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玉米原生质体的植株再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玉米花粉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在 N6基本培养基附加激动素2 mg/l,6-苄基氨基嘌呤1mg/l,2,4-D 0.3 mg/l,水解酪蛋白500 mg*l 及谷酰胺250 mg/l 的培养基上进行转代培养。用转代培养一年半后的胚性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在附加激动素0.2 mg/l,6-苄基氨基嘌呤0.1 mg/l,2,4-D 0.5 mg/1,水解酪蛋白200 mg/l,谷酰胺100 mg/l及椰乳296的原生质体培养基 Z_2中。培养4—6天后,原生质体的再生细胞进行第一次分裂;培养3星期后发育成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此后,需添加降低糖浓度的同样原生质体培养基 Z_2共两次。待再生愈伤组织长到直径2—4 mm 大小时,把它们先后转经第一及第二(即Z_3及 Z_4)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器官分化。最后在 Z_4分化培养基上同时有胚状体的发生及植株的分化。  相似文献   

2.
防风悬浮细胞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试管苗的根尖,下胚轴或叶柄切段在含有1mg/l 2,4-D 的 MS 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含有胚性细胞团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液体振荡培养,形成含有大量胚性细胞团的悬浮培养物。用含有 Onozuka R-10 1.5%、Mace-rozyme R-10 0.3%、蜗牛酶0.5%、CaCl_2 5mmol/l 和甘露醇0.6 mol/l(pH=5.8)的酶液从胚性细胞团游离得到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在培养的第4天出现第一次分裂,50天左右形成的细胞团大小为1—2mm。这些细胞团在含有0.5 mg/l 2,4-D 的 MS 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在含有0.1 mg/l 6-BA 或0.1 mg/l 2,4-D+0.5mg/l 6-BA 的 MS 固体培养基上,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分化出胚状体。胚状体在不含任何生长调节剂的 MS 固体培养基上发育成完整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原生质体培养的胚状体直接发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冬小麦品种“京花一号”胚性愈伤组织在改良的N6培养基(NBD培养基)上继代得到易碎型胚性愈伤组织,转入改良MS液体培养基(MSDL培养基)后得到胚性悬浮系,分离的原生质体在改良的MS培养基(MSDP培养基)上培养,再生细胞直接产生体细胞胚胎,并再生出完整植株。体细胞胚胎形成过程与小麦合子胚的形成过程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4.
云南疣粒野生稻的成熟种子经55℃温度处理3d打破休眠后,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挑选胚性愈伤组织置于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经3个月的继代培养,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悬浮细胞经酶解、去壁后获得大量原生质体,固体包埋后添加液体培养基进行原生质体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调节培养体系的渗透压,获得小愈伤组织;经增殖后在分化培养基上诱导产生胚状体,成功得到疣粒野生稻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
黄瓜胚性细胞悬浮培养及其原生质体的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瓜子叶原生质体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在液体培养中形成胚性悬浮细胞系,已继代两年,仍保持胚胎发生能力,不同的ABA和蔗糖浓度对胚状体的生长发育和同步化有明显影响。1mg/l的ABA和7-9%的蔗糖能显著地减少培养物的愈伤化,并同步地控制胚状体处于球形或球形后期,低浓度的蔗糖(1%)有利于胚状体的早期萌发,继代3-5天的胚性是浮细胞团酶解后,获得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在DPDK,液滴或浅层培养,或褐藻酸钠包埋培养中活跃分裂,形成细胞团和球形胚,转至固体培养基上或将包埋培养物直接转入液体振荡培养,胚状体可不断增殖,胚状体在大量元素减半,不加外源激素的MS培养基上发育成小植株。  相似文献   

6.
黄瓜胚性细胞悬浮培养及其原生质体的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瓜子叶原生质体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在液体培养中形成胚性悬浮细胞系,已继代两年,仍保持胚胎发生能力,不同的ABA和蔗糖浓度对胚状体的生长发育和同步化有明显影响。1mg/l的ABA和7-9%的蔗糖能显著地减少培养物的愈伤化,并同步地控制胚状体处于球形或球形后期,低浓度的蔗糖(1%)有利于胚状体的早期萌发,继代3-5天的胚性是浮细胞团酶解后,获得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在DPDK,液滴或浅层培养,或褐藻酸钠包埋培养中活跃分裂,形成细胞团和球形胚,转至固体培养基上或将包埋培养物直接转入液体振荡培养,胚状体可不断增殖,胚状体在大量元素减半,不加外源激素的MS培养基上发育成小植株。  相似文献   

7.
用自制的纤维素酶(EA3-867)从花烟草(Nicotiana alata)叶肉细胞制备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在NT培养基(内含2,4-D2,KT0.25毫克/升)上观察到原生质体长大,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悬浮在含有2,4-D2mg/升的MS培养基上诱导出球形胚,移入MS(BA2,IAA 0.2 mg/l)培养基上出苗。小苗移植土壤中正常生长、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8.
旱地小麦(金沙江一号)×天兰冰草远缘杂交结实率较高,可达30.5%。但是,由于种子的胚乳发育不良而不能萌发,未获得杂种F_1实生苗,授粉12天后再把幼胚接种于WG附加2,4—D2mg/l、NAA0.5mg、K70.1mg/l培养基中,30—60%的幼胚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转入WG附加NAA0.5mg/l、KT0.5mg/l、Ad100mg/l、CH500mg/l的分化培养基后逐渐分化出丛生绿苗。这些绿苗经分根培养后移栽成活。正交和反交的杂种F_1再生植株形态呈中间类型,并且都表现了自交不孕等杂种特性。实验还比较了正交和反交的结实率及幼胚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讨论了细胞质因子对杂种F_1幼胚再生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在MSB培养基(MS无机盐,B 5有机成份附加2mg/L 2.4-D)中继代一年的87-l籼型花粉愈伤组织和由籼型水稻株系81-3在改良的RY一2培养基中继代半年的悬浮培养物游离原生质体,分别在RY 2和KPR培养基中进行液体浅层培养或琼脂糖包埋培养,并在琼脂糖包埋培养时饲喂以粳型广亲和材料02428的悬浮培养细胞或除去}王胞的调渗悬浮液。原生质体植板率达8.7%-12.5%。将3—4周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转移到台o.5mg/L 2.4-D的N6固体培养基上增殖,待愈伤组织长到直径达2—3mm大小时,分别或串换使用三种不同激素水平的分化培养基,最终由籼型株系81-3的原生质体再生了植株,而87-1籼型花粉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只再生了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0.
欧当归原生质体培养中体细胞胚胎发生和细胞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继代培养的欧当归(Levisticum officinale Koch)愈伤组织分离的原生质体在 C81V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了较高频率的持续分裂。形成的细胞团转移到固体培养基上后,发展成了白色松软型的愈伤组织。将其转移到附加6-苄氨基嘌呤和吲哚丁酸的 N6培养基上继续培养了2—3个月后,表面出现了浅黄色、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后者在附加吲嗓丁酸和萘乙酸的 MS 培养基上培养,可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分化出大量小植株。对供体愈伤组织和原生质体再生植株进行了细胞学观察。  相似文献   

11.
小偃麦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AABB)和中间偃麦革[Elytrigia intermedium(Host)Nevski BBEEFF]的杂种 F_1——小偃麦的幼穗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近两年后,转入修改的 MS 液体培养基建成胚性细胞悬浮系。从此悬浮系分离的原生质体在修改的 KM_(8p)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后出现第一次分裂。15天后,在液体浅层培养条件下的细胞分裂频率为2%;而用1.2%琼脂糖固化进行固体平板培养时,细胞的分裂频率则为12.14%。20—30天后,添加渗透压降低的原生质体培养液。当从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长至2—4mm 大小时,逐步转至生长及分化培养基上再生出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2.
节节麦×普通小麦杂种的胚援救和胚愈伤组织再生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活体-离体胚培养和胚愈伤组织培养有效地克服了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on.)×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杂种幼胚的败育,产生了大量的杂种植株。采用活体-离体胚培技术,节节麦×小麦三个组合杂种幼胚的成苗率为55%,是前人所用传统胚培方法成功率的5—20倍。杂种幼胚在添加有2 mg/L 2,4-D的MS培养基上诱导为愈伤组织,经继代产生全能性愈伤组织,继而分化出再生植株。愈伤组织经继代保存150天仍不丧失分化能力。本文还对两种产生杂种的组织培养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黄连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连(Coptis chinensis)叶片外植体在 MS 2,4-D 1 ppm 培养基上很容易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转入分化培养基 MS 6-BA 0.5ppm NAA 1ppm 培养基上以后,能产生大量胚状体。胚状体可经过球形、心形、鱼雷形及子叶期等诸阶段发育成小植株。对胚状体用4%的藻酸钠和2%的氯化钙进行人工种皮包埋后,在无菌条件下,胚状体转变成苗。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上经几次继代后,整个愈伤组织可转变为胚性愈伤组织并形成一个个胚性细胞团。胚状体可从其表面或愈伤组织内的任一细胞团产生。这一研究结果为获得大量分散的单个胚状体及人工种子的研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14.
裸燕麦胚性愈伤组织培养及悬浮系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裸燕麦成熟胚在IN培养基上诱导培养,初始愈伤组织为白色、瘤状、外软内硬、易分化植株的非松脆类型。当在IM~IM4培养基上进行循环式调控培养,经7~8个月,初始愈伤组织转变为浅黄色、小颗粒状、生活力强的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将胚性愈伤组织置于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得到分散性好、生长快的悬浮细胞系。悬浮系经分化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大叶紫花苜蓿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叶紫花苜蓿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基上生长快速,易于分散。继代第12d的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得率为6.5×107/g鲜重。原生质体培养基为SH基本培养基,含有1.0mg/L2,4-0、0.5mg/LBA、2.0g/LCH、2%蔗糖、6%葡萄糖、5mmol/LMES,培养密度为1.0×105/mL。培养至第12d时的原生质体再生细胞植板率为3.7%。由原生质体形成的小愈伤组织在含2.0mg/L2,4-D的MS固体培养基上大量增殖。增殖的愈伤组织转移至2.0mg/L2-ip+0.1mg/LNAA的B5培养基上,形成体细胞胚并发育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6.
埃斯基红豆草下胚轴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埃斯基红豆幼苗的下胚轴切段在附加2,4-D0.5mg/L,KT1mg/L的MS中形成胚性愈伤组织。来自11-13个月龄、继代6-15天的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在改良的V-KM液体培养基中可持续分裂形成细胞团,培养10天时的分裂率和克隆率分别为65.88%和53.38%周后就可将将原生质体形成的小愈伤组织转于培养基上。原生质体在改良的B5液体培养基也可以分裂形成小愈伤组织,但分裂率低于V-KM。来自原  相似文献   

17.
从甘蔗嫩叶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后,挑选胚性愈伤组织,转入MS3液体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当培养物分离出小粒状的细胞团,细胞变得小而圆时,用于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以琼脂糖固化的培养方式培养于MRP1培养基中,由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有两种类型,挑选粒状,坚实的再和愈伤组织转移到N6分化培养基上,“新台糖1号“再生的愈伤组织,在含有KT0.5mg/L的培养基中,分化出绿芽并长成完整的植株。  相似文献   

18.
甘蔗原生质体的体细胞胚胎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甘蔗(台糖134)花粉植株叶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作为分离原生质体的材料。原生质体以液体浅层培养的方式培养在修改的 MS 培养基上,经培养后一周内,观察到第一次细胞分裂,约5—6周后,形成了愈伤组织。将胚性细胞团组成的愈伤组织转移到除去或降低2,4-D浓度,但含有 BA 的分化培养基上,约2—3周后,有的愈伤组织发育了胚芽鞘,另一些愈伤组织分化出胚根或根。系统观察了这些原生质体在分裂和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的体细胞胚胎发生。  相似文献   

19.
湿地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湿地松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在附加8mg/L,2,4-D和4mg/L BA的LP培养基上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在含1mg/L,2,4-D和0.5mg/L BA的培养基上保持并增殖。提高培养基的渗透压后,愈伤组织内大量的胚性胚柄细胞团和早期原胚。  相似文献   

20.
石防风种子幼苗切段,在含有1mg/1 2,4-D 的 MS 固体培养基(大量元素减半)上,产生含有胚性细胞团的愈伤组织。经液体培养,获得含有高比例胚性细胞团的悬浮培养物。在含有1.5%纤维素酶、0.3%果胶酶、0.5%蜗牛酶、5mmol/lCaCl_2、1mmol/lKH_2PO_4、0.6mol/l 甘露酐、pH5.8的混合酶液中,在25℃条件下,经过5小时消化,获得了原生质体。在含有 1mg/12,4-D+0.5mg/l 玉米素的修改的 MS 培养基中,原生质体第4天出现了第一次分裂;约40天后,形成0.5—1mm 的细胞团。把它们转移到含有0.5mg/l 玉米素的液体 MS 培养基(大量元素减半)中,逐步发育成胚状体。在不含激素的 MS 固体培养基(大量元素减半)上,胚状体发育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