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叉角厉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e(Wolff)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为了探明叉角厉蝽3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 3龄幼虫的控害效果,在室内条件下,观察了叉角厉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行为,研究了叉角厉蝽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叉角厉蝽以口针从草地贪夜蛾腹部或者体躯末端插入取食,被取食后的草地贪夜蛾呈干瘪状死亡。叉角厉蝽3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符合Holling II型方程,为:Na=0.6702 N/(1+0.0133 N),叉角厉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50.25头、0.6702 d和0.0199 d。叉角厉蝽的捕食量与猎物密度正相关,寻找效应与猎物密度负相关,叉角厉蝽的捕食作用存在较强的种内干扰作用。试验证实叉角厉蝽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控害效果,为其田间应用释放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烟叶上释放斯氏钝绥螨防治烟蓟马的最佳释放比例和部位,本文研究了6个不同比例和3个不同部位释放斯氏钝绥螨后烟蓟马的种群变化。结果表明:按益害比10∶1释放斯氏钝绥螨在较短时间内即能有效控制烟蓟马,释放10 d后,烟蓟马的数量即下降到8.33头/株,20 d后下降到2.67头/株,40 d后烟蓟马种群消失。10 d后的相对防治效果达71.26%,20 d后达90.79%。在烟叶的中部、下部和基部释放斯氏钝绥螨均能有效控制烟蓟马。建立释放10 d后6个比例下烟蓟马的死亡率与天敌数量的关系方程,y=106.857×e-104.257/x,计算出烟蓟马的死亡率达到50%的释放数量为LT50=137头/株,即按益害比4.6∶1释放;死亡率达到90%的释放数量为LT90=607头/株,即按益害比20.2∶1释放。以释放比例为益害比10∶1为例,建立了烟蓟马的死亡率与时间的关系方程y=109.689×e-4.532/x,计算出释放斯氏钝绥螨后烟蓟马的死亡率达到50%的时间LD50=5.8 d,死亡率达到90%的时间为LD90=22.9 d。本文为利用斯氏钝绥螨防治烟蓟马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是业已商业化的昆虫寄生性天敌,对农林和卫生等重要害虫具有安全和有效的控制作用.这类线虫与环境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存在密切的联系.影响昆虫病原线虫的环境生物因素包括同类线虫、共生细菌、寄主昆虫、寄生真菌以及其它昆虫病原物等;影响昆虫病原线虫的环境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土壤类型、温湿度、盐度、紫外线等.本文从昆虫病原线虫与环境生物、非生物因素的关系综述这类线虫的研究进展,为昆虫病原线虫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是危害烟草的重要害虫.为了实现该害虫的绿色防控,本研究测定了小地老虎幼虫对不同食物(小白菜、蕹菜、人工饲料和麸皮)取食的偏好性,评价添加鲜叶类诱食剂时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粉剂、S.feltiae SN虫尸剂、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和化学农药敌杀死(溴氰菊酯)对小地老虎的防控而实现对移栽期烟苗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尽管不同时间不同食物吸引的小地老虎幼虫数量有差异,但是这些幼虫对鲜叶类蔬菜(小白菜和蕹菜)具有偏好性.当每株烟苗存在2头小地老虎4龄幼虫时,未添加幼虫诱食剂的情况下,昆虫病原线虫粉剂处理后的烟苗死亡率为56.7%,显著低于绿僵菌处理的74.2%、昆虫病原线虫虫尸剂处理70.0%和对照78.3%,但高于敌杀死(溴氰菊酯)处理的烟苗死亡率37.5%;添加诱食剂后,昆虫病原线虫粉剂处理后烟苗的死亡率为40.8%,显著低于绿僵菌62.5%和昆虫病原线虫虫尸剂67.6%处理和对照62.5%,但与敌杀死(溴氰菊酯)处理的烟苗死亡率39.2%,差异不显著.当每株烟苗存在3头小地老虎4龄幼虫时,不论是否添加小地老虎幼虫诱食剂,昆虫病原线虫粉剂处理后的烟苗死亡率显著低于绿僵菌、昆虫病原线虫虫尸剂处理和对照,但与敌杀死(溴氰菊酯)处理的烟苗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同样,添加幼虫诱食剂后,昆虫病原线虫粉剂处理的烟苗死亡率为36.7%,显著低于未加入小地老虎幼虫诱食剂的处理71.7%.因此,烟苗周围存在2头或3头小地老虎4龄幼虫的情况下,S.carpocapsae All线虫粉剂对刚移栽烟苗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在烟苗周围添加小地老虎幼虫诱食剂能显著降低烟苗的被危害率,为烟田小地老虎幼虫防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昆虫线虫尤其是昆虫病原线虫可以部分替代化学农药防治有害昆虫。本文通过大蜡螟诱捕法对云南省玉溪市8县1区的昆虫线虫资源进行了调査。从270份土壤样品中分别得到57个昆虫线虫样本,分属于4个属,包括小杆科Rhabditidae的3个属,双胃科Diplogasteridae的1个属。结果表明,线虫的分布与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密切相关,砂壤土、壤土中线虫检出率分别为100.0%、19.9%,较粘土12.1%的检出率高。在未受干扰的地块(林地和未耕地)线虫检出率为20.4%,受人类干扰的地块(烟田和农田)线虫检出率为16.1%,说明砂壤土和壤土适合昆虫线虫种群的建立,且在人活动较少的地块中线虫分布较多。用本土线虫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大蜡螟和蛴螬(棕色鳃金龟幼虫)对分离到的线虫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YN43(Oscheius sp.2)是大蜡螟最敏感的昆虫线虫品系,校正死亡率为76%;YN93(Oscheius sp.1)对蛴螬致病力最强,校正死亡率为54.5%,在防治云南地下害虫蛴螬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菜蚜茧蜂对萝卜蚜的控制作用,本文研究了在云南玉溪以6个不同蚜蜂比释放菜蚜茧蜂对萝卜蚜的寄生率,结果表明,按6个不同蚜蜂比释放菜蚜茧蜂寄生萝卜蚜后,其对萝卜蚜的寄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相似。放蜂后第3天,其对萝卜蚜的寄生率即达4%左右。前12 d寄生率虽有波动,但寄生率较低,多在5%以下,之后寄生率开始逐渐上升。蚜虫数量越多,其寄生率反而越高,21 d时,蚜蜂比250∶1和500∶1的寄生率已达26.06%和24.23%,显著高于其它蚜蜂比。蚜蜂比5∶1和25∶1时,萝卜蚜数量的增长最慢,21 d时,其数量仍呈直线上升趋势。蚜蜂比50∶1和150∶1时,萝卜蚜数量的增长开始呈直线上升趋势,到第18天趋于平稳。而蚜蜂比250∶1和500∶1时,萝卜蚜在第9天后,其种群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到第15天时即趋于平稳。萝卜蚜数量与有翅蚜数呈线性关系y=0.0097 x+10.953。僵蚜数与有翅蚜数呈指数函数模型,y=9.2582e0.0017 x。本研究表明菜蚜茧蜂对萝卜蚜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可以作为生物防治萝卜蚜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7.
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是烟草Nicotiana tabacum移栽期主要的切根害虫,严重危害烟草生产。为研判烟草生产中符合双减(减肥、减药)要求的生物和生态防控技术,集成适合推广的虫害综合治理模式,本研究在云南玉溪华宁县以昆虫病原线虫(EPN)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粉剂和化学药剂敌杀死(溴氰菊酯)处理,配合2种幼虫食诱方法(传统引诱剂、人工引诱剂)以及2种增效助剂(激健1、2)组合,调查移栽后烟草幼苗受小地老虎危害死亡率,评价生物药剂、食诱剂和助剂对烟草幼苗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存在食诱剂,移栽4 d各施药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烟草幼苗死亡率,随时间的推移,所有处理的烟草幼苗死亡率均显著上升;无食诱剂情况下,EPN+激健1和敌杀死于移栽7 d仍具显著保苗效果;传统的糖醋酒液食诱法本身具备一定保苗效果,配合施药,初期效果最好,4 d时,烟草幼苗危害率最低达0.83%±0.008%(传统食诱剂+昆虫病原线虫);人工食诱剂持效性最好,移栽10 d时配合EPN、EPN+激健2和敌杀死仍具明显保苗效果。施用化学药剂时,食诱剂本身对保苗效果无显著贡献;使用EPN时,传统食诱法较空白具有显著保苗效果,但与人工食诱法间差异不显著。移栽4 d时,EPN+激健1较单独施放EPN具显著保苗效果,之后调查中添加助剂小区与EPN小区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EPN粉剂配合人工食诱剂和激健助剂,可长期较好地抑制小地老虎对烟草幼苗危害,为集成烟草全程绿色生态治理模式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虫,目前已扩散至我国十余个省、市(区)。由于草地贪夜蛾已报道对多种常用农药及Bt等制剂产生抗性,因此寻求新的生防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昆虫病原线虫具有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应用潜力。本文从昆虫病原线虫品系、保护剂、增效药剂、施用技术以及综合防控等方面综述了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开展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Wolff)是捕食烟草上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的重要天敌,是斜纹夜蛾生物防治的潜在控制因子.为了探明不同因子对叉角厉蝽搜索效率的影响,提高田间释放的控害效果,本试验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因子(叉角厉蝽释放量、斜纹夜蛾幼虫密度和烟草植株数量)对叉角厉蝽搜索效率的影响,根据测得的不同因子处理下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的捕食率,所建立得到的搜索效率(Y)与叉角厉蝽释放量(X1)、斜纹夜蛾幼虫密度(X2)和烟草植株数量(X3)3个试验因子的关系的回归模型:Y = 67.82809+6.74050X,-4.92690X2-1.22581X3-9.22848X12-1.32656X22-9.98862X32+4.17500X1X2+8.17500X1X3+0.87500X2X3,能较好地拟合参试因子与叉角厉蝽搜索效率的关系.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对叉角厉蝽搜索效率的影响依次为叉角厉蝽释放数量(X1)>斜纹夜蛾幼虫密度(X2)>烟草植株数量(X3),叉角厉蝽释放数量对天敌的搜索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在交互效应分析中,随着烟草植株数量的上升,叉角厉蝽的搜索范围扩大,抑制了叉角厉蝽数量和斜纹夜蛾密度的增益效果,对捕食效率产生负效应.叉角厉蝽释放数量、斜纹夜蛾幼虫密度和烟草植株数量均能影响叉角厉蝽的搜索效率,且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