤和脑膜瘤中发现myc家族癌基因的限制性酶切区带位置有多态性变化;同时还观察到原发性脑瘤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癌基因的扩增和重排现象。作者对癌基因与人脑原发性肿瘤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Ha-ras.c-fos、c-myc、v-erbB、mos五种癌基因片段为分子探针,应用斑点杂交技术,对CWE纯系小鼠脑组织发育的四个时期(胚胎期、新生期、性成熟期、体成熟期)的RNA进行分子杂交分析。发现:在实验各期中这几种癌基因的表达有较明显的变化。Ha-ras、c-fos、c-myc基因的表达在胚胎期和新生期脑组织中较高;v-erbB基因的表达在性成熟期脑组织中较高;mos基因在实验各期均无表达。DNA斑点杂交结果:小鼠脑组织发育各期均未观察到癌基因扩增现象。Southern杂交结果:CWE小鼠发育的各期均显示:5.4kb、3.4kb、1.8kb、1.0kb四条c-fos基因区带;7.4kb、4.5kb、3.4kb三条c-myc基因区带。结果表明:不同细胞癌基因在小鼠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中有不同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