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氧代赖氨酸对实验性肝炎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四氯化碳引起小白鼠中毒性肝炎,同时每天注射I-677 100毫克/公斤,对一次中毒的急性肝损伤或反复中毒5次疗程15天的亚急性肝损伤都有明显的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GPT)作用,病理切片证明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都较对照组为轻。在四氯化碳中毒连续8周引起肝硬化的过程中,每日给予I-677,除血清胆红素降低外,对其他肝功能、肝胶元含量和肝组织切片检查,均无明显影响。I-677作用机理的研究发见,血清GPT的降低与肝组织GPT的降低有关,同时给予L-赖氨酸,不能对抗其降酶作用。I-677与肝匀浆或高GPT血清在体外培养,未观察到对GPT的直接抑制作用。与GPT抑制剂氨氧醋酸比较,后者在体外有明显抑制GPT作用而体内则无降酶效果。大白鼠每日灌胃I-677 80~320毫克/公斤(临床剂量的8~32倍),连续11周,可引起血清白蛋白的降低和丙球蛋白的升高。用氚标记赖氨酸对蛋白的掺入试验也证明,大剂量I-677对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和脂肪转运有一定影响,但这种作用可被赖氨酸所对抗。  相似文献   
2.
探讨脑肿瘤的浸润转移机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原发性脑胶质瘤间质组成进行观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ollagenⅣ、Fibronection、Laminin(CollⅣ、FN、LM)三种抗原在正常脑组织及脑瘤组织的血管基底膜和其表面被覆软脑膜均有表达,以FN表达最强。CollⅣ表达稍次,LM表达最弱,在部分胶质瘤细胞外基质有FN阳性表达,胶质瘤细胞外基质FN阳性表达率与胶质瘤的分化程度无关。各型各级胶质瘤血管基底膜部分呈线状连续完整,部分呈分层网格状增厚。本研究结果显示:活体胶质瘤细胞自身合成的FN可能有助于瘤细胞的组织移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胶质瘤的浸润性生长;胶质瘤细胞与转移瘤细胞转移侵袭能力不同,为进一步探索脑瘤的转移机制,应重点分析瘤细胞表面大分子物质表达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小鼠眼球标本固定液及制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鼠眼球标本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由于眼球组织结构的特殊,各部分组织的软硬度不同,各层组织之间连接性差,如用常规10%甲醛液固定,眼球经过固定后用乙醇脱水,各层组织由于收缩率的不同容易造成组织分离,特别是造成视网膜的分离甚至脱落。其他的一些固定液虽然可以保证眼球内部各层组织完整,但是细胞肿胀肥大,细胞着色不均匀,给在显微镜下观察带来困难。因此我们结合眼球的结构特点,总结出一种比较适合固定眼球组织的固定液以及采用适当的取材方式,有助于制作高质量的眼球组织HE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GF-β1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MTT法、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TGF-β1在不同作用剂量和时间对增生性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影响。结果在20%胎牛血清条件下TGF-β1可刺激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其作用在10ng-50ng/ml之间呈剂量效应关系;50ng/ml TGF-β1作用12h开始增殖显著,并可持续到72h。细胞周期分析表明:在TGF-β1作用下,G0/G1%呈降低趋势,而S%呈升高趋势,反映细胞增殖活力的PI值也呈升高趋势。免疫组化结果也显示增殖细胞核内抗原(PCNA)随用药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加。说明TGF-β1对体外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结论TGF-β1可能通过调控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而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21WAF1/CIP1、PCNA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骨巨细胞瘤的分化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8例骨巨细胞瘤中的p21WAF1/CIP1、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66.8%的骨巨细胞瘤中可检测到p21WAF1/CIP1的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分化好的多核巨细胞的细胞核内,分化好的骨巨细胞瘤(Ⅰ级)中p21WAF1/CIP1的表达明显高于分化差组(Ⅱ、Ⅲ级)(P<0.01).38例骨巨细胞瘤均可检测到PCNA的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单核基质细胞的细胞核内;未复发组及复发组中p21WAF1/CIP1、PCNA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巨细胞瘤中p21WAF1/CIP1的表达与骨巨细胞瘤的分化相关,可作为骨巨细胞瘤分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巨噬细胞相关抗原、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骨巨细胞瘤(GCT)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在GCT中,M┐CSF主要由纤维母细胞样基质细胞(FC)分泌;巨噬细胞样基质细胞(HC)是单核┐巨噬细胞系早期的未成熟细胞,主要分泌IL┐1和TNF┐α,少数多核巨细胞(MGC)也可产生TNF┐α。本文提示,GCT中的三种主要细胞能分泌M┐CSF、IL┐1和TNF┐α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GCT的发生、发展及其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自制5号粉对宫颈糜烂并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否具有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妇科就诊并自愿接受fI盏床实验的90例宫颈糜烂并HPV患者(呈阳性),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中药组与西药组,平均每组患者45例。对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中药组方与西药两种不同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后,参照相关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总计转阴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发现中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33%,西药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9%,中药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的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转阴率分别为45.7%,62.3%,75.7%,西药组治疗的转阴率为21.0%,37.7%,47.7%,中药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得我院自制5号粉对宫颈糜烂并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具有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提高HPV(人乳头瘤病毒)的转阴率,并且极大缩短转阴时间。  相似文献   
8.
U_1是我们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杀菌灭藻剂。其有效成分是二硫氰基甲烷和二氯异氰尿酸钠.本文报导该药剂对比目前国内工业循环冷却水常用的5种杀生剂对水土中常见的细菌、霉菌以及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主要危害菌、藻的抑杀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