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今年8月8日至12日在哈尔滨召开了玉米花粉单倍体育种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14个省市31单位共52人。美国波斯顿学院生物系丁玉澄教授参加了这次讨论会并作了学术报告。 我国玉米花药培养的研究工作进展很快。自1077年春获得花粉纯系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4个单位从25个材料中(包括品种和杂交种)获得了自交系。近年来,根据几个单位在10个花粉自交系进行的120个测交组合中,许多组合超过了当地推广的杂交种。 会上,认真地交流了花粉植株自交系的稳定性和  相似文献   
2.
对来自4个不同省份的5条蚯蚓的肠道及体表细菌进行分离,共获得122株细菌。通过脱脂奶粉平板法初筛,纤维蛋白平板法复筛,以透明圈为筛选标记,共筛选出产纤溶酶菌株12株,其中菌株SC-3-W-3的纤溶酶活力较高,达到了538.64 U/mL(相当于尿激酶的活力单位)。通过对其形态、培养、生理生化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Frankland的特征很相符。进一步对SC-3-W-3的16S rDNA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株与蜡状芽孢杆菌的同源性高达100%。综合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将SC-3-W-3菌株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3.
水稻与大黍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再生植株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PEG(聚乙二醇)融合法,诱导水稻(Oryza sativa L.)原生质体与无融合生殖大黍(Panicummaximum Jacq.)原生质体融合,经过融合体筛选、培养,成功地获得了再生植株并移栽成活。在融合前,水稻原生质体经过2.5mmol/L碘乙酰胺(IOA)在室温(22~25℃)条件下处理15min,大黍原生质体经过60Kr软X射线照射处理。对获得的28株融合再生植株进行初步检查发现,在花器官形态、结构及生殖特性上与对照亲本水稻植株有显著的差异,出现多花药(一朵颖花具7~11枚甚至13枝花药)、多胚珠(1个子房内有2~3个胚珠)及“多胚囊”(1个胚珠内有2个以上类似胚囊的结构)等现象。雌、雄性育性显著降低或完全不育,仅有5株能够少量结实,I-KI溶液着色的花粉从0至68%不等。细胞胚胎学检查表明不能结实的植株雌性均不育,即不能分化出正常的胚囊结构。  相似文献   
4.
具有分化能力的玉米花粉愈伤组织,经过20个月的继代培养,分化能力发生显著变化:有的完全丧失,有的仍保持分化能力。通过不断分离筛选,使具有分化和再生植株能力的细胞大量增殖而保留下来。但它们的染色体倍性稳定,体细胞染色体 2n=x=10的细胞占90%以上,都是属于单倍体类型。  相似文献   
5.
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及其与玉米的杂种的减数分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的减数分裂粗线期观察到,所有的异染色质结都位于染色体的端部。大多数染色体配对正常,没有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在观察的植株中有两株的部分染色体长臂末端不联会。并观察到,在终变期有单价染色体,在中期Ⅰ和后期Ⅰ有落后染色体。 从玉米与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的杂种F_1的减数分裂粗线期观察到,所有的染色体配对正常。在第7染色体长臂末端部分常常不联会。杂种的花粉有90%是能育的。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应该被承认是zea perennis中的一个变种,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种。这种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对玉米育种可能是有价值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6.
固氮细菌导入水稻原生质体并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利用广亲和水稻品种02428细胞悬浮系为材料、分离出原生质体,将固氮细菌Alcaligenes faecalis A-1501导入水稻原生质体并分化培养成株。A.faecalis A-1501是我国南方分离出的一种水稻根际固氮细菌,具有较高的固氮酶活性和吸氢酶活性,并可利用同化 CO_2作为碳源生长及进行固氮作用。该菌不仅可附着和积聚在水稻根表,并可进入水稻根细胞以至原生质体内,并具有固氮活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分析了水稻悬浮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各种冷冻前处理等因素对超低温保存后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继代后培养3—5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采用二步冷冻法,超低温保存后存活率最高。电镜超微结构观察显示,0.5mol/L山梨醇预培养,10%DMSO 0.5mol/L山梨醇复合保护剂处理,液泡显著变小,数目明显减少,从而降低了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增强细胞的抗冷冻能力。在上述合适的前处理和冷冻-化冻条件下,超低温保存水稻悬浮细胞的恢复生长率为58%,恢复生长的细胞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可再生健壮绿苗, 移植到盆钵,在温室中长成正常结实的植株。  相似文献   
8.
将带1-2个芽眼的唐菖蒲球茎切块接种到附加1.0mg/LBA的MS基本培养基上可诱导休眠芽萌动、无菌芽转移至附加3.0mg/LBA的培养基上可分化产生丛生芽。丛生芽的继代增殖宜采用附加1.5mg/LBA的培养基生根培养,以MS+NAA 0.1-0.5mg/L或MS+IBA 1.5mg/L效果最佳。试管苗移栽存活率可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9.
利用Giemsa C-带显带技术分析亲本及其杂种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核型的结果表明,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的大多数显带都在染色体的长臂末端,第1、2、9染色体的短臂末端也显带。所显现的带纹比玉米的稍小些。这些是与玉米不相同的。玉米除第9染色体的短臂末端显带外,其他染色体均为长臂近末端显带。根据两个亲本的同源染色体Giemsa C-带带型的特点表明,在杂种F_1的体细胞中,能够鉴别出来一组染色体来自父本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和另一组染色体来自母本玉米。作者还讨论了Giemsa显带技术在植物细胞遗传学特别是玉米细胞遗传学上的利用价值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氮分子激光对雄性小家鼠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是六十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它具有能量高度集中、光色单一、方向性好等特点。激光在农作物育种上的应用已有不少报道,并证明有一定的诱变作用。在遗传效应的研究方面,也先后在各种农作物上观察到激光照射后能提高染色体畸变频率。在医学临床上,利用激光治疗各种疾病,并进一步开展了激光对生物和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