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国范  曹福存 《植物研究》1994,14(3):280-286
本文研究了长白落叶松大小孢子叶球的分化及其分布规律。获得如下结果:(1)6月下旬芽鳞形成期终止,7月初进入小孢子叶分化期,7月未至8月上旬小孢子叶分化期结束。8月上旬进入小孢子囊分化期,8月下旬出现造孢细胞,9月中旬形成小孢子母细胞。10月底小孢子母细胞保持在细线期阶段,小孢子叶球进入冬季休眠期。(2)9月初苞片原基开始形成,9月中旬珠鳞原基形成;10月上旬出现胚珠原始体,10月下旬大孢子母细胞形  相似文献   

2.
云南松雌雄配子体的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雄配子体于10月在小孢子叶腹面产生二个小孢子囊,内有许多进行分裂的造孢组织细胞。第二年一月下旬至二月初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在分裂期间,细胞内所贮存的淀粉粒的分布发生变化。二月初四分体小孢子形成,绒毡层细胞解体。二日中旬单核花粉粒形成,外壁扩展形成二个异极对称的气囊。三月花粉在四细胞时期散发。 雌配子体于二月上旬在珠心皮下分化出孢原细胞。二月下旬大孢子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期。三月初直列四分体大孢子形成,珠孔端三个退化,合点端一个功能大孢子进入有丝分裂期,形成约32个游离核的配子体。次年三月初雌配子体形成,四月初中央细胞核分裂,四月底颈卵器成熟,卵核周围产生辐射状原生质纤丝。五月初受精开始。云南松雌雄配子体的发育与亚热带分布的P.roburghii相似。  相似文献   

3.
侧柏[Platycladusorienalis(L.)Franco]初生造孢细胞在8月下旬(1992年)形成,11月上旬形成小孢子母细胞,1993年2月中旬形成四分体,2月下旬从四分体内释放出来,3月中旬成成熟花粉并开始传粉,4月上旬花粉粒在珠心上萌发,5月上旬生殖细胞分裂,6月上旬精原细胞分理解。  相似文献   

4.
梅雌蕊发育和受精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梅细叶青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南京地区,雌蕊心皮原基分化高峰期在10月上旬,12月下旬,形成胚珠原基。次年2月下旬至3月初,胚囊分化渐趋势成熟,蓼型胚囊。子房内着生2个半倒生胚珠,通常仅1个发育为种子。胚珠具厚珠心,形成珠孔塞和珠心冠。3月上旬开花,传粉后2-3天,花粉管经引导组织进入子房,5天左右,多数胚囊中已完成双受精,8天,胚乳游离核开始出现,13天左右的材料,原胚开始形成,胚胎发育属紫菀型,  相似文献   

5.
俞晓敏  赵桂仿 《植物学报》2003,20(5):576-584
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 Beissn)的雄球花7月初开始分化。小孢子囊壁一般包括5~6层细胞:表皮、药室内壁、2~3层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属于周原质团型。造孢细胞在7月下旬形成,8月上旬形成小孢子母细胞,8月下旬开始减数分裂,于10月上旬进入双线期,并以双线期渡过休眠。翌年3月下旬解除休眠继续进行减数分裂,4月中旬形成四分体,4月下旬到5月初小孢子从四分体内释放出来,小孢子经过连续4次有丝分裂后,于5月中旬形成5-细胞型的成熟花粉粒(雄配子体)并开始散粉。小孢子母细胞发育表现出不同步现象,部分小孢子母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出现退化,在小孢子囊内形成空腔。  相似文献   

6.
太白红杉小孢子的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 Beissn)的雄球花7月初开始分化。小孢子囊壁一般包括5~6层细胞:表皮、药室内壁、2~3层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属于周原质团型。造孢细胞在7月下旬形成,8月上旬形成小孢子母细胞,8月下旬开始减数分裂,于10月上旬进入双线期,并以双线期渡过休眠。翌年3月下旬解除休眠继续进行减数分裂,4月中旬形成四分体,4月下旬到5月初小孢子从四分体内释放出来,小孢子经过连续4次有丝分裂后,于5月中旬形成5-细胞型的成熟花粉粒(雄配子体)并开始散粉。小孢子母细胞发育表现出不同步现象,部分小孢子母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出现退化,在小孢子囊内形成空腔。  相似文献   

7.
女贞和白蜡树的树皮结构及次生韧皮部发育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贞(LigustrumbucidumAit)和白蜡树(FraxinuschinensisRoxb)是白蜡虫的两种主要寄主树。树皮由外向内为周皮,皮层,初生韧皮部的纤维束和次生韧皮部.它们的筛管分子具复筛板或单筛板,具P-蛋白质和筛管淀粉。伴胞为与筛管分等长的一列或单个细胞。筛管寿命在女贞中最长为一年,在白蜡树中则不超过8个月.形成层活动时间在女贞中是3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在白蜡树中是3月中下旬到11月下旬.两种树木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在3月中旬已开始分化,木质部和韧皮部分化停止的时间在女贞中分别是11月中旬和12月下旬;在白蜡树中分别是9月下旬和11月下旬.两种树木在冬季都有部分分化的筛管分子,白蜡树中的部分分化的筛管分子于秋季形成,翌年3月中旬成熟,同年9—10月瓦解。女贞枝条冬季平均保留170.2μm的具功能韧皮部区;而白蜡树在径向仅保留数列细胞宽的具功能韧皮都区越冬.  相似文献   

8.
侧柏小孢子的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初生造孢细胞在8月下旬(1992年)形成,11月上旬形成小孢子母细胞,1993年2月中旬形成四分体,2月下旬小孢子从四分体内释放出来,3月中旬形成成熟花粉粒并开始传粉,4月上旬花粉粒在珠心上萌发,5月上旬生殖细胞分裂,6月上旬精原细胞分裂。小孢子母细胞在休眠以前开始减数分裂,解除休眠以后形成成熟的花粒粒。减数分裂从11月上旬开始至次年2月17日结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存在扩散双线期。小孢子母细胞以双线期渡过休眠。精原细胞接近颈卵器时开始分裂,形成两个大小相同的精细胞。精细胞独立存在的时间很短。精细胞的细胞质分为三个区域。小孢子母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小孢子母细胞退化,在小孢子囊内形成一大的空腔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北红尾鸲在本溪地区繁殖生态及招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红尾鸲是本溪地区的夏候鸟。它每年3月中旬从南方迁来,9月上旬开始南迁越冬,居留期约六个月。居留期间,多栖息于山地下部的林缘,于树洞、墙缝、石缝、林区附近居民点的屋檐下或柴草垛缝隙中营巢,也进住人工招引巢箱。它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和6月中旬至8月初连续繁殖两窝雏鸟。食物主要以鳞翅目昆虫为主,占其食物总数的52.3%,其它目的昆虫数量较少。所食的昆虫90%以上都属于森林害虫。在森林内挂设人工制作的巢箱可以招引。主要天敌有花鼠、飞鼠、蛇、雀鹰、乌鸦等。  相似文献   

10.
沙田柚雌雄蕊发育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妙男  张莹  麦适秋  欧善汉   《广西植物》1993,13(2):170-173+199
沙田柚为例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具多个孢原细胞,其中之一发育形成大孢子母细胞,四个大孢子呈直线形排列,功能大孢子居合点端,胚囊发育为蓼型,珠孔端有珠心冠。 花药为四分孢子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小孢子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 同一朵花中,雌雄蕊发育的相关性是:当大孢子母细胞形成时,小孢子进入单核期。当雌蕊发育进入大孢子时期,双核花粉粒形成。大孢子和双核花粉粒都在开花前10天左右形成,雌雄蕊同时成熟。  相似文献   

11.
沙田柚花芽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妙男  韦安华  陈腾士  欧善汉  麦适秋   《广西植物》1991,11(2):177-180+194
沙田柚的花芽分化一般始于9月中下旬,至翌年2月下旬或迟到3月中下旬,历时5—6个月。分化程序及形态特征与柑橙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沙田柚花芽生理分化期提前,花瓣、雌雄蕊分化延后。分化部位主要集中在树冠中下部的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无叶或有叶细弱枝的春梢上。温度影响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黄连木雌花芽的分化过程,以揭示黄连木雌花芽分化规律,为合理调控雌花芽分化质量和数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黄连木雌花芽的分化时期为当年4月中旬至10月底和翌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历时345 d左右.具有分化时间早、分化速度快但整个花序分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黄连木雌花芽分化包括花序分化和小花分化2个过程,可划分为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始期、苞片分化期、花序形成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被片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分化期等8个时期.  相似文献   

13.
猕猴桃优良株系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1)迅速增长期:中华猕猴桃大约从4月中旬至6月上旬;美味猕猴桃大约从4月底或5月初至6月中下旬。(2)缓慢增长期:中华猕猴桃约自6月上旬至7月下旬;美味猕猴桃自6月下旬至7月下旬。(3)停滞增长期:中华猕猴桃从7月下旬至8月底或9月初;美味猕猴桃自8月上旬至9月上中旬。 中华猕猴桃优株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长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微升增长阶段,持续时间5周左右;(2)活跃增长阶段,持续2周左右;(3)迅速增长阶段,持续2周左右;(4)渐缓增长阶段。美味猕猴桃优株及绿果猕猴桃果实固形物含量增大变化的阶段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神马’菊花花芽分化与内源多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薄层层析-荧光法测定菊花'神马'花芽分化期间顶芽和叶片中多胺的动态变化,分析了菊花花芽分化与多胺的关系.结果表明,花芽分化起始期顶芽中的腐胺(Put)含量急剧下降,此后在低水平上波动;叶片内Put则于总苞鳞片分化初期大幅上升,其后各阶段处于较低的水平.顶芽中精胺(Spm)与亚精胺(Spd)含量呈平行波动上升趋势,顶芽中Spin在小花原基分化初期直到花冠分化中期处于优势地位,而顶芽中Spd并无明显变化.顶芽、叶片中的Spin变化趋势相反,顶芽中Spm、Spd的含量变化趋势十分相似,但叶片中却呈交替性变化.结果显示,菊花花芽分化过程中,Put含量的降低有利于启动菊花花芽分化,后期Spm的增加有利于小花的分化,叶片可能向顶芽提供Spm,顶芽和叶片中的Spd与小花原基分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用环剥摘叶法和石蜡切片法对紫花芒花芽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芒花芽生理分化期开始于末次梢停长后1 ~6周(11月初) ,到11月23日为止,75 %以上的芽完成了生理分化。形态分化始期为末次梢停长后3 ~4周(11月中旬) ,到第二年1月中下旬止,持续时间为60 ~75 d。从10月30日到11月6日为花芽未分化期或是处于叶芽期,11月16日至次年1月4日为花芽分化前期,11月16日至次年1月8日为花序分化期,12月21日至次年1月8日为花序第一分枝分化期,12月21日至次年1月14日为花序第二分枝分化期,1月8日至1月26日,开始花序基部的小花花器官的分化,先是花萼、花瓣的分化,接着为雄蕊、雌蕊、蜜盘的形成,此为花器官分化期。  相似文献   

17.
Retention of the crown, a plate of homogeneously thickened collenchymatous cells at the base of the embryonic shoot of Picea abies (L.) Karst., has marked effects on the induction of adventitious buds from the needle primordia. These effects were observed on embryonic shoots of three clones which were cold-treated at 4 ± 1°C for nil, two, four and six months; and then excised either with or without the crown, before subculturing either directly on a medium lacking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or after application of 125 μM benzyladenine (BA) as a 3-h pulse. Embryonic shoots retaining the crown and treated with BA responded reproducibly better than those lacking it. This was true both for the number of shoots that produced adventitious buds and for the numbers of adventitious buds per shoot. Differentiation of as many as five adventitious buds in a single needle primordium was observed, with development occurring nearly twice as early (7 as compared with 12 weeks) in the presence as in the absence of the crown. The response decreased progressively with increasing exposure to cold treatment.
A number of anatomical changes occurred during culture in vitro. After 3 to 4 weeks a band of sclerenchymatous cells commenced differentiation at the centre of the crown. In embryonic shoots without the crown, a tissue which was identified as a wound periderm formed at the excision surface. Vascular union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issues of the newly — formed shoots induced from the needle primordia and those of the original shoot explants.  相似文献   

18.
入侵害虫栗苞蚜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苞蚜Moritziella castaneivora Miyazaki是近几年山东省栗产区危害日趋严重的新入侵害虫之一。在山东省1年发生10余代,以卵或成蚜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孵化为干母,4月下旬羽化成蚜行孤雌生殖,8月~9月虫口密度最大,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产生两性蚜交配、产卵越冬。室内浸渍法试验结果表明杀虫剂抗蚜威、吡虫啉、氯噻啉、噻虫嗪、阿维菌素等,药后48h对栗苞蚜的校正死亡率在91·3%~97·2%以上,均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9.
季风进退和转换对中国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云轩  黄金颖  谢晓金  陆明红 《生态学报》2013,33(16):4864-4877
利用近30年NCEP/NCAR 逐日气象再分析资料及中国褐飞虱逐候灯诱数据,分析季风指数与褐飞虱迁入量的时空关系,以探明季风进退和转换对我国褐飞虱迁入的影响。研究表明:(1)常年3月中、下旬是我国偏北季风转换为西南季风的时期,西南季风开始后的4月上旬是褐飞虱第1次大规模北迁的时期,第1次大规模北迁的主降区为华南稻区和西南稻区,随后迁向其北的其他稻区。(2)6月中旬-8月中旬是偏南季风指数达最大值的时期,也是各稻区褐飞虱北迁峰次最多、迁入量最集中的时期。(3)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偏南季风向偏北季风的转换时期,也是褐飞虱北迁的终见期、南迁的始见期,第1次大规模南迁发生在这一时期内,主降区为江淮稻区和江岭稻区。(4)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是偏北季风的快速增强期、偏南季风的快速衰退期,也是褐飞虱南迁的高峰期。(5)10月下旬开始偏南季风撤出我国大陆,而偏北季风控制我国大陆,由北到南各稻区依次开始出现褐飞虱迁入的终见期。(6)褐飞虱异常发生年份中西南季风北上的早迟决定了褐飞虱在我国迁入始见期的早晚,而偏北季风南下的早迟则决定了我国褐飞虱迁入终见期的早晚。(7)迁入始见期滞后于西南季风的变化,迁入终见期滞后于偏北季风的变化,它们滞后的时间都为1-3候(即5-1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