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1963年3—4月份重庆市某单位斑疹伤寒流行当中,从4例典型病人分离出3株立克次体。该3株立克次体不适应于鸡胚而能使豚鼠产生典型的发热反应,发烧期间多数感染豚鼠出现轻微的暂时性阴囊反应,并在睾丸涂片中查到少量的典型立克次体,感染豚鼠的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普氏滴度高于莫氏2倍以上,证明这3株病原系普氏立克次体。除此,由病人体虱戚染豚鼠试验,亦证明体虱确携带了普氏立克灰体。由此说明重庆市此次所发生的斑疹伤寒确系流行性斑疹伤寒。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与昆虫群落的关系,评价人工植被和自然恢复植被种类搭配的合理性,为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依据。采用样地调查法,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流域研究比较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昆虫群落组成、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区昆虫有189种(含蜱螨目),分别隶属13目84科。而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昆虫群落的物种数、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度指数值均有明显差异。以20a自然封育植被恢复区昆虫群落的物种数、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值均较高,其值分别为160、21.17、1.4914和0.6918。优势度则以人工治理区(0.7251)>自然封育区(0.5845)。说明从人工治理区到自然封育区,随着植被种类增加,昆虫种类相应增加,优势种由突出降至不明显,昆虫群落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日立 835 - 5 0型氨基酸分析仪对温室黄瓜的氨基酸成分及含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套袋可提高黄瓜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 ;套膜袋不仅可提高黄瓜必需氨基酸含量且可增加维生素C含量 ;套袋可提高黄瓜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
烟粉虱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和适应性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在田间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对不同寄主植物选择性和适应性,本实验在室内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烟粉虱对13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随后对田间随机排列种植的这13种寄主植物依照测试结果由强到弱依次拔除(拔除次序为茄子、番茄、黄瓜、辣椒、棉花、茼麻、西葫芦、油菜、花菜、小青菜、莲花白、胡萝卜和苦瓜),每次拔除间隔时间为5 d,结果显示:田间第一次调查的结果与室内选择性测试结果一致;随着最适宜寄主的拔除,烟粉虱成虫数量在与其引诱力相近的一种或几种寄主上的略有增加,而其它植物上却没有大的变化,这表明随着最适宜寄主的拔除,烟粉虱成虫会重新分布,但趋向分布于引诱力相对较强的寄主植物;随着寄主植物的拔除,烟粉虱卵、若虫和蛹在引诱力较强的植株上均有所增加;但西葫芦拔除之后其余植株上烟粉虱卵、若虫和蛹的数量没有明显变化;小青菜拔除后,其余植株上烟粉虱卵、若虫和蛹的数量又有所增加。这表明随着最佳寄主的拔除,烟粉虱会趋向选择于引诱力相对较强的寄主植物产卵,当烟粉虱从嗜好性强的植物转移到嗜好性弱的植物时,产卵适应会滞后于取食适应。但整个实验过程中苦瓜上的烟粉虱上成虫、卵、若虫和蛹的数量均变化不大,苦瓜上的成虫应属偶然分布其上,烟粉虱成虫并不取食苦瓜,苦瓜对烟粉虱有趋避作用。本实验模拟田间种植模式,因此实验结果对田间种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生态农业区域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根据省级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一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分区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系数,然后选择了星座图聚类,差别分析与多维灰色评种数学模型,对山西生态农业环境进行了划区分类,大大增强了区划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宏观指导山西省生态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食芽象甲对11个枣树品种的嗅觉反应,本试验分别用Y型嗅觉仪和圆盘试验对其进行测试。Y型嗅觉仪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枣芽对食芽象甲的引诱活性不同,其中木枣、冬枣、梨枣、骏枣、晋枣和佳县长枣6个品种的枣芽对食芽象甲有显著的引诱活性(P0.05),其他品种对食芽象甲的引诱作用无显著差异;食芽象甲对不同品种枣芽的反应时间也不同,食芽象甲对引诱活性强的枣芽反应时间较短一些。圆盘测试结果表明,食芽象甲对梨枣、骏枣和晋枣枣芽的选择性最强,其次为冬枣和佳县长枣,对酸枣的选择性最弱。研究表明Y型嗅觉仪测试结果和圆盘试验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还通过Y型管测定了食芽象甲的性别、饥饿程度以及枣芽的新鲜程度对其嗅觉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食芽象甲性别对枣芽嗅觉反应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新鲜程度的枣芽对食芽象甲的引诱活性不同,食芽象甲对新鲜未食用的枣芽的选择明显高于食用过的枣芽;随着饥饿时间的增加,食芽象甲对枣芽的反应时间缩短,当饥饿时间为8 h到12 h时,其反应时间最短,之后反应时间会随着饥饿时间的增加而变长,但饥饿时间的长短并不会影响枣芽对食芽象甲的引诱活性。  相似文献   
7.
张锋  张淑莲  陈志杰  赵惠燕 《生态学报》2007,27(11):4555-4562
通过对纸房沟流域不同植被恢复区昆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昆虫种类数以天然灌木林最高,混交林次之,单纯林分较低,个体数量以柠条林昆虫数量最高,其次为混交林和沙棘林,天然灌木林变化幅度最小。各植被昆虫种类和数量季节变化符合y=ax3 bx2 cx d函数变化规律。从特征指数来分析: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5~9月份大小次序均为天然灌木林>混交林>单纯林分,均匀度以单纯林和混交林的昆虫群落变化幅度较大,天然灌木林变化幅度最小。群落的优势度与均匀度值的变化呈相反趋势。主分量分析表明:植物类型不同的昆虫群落,其主导因素和时间格局不同,且结构越复杂,主导因素和时间格局越明显;相反,则主导因素和时间格局分化不明显;通过排序植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在各植被昆虫群落变化的不同时期占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南方根结线虫在陕西省越冬区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波  张锋  李英梅  张淑莲  陈志杰  高峰  梁银丽 《生态学报》2014,34(16):4603-4611
土壤温度是影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越冬的重要因子。通过自动温度记录仪,从2009—2012年的每年冬季(11月至次年3月),对陕西省延安、商洛、杨凌和大荔4个生态区的气温和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温度进行数据采集和模拟统计,建立土温与气温关系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将陕西省96个气象站点的气温数据转换为土温数据。利用GIS的克里金(Kriging)空间插值功能,结合实验室测得的南方根结线虫存活的最低温度,生成南方根结线虫在拱棚、地膜覆盖和露地3种种植条件下的越冬区划图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0℃以下低温对南方根结线虫有明显抑制作用,南方根结线虫在低于-1℃低温持续32 d以上时无法越冬。(2)土壤温度和气温呈线性相关关系,4种种植条件下土壤温度(Y)与气温(X)的关系方程分别为露地:Y=0.8125X+1.9325,R=0.934;地膜覆盖:Y=0.7943X+1.8563,R=0.918;拱棚:Y=0.7046X+6.2685,R=0.907;温室:Y=0.302X+14.519,R=0.597。(3)最冷月土壤均温低于-1℃的概率在70%—80%的区域可以认为是南方根结线虫的越冬界线,越冬界线在露地、地膜覆盖和拱棚条件下依次北移,在温室条件下可在全省范围内越冬。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异色瓢虫对设施栽培桃树上桃蚜的自然控制力,在室内研究了异色瓢虫成虫自身密度和不同蚜虫密度对捕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其拟合模型为Na=0.898Nt/(1+0.0045Nt),每头异色瓢虫在1 d内对桃蚜的最大捕食量为200头,捕食每头桃蚜的处置时间Th=0.005d。异色瓢虫自身密度对桃蚜捕食作用有一定制约,拟合Watt竞争模型方程为A=86.441P-0.6592。  相似文献   
10.
温室黄瓜套袋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1 引  言黄瓜是城乡人民喜食的蔬菜,以其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好而成为设施蔬菜的主栽品种,在陕西约占棚室蔬菜种植面积的6 0 %以上.病虫害是黄瓜设施栽培中重要的生物灾害[1] ,随着黄瓜种植面积的增加、连作年限的延长,导致病虫种类增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加重,每年总产量因此造成损失2 0 %以上[3 ,4]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一定时期内,化学防治仍将是黄瓜病虫防治的重要技术措施[5,6] .对于连续生长连续采摘的蔬菜———黄瓜又基本无安全用药间隔期可供选择.黄瓜受农药污染的问题尤为突出,食用被农药污染的黄瓜导致中毒的事件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