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该文研究了红酵母菌株D固态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得到初步优化的培养基为:啤酒糟∶豆粕∶麸皮=1∶3∶2.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培养条件是培养基含水量为60%,装量为6/150(即6g干基按设计的初始含水量用盐溶液配好后装于150ml三角瓶中),接种龄为24h,无机盐为0.5g/L MgSO4,其色素产量为14.2μg/g干基。色素产量随接种量增大而增大,细胞生物量、类胡萝卜素产量和含量均随发酵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加,在96h分别达到最大值67.75mg dry-cell/g干基、9.88μg/g干基、145.80μg/g dry-cell,确定其最佳发酵周期为96h。  相似文献   
2.
基因工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因工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rHBsAg)是由重组哺乳动物细胞CHO系分泌表达的,经过纯化制备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目前在国际上,对从CHO细胞培养液中分泌的rHBsAg,纯化工艺主要采用多步柱层析和超滤技术,而在国内,CHO系rHBsAg的大规模生...  相似文献   
3.
面包酵母不对称还原酮基泛解酸内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市售面包酵母作催化剂,对酮基泛解酸内酯不对称还原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底物浓度、辅因子、环糊精添加量和pH值对不对称还原反应的影响.方法:以市售面包酵母作催化剂,酮基泛解酸内酯作为底物在摇瓶中进行催化,用手性色谱柱对催化产物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反应条件为底物浓度低于2.56-mg/ml,辅因子选用蔗糖,β-环糊精添加量为16.7mg/ml,pH 4~5适合于酮基泛解酸内酯的不对称还原.在如上优化的催化条件下,产物得率大于45%,对映体过量率(e.e.)大于90%.结论:以酵母细胞作催化剂进行酮基泛解酸内酯不对称还原工艺具有生产光学纯泛解酸内酯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沿海地区,因食用织纹螺导致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最近的研究表明,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是织纹螺中主要的致毒成分.但是,对于织纹螺中河豚毒素的来源还不清楚.[目的]本研究尝试分离、培养和鉴定织纹螺及其生活环境中的细菌,并对其毒性进行分析,为探明织纹螺中河豚毒素的可能来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后于2006年6月13日和19日在江苏省盐城采集织纹螺样品,应用小鼠生物法对织纹螺样品的毒性进行了测试;从织纹螺体内及其生活环境中分离细菌,并选择部分菌株进行了室内培养;以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对培养菌株中的河豚毒素进行了检测;通过对细菌16S核糖体DNA(rDNA)部分序列的测定,对有毒菌株进行了初步的种灯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集的织纹螺为半褶织纹螺,两次采集样品的毒性分别为247 MU(mouse unit,小鼠单位)和270MU/100g组织(湿重).对14个菌株进行了毒性检测,其中有毒细菌9株.产毒菌株的毒性普遍较低,毒性范围为15~96 ng/g.有毒菌株核糖体序列与弧菌(Vibrio)、希瓦氏菌(Shewanella)、动性球菌(Planococcus)、海单胞菌(Marinomonas)、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等菌属有较高的相似性,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研究发现半褶织纹螺体内及其生活环境中存在能够产生河豚毒素的细菌,说明织纹螺中的河豚毒素可能与其体内及其生活环境中的细菌有关,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垫刃科线虫1新纪录:居农野外垫刃线虫Aglenchus agricola,样本采自中国北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根际土壤。  相似文献   
6.
植物名称:山野豌豆(Vicia amoena)。材料类别:2~4叶期无菌苗叶基,上、下胚轴。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经正交试验:(1)叶基诱导愈伤组织与分化培养基为MS 6-BA1.0~2.0mg/L(单位下同) NAA0~0.2;(2)上、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培养基为MS 6-BA0.5~1.0 NAA0-0.1;(3)生根培养基均为1/MS NAA0.5。全部培养基均加蔗糖3%,琼脂粉0.5%,pH5.8,培养温度25±1℃,光照度2000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9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颅脑MRI影像学显示脑白质疏松患者49例为LA组,按照Abaron-peretz标准将LA组进一步分为4组;MRI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LACI)患者为腔隙性脑梗死组,共30例;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3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各组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评,分析各组受损的认知领域。结果:1)LA各级别组间总体认知功能及延迟回忆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1组、2组、3组比较,4组患者视空间/执行能力得分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组相比LA组及LACI组患者总体认知评分降低;与LACI组比较,LA组延迟回忆评分以及视空间/执行、注意力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VD患者同时存在多个认知域损害,以执行功能、视空间结构损害和注意力较为突出,同时存在记忆力损害。SIVD患者中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视空间/执行能力及注意力损害为主,而LA患者则记忆力损害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提取溶剂及提取条件等方面对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方法:用单因子实验对提取溶剂进行了筛选;用析因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最陡爬坡实验和中心组合设计实验,优化得到了最佳的类胡萝卜素提取条件。结果:结果表明丙酮和二甲亚砜组成的复合体系是理想的提取溶剂。溶剂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丙酮与二甲亚砜组分比例都对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提取产生一定影响,其中溶剂添加量和丙酮与二甲亚砜组成比例的影响最为显著(P<0.001)。最佳优化提取条件为:溶剂添加量为42.66%(V/V),丙酮与二甲亚砜组成比例为62.47%(V/V),温度为20℃,提取时间为90min,在此条件下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的最大提取量为5.51μg/ml。结论:实验得到了红酵母发酵产类胡萝卜素溶剂提取条件的一个非常合适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红酵母固态发酵类胡萝卜素产物的干燥及储存方法;比较了真空干燥和鼓风干燥2种方法对固态发酵产物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光照、空气、储藏温度对固态发酵产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真空干燥(5.67±0.58)h比鼓风干燥所需时间短(9.33±0.58)h、类胡萝卜素损失小,效果也较好;光照和空气对其储藏过程中色素稳定性影响很大,30 d后类胡萝卜素损失了53%;培养物烘干后用透明塑料袋真空避光储藏效果显著,6个月后类胡萝卜素只损失19%,不抽真空损失了46%;温度对培养产物中色素稳定性影响不显著;红酵母菌株固态发酵培养产物应选择真空避光室温储藏。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是目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者患上VCI。对于VCI的早期、有效的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能预防甚至治疗VCI的产生,可从很大程度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现就近年来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