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利用定量蛋白质组学iTRAQ技术,分析抗真菌化合物NT-89作用后白念珠菌蛋白质组的含量变化。方法提取NT-89作用前后的白念珠菌总蛋白与细胞壁蛋白,利用iTRAQ技术检测蛋白提取物中蛋白质的相对丰度,寻找药物作用前后的差异蛋白,并利用GO数据库注释蛋白质功能分类。结果总蛋白(TP)提取物中检测出295种差异蛋白,其中的Ywp1p、Pga10p在总蛋白中含量下调最为显著。细胞壁蛋白(CWP)提取物中有6种GPI锚定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NT-89影响了白念珠菌细胞壁的结构完整与功能,iTRAQ技术能够为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有效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
随着免疫功能缺陷人群的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临床常用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有三唑类(氟康唑)、多烯类(两性霉素B)、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等,然而这些药物并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因此,本文着重于目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抗真菌感染新药,根据作用靶点不同依次介绍:作用于细胞壁的新型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CD101和SCY-078、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尼可霉素Z、GPI锚定蛋白抑制剂APX001;作用于细胞膜的CYP51抑制剂VT-1161和VT-1129、破坏细胞膜通透性药物CAmB;影响细胞代谢的嘧啶合成抑制剂F901318,以及生物制剂包括细胞表面凝集素样序列3蛋白疫苗(NDV-3)和抗真菌感染抗体Mycograb。本文主要综述了上述新药的研究进展,包括作用机制、体内外活性、临床研究结果等,为相关药物的研发与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白念珠菌SPEl基因高表达菌株。方法将白念珠菌.SPEl基因的ORF置于高表达质粒载体pCaE—xP的MErF3启动子后面,构建pCaEXP—SPEJ的高表达质粒,然后采用醋酸锂转染法将高表达质粒转染白念珠菌RMl000中,在SD—ura’met—cys-选择性固体培养基上筛选阳性克隆,抽取基因组进行PCR验证,将验证为阳性转染子的菌落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进行SPE1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验证。结果通过酶切鉴定pCaEXP—SPEl高表达质粒构建正确;通过PCR验证表明SPEl基因整合到亲本菌中的RPl0位点;通过RealTimeRT—PCR方法筛选出sPEJ基因在转录水平高表达的菌株。结论利用高表达质粒载体pCaEXP通过基因同源重组等方法正确构建SPEl基因高表达的白念珠菌。  相似文献   
4.
5.
白念珠菌作为条件致病真菌,其感染力受各种毒力因子及不同宿主的影响。该文将白念珠菌的毒力因子和宿主细胞作为论述对象,探究其对白念珠菌致病性的影响,并对其致病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治疗白念珠菌的药物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白念珠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可在人体植入性器械表面形成生物被膜.与浮游和以个体形式存在的白念珠菌相比,生物被膜在结构及功能上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本质上是由基因表达决定的.近年来,研究者们试图通过芯片和基因敲除等技术手段,探索与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及耐药相关的基因,揭示其分子机制,寻找药物作用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真菌感染特别是侵袭性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我们应对真菌感染的药物种类却很少。基于细胞表型变化的抗真菌药物筛选,容易获得活性先导物,但后续对其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的研究通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已成为抗真菌药物研发的瓶颈。识别活性化合物的分子靶点,对于进一步优化改造先导物获得高效低毒的候选药物至关重要。化学基因组学能在活细胞基因组水平上发现先导物的作用靶点,利用该策略,近年来已有多个抗真菌先导物发现了作用靶点。该文主要介绍了化学基因组学的技术特点,以及近年来在发现抗真菌先导物作用靶点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现有抗真菌药物由于抗菌谱有限、副作用大等原因,致使临床应用受限。因此,基于新靶点的抗真菌药物成为治疗真菌感染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抗真菌药物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其中,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如E1210和D11?2040)、抑制蛋白激酶或蛋白磷酸酶信号通路的药物(如KP?372?1、17?AAG、Mycograb)、靶向真菌毒力因子的单克隆抗体(如C7、213 Bi?18B7、188 Re?18B7)、激活宿主免疫系统的疫苗[如PEV7和β?( Man)3?Fba?TT]等,正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删除酵母茵Y12667内源ERG11基因.并用PCR、Western、细胞计数和GC-MS的方法分别在基因水平、蛋白水平、细胞水平和功能代谢水平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删除了酵母茵Y12667内源ERG11基因,该基因删除茵能稳定表达外源性白念珠茵ERG11基因的同源蛋白.因此,该基因删除茵可作为下一步靶酶蛋白功能研究的基因工程表达操作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真菌感染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但现有抗真菌药物种类依然非常少,并且耐药现象的出现使临床可选择的抗真菌药物变得更加有限.因此,对新的抗真菌药物的开发迫在眉睫,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型高效的抗真菌药物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出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天然化合物,有助于扩大治疗真菌感染疾病的可选药物种类,减少耐药的发生.该文归纳现有报道的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化合物,根据其不同来源及不同化学结构进行分类,阐明不同类别天然化合物的抗真菌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高效抗真菌药物提供前体结构及抗真菌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